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宝受教的点了点头,“我明白泰山的意思了,我不用刻意接触张皇后,也不用刻意接触张国纪。”
    “对了,每个人做过什么,其实旁人都是有评估的,你以为你那点心思,东林党和阉党他们都看不懂吗?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陛下喜欢你,一来是因为你们年龄相仿,二来因为你真的能办事!甚至可以说,你因为够贪,才让陛下和魏忠贤对你放心。所以,你今后切忌,一定要让人觉得你只想弄银子,并不想弄权,你就安稳了。有我们英国公府在,你贪再多,不算大事。”
    韦宝一副了然表情,差点笑出声。
    靠!
    老子还成天自以为很聪明,原来老子的一切,岳父他都看的清清楚楚的啊?
    “你现在做的非常好,东林党也不恨你,阉党还重用你。你知道为什么吗?”张维贤接着道:“不是因为你大方,喜欢情人吃吃喝喝。其实就算是你给每个人发银子,别人也未必说你的好。而是你真的能办事!很多冗官冗员,大家都知道不好,都知道要裁撤,只是没有人有那个魄力去做,你做了,所以,只有受害的人家会气愤,留下来的官员,都不会说你的不是,老百姓更是会传颂你的好处。而且你执掌山东之后,地方安定,几十万土匪说杀就杀,这都是常人无法办到的。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大明满朝,不管是京官还是地方官,我可以说,除了我张维贤的女婿,没有人有这个手腕!”
    张维贤说罢,得意的笑了笑。
    韦宝心里那叫一个舒服,感觉像是喝了蜂蜜一般,老丈人的夸赞让韦宝很受用啊。
    “还不止,我之所以这趟觉得你的提议不错,很有可能获准,是有原因的,因为你在辽东打赢了努尔哈赤!这是多年未有的事情,还不止!你还打的一整个的蒙古大部族归降,这更是自从成祖皇帝以来没有过的事情。这些都能给人信心!若不是你还太年轻,而且已经几乎官至极品,大明可没有十五岁就当了侯爵的人啊,你兄长现在还什么都不是呢。”张维贤欣赏的盯着韦宝看。
    韦宝被岳父看的有点不好意思。
    虽然韦宝在现代没有成婚,也没有岳父。
    但韦宝听说一般女婿和岳母的关系都不错,和岳父的关系都是很尴尬的啊。
    “泰山,你别再夸我,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韦宝笑道。
    “我要夸你,也要说你,你太贪了,我希望这件事完了之后,你尽量沉下去,最好是三五年之内,大明朝廷官员尽量不提你的名字。”张维贤道。
    “这恐怕不太可能了。”韦宝叹口气道:“我明白泰山的意思,泰山是想让我低调。可我这么年轻就已经贵为侯爵了,还低调的起来嘛。”
    张维贤微微一笑,对于韦宝有的用词是感觉很好笑的,比如说这个低调,虽然张维贤能弄明白什么意思,可只有韦宝会有这样的新奇说法。
    与岳父又聊了一会,在岳父的眼皮子底下,韦宝将明天要带去内阁给顾秉谦的奏本写好了。
    张维贤反复的看了几遍,感觉没有什么问题,才同意。
    韦宝便离开了。
    韦宝本来以为需要彻夜长谈呢,没想到也就半个时辰就搞定,这让韦宝很满意。
    韦宝心情不错,回去的路上,一直在摇摇晃晃的轿子中翘着二郎腿哼唱小曲。
    人,要么像辣椒一样有脾气。
    要么像白菜一样有层次。
    要么像莲藕一样有心眼。
    可很多善良的人是做不到的。
    普通人玩玩像一根甘蔗,
    不会拐弯抹角,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虽然这样的性格吃不开,容易得罪人,但多数人还是喜欢这样的自己,
    不虚伪,不算计别人,喜欢做真实的自己,善有善报,恶有恶果。
    人活着,傻点,愣点,憨点,都没关系,简单点就好。
    太精明,太清楚,太明白,会伤心,会难过,会心累,受苦的只会是自己。
    无论是朋友,亲人,还是爱人,都别太较真,糊里糊涂的才能相处下去。
    这就是最大的明白。
    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谁也不比谁傻多少。
    傻人,不代表真愚蠢,很多时候只是为人忠厚罢了。
    傻人,不代表眼瞎,很多时候只是不想拆穿,不想看穿罢了。
    傻人,不代表好欺负,很多时候只是大度忍让罢了。
    有时候不计较,不生气。是因为还有情义可言。
    有时候会心软,会原谅,是因为深爱还在。
    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吃亏是福。
