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赶了900多里的路,人均跑死了两匹战马,薛亮的部下们只休息了两个多时辰,便再次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之,体力已经严重透支了。
    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为今之计,只有指望薛亮提前留下的战役预备队了。
    皇上亲手组建的讲武堂,传授了诸多实用的军事知识,战役预备队实在是太重要了。不然的话,薛亮就只能干瞪眼了。
    打扫战场,管束战俘,扑灭大火,重新归置防御器械,安抚居民,这些自有镇抚和参议们去安排,不需要薛亮过多的操心。
    在汉军之,指挥官只需要考虑基层军官、训练、行军和作战的事情,别的杂务都由镇抚、后勤和军法系统去办理,这就极大的减轻了指挥官的负担。
    杨烈所料不错,契丹人也担心后路被截断,肯定会派兵来控制飞狐陉。
    如今,飞狐陉已经落入了薛亮之手,形势就变得对汉军极为有利了。
    守关,最重要的是防御器械。防御器械之,最重要的又是装了霰弹的火炮。
    只是,关墙的段上并未留下炮口,只能将火炮摆到箭垛之间。毕竟是居高临下的发炮,威力和霰弹的平扫相比,就要逊色很多了。
    没办法,战争的事儿,从来都不可能完全按照参议司的想定来实施。
    李易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老战士总会遇见新问题,必须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恰好应了此时的战场环境。
    早在修建关城的时候,晋阳刘家就考虑到了易守难攻的问题,故意把关前的空地,留得很小,恰好是弓弩可以轻易打击到的范围内。
    原本用于防御原朝廷的关隘,谁曾想一遭易了手,反而变成了坑自己人的天堑。
    事啊,实在是难料。
    河北道的汉军之,第一万骑的镇抚使叫张林,他原是近卫厢第四军的镇抚使,因为职务轮换的关系,被派来和薛亮做搭档。
    一般情况下,在朝廷禁军之,各厢各军的镇抚使,大多出身于河池乡军,并在近卫军任过职。
    北宋对于武将不遗余力的打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太过崇抑武,也是两宋灭亡的根源。
    站在李易的立场上,他自然知道,太阿倒持的后果,必是反杀其主。
    掌握兵权的武将,既不能不控制,又不能约束的太过严苛,使其失去了战役的灵活指挥权。
    历史上有名的二货皇帝赵光义,居然严令统兵大将们,必须按照他的阵图去打仗。为此,赵光义甚至特设了排阵使一职,专门负责战时的排兵布阵,简直是愚不可及。
    李易自从河池建军之后,就设置了镇抚使、军法司、后勤司,制度化的分了领兵主将的人事、军法和后勤大权。
    晚唐以降的节度使,之所以厉害无比,形成尾大不掉的藩镇,就和领兵大将掌握了地盘上的一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在的汉军之,没有哪个武将,有可能成为藩镇。想造反的武将,还没集合好队伍,就被镇抚使和军法使,联合制裁了。
    李易完全没有必要执行强干弱枝的傻子政策。所以,不管是西北、河北,还是江南,都驻扎着重兵。
    一旦,地方上有变,距离不远的大军,随时随地可以镇压下去。
    薛亮忙于布置防御措施的时候,张林忙的事情,就更多了。
    当务之急是,将精壮的降军们牢牢的看管来,然后安排比较弱的降兵,参与到救火的行动来。
    随着一声令下,降军俘虏们被甄别之后,分别看押了来。
    除了五千多精壮的俘虏之外,其余的俘虏都被动员了来,张林告诉他们,帮着灭了大火,就赏肉吃。
    沿途跑死了不少战马,现在气温又不算太低,马肉如果不及时的吃掉,很快就腐烂变质了,不如给俘虏们做个顺水人情。
    鸡尾酒引的大火,泼水不仅不能灭火,反而会助长火势。为今之计,只能填土,或是提前推墙拆楼,以免火头进一步蔓延开来。
    人多还是力量大,有几千名俘虏的加入,灭火的速度明显加速了不少。
    张林安排了五百名战士,紧密的监视着扑火的俘虏,他本人则督促着伙夫们,当街架锅烧水煮马肉。
    为什么要当街呢?张林自有一番算计。
    晋阳军还在睡梦,汉军就攻破了飞狐陉,酣战了半宿之后,无论汉军还是俘虏,早就饿得前心贴后背了。
    只是,汉军尚有烙饼加清水可以垫饥,俘虏们就惨了,他们饿得肚子咕咕叫。
