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和宋氏一直没开口,就是因为不知道安笙是怎么跟徐氏回的话。
如果安笙是来告状的,那她们俩要是故意略过玉笙居的事情不说,或有意狡辩,徐氏肯定要生气,可是,若叫她们在徐氏和方氏等人面前承认,她们原本是信了那两个婆子的话,前去玉笙居问罪的,且态度还十分强硬,只怕也要惹人诟病。
好歹她们也是安笙的婶母,带着那么多人,跟抄家似的去了侄女的院子,这话传出去,实在好说不好听。
徐氏这人最看重什么,脸面!
这话要是传出去,外面人还不定怎么编排顾家呢。
这自古以来,最不缺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叫这些人知道了这事,怕是什么难听的话都能传出来,到时候,就算她们一开始占着理呢,到了徐氏这里,也是要变成没理的。
不仅如此,徐氏还会觉得她们不顶用,屁大点儿事都弄不明白,还叫传了出去,说不好听点儿,那不跟个废物也没差多少么!
不过现在好了,原来安笙并没有实话实说。
甭管这丫头为什么帮了她们,只要她现在说的话对她们算是有利的就成。
这下子,沈氏和宋氏便不再故意装哑巴了,都敢开口了。
安笙话音方落,沈氏和宋氏便上前一步,仍是由宋氏先开口,“娘,安笙说的这件事,确实如此,这事原也是我跟三弟妹太着急了,以致于疏忽叫人钻了空子,我跟三弟妹当时听见这个事儿的时候,本就是不相信的,安笙这孩子历来老实听话,知道娘您另外叫拨了份例给她们几位姑娘,高兴的不得了,直说您慈心,我跟二弟妹也觉得这是娘您的恩德,所以才想着,必须得办好这件事,哪成想忙中出错,越是小心反倒是越出了岔子,安笙这里搜也搜了,确实没有格外的东西,这孩子是被冤枉的,我们也就放心了,按说吧,事情到了这里就该了结了,可谁能想到,大小姐那里偏又......”
沈氏说到这里,忽然叹了口气,不肯再说了。
不过,大小姐那里偏又怎么了,徐氏只怕也早就知道了吧,否则的话,她们这些人此刻就不应该齐聚于此了。
有时候,半遮半掩的,其实比完全说透了更引人遐思。
方氏一听沈氏这么说,顿时脸色就变了,立即就要反驳,却不想,又被宋氏给抢了先。
宋氏眼瞧着方氏要说话,哪里肯给她这个机会,立即就跟上道:“二嫂说的是,娘,这事呢,原本我跟二嫂只以为问清楚就没事了,却不想,大小姐竟然又牵扯了进来!按说如果大小姐只是跟二小姐这边情况一样,我们也就不说什么了,可偏偏,大小姐这里情况却又更复杂了些,我跟二嫂实在拿不定主意,正想着来请示娘您呢,徐妈妈就到了,娘您向来睿智,处事又公道,我想,这事交给娘您来决断,怕才是最合适的啊。”
如果徐氏真能狠狠地惩罚了顾凝薇,别说一两句马屁,就是让宋氏一直恭维徐氏,宋氏怕是也肯的。
她就不信了,这么多人眼皮子底下,徐氏难道还能以一味包庇顾凝薇?要真是那样的话,她就是输了也认了!
有徐氏这老不死的撑腰,她还有什么不服气的!
