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清河地主 作者:方便面君
分卷阅读114
穿越之清河地主 作者:方便面君
分卷阅读114
种出来,再尝一尝,便知有何作用了。”张鹤笑道。
李清实沉思片刻,道:“何必要花心思去种呢?”
“清实兄看,它只是一株苗,根茎上便长了这么多芋子,若能食用,这一株苗便可供一人一日的口粮了吧?若一亩地种上百株,便能有多少呢?”张鹤道。
“芋艿一株结芋子三四个,可许多人依旧不愿意耕种,因为它除了能充饥,却不能作两税缴纳之用。而且许多人都不知如何种才得当,以至于常常收成微薄。”李清实笑了笑,这东西虽是他发现的,可他却未想过去种,毕竟他考虑的是温饱。而张鹤不同,她并不担忧温饱的问题,也有闲工夫去琢磨。
张鹤仔细一想,要在短时间之内让人接受这些新鲜的物种并不容易,而且在许多人的眼中,许多薯类的作物都被划到“芋”上去,在他们的心中这些土豆或许也是“芋”,故而没必要培植。
再想到红薯也是万历年间引入,乾隆年间才广泛种植,而且其中少不了官府的推广,她便不再与李清实争辩。只要她能将土豆、红薯等种植出来,总有一日这些作物会推广到别处去。
不过她想起了红薯来,当初也偷偷种了红薯,红薯耐瘠薄,她相信土豆都能奇迹般自然生长,那想必红薯也可以。只是红薯要十二月份才能采收,而她也不能保证在连续发现两种新鲜的作物后,众人是否会产生怀疑。
眼见到了晌午,张鹤还未归来,夏纪娘便到李家去寻她。而张鹤正打算当着李清实的面咬一口土豆,让人知道它没毒,夏纪娘见状,连忙按住她的手,急道:“二郎你这是做甚?”
张鹤被吓了一跳,眨巴着眼:“尝一尝此物,看看味道如何。”
“此物来历不明,怎可随意食用?”夏纪娘道,若此物是张鹤所种,或与之有关,那还不至于让人如此着急。可此物乃李清实无意中发现,与张鹤无关,她焉能让张鹤去冒险?
“是呀。”李清实也道,“虽说我们将它暂时当成芋子,可也并非就是芋艿呀!”
张鹤只好作罢,她对夏纪娘说起与李清实去挖土豆的事情,夏纪娘也颇为惊奇:“竟真是野生的?”
“我打算回去剁碎了它喂养鸡鸭,看是否有毒,若是无毒便琢磨一下怎么培植。若是有毒,便告之乡里,见到了也勿要误食了。纪娘以为如何?”
夏纪娘见她执着,便允道:“只要无害,便随二郎的意吧!”
作者有话要说: 唔……那时候一堆跟“芋”没关系的蔓性草本植物被冠以“芋”的名称,所以土豆不会那么快就有名称的啦……
第72章 合作
李清实发现新的作物的事情传出去后, 并没有在清河村引起什么关注。眼下已近十一月秋税最后的缴纳之期, 他们在意的自然是早些将谷物舂成苗米上缴。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上门找上等户租借石碓、石碾等, 从辰时初到酉时初, 一刻也停不下来。
而张鹤则将那五个土豆搁置着,它们被挖出时还未长好, 故而没过多久表皮便开始变绿。几日后它们的芽眼也长出了一点嫩芽,张鹤便以芽眼来分块, 将它们切成两三块, 分别埋入正屋后的地里。
除了土豆, 她还花时间种了一些花。
系统的说明书上便有花卉的种植技术说明,虽然还附带育苗的便利, 可对她而言, 花卉并不是粮食。粮食作物她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而在栽花这一方面,她并不想失去了栽培过程的乐趣。
她本打算种一些杜鹃, 又种海棠和梅花的,但依照种植技术说明书上所言, 杜鹃适宜酸性土壤, 而海棠却喜欢碱性土壤, 俩者似乎不能好好地种到一块儿去。杜鹃在抚州随处可见,所以张鹤最后选择种海棠,而杜鹃可用盆栽的方式来栽种。
好在入冬后农事上也不怎么需要她忙活了,否则她也没这个闲功夫耐心地栽花。
几场大雨伴着北风而来,天气也骤然湿冷了起来。
每到此时, 最是磨人。
张鹤自从吃了调理身子的药散后,已经连着两个月来月事时只是轻微的痛感而已,本以为天寒会再度加剧痛感的十月却只是有些沉闷。她高兴地直呼夏纪娘的药散有效,却发现高兴得太早——她畏寒的体质依旧还未得到改善。
身穿加厚的布衣,还加一件大氅,可每逢端坐在前堂之时,依旧抖成了筛子。若非有客人在,她宁愿到后院去扎马步热身。
石青身穿官府派发的冬袍,端坐在张鹤的身侧的椅子上。他此番过来是为了进行每年一次丈量田地、清算田产以及重新划分户等、更新户帖之事,顺便与张鹤多多交流以促进他们的交情。
他发现张鹤按照他所说的法子在前庭的水缸里养了几条锦鲤,而且又在前堂此处摆了两盆盆栽,看起来比之前雅致了许多。
张鹤笑道:“石县尉的法子果然管用,这锦鲤即便是在这么冷的天里,也依旧活蹦乱跳的。”
石青道:“我与张小郎君也算是相识甚久,有了交情,张小郎君便不必与我如此生疏,唤我的字,青山便好!”