    在煮马肉和烙饼的诱惑下,俘虏们一个个干劲十足,很快就在汉军战士的指挥下,清理出了几道隔火道。
    趁着俘虏们忙活的时候,汉军战士们被张林安排着轮班休息。
    大敌当前,战士们却都累坏了,必须尽快休息,以恢复一定的体力。
    薛亮那边也没闲着,他指挥战士们,紧锣密鼓的修复着这类守城的器械。
    契丹人的弓马娴熟,火炮的炮口伸出箭垛外,炮手们操作的时候,很容易被契丹人的射雕手,点名射杀。
    薛亮和契丹人打过很多年的交道,他自然明白,契丹人射雕手的厉害。
    所以,薛亮安排人,拿来厚门板,搁在箭垛口的上边,再压上麻制的土包。
    这么一来,箭垛口只露出了火炮口。契丹人的射雕手,躲在暗处射杀汉军炮手的风险,降低了十倍不止。
    6磅炮发射霰弹的打击距离,大约为十五丈远。但是,霰弹的打击宽度,却超过了30丈。
    如此大杀器,薛亮自然不会轻用,一定要等契丹人都聚集到了一,再找机会来个齐射。
    如此天险的关隘,契丹人即使攻上来了,在西门的正面,也完全无法展开队伍。
    薛亮早就琢磨好了,契丹人距离远,就用神臂弩,再近一些就用普通骑弓,然后就该火炮发威了。如果这些都还不行,薛亮还有致命的绝招:朝城墙下扔出鸡尾酒。
    契丹人没有火炮,就必须搭云梯往上爬。这个时候,汉军战士们连面都不需要露,往关墙下扔几瓶鸡尾酒,就可以烧燎一大片。
    等一切布置妥当之后,契丹人已经到了西门外的山脚下。
    薛亮把指挥权交给了第一千骑长后,就走进关门楼里,随便找了个角落,合衣倒头便睡。
    这些日子以来,薛亮实在是累惨了,决战之前,哪怕只睡半个时辰,都是好的。
    薛亮呼呼大睡的时候,镇抚使张林丝毫也没闲着,关内的火头全灭之后,他带着镇抚系统军官,陪着俘虏们一吃马肉,喝肉汤。
    马肉,味道有些偏酸,口感远没有猪肉那么的顺口。但是,对于常年闻不到肉味的晋阳军俘虏们来说,敞开来吃马肉,简直比过大年还要滋润得多。
    闲聊之,张林了解到,晋阳军的军饷,经常被领兵大将们克扣盘剥。
    刘知章,算是晋阳军口碑非常好的皇族将领了,他知道士兵之苦,从来不贪污军饷。然而,飞狐陉的监军是晋阳宫里的太监,收钱却是毫不手软。
    有对比才有伤害!
    反观汉军之,军饷和赏赐等物,从来不过领兵主将的手,均在镇抚、后勤和军法系统的彼此监督之下,发放到每名战士的手上。
    杜绝了将领们的从盘剥,汉军的战士们到手的银钱,就不会出现短缺的状况。
    张林一边嚼肉,一边笑着说:“我军的将士们,七日内必须食肉两次,否则,我就要挨板子,甚至是掉脑袋了。”
    四周的俘虏们,大感惊讶,七天吃两次肉,这也太那个啥了吧?
    “你看看你们,每天就吃腌萝卜条佐餐,晚上不点火把的话,还看得见道么?”张林的问话,引了俘虏们的共鸣,“是啊,是啊,晚上不举火,眼前都是一抹黑,走路都要摔跤。”
    这就是皇上所说的“夜盲症”了!
    张林心里明白,所谓的夜盲症,主要是和士兵们的饮食结构有关。
    长期吃腌萝卜条的晋阳军士兵,身体里缺了东西,自然就会晚上看不见路了。
    等俘虏们吃饱喝足后,张林笑着说:“实在是抱歉了,你们的军营被烧掉了一大半,大家只能和我军将士们一样,裹着衣衫睡大街了。”
    俘虏们顺着张林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却见一排排汉军官兵,身上裹着毛氅,就这么睡在了街道的两旁。
    “老天爷,哪有官军睡大街的道理?”晋阳军的俘虏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全傻了。
    张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语重心长的说:“我们虽是朝廷的官军,也都是老百姓的子弟,绝对不能扰民,是军的铁律。”
    事实俱在,俘虏们也不是傻子,他们看得出来,睡大街的汉军将士们,一看就不是作戏,而是睡过很多次的样子。
    胜利的汉军官兵,都睡了大街,俘虏们难道想睡民宅么?
    在张林的安排下,俘虏们也点了篝火,睡到了大街的两旁。

章节目录

逍遥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司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司空并收藏逍遥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