失之交臂,这是好莱坞的主旋律之一。
每一年,好莱坞以及界范围的电影产业都将有成千上万的作品投入制作,优秀的导演、优秀的剧本、优秀的演员,每一部作品在筹备阶段都是信心满满、期待满满,令人向往。
但问题在于,一位演员是分身乏术的,同一时间只能出演一部作品,这也意味着,他们必然将错过其他的优秀作品。
在六十、七十年代,好莱坞电影产业之,轧戏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是现在,顶级演员同时出现在不同的数个剧组之,担纲主角,不太常见,却也客观存在。
但在蓝礼看来,同时出演两部作品的主演,这对于剧组、对于表演、对于角色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因为不同的两部作品,情绪、状态和风格都是截然不同的,哪怕是商业爆米花电影也不例外。一名演员同时出现在两个片场,不仅需要面临精分的危机,而且档期的安排、剧组工作人员的配合等等,这都是一个严峻的难题,最终势必将导致角色和作品的质量下滑。
所以,失之交臂、擦肩而过,这都是在所难免的。
面对诚意满满的科恩兄弟,蓝礼也展现出了自己的诚意,耐心地解释了所有来龙去脉,真诚地表示了自己的扼腕,“老实说,刚才简短的交流过后,我也认为,我是这部作品的最佳人选。”
微笑之透露出来的强大自信,彰显了蓝礼作为一名演员的专业素养,与“太平洋战争”时期满怀期待的新人相比,他已经渐渐蜕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专业演员。
伊桑不由莞尔,轻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但乔尔却依旧脸色无比难看,笑都笑不出来,眼神无比哀伤地看着蓝礼,拒绝发表任何看法。
“我很想说,请你们等待我的档期,不要将这个角色交给其他人,因为我就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不能如此自私。所以,我不得不拒绝,此时此刻,我比你们还要更加难过。”蓝礼的笑容里沾染上了一抹无奈,没有掩饰自己的扼腕和遗憾。
伊桑静静地注视着蓝礼的视线,那双深褐色的眸子没有闪躲也没有隐藏,坦然地呈现出了所有的情绪,那股淡淡的唏嘘让他感同身受。
有趣的是,恰恰就是因为这个眼神,伊桑的脑海之却勾勒出了电影男主角的形象。这就好像素描一般,落笔之际勾勒出眼眸的轮廓,然后一点一点地丰满线条,渐渐将整个形象描绘出来,最后赋予生命,栩栩如生地在影像之鲜活来。
在蓝礼的身上,伊桑甚至可以看到电影的具体画面:他就那样安静地坐在咖啡馆的椅子之上,双眼看着远处,隐隐出神,眼底深处流淌过一缕微光,落寞而苦涩,但轻轻一个眨眼,那些情绪就犹如振翅而飞的蝴蝶一般消失不见,只剩下形单影只的一个身影,寂寥而沉寂地安坐着。
内心深处的那些真诚、感悟、纯粹、简单在时光长河之渐渐变得沧桑来。
脑海之有股冲动,伊桑想要拍摄一部电影,一部叫做“关于蓝礼霍尔(InsideRenlyHall)”的电影,不是传记纪录片,而是一个叫做蓝礼霍尔的落魄民谣歌手,在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碌碌无为,一不名,苦苦追寻着梦想,却根本看不到梦想在何方。
他们原本构思的电影,真正地在蓝礼的身上演变成为了现实。
“没有办法了吗?”乔尔不甘心的话语在耳边响了来,神色之依旧带着不舍的眷恋,苦苦挣扎着,“难道就不能抽出一点时间吗?又或者……或者,呃,调整一下档期?”但说出口之后,不需要回答,乔尔就懊恼地抱住了脑袋,“上帝,为什么会这样呢?见鬼!”
