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作者:云长歌
分卷阅读377
复唐 作者:云长歌
分卷阅读377
赵普的资历差不多,你怎么忽然说起他?他跟其他辅臣不合?”
“也不算是不合,就是观点不太一样,比起这些人,赵普显得更激进一点。”
对这个评价,李从嘉是十分同意的,赵普骨子里有种赌徒的性质,当然不是不顾一切的那种,反正跟现在内阁的一片安逸不一样,也不知道他进入内阁之后会有什么作为。
释雪庭说完宋齐丘要致仕没两天,宋齐丘就不能上朝了,据说是感染了风寒。
李从嘉对于老臣一向比较优待,直接又是赐药又是派奉御,奉御回来的报告都很一致的表示宋次辅是累的。
李从嘉干脆就给宋齐丘放了个假,宋齐丘也知趣,现在大唐看上去平和,实际上事情很多很杂,少他一个人,其他人的工作就会变的很多,然后宋齐丘就让儿子直接写了乞骸骨的折子上来。
照例是三请三辞,李从嘉一边挽留一边吐槽说道:“也不知道谁发明的,非要搞这么麻烦,假惺惺的有啥意思?又不是他犯错了我等着他自己请辞。”
然而这种形式还是要走一走的,毕竟要表现出君臣相得的样子,所以李从嘉等到宋齐丘第三个折子的时候,这才顺手准了,然后转眼就把赵普提进了内阁,同时田文回去继续做他的户部尚书,交通部则交给了徐锴。
朝堂上对于这样的人事变动没有过多的反响,其实早在赵普被扔到户部去做尚书的时候,大家就若有所觉。
之前所有人都在猜测下一个内阁辅臣是谁,也谁都没有把赵普列在名单内,说实话,当时的赵普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了谁都不觉得他有入内阁的资格。
后来李从嘉让他去当刺史,去的也不算是上州,然而从这里开始,赵普就跟开了挂一样,一年半的时间,原本是中等州的地方愣是给弄到了基本能够争一争上等州的名额,而且辖区内部也算是平稳安定,所有人这才发现他们小瞧了赵普。
等赵普回到中枢之后,几乎将六部轮了一遍,大家心里就明白李从嘉这是准备把赵普当下一个辅臣培养。
可是所有人都很纳闷,李从嘉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培养赵普的?
难道从让他当刺史开始?说实话,如果按照赵普当时的履历,让他去当刺史是有点勉强的,只不过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李从嘉是没有什么人可以用了,才让赵普去。
现在看来,或许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培养赵普了?
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总结了一下,武力值,李从嘉不行,排兵布阵,也不行,开国之君这两点最重要的属性他没有,他唯一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就是识人之能。
似乎他总能在对方尚未发迹的时候将人找出来,给他最合适的位置,然后就等待这个人一点点发光发热来回报他。
于是,硬生生的就从一个马贼寨子,搞到了现在富有天下。
没人知道李从嘉识人的依据是什么,只知道从开始到现在,李从嘉几乎没有信错过人。
这样看起来,从古至今能有识人之明的君主,比起能领兵打仗的君主可是要少上很多啊。
于是,李从嘉还活着,关于他的各种神奇段子就开始各种流传,大唐的语言环境很宽松,李从嘉原本连避讳都不想要的,结果是内阁坚持,他才同意。
然而问题就在于,要避什么字?
他本名是李从嘉,之前为了遮掩身份说自己是李煜,于是天底下都知道他是李煜,甚至知道他是李从嘉的人都不多了。
到最后李从嘉顺水推舟就给自己改了名字,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李后主的词,大概是不能广传天下了,毕竟他没有亡国,也没有被赐毒酒,真写出那些词来,估计天下人还要怀疑他是不是被权臣控制了!
