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使团访日期间已经造访过的几座城池,江户城的内廓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装潢水平,的确都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所见的宫殿均是白墙绿瓦,斗拱重檐,屋脊两端有高高翘起的鸱尾,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极为接近。
使团这帮年轻官员当中,石成武常年在江浙,还多次去过南京城,自然识得这种建筑风格是唐宋遗风。而来自海南岛的几人往常所见大多是方正外形的海汉式建筑,少有机会见到类中式风格的宫殿,对眼前所见还颇感新奇。
唯一对此场景生出熟悉感的,就只有身份特殊的朱子安了。他出身王府,对于宫殿建筑再熟悉不过,早先在汉城所见的宫殿,他只觉得那是劣质的仿制品,甚至连外形都未能做到及格水平。而此时所见的这些宫殿建筑,虽远不如大明宫殿华美,但形制倒是比朝鲜王宫要强多了。
不过众人此时的心思都没有放在眼前所见的景致上,各自都在琢磨着接下来要与日方进行会谈的事项。
众人被带到其中一处厅堂中,等候幕府将军到来。不过这里没有座椅,光溜溜的草席地板上仅有几个绸布坐垫和两张矮几,众人也只能席地而坐。好在使团先前已去过金石城、长崎城、大阪城几处地方,众人也习惯了日本人这种抠抠搜搜的家居风格,倒也不觉有什么不妥。
不多时屋外走廊传来有人走动的脚步声,接着格栅纸门从外拉开,一行人簇拥着一名身着紫袍,头戴垂缨冠的少年走了进来。使团众人知道这是正主到了,也都起身躬身相迎。
那名少年低声说了几句,旁边便有专人用海汉话翻译出来,请众人落座说话。
虽然来之前已经听马博然说过现任幕府将军的情况,但见到真人之后,众人多少还是有些吃惊。
这位在四年前刚满十岁时就继承了将军之位的少年,便是目前日本最有权势的人物,德川幕府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但他看起来身材矮小瘦削,脸色苍白,明显没达到一个健康少年应有的身体发育水平。
他是上代将军德川家光的次子,不过他的兄长出生就夭折了,所以他也就成为了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或是家族基因有缺陷的缘故,德川家光四十七岁就撒手人寰,大儿子夭折,德川家纲也是天生体虚,时常生病,身体状况远远谈不上健康。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幕府的政务更多是由高层官员们分担,而德川家纲的地位却变得与天皇有些相似,在多数时间里并不处理实务,只是一个权力象征而已。由于担心形象会影响到幕府的权威,德川家纲也极少会离开自己的府邸,在公众场合露面。
当然了,尽管如此,德川家族的深厚背景仍然足以保障德川家纲能继续掌握权力,就算他手下的权臣可以左右朝政,但也还是不敢轻易挑战幕府将军的地位。
德川家纲虽然身体不好,但毕竟也当了几年的将军了,表现得还是比较沉稳,落座之后先是对海汉执委会的问候和礼物表示了谢意,然后让下人也送上一份礼单,作为官方回礼。
简单的寒暄结束之后,双方便进入到正题。海汉使团此行其实准备了颇多议题,不仅有贸易相关,也有国际关系方面的事务。不过最终能谈成几桩,那就得看使团的临场发挥了。
当初日本虽然是受到武力胁迫才与海汉签署了通商条约,但这几年运作下来,幕府从双边贸易中得到了真金白银,好处都是实打实的,这也是幕府愿意就贸易问题继续与海汉开展对话协商的重要原因。
使团提出的议题都很实际,比如在长崎建设海汉专用的港区,为商家提供更便利的运输条件,以吸引更多的海汉商家进驻长崎港;允许海汉在更多的地区设立海汉银行的办事机构,让从事贸易活动的商家能够以海汉纸币计价结算;调低海汉商品进入日本市场的税率,以此来促进贸易规模增长等等。
涉及到具体的事务,年轻的幕府将军显然有很多不甚了解的环节,所以在听完每一个议题之后,他都要与身边的官员们进行长时间的问询和讨论,然后再作出回应。
虽然使团很详细地陈述了这些措施将会带给日方的好处,但要以此来说服德川家纲接受这些议题,还是不够力道。幕府对这些措施将会产生的后续影响仍有很多顾虑,担心会降低自身对这些贸易活动的掌控力度,进而产生不可控的风险。
一番磋商下来,幕府倒也没有一口回绝使团的各项议题,但也未能就其中任何一项达成一致意见。德川家纲表示需要一些时间来确认这些议题的可行性,这个周期可能会长达数日,另外其中一些细节也还有待商榷。
这样的答复其实没有出乎使团的预料,马博然早就给他们打过预防针,幕府内部并不是一团和气,年少的将军又比较弱势,威信还难以服众。所以谈判过程不太可能一帆风顺,海汉抛出这些议题在最终能有一半得到对方认可,就算是比较理想的结果了。
而关于国际关系方面,使团所提到的事项则是激起了幕府方面的震动。
使团提出,在去年大明向海汉归降之后,大明的各个藩属国也由海汉一并接收,然而其中琉球国目前有大部分地区仍在日本萨摩藩岛津氏的掌控之下。海汉希望幕府能以大局为重,劝说岛津氏放弃对琉球的控制,主动退出该地区。如果萨摩藩能够照办,那么在当地的产业和贸易权仍可得到全部保留。
琉球国自明洪武年间开始,便已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不仅国王接受明廷的册封,甚至就连年号也是直接照搬大明。但明万历三十七年,萨摩藩出兵攻入琉球,连国王也一并俘虏了,后来琉球就被迫签署了《掟十五条》,承认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还将治下的奄美五岛划给了萨摩藩直辖,从此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琉球名义上仍是大明的藩属国,但实际上却是受德川幕府和萨摩藩的控制。