用力挠了挠头,弄乱了一头卷发,乔尔深深地低下头,然后猛打抬头来,“不如这样,我们等待你的档期……”可是,话语没有能够继续说下去,他转过头看向了伊桑,眼底流露出了深深的无助。
先是“悲惨界”,而后是“地心引力”,蓝礼的档期根本无法确定下来,即使是等待,也不知道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就好像等待戈多一般,等待着一个无法确定的未来。在这个过程,变数太多了。
在好莱坞,任何一个电影项目从确立、执行到操作、完成,这都是需要时机的,错过了当下的时机之后,一切都将变得未知来。
2001年的经典佳作“训练日”,其实早在1997年就已经立项了,但因为塞缪尔杰克逊和马特达蒙的演出档期无法配合,不得不往后推迟,继续等待。
这一等就是三年多,导演换了,剧本换了,演员也换了,整个剧组都完成了洗牌,几乎面目全非,最后是丹泽尔华盛顿和伊桑霍克出演了这部作品,前者还凭借精湛的表演收获了奥斯卡影帝小金人。
足足等待三年,但这在好莱坞却稀松平常。错过时机之后,等待十年、十五年,乃至于永远不见天日,这都屡见不鲜。
当初的“地心引力”项目,阿方索卡隆不管不顾、飞蛾扑火地表示,他愿意等待蓝礼的档期,无论多久都没有问题,某种角度来说,这也展现了阿方索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天真,他根本不明白好莱坞的运行规则。
现在,出身独立领域却在主流市场站稳脚跟的科恩兄弟,则老道了许多,他们明白自己不可能为了等待一个蓝礼就搁置整个项目。这不是孰对孰错的问题,阿方索和科恩兄弟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并且他们也都需要为自己的决定承担相对应的后果。
乔尔转头看向了伊桑,眼神之流露出了无助的失落,难以言语,虽然没有开口,眼神却已经再明白不过了: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我们就这样放弃吗?
伊桑察觉到了哥哥的视线,回过头去,抿嘴扯出了一抹笑容,表示回应;而后就再次看向了蓝礼。
只有真正面对面接触之后,蓝礼身上的那股独特气质才变得真切来,让人忽略他的年龄,仅仅关注这个演员,忍不住想要在他的身上挖掘更多的底蕴、更多的潜力:此时,哪怕仅仅只是安静地坐着,那双眸子也在讲述着故事。
前所未有地,伊桑希望可以和蓝礼合作拍摄一部作品,如果是现在正在筹备的这一部,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以的话,伊桑也想要任性一把,不管不顾地放下整个项目整个剧组,只为了等待一个蓝礼,一直到合作达成为止。但,他不能。
好莱坞的演员千千万万,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即使科恩兄弟认定了蓝礼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但在蓝礼之外,依旧有着无数选择,他们应该跳出窠臼,开拓视野,思考更多的可能。
理智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但情感却依旧难以接受。
看着眼底流露出惋惜的蓝礼,伊桑哑然失笑,充满了无奈;不过,伊桑也知道,感情用事的乔尔是不愿意放弃的,所以他必须站出来,做出合适的决定。
“你知道,你是我们的第一选择,而且在现阶段,也是唯一选择,对吧?”伊桑诚恳地开口说道。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来,“这是我的荣幸。”没有谦虚推脱,而是坦然接受了赞扬。
“这很重要。”伊桑肯定地说道,“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考虑到档期问题,如此明显的事情,我们却忽略了,这是一个失误。”最近一段时间,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蓝礼的下一部作品动向,但显然,阿方索卡隆已经捷足先登了,“但……生活终究还是要继续,总是有意外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
伊桑摊开了双手,一脸释然的表情,让人不由联想到了“冰血暴”、“谋杀绿脚趾”等作品之的黑色幽默,那种苦作乐的精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也不由莞尔。
“刚才,你提了乔治斯兰德,是这个名字,对吧?还有先驱村庄?为什么我觉得这些名字如此耳熟,可以提醒我一下吗?”伊桑没有在同一个问题继续纠缠下去,而是提了另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将谈话继续了下去。
