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臣等愿出将边营,保境安民!”
    凌云二十八将,是原陵一战后,顾承以光武神兵为由,赦封的朝中新贵。
    这些将领不仅得光武神兵,实力再增,还潜移默化,忠心为汉。
    自此武将集团实力大增,更有寒门抬头之势。
    文官集团及其背后的世家,对此自然极为警惕。
    当然,论及朝堂斗争,尔虞我诈,即便是曹操,都抵挡不住世家的攻势。
    所以他们的心思一致,听到异族入侵,妖族出世,又有仗可打,别提有多高兴了。
    “吕布,你出身并州,熟知西凉,可愿领兵镇守武威?”
    顾承颔首,看向吕布。
    “愿往!愿往!”
    吕布精神大振。
    他是降将,性情桀骜,入朝后与众臣格格不入,曹操想拉拢,最终都放弃了。
    吕布不愿屈从于人,又担心一身勇武被埋没,不能一展抱负,如今太子点将,第一个便是他,只觉得心中一口郁结之气终于抒发,虎目一斜,扫视群臣,得意洋洋。
    众武将脸色一青,但慑于吕布勇武,确实无话可说,只是眼巴巴地看向太子。
    “曹操,驻于雁门。”
    “孙坚,入蜀巴郡。”
    “刘备,南下交州。”
    “赵云,巡视上谷。”
    “黄忠,驻扎武陵。”
    “徐晃,入秦天水。”
    ……
    顾承麾下,群星闪耀,猛将如云,他调度八方,众将接过兵符,战意熊熊。
    但下一刻,令他们咬牙切齿的事情发生了,司徒杨赐手捧朝笏,跨出一步,朗声道:“陛下,臣以为出军行师,进退内御,当复监军之职,协理军务,督察将帅。”
    监军。
    顾名思义,就是监视军队的官员,原本是一种督促,与主将沟通、粮草调备、战略布局。
    可惜很多职务出发点都是好的,真正实施后却歪曲了本意,监军就萌生出野心,希望增加权力,甚至凌驾于主帅之上,成为军队的真正主使。
    历史上,监军大权在握,军队进止可否,悉取监军奖励的事情,屡见不鲜,根源在哪个朝代?
    很不幸,就是东汉。
    东汉时期,朝廷派监军已成制度,监军的职权提高,称谓监军使者,在必要时甚至可以代理总指挥,从而开创了后世文臣领军、以文驭武的先例。
    这也是东汉世家势力膨胀,尾大不掉的一个体现。
    此时杨赐提出,显然是要分薄军权。
    寒门想要往上爬,基本上都是靠军权,一旦将军权力受限,就任由世家拿捏了。
    众将震怒。
    顾承却是挥手:“加使持节,毋须监军。”
    加使持节,得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也是将监军一职全权交予,令将在自专,拥有真正生杀予夺的大权。
    众将大喜。
    然而杨赐不慌不忙地道:“殿下!臣此处有御史察举非法,为登基大典故,才按下不表,如今不得不承上。”
    顾承招了招手,有中常侍上前取来奏章,开始诵读:“安北将军曹操,作事乖谬,不谙治体……”
    大殿之上安静下来,唯有中常侍诵读的声音,遥遥回荡,一条条指责,虽非大罪,却也令曹操脸色发白,赶忙拜下:“臣有罪。”
    顾承沉默。
    中常侍屏息,等了半响后,才开始念下一本。
    下一本就是孙坚的,再之后是刘备的,吕布更不必说,比谁都长。
    除了赵云和黄忠实在黑无可黑,连许诸和徐晃都没能幸免,被冠以年轻识浅,那材料一套一套,按照大汉律法,整得人无话可说。
    曹操和刘备何等城府,都是禁不住变色,暴脾气的吕布孙坚,更是恨不得将这些世家老贼统统杀光。
    顾承则叹了口气,叹得众将把头垂低,个个心中羞愧,觉得辜负了圣恩。
    太子殿下对他们何其信任,都要加使持节,结果却是被世家找到了把柄,遏制了权力。
    恨!恨!恨!
    “设监军。”
    果不其然,大殿内静默半响后,顾承道:“何人可为监军?”
    “臣有推荐,新丰张固,满腹经纶,勤礼贵德,忠恪祗顺,可为良辅。”
    “臣有异议,书生徒讲文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监军一职,关系重大,岂能交托此人之手?”
    众文臣精神大振,各有推荐,但此时曹操使了个眼神,曹氏一党也展开反击。
    曹嵩成为司空后,虽然权力不大,但毕竟是一面旗帜,在朝堂上也有不少官员依附。
    以曹氏的实力和积累,其实已经可以成为二等世家,可惜宦官之子成了永远洗不白的污点,一流世家根本不予接纳,曹嵩几经碰壁后,恼羞成怒,转为敌对。
    这世上谁又能比谁清白,以世家子的行事作风,还怕抓不住把柄?
    “襄阳蔡瑁……”
    “不可!”
    “天水杨阜……”
    “不可!”
    顾承不发一言,杨赐老神在在,待得文武争到激烈,突然开口道:“禀殿下,臣有人选,颍川荀氏,有子荀彧,少有才名,可担大任……”
    “哦?”
    顾承知道,重头戏来了,颔首道:“杨公所荐,必不会令孤失望。”
    世家欲借外族入侵,以监军一职,遏制凌云二十八将,就需要一位标志性人物。
    唯有这个人能压服得了寒门新贵,世家才能继续把持大权。
    否则任何制度任何职位,都可能称为摆设。
    就像是九品中正制,在魏晋时期,成为了世家把持大权的途径,而现在则是大汉选拔人才的阶梯。
    究其根本,制度的好坏不是关键,阶级的强弱才是。
    世家强盛至今,朝廷官员十之八九出自其内,几乎凌驾于皇权,不削弱世家,无论出怎样好的制度,国家都会衰退,阶级矛盾不断产生,最终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世家何等精明,也早早意识到英明圣武如太子,不可能再像桓灵二帝那么好糊弄,一场争斗不可避免。
    今日的凌云二十八将,其实就是昔日灵帝手中的十常侍。
    而比起肆意妄为的灵帝,太子显然顾全大局,这点更让世家放心,一旦把这些武将压得服帖,成了没牙的老虎,皇权终究还是要向其屈服。
    “宣荀彧觐见!”
    洪亮的声音下,一位高大俊美,衣带雅香的男子,步履平稳地走入殿内,在所有武将寒意刺骨的注目中,怡然行礼:“荀彧拜见殿下!”

章节目录

诸天我为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兴霸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兴霸天并收藏诸天我为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