事实上,徐氏到底知不知道前头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自然是知道的。
如果不是知道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就不会叫徐嬷嬷去叫人了。
而徐氏之所以派徐嬷嬷过去,也确实是有着自己的私心的,正如沈氏所担心的一样,徐氏心里,还是想要尽力保下顾凝薇。
尽管这个孙女太过不成器,太叫她失望,可徐氏仍旧决定,要保下她。
这是没办法的,顾家就这么一个嫡出的女儿,还是老大的嫡出,明年就是大选了,如果能送顾凝薇进宫去,总是顾家一大助力。
以顾凝薇的名声,在京都如今适龄的青年才俊中,怕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夫婿人选了,所以,徐氏只能想办法送顾凝薇进宫,起码顾凝薇那张脸还是能看的,哪有男人真的不爱美人呢,只要顾凝薇能得到皇宠,那她这辈子,顾家这辈子也就行了。
虽说进宫为妃也是做妾,但皇上的妾室跟寻常人的妾室能一样么?!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徐氏必须得保下顾凝薇,尽管她明知道,这件事情是顾凝薇错了。
正好这时候,方氏也嚷着道:“娘,您确实得好好问个清楚,凝薇年纪小不知事,被手下人欺瞒了也不知道,您是知道的,凝薇这孩子自小重情,所以对她的奶娘吴妈妈信任有加,这才着了这女人的道啊!这吴妈妈胆大包天,竟敢私藏您叫人拨给凝薇的东西,然后又撺掇着凝薇去周妈妈那里讨要东西,想要再多赚一份,这样贪得无厌的人,您可以定不能饶了她啊!”
照方氏这么说,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就是吴妈妈,只要处置了吴妈妈,顾凝薇就没事了,因为顾凝薇也是“受害者”啊。
宋氏暗暗咬牙咕哝了一声“不要脸”,引来方氏的狠瞪,宋氏立即瞪了回去。
比眼睛大,谁怕谁啊!
徐氏居于上首,早将这几个媳妇的眉眼官司尽收眼底,但她懒得跟她们计较,或者说,她想要息事宁人,尽快解决了这件事,也只能不计较这些。
可这件事也并不那么好办。
首先,这么多人都在这里,她若是做的太过刻意,别人定要说她处事不公,那以后她还拿什么压人。
想了想,徐氏再次开了口,“依我看,这样,将那吴妈妈叫来亲自一问便知到底怎么回事了,正好趁着你们都在,有些事情你们知道了,也都是个见证,省得以后谁再说我处事不公。”
沈氏和宋氏一听徐氏这口气,心便是一沉,知道果真不出他们所料,徐氏是打算保下顾凝薇了。
可尽管如此,她们还是要跟着众人同道一声“不敢”。
不为别的,只为徐氏在永宁侯府那无人能逾越的超然地位。
如果安笙是来告状的,那她们俩要是故意略过玉笙居的事情不说,或有意狡辩,徐氏肯定要生气,可是,若叫她们在徐氏和方氏等人面前承认,她们原本是信了那两个婆子的话,前去玉笙居问罪的,且态度还十分强硬,只怕也要惹人诟病。
好歹她们也是安笙的婶母,带着那么多人,跟抄家似的去了侄女的院子,这话传出去,实在好说不好听。
徐氏这人最看重什么,脸面!
这话要是传出去,外面人还不定怎么编排顾家呢。
这自古以来,最不缺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叫这些人知道了这事,怕是什么难听的话都能传出来,到时候,就算她们一开始占着理呢,到了徐氏这里,也是要变成没理的。
不仅如此,徐氏还会觉得她们不顶用,屁大点儿事都弄不明白,还叫传了出去,说不好听点儿,那不跟个废物也没差多少么!
不过现在好了,原来安笙并没有实话实说。
甭管这丫头为什么帮了她们,只要她现在说的话对她们算是有利的就成。
这下子,沈氏和宋氏便不再故意装哑巴了,都敢开口了。
安笙话音方落,沈氏和宋氏便上前一步,仍是由宋氏先开口,“娘,安笙说的这件事,确实如此,这事原也是我跟三弟妹太着急了,以致于疏忽叫人钻了空子,我跟三弟妹当时听见这个事儿的时候,本就是不相信的,安笙这孩子历来老实听话,知道娘您另外叫拨了份例给她们几位姑娘,高兴的不得了,直说您慈心,我跟二弟妹也觉得这是娘您的恩德,所以才想着,必须得办好这件事,哪成想忙中出错,越是小心反倒是越出了岔子,安笙这里搜也搜了,确实没有格外的东西,这孩子是被冤枉的,我们也就放心了,按说吧,事情到了这里就该了结了,可谁能想到,大小姐那里偏又......”