“那我便唤石县尉一声‘青山兄’吧!不过青山兄唤我‘张小郎君’,不也生分了吗?”
石青一愣,旋即笑道:“然也!那我便占一点便宜,唤你一声‘二郎’吧!”
张鹤在石青到来之时便寻思着青苗的事情了,毕竟她除了看在与石青的交情的份上,帮他在政绩上锦上添花之外,也希望优质常规稻的推广能提高百姓的粮食产量,改善他们的生活。
她一开始只是打算等自己试种出更多的常规稻后,再出借青苗给别人的,可秋税之后,她见到清河村又有两户人家支撑不下去,而投靠上等户,依附上等户为生的情况后,便改变了主意。
“青山兄来得也正是时候,我恰好有一事想与青山兄说呢!”张鹤道。
石青好奇:“何事不妨直言?”
“青山兄先前问我青苗之事,眼下我或许能帮上青山兄了。”
上次张鹤婉拒了石青后他便到李寻家去询问了,发现张鹤果然是在他这儿买了谷种。只是李寻家的稻谷亩产也不过两石五斗,而且还是肥沃之地的亩产,贫瘠之处依旧只有一石五斗左右。
可在同样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的条件下,为何张鹤却能种出三石五斗的产量?用了她的谷种的李大娘家、高大郎家却也能产出三石以上的稻谷呢?
石青觉得问题依旧出在张鹤的身上,他甚至没想过找李大娘和高大郎借谷种。只是张鹤已经拒绝了他,他也不好再作纠缠。此番前来也闭口不谈此事,却没想到张鹤主动说了出来。他心中欣喜,只是脸上不动声色:“可二郎先
分卷阅读114
-
分卷阅读114
-
分卷阅读114
穿越之清河地主 作者:方便面君
分卷阅读114
种出来,再尝一尝,便知有何作用了。”张鹤笑道。
李清实沉思片刻,道:“何必要花心思去种呢?”
“清实兄看,它只是一株苗,根茎上便长了这么多芋子,若能食用,这一株苗便可供一人一日的口粮了吧?若一亩地种上百株,便能有多少呢?”张鹤道。
“芋艿一株结芋子三四个,可许多人依旧不愿意耕种,因为它除了能充饥,却不能作两税缴纳之用。而且许多人都不知如何种才得当,以至于常常收成微薄。”李清实笑了笑,这东西虽是他发现的,可他却未想过去种,毕竟他考虑的是温饱。而张鹤不同,她并不担忧温饱的问题,也有闲工夫去琢磨。
张鹤仔细一想,要在短时间之内让人接受这些新鲜的物种并不容易,而且在许多人的眼中,许多薯类的作物都被划到“芋”上去,在他们的心中这些土豆或许也是“芋”,故而没必要培植。
再想到红薯也是万历年间引入,乾隆年间才广泛种植,而且其中少不了官府的推广,她便不再与李清实争辩。只要她能将土豆、红薯等种植出来,总有一日这些作物会推广到别处去。
不过她想起了红薯来,当初也偷偷种了红薯,红薯耐瘠薄,她相信土豆都能奇迹般自然生长,那想必红薯也可以。只是红薯要十二月份才能采收,而她也不能保证在连续发现两种新鲜的作物后,众人是否会产生怀疑。
眼见到了晌午,张鹤还未归来,夏纪娘便到李家去寻她。而张鹤正打算当着李清实的面咬一口土豆,让人知道它没毒,夏纪娘见状,连忙按住她的手,急道:“二郎你这是做甚?”
张鹤被吓了一跳,眨巴着眼:“尝一尝此物,看看味道如何。”
“此物来历不明,怎可随意食用?”夏纪娘道,若此物是张鹤所种,或与之有关,那还不至于让人如此着急。可此物乃李清实无意中发现,与张鹤无关,她焉能让张鹤去冒险?
“是呀。”李清实也道,“虽说我们将它暂时当成芋子,可也并非就是芋艿呀!”
张鹤只好作罢,她对夏纪娘说起与李清实去挖土豆的事情,夏纪娘也颇为惊奇:“竟真是野生的?”