“醉乡民谣”和蓝礼霍尔,就这样失之交臂,遗憾和扼腕,却终究无法改变。慢了一步,就是慢了一步,时机没有能够踩在正确的节点之上。
“先驱村庄就在格林威治村,那是一个爵士酒吧……”蓝礼瞬间就明白了伊桑话语之的深意,顺着话题说了下去,主动谈了斯坦利查尔森和他的爵士梦想,顽固不化地在纽约的钢筋森林之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只是,坐在旁边的乔尔却闷闷不乐,双手盘在胸前,重重地靠向了椅背,拒绝说话,拒绝沟通,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极致的亢奋到极致的冷漠,那种冰火两重天的极端对比,着实太过明显,反而是透露出一股孩子气来。
车厢之的谈话还在继续,经历了激/情的伏之后,气氛却是开始融洽来,即使这一次合作遗憾地没有能够达成,但双方却意外结交了朋友——至少伊桑和蓝礼是如此;厢车平稳而快速地朝着肯尼迪机场飞驰,渐渐消失在了道路之上汹涌的车流之。
每一年,好莱坞以及界范围的电影产业都将有成千上万的作品投入制作,优秀的导演、优秀的剧本、优秀的演员,每一部作品在筹备阶段都是信心满满、期待满满,令人向往。
但问题在于,一位演员是分身乏术的,同一时间只能出演一部作品,这也意味着,他们必然将错过其他的优秀作品。
在六十、七十年代,好莱坞电影产业之,轧戏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是现在,顶级演员同时出现在不同的数个剧组之,担纲主角,不太常见,却也客观存在。
但在蓝礼看来,同时出演两部作品的主演,这对于剧组、对于表演、对于角色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因为不同的两部作品,情绪、状态和风格都是截然不同的,哪怕是商业爆米花电影也不例外。一名演员同时出现在两个片场,不仅需要面临精分的危机,而且档期的安排、剧组工作人员的配合等等,这都是一个严峻的难题,最终势必将导致角色和作品的质量下滑。
所以,失之交臂、擦肩而过,这都是在所难免的。
面对诚意满满的科恩兄弟,蓝礼也展现出了自己的诚意,耐心地解释了所有来龙去脉,真诚地表示了自己的扼腕,“老实说,刚才简短的交流过后,我也认为,我是这部作品的最佳人选。”
微笑之透露出来的强大自信,彰显了蓝礼作为一名演员的专业素养,与“太平洋战争”时期满怀期待的新人相比,他已经渐渐蜕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专业演员。
伊桑不由莞尔,轻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但乔尔却依旧脸色无比难看,笑都笑不出来,眼神无比哀伤地看着蓝礼,拒绝发表任何看法。
“我很想说,请你们等待我的档期,不要将这个角色交给其他人,因为我就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不能如此自私。所以,我不得不拒绝,此时此刻,我比你们还要更加难过。”蓝礼的笑容里沾染上了一抹无奈,没有掩饰自己的扼腕和遗憾。
伊桑静静地注视着蓝礼的视线,那双深褐色的眸子没有闪躲也没有隐藏,坦然地呈现出了所有的情绪,那股淡淡的唏嘘让他感同身受。
有趣的是,恰恰就是因为这个眼神,伊桑的脑海之却勾勒出了电影男主角的形象。这就好像素描一般,落笔之际勾勒出眼眸的轮廓,然后一点一点地丰满线条,渐渐将整个形象描绘出来,最后赋予生命,栩栩如生地在影像之鲜活来。
在蓝礼的身上,伊桑甚至可以看到电影的具体画面:他就那样安静地坐在咖啡馆的椅子之上,双眼看着远处,隐隐出神,眼底深处流淌过一缕微光,落寞而苦涩,但轻轻一个眨眼,那些情绪就犹如振翅而飞的蝴蝶一般消失不见,只剩下形单影只的一个身影,寂寥而沉寂地安坐着。
内心深处的那些真诚、感悟、纯粹、简单在时光长河之渐渐变得沧桑来。
脑海之有股冲动,伊桑想要拍摄一部电影,一部叫做“关于蓝礼霍尔(InsideRenlyHall)”的电影,不是传记纪录片,而是一个叫做蓝礼霍尔的落魄民谣歌手,在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碌碌无为,一不名,苦苦追寻着梦想,却根本看不到梦想在何方。
他们原本构思的电影,真正地在蓝礼的身上演变成为了现实。
“没有办法了吗?”乔尔不甘心的话语在耳边响了来,神色之依旧带着不舍的眷恋,苦苦挣扎着,“难道就不能抽出一点时间吗?又或者……或者,呃,调整一下档期?”但说出口之后,不需要回答,乔尔就懊恼地抱住了脑袋,“上帝,为什么会这样呢?见鬼!”