感慨完之后的李从嘉,转头就开始思考怎么增加粮食产量。
这个是最迫在眉睫的事情,说实话,虽然自从穿过来之后他的生活水平一直都还不错,但是他也知道,汉唐盛世只不过是针对当时整个世界的环境而言,如果真的比拟的话,这个时代比起后世差太多太多了。
至少百姓还是连温饱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挑选食物和服装的权利。
可在这个年代,想要增加产量很不容易,上等田有限,平原上能够开荒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派人去,现在唯一土地比较富裕的地方就是南方。
当然这个南方还不包括南周,南周这个地方,李从嘉暂时不想打,缓口气再说。而南周几乎占据了南方平原最多的地区,剩下的地方多山多河。
李从嘉想了想,在这种地方机械农具什么的就别想了,除非他能解决燃料问题,所以他只能往后面的朝代去思考,毕竟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东西,在技术上复原没什么难度,唯一就是缺乏头脑风暴。
于是李从嘉又进入了疯狂的设计阶段,他将设计的目标定在了明朝,再往后的话,清朝基本上是整个社会文明的一个大退步,就不用去思考,也只有明朝的东西最合适。
而在这之中,李从嘉唯一还得的就是五种“木牛”和“代耕架”,当然还有灌溉农具拨车、风力水车以及谷物脱壳的稻床。
木牛和代耕架都是利用杠杆原理,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这些东西实在是笨拙,然而这些玩意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耕牛,尤其是五种木牛都能对应不同的田地情况,山地水田平地,都有应对的方法,代耕架就比这五种木牛还要好用。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玩意的制作成本虽然不太高,但是很容易坏,变相的就让这东西变的不那么实用。
现在整个大唐还处在一种小农经济的状态,李从嘉就算想要转变也那个机会去推动转变,所以只能思考怎么做的更加结实。
然而想要结实就只能用金属,李从嘉想了想直接将工部的人找来,询问他们能不能制造出坚硬的合金。
只是用金属的话,这个价格就更高,李从嘉将代耕架的图纸给众人,然后转头就找杨新,让他去给自己买地。
杨新知道之后大吃一惊问道:“您……没事儿吧?”
不说皇帝,就说普通的富商买地也是挑着平坦的肥沃的土地买啊,他家陛下这是抽了什么风,要去买山地?而且是一买一大片,这要干啥用?
李从嘉瞪了他一眼:“怎么说话呢?没大没小。”
杨新吐了吐舌头,想了想说道:“我帮您去注意一下吧。”
李从嘉说道:“只要水源充足就行,别的要求不高。”
杨新越想越觉得奇怪,觉得陛下大概脑子坏掉了,于是转头就跑去跟他师父告状。
释雪庭对这事儿倒是无所谓,李从嘉一旦有什么抽风举动,就证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可能还不成熟,或者是他自己都
分卷阅读377
-
分卷阅读377
-
分卷阅读377
复唐 作者:云长歌
分卷阅读377
赵普的资历差不多,你怎么忽然说起他?他跟其他辅臣不合?”
“也不算是不合,就是观点不太一样,比起这些人,赵普显得更激进一点。”
对这个评价,李从嘉是十分同意的,赵普骨子里有种赌徒的性质,当然不是不顾一切的那种,反正跟现在内阁的一片安逸不一样,也不知道他进入内阁之后会有什么作为。
释雪庭说完宋齐丘要致仕没两天,宋齐丘就不能上朝了,据说是感染了风寒。
李从嘉对于老臣一向比较优待,直接又是赐药又是派奉御,奉御回来的报告都很一致的表示宋次辅是累的。
李从嘉干脆就给宋齐丘放了个假,宋齐丘也知趣,现在大唐看上去平和,实际上事情很多很杂,少他一个人,其他人的工作就会变的很多,然后宋齐丘就让儿子直接写了乞骸骨的折子上来。
照例是三请三辞,李从嘉一边挽留一边吐槽说道:“也不知道谁发明的,非要搞这么麻烦,假惺惺的有啥意思?又不是他犯错了我等着他自己请辞。”
然而这种形式还是要走一走的,毕竟要表现出君臣相得的样子,所以李从嘉等到宋齐丘第三个折子的时候,这才顺手准了,然后转眼就把赵普提进了内阁,同时田文回去继续做他的户部尚书,交通部则交给了徐锴。
朝堂上对于这样的人事变动没有过多的反响,其实早在赵普被扔到户部去做尚书的时候,大家就若有所觉。
之前所有人都在猜测下一个内阁辅臣是谁,也谁都没有把赵普列在名单内,说实话,当时的赵普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了谁都不觉得他有入内阁的资格。
后来李从嘉让他去当刺史,去的也不算是上州,然而从这里开始,赵普就跟开了挂一样,一年半的时间,原本是中等州的地方愣是给弄到了基本能够争一争上等州的名额,而且辖区内部也算是平稳安定,所有人这才发现他们小瞧了赵普。
等赵普回到中枢之后,几乎将六部轮了一遍,大家心里就明白李从嘉这是准备把赵普当下一个辅臣培养。
可是所有人都很纳闷,李从嘉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培养赵普的?