“我打算回去剁碎了它喂养鸡鸭,看是否有毒,若是无毒便琢磨一下怎么培植。若是有毒,便告之乡里,见到了也勿要误食了。纪娘以为如何?”
夏纪娘见她执着,便允道:“只要无害,便随二郎的意吧!”
作者有话要说: 唔……那时候一堆跟“芋”没关系的蔓性草本植物被冠以“芋”的名称,所以土豆不会那么快就有名称的啦……
第72章 合作
李清实发现新的作物的事情传出去后, 并没有在清河村引起什么关注。眼下已近十一月秋税最后的缴纳之期, 他们在意的自然是早些将谷物舂成苗米上缴。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上门找上等户租借石碓、石碾等, 从辰时初到酉时初, 一刻也停不下来。
而张鹤则将那五个土豆搁置着,它们被挖出时还未长好, 故而没过多久表皮便开始变绿。几日后它们的芽眼也长出了一点嫩芽,张鹤便以芽眼来分块, 将它们切成两三块, 分别埋入正屋后的地里。
除了土豆, 她还花时间种了一些花。
系统的说明书上便有花卉的种植技术说明,虽然还附带育苗的便利, 可对她而言, 花卉并不是粮食。粮食作物她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而在栽花这一方面,她并不想失去了栽培过程的乐趣。
她本打算种一些杜鹃, 又种海棠和梅花的,但依照种植技术说明书上所言, 杜鹃适宜酸性土壤, 而海棠却喜欢碱性土壤, 俩者似乎不能好好地种到一块儿去。杜鹃在抚州随处可见,所以张鹤最后选择种海棠,而杜鹃可用盆栽的方式来栽种。
好在入冬后农事上也不怎么需要她忙活了,否则她也没这个闲功夫耐心地栽花。
几场大雨伴着北风而来,天气也骤然湿冷了起来。
每到此时, 最是磨人。
张鹤自从吃了调理身子的药散后,已经连着两个月来月事时只是轻微的痛感而已,本以为天寒会再度加剧痛感的十月却只是有些沉闷。她高兴地直呼夏纪娘的药散有效,却发现高兴得太早——她畏寒的体质依旧还未得到改善。
身穿加厚的布衣,还加一件大氅,可每逢端坐在前堂之时,依旧抖成了筛子。若非有客人在,她宁愿到后院去扎马步热身。
石青身穿官府派发的冬袍,端坐在张鹤的身侧的椅子上。他此番过来是为了进行每年一次丈量田地、清算田产以及重新划分户等、更新户帖之事,顺便与张鹤多多交流以促进他们的交情。
他发现张鹤按照他所说的法子在前庭的水缸里养了几条锦鲤,而且又在前堂此处摆了两盆盆栽,看起来比之前雅致了许多。
张鹤笑道:“石县尉的法子果然管用,这锦鲤即便是在这么冷的天里,也依旧活蹦乱跳的。”
石青道:“我与张小郎君也算是相识甚久,有了交情,张小郎君便不必与我如此生疏,唤我的字,青山便好!”
“那我便唤石县尉一声‘青山兄’吧!不过青山兄唤我‘张小郎君’,不也生分了吗?”
石青一愣,旋即笑道:“然也!那我便占一点便宜,唤你一声‘二郎’吧!”
张鹤在石青到来之时便寻思着青苗的事情了,毕竟她除了看在与石青的交情的份上,帮他在政绩上锦上添花之外,也希望优质常规稻的推广能提高百姓的粮食产量,改善他们的生活。
她一开始只是打算等自己试种出更多的常规稻后,再出借青苗给别人的,可秋税之后,她见到清河村又有两户人家支撑不下去,而投靠上等户,依附上等户为生的情况后,便改变了主意。
“青山兄来得也正是时候,我恰好有一事想与青山兄说呢!”张鹤道。
石青好奇:“何事不妨直言?”
“青山兄先前问我青苗之事,眼下我或许能帮上青山兄了。”
上次张鹤婉拒了石青后他便到李寻家去询问了,发现张鹤果然是在他这儿买了谷种。只是李寻家的稻谷亩产也不过两石五斗,而且还是肥沃之地的亩产,贫瘠之处依旧只有一石五斗左右。
可在同样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的条件下,为何张鹤却能种出三石五斗的产量?用了她的谷种的李大娘家、高大郎家却也能产出三石以上的稻谷呢?
石青觉得问题依旧出在张鹤的身上,他甚至没想过找李大娘和高大郎借谷种。只是张鹤已经拒绝了他,他也不好再作纠缠。此番前来也闭口不谈此事,却没想到张鹤主动说了出来。他心中欣喜,只是脸上不动声色:“可二郎先
分卷阅读114
-
分卷阅读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