使团这帮年轻官员当中,石成武常年在江浙,还多次去过南京城,自然识得这种建筑风格是唐宋遗风。而来自海南岛的几人往常所见大多是方正外形的海汉式建筑,少有机会见到类中式风格的宫殿,对眼前所见还颇感新奇。
唯一对此场景生出熟悉感的,就只有身份特殊的朱子安了。他出身王府,对于宫殿建筑再熟悉不过,早先在汉城所见的宫殿,他只觉得那是劣质的仿制品,甚至连外形都未能做到及格水平。而此时所见的这些宫殿建筑,虽远不如大明宫殿华美,但形制倒是比朝鲜王宫要强多了。
不过众人此时的心思都没有放在眼前所见的景致上,各自都在琢磨着接下来要与日方进行会谈的事项。
众人被带到其中一处厅堂中,等候幕府将军到来。不过这里没有座椅,光溜溜的草席地板上仅有几个绸布坐垫和两张矮几,众人也只能席地而坐。好在使团先前已去过金石城、长崎城、大阪城几处地方,众人也习惯了日本人这种抠抠搜搜的家居风格,倒也不觉有什么不妥。
不多时屋外走廊传来有人走动的脚步声,接着格栅纸门从外拉开,一行人簇拥着一名身着紫袍,头戴垂缨冠的少年走了进来。使团众人知道这是正主到了,也都起身躬身相迎。
那名少年低声说了几句,旁边便有专人用海汉话翻译出来,请众人落座说话。
虽然来之前已经听马博然说过现任幕府将军的情况,但见到真人之后,众人多少还是有些吃惊。
这位在四年前刚满十岁时就继承了将军之位的少年,便是目前日本最有权势的人物,德川幕府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但他看起来身材矮小瘦削,脸色苍白,明显没达到一个健康少年应有的身体发育水平。
他是上代将军德川家光的次子,不过他的兄长出生就夭折了,所以他也就成为了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或是家族基因有缺陷的缘故,德川家光四十七岁就撒手人寰,大儿子夭折,德川家纲也是天生体虚,时常生病,身体状况远远谈不上健康。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幕府的政务更多是由高层官员们分担,而德川家纲的地位却变得与天皇有些相似,在多数时间里并不处理实务,只是一个权力象征而已。由于担心形象会影响到幕府的权威,德川家纲也极少会离开自己的府邸,在公众场合露面。
当然了,尽管如此,德川家族的深厚背景仍然足以保障德川家纲能继续掌握权力,就算他手下的权臣可以左右朝政,但也还是不敢轻易挑战幕府将军的地位。
德川家纲虽然身体不好,但毕竟也当了几年的将军了,表现得还是比较沉稳,落座之后先是对海汉执委会的问候和礼物表示了谢意,然后让下人也送上一份礼单,作为官方回礼。
简单的寒暄结束之后,双方便进入到正题。海汉使团此行其实准备了颇多议题,不仅有贸易相关,也有国际关系方面的事务。不过最终能谈成几桩,那就得看使团的临场发挥了。
当初日本虽然是受到武力胁迫才与海汉签署了通商条约,但这几年运作下来,幕府从双边贸易中得到了真金白银,好处都是实打实的,这也是幕府愿意就贸易问题继续与海汉开展对话协商的重要原因。
使团提出的议题都很实际,比如在长崎建设海汉专用的港区,为商家提供更便利的运输条件,以吸引更多的海汉商家进驻长崎港;允许海汉在更多的地区设立海汉银行的办事机构,让从事贸易活动的商家能够以海汉纸币计价结算;调低海汉商品进入日本市场的税率,以此来促进贸易规模增长等等。
涉及到具体的事务,年轻的幕府将军显然有很多不甚了解的环节,所以在听完每一个议题之后,他都要与身边的官员们进行长时间的问询和讨论,然后再作出回应。
虽然使团很详细地陈述了这些措施将会带给日方的好处,但要以此来说服德川家纲接受这些议题,还是不够力道。幕府对这些措施将会产生的后续影响仍有很多顾虑,担心会降低自身对这些贸易活动的掌控力度,进而产生不可控的风险。
一番磋商下来,幕府倒也没有一口回绝使团的各项议题,但也未能就其中任何一项达成一致意见。德川家纲表示需要一些时间来确认这些议题的可行性,这个周期可能会长达数日,另外其中一些细节也还有待商榷。
这样的答复其实没有出乎使团的预料,马博然早就给他们打过预防针,幕府内部并不是一团和气,年少的将军又比较弱势,威信还难以服众。所以谈判过程不太可能一帆风顺,海汉抛出这些议题在最终能有一半得到对方认可,就算是比较理想的结果了。
而关于国际关系方面,使团所提到的事项则是激起了幕府方面的震动。
使团提出,在去年大明向海汉归降之后,大明的各个藩属国也由海汉一并接收,然而其中琉球国目前有大部分地区仍在日本萨摩藩岛津氏的掌控之下。海汉希望幕府能以大局为重,劝说岛津氏放弃对琉球的控制,主动退出该地区。如果萨摩藩能够照办,那么在当地的产业和贸易权仍可得到全部保留。
琉球国自明洪武年间开始,便已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不仅国王接受明廷的册封,甚至就连年号也是直接照搬大明。但明万历三十七年,萨摩藩出兵攻入琉球,连国王也一并俘虏了,后来琉球就被迫签署了《掟十五条》,承认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还将治下的奄美五岛划给了萨摩藩直辖,从此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琉球名义上仍是大明的藩属国,但实际上却是受德川幕府和萨摩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