难道从让他当刺史开始?说实话,如果按照赵普当时的履历,让他去当刺史是有点勉强的,只不过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李从嘉是没有什么人可以用了,才让赵普去。
现在看来,或许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培养赵普了?
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总结了一下,武力值,李从嘉不行,排兵布阵,也不行,开国之君这两点最重要的属性他没有,他唯一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就是识人之能。
似乎他总能在对方尚未发迹的时候将人找出来,给他最合适的位置,然后就等待这个人一点点发光发热来回报他。
于是,硬生生的就从一个马贼寨子,搞到了现在富有天下。
没人知道李从嘉识人的依据是什么,只知道从开始到现在,李从嘉几乎没有信错过人。
这样看起来,从古至今能有识人之明的君主,比起能领兵打仗的君主可是要少上很多啊。
于是,李从嘉还活着,关于他的各种神奇段子就开始各种流传,大唐的语言环境很宽松,李从嘉原本连避讳都不想要的,结果是内阁坚持,他才同意。
然而问题就在于,要避什么字?
他本名是李从嘉,之前为了遮掩身份说自己是李煜,于是天底下都知道他是李煜,甚至知道他是李从嘉的人都不多了。
到最后李从嘉顺水推舟就给自己改了名字,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李后主的词,大概是不能广传天下了,毕竟他没有亡国,也没有被赐毒酒,真写出那些词来,估计天下人还要怀疑他是不是被权臣控制了!
感慨完之后的李从嘉,转头就开始思考怎么增加粮食产量。
这个是最迫在眉睫的事情,说实话,虽然自从穿过来之后他的生活水平一直都还不错,但是他也知道,汉唐盛世只不过是针对当时整个世界的环境而言,如果真的比拟的话,这个时代比起后世差太多太多了。
至少百姓还是连温饱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挑选食物和服装的权利。
可在这个年代,想要增加产量很不容易,上等田有限,平原上能够开荒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派人去,现在唯一土地比较富裕的地方就是南方。
当然这个南方还不包括南周,南周这个地方,李从嘉暂时不想打,缓口气再说。而南周几乎占据了南方平原最多的地区,剩下的地方多山多河。
李从嘉想了想,在这种地方机械农具什么的就别想了,除非他能解决燃料问题,所以他只能往后面的朝代去思考,毕竟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东西,在技术上复原没什么难度,唯一就是缺乏头脑风暴。
于是李从嘉又进入了疯狂的设计阶段,他将设计的目标定在了明朝,再往后的话,清朝基本上是整个社会文明的一个大退步,就不用去思考,也只有明朝的东西最合适。
而在这之中,李从嘉唯一还得的就是五种“木牛”和“代耕架”,当然还有灌溉农具拨车、风力水车以及谷物脱壳的稻床。
木牛和代耕架都是利用杠杆原理,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这些东西实在是笨拙,然而这些玩意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耕牛,尤其是五种木牛都能对应不同的田地情况,山地水田平地,都有应对的方法,代耕架就比这五种木牛还要好用。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玩意的制作成本虽然不太高,但是很容易坏,变相的就让这东西变的不那么实用。
现在整个大唐还处在一种小农经济的状态,李从嘉就算想要转变也那个机会去推动转变,所以只能思考怎么做的更加结实。
然而想要结实就只能用金属,李从嘉想了想直接将工部的人找来,询问他们能不能制造出坚硬的合金。
只是用金属的话,这个价格就更高,李从嘉将代耕架的图纸给众人,然后转头就找杨新,让他去给自己买地。
杨新知道之后大吃一惊问道:“您……没事儿吧?”
不说皇帝,就说普通的富商买地也是挑着平坦的肥沃的土地买啊,他家陛下这是抽了什么风,要去买山地?而且是一买一大片,这要干啥用?
李从嘉瞪了他一眼:“怎么说话呢?没大没小。”
杨新吐了吐舌头,想了想说道:“我帮您去注意一下吧。”
李从嘉说道:“只要水源充足就行,别的要求不高。”
杨新越想越觉得奇怪,觉得陛下大概脑子坏掉了,于是转头就跑去跟他师父告状。
释雪庭对这事儿倒是无所谓,李从嘉一旦有什么抽风举动,就证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可能还不成熟,或者是他自己都
分卷阅读377
-
分卷阅读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