沈氏说到这里,忽然叹了口气,不肯再说了。
不过,大小姐那里偏又怎么了,徐氏只怕也早就知道了吧,否则的话,她们这些人此刻就不应该齐聚于此了。
有时候,半遮半掩的,其实比完全说透了更引人遐思。
方氏一听沈氏这么说,顿时脸色就变了,立即就要反驳,却不想,又被宋氏给抢了先。
宋氏眼瞧着方氏要说话,哪里肯给她这个机会,立即就跟上道:“二嫂说的是,娘,这事呢,原本我跟二嫂只以为问清楚就没事了,却不想,大小姐竟然又牵扯了进来!按说如果大小姐只是跟二小姐这边情况一样,我们也就不说什么了,可偏偏,大小姐这里情况却又更复杂了些,我跟二嫂实在拿不定主意,正想着来请示娘您呢,徐妈妈就到了,娘您向来睿智,处事又公道,我想,这事交给娘您来决断,怕才是最合适的啊。”
如果徐氏真能狠狠地惩罚了顾凝薇,别说一两句马屁,就是让宋氏一直恭维徐氏,宋氏怕是也肯的。
她就不信了,这么多人眼皮子底下,徐氏难道还能以一味包庇顾凝薇?要真是那样的话,她就是输了也认了!
有徐氏这老不死的撑腰,她还有什么不服气的!
事实上,徐氏到底知不知道前头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自然是知道的。
如果不是知道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就不会叫徐嬷嬷去叫人了。
而徐氏之所以派徐嬷嬷过去,也确实是有着自己的私心的,正如沈氏所担心的一样,徐氏心里,还是想要尽力保下顾凝薇。
尽管这个孙女太过不成器,太叫她失望,可徐氏仍旧决定,要保下她。
这是没办法的,顾家就这么一个嫡出的女儿,还是老大的嫡出,明年就是大选了,如果能送顾凝薇进宫去,总是顾家一大助力。
以顾凝薇的名声,在京都如今适龄的青年才俊中,怕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夫婿人选了,所以,徐氏只能想办法送顾凝薇进宫,起码顾凝薇那张脸还是能看的,哪有男人真的不爱美人呢,只要顾凝薇能得到皇宠,那她这辈子,顾家这辈子也就行了。
虽说进宫为妃也是做妾,但皇上的妾室跟寻常人的妾室能一样么?!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徐氏必须得保下顾凝薇,尽管她明知道,这件事情是顾凝薇错了。
正好这时候,方氏也嚷着道:“娘,您确实得好好问个清楚,凝薇年纪小不知事,被手下人欺瞒了也不知道,您是知道的,凝薇这孩子自小重情,所以对她的奶娘吴妈妈信任有加,这才着了这女人的道啊!这吴妈妈胆大包天,竟敢私藏您叫人拨给凝薇的东西,然后又撺掇着凝薇去周妈妈那里讨要东西,想要再多赚一份,这样贪得无厌的人,您可以定不能饶了她啊!”
照方氏这么说,这件事的罪魁祸首就是吴妈妈,只要处置了吴妈妈,顾凝薇就没事了,因为顾凝薇也是“受害者”啊。
宋氏暗暗咬牙咕哝了一声“不要脸”,引来方氏的狠瞪,宋氏立即瞪了回去。
比眼睛大,谁怕谁啊!
徐氏居于上首,早将这几个媳妇的眉眼官司尽收眼底,但她懒得跟她们计较,或者说,她想要息事宁人,尽快解决了这件事,也只能不计较这些。
可这件事也并不那么好办。
首先,这么多人都在这里,她若是做的太过刻意,别人定要说她处事不公,那以后她还拿什么压人。
想了想,徐氏再次开了口,“依我看,这样,将那吴妈妈叫来亲自一问便知到底怎么回事了,正好趁着你们都在,有些事情你们知道了,也都是个见证,省得以后谁再说我处事不公。”
沈氏和宋氏一听徐氏这口气,心便是一沉,知道果真不出他们所料,徐氏是打算保下顾凝薇了。
可尽管如此,她们还是要跟着众人同道一声“不敢”。
不为别的,只为徐氏在永宁侯府那无人能逾越的超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