用力挠了挠头,弄乱了一头卷发,乔尔深深地低下头,然后猛打抬头来,“不如这样,我们等待你的档期……”可是,话语没有能够继续说下去,他转过头看向了伊桑,眼底流露出了深深的无助。
先是“悲惨界”,而后是“地心引力”,蓝礼的档期根本无法确定下来,即使是等待,也不知道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就好像等待戈多一般,等待着一个无法确定的未来。在这个过程,变数太多了。
在好莱坞,任何一个电影项目从确立、执行到操作、完成,这都是需要时机的,错过了当下的时机之后,一切都将变得未知来。
2001年的经典佳作“训练日”,其实早在1997年就已经立项了,但因为塞缪尔杰克逊和马特达蒙的演出档期无法配合,不得不往后推迟,继续等待。
这一等就是三年多,导演换了,剧本换了,演员也换了,整个剧组都完成了洗牌,几乎面目全非,最后是丹泽尔华盛顿和伊桑霍克出演了这部作品,前者还凭借精湛的表演收获了奥斯卡影帝小金人。
足足等待三年,但这在好莱坞却稀松平常。错过时机之后,等待十年、十五年,乃至于永远不见天日,这都屡见不鲜。
当初的“地心引力”项目,阿方索卡隆不管不顾、飞蛾扑火地表示,他愿意等待蓝礼的档期,无论多久都没有问题,某种角度来说,这也展现了阿方索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天真,他根本不明白好莱坞的运行规则。
现在,出身独立领域却在主流市场站稳脚跟的科恩兄弟,则老道了许多,他们明白自己不可能为了等待一个蓝礼就搁置整个项目。这不是孰对孰错的问题,阿方索和科恩兄弟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并且他们也都需要为自己的决定承担相对应的后果。
乔尔转头看向了伊桑,眼神之流露出了无助的失落,难以言语,虽然没有开口,眼神却已经再明白不过了: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我们就这样放弃吗?
伊桑察觉到了哥哥的视线,回过头去,抿嘴扯出了一抹笑容,表示回应;而后就再次看向了蓝礼。
只有真正面对面接触之后,蓝礼身上的那股独特气质才变得真切来,让人忽略他的年龄,仅仅关注这个演员,忍不住想要在他的身上挖掘更多的底蕴、更多的潜力:此时,哪怕仅仅只是安静地坐着,那双眸子也在讲述着故事。
前所未有地,伊桑希望可以和蓝礼合作拍摄一部作品,如果是现在正在筹备的这一部,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以的话,伊桑也想要任性一把,不管不顾地放下整个项目整个剧组,只为了等待一个蓝礼,一直到合作达成为止。但,他不能。
好莱坞的演员千千万万,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即使科恩兄弟认定了蓝礼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但在蓝礼之外,依旧有着无数选择,他们应该跳出窠臼,开拓视野,思考更多的可能。
理智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但情感却依旧难以接受。
看着眼底流露出惋惜的蓝礼,伊桑哑然失笑,充满了无奈;不过,伊桑也知道,感情用事的乔尔是不愿意放弃的,所以他必须站出来,做出合适的决定。
“你知道,你是我们的第一选择,而且在现阶段,也是唯一选择,对吧?”伊桑诚恳地开口说道。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来,“这是我的荣幸。”没有谦虚推脱,而是坦然接受了赞扬。
“这很重要。”伊桑肯定地说道,“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考虑到档期问题,如此明显的事情,我们却忽略了,这是一个失误。”最近一段时间,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蓝礼的下一部作品动向,但显然,阿方索卡隆已经捷足先登了,“但……生活终究还是要继续,总是有意外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
伊桑摊开了双手,一脸释然的表情,让人不由联想到了“冰血暴”、“谋杀绿脚趾”等作品之的黑色幽默,那种苦作乐的精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也不由莞尔。
“刚才,你提了乔治斯兰德,是这个名字,对吧?还有先驱村庄?为什么我觉得这些名字如此耳熟,可以提醒我一下吗?”伊桑没有在同一个问题继续纠缠下去,而是提了另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将谈话继续了下去。
“醉乡民谣”和蓝礼霍尔,就这样失之交臂,遗憾和扼腕,却终究无法改变。慢了一步,就是慢了一步,时机没有能够踩在正确的节点之上。
“先驱村庄就在格林威治村,那是一个爵士酒吧……”蓝礼瞬间就明白了伊桑话语之的深意,顺着话题说了下去,主动谈了斯坦利查尔森和他的爵士梦想,顽固不化地在纽约的钢筋森林之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只是,坐在旁边的乔尔却闷闷不乐,双手盘在胸前,重重地靠向了椅背,拒绝说话,拒绝沟通,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极致的亢奋到极致的冷漠,那种冰火两重天的极端对比,着实太过明显,反而是透露出一股孩子气来。
车厢之的谈话还在继续,经历了激/情的伏之后,气氛却是开始融洽来,即使这一次合作遗憾地没有能够达成,但双方却意外结交了朋友——至少伊桑和蓝礼是如此;厢车平稳而快速地朝着肯尼迪机场飞驰,渐渐消失在了道路之上汹涌的车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