    何必因为利而精心算计,又何必因为情而斤斤计较。
    韦宝始终相信好人有好报,傻人有傻福。
    岳父说的不错,自己自以为掩藏的很好,其实自己做过什么,天地会内部再怎么对外封闭,外间也不可能毫无耳闻的。
    大明有那么一大片的土地被一个外臣摄取了,别人怎么可能不注意韦宝。
    当然,天地会治下地区对外封闭,传出来的消息也不会太多。
    而且韦宝得到的都是荒芜之地,大家也想不到能发展那么快,都以为韦宝控制的那些地方,都需要投入巨大,才不至于大规模饿死人。
    所有人都想不到,韦宝的天地会治下地区已经几乎能够自给自足了。
    当然,这些外界的观点,韦宝都是清楚的。
    这也是为什么韦宝能握稳了天地会治下地区,皇帝和魏忠贤都没有多说什么,大臣们也没有太多非议的原因。
    韦宝担心的其实不是通商口岸的事,而是海防总督衙门想执掌大明所有水师这件事能不能通过。
    如果能完全控制大明水师,实际上开不开通商口岸对于韦宝来说都无关紧要,因为水师就可以用来带货,用来包庇通商,他将成为大明最大的海军司令,或者说是大明最大的海盗头子。
    大明的水师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大明建立的过程中,在保卫大明的过程中,都建立过卓越功勋。
    明朝中期,曾经强盛一时的中国海军迅速衰落,使明帝国在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安全空间急剧萎缩。
    并由此改变了东半球的力量格局,影响了整个世界近现代史的进程。
    明朝初年,中国拥有一支3500艘战舰的海军,每一年春天和夏天都要进行大规模巡航,1373年和1374年明朝水师两次追击倭寇直至琉球群岛,1409年在北部湾击败越南海盗。
    在郑和的第六次海上远征中一支中国分舰队,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直至西南非洲。
    另一支分舰队经所罗门群岛进入太平洋,直至澳大利亚东海岸。
    在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和苏门答腊,向中国海上权威的挑战都被粉碎,三十六个国家的使节向明帝国臣服,中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海洋国家。
    由此,形成了一个由北印度洋诸贸易要塞,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以及硫球群岛所组成的大明海外帝国。
    但伟大的大明海军霸业在十五世纪中叶开始衰落。
    明朝的水师的衰落始于正统年间,至嘉靖年间废驰到谷底,明末有所增强。
    其具体表现为沿海卫所空虚,水师士气低落。
    卫所军是世袭的职业军队,待遇微薄,每一月仅一石,加之受军官的盘剥,生活困苦。
    作为军饷来源的军屯,由于贵族军官的侵占日益减少,使粮饷不济,士兵大量逃亡,如广州七卫在嘉靖中期缺额达69.8%,福建镇海卫缺额为76.1%,在数量锐减的同时,士兵士气低落,战斗力严重下降,士兵衣食无着,漫无纪律,军官不知作战,只知道盘剥士兵,官兵互相视若仇敌,可谓“无用之将统无制之兵”。
    舰队减少,舰船破损。
    卫所军的锐减,也导致水师人员的锐减,如福建烽火门水寨缺额达73.7%,铜山水寨缺额达65.8%,各舰队的舰船数量急剧减少,浙江省船队原有700艘战船,1440年已不及一半,新江口船队400艘战舰,至1474年仅存140艘,重要水师基地登州卫,曾拥有100艘战船,1503年,只剩下3艘,同时舰船制造业衰落,郑和远征时2000料的宝船在海港中慢慢烂掉。
    至十六世纪初,明朝水师所用的最大战船只有400料,而且都是用旧船的木料建造的。
    大明的海防战略退步,海防线内缩。
    明初实行进攻型的防御战略,针对来自倭寇的海上威胁,明朝每一年都派出上千艘战舰在南北海域内巡逻,即所谓春巡与夏巡。
    首先以舰队巡逻于海上,警戒侦察和寻机歼敌。
    当倭寇深入内海,则利用报警通讯系统,集中水师与外岛守军协同歼灭。
    若倭寇登陆,则以水师与沿海卫所驻军协同歼灭。
    此外明军还经常出动舰队攻击敌占岛屿,粉碎倭寇的基地。
    进攻型战略的顶点是在追击倭寇的战斗中明军曾到达朝鲜海岸与琉球群岛。
    而为了消除来自东南亚方向的海上威胁,郑和的船队曾在马六甲海峡展开战斗。
    总之,歼敌于海上是海防战略的核心。
    仁宣之后,明朝开始收缩海防线,远洋船队被召回,大型舰只停止建造,岛屿基地被放弃,撤退政策使水师受到重创,海防线被从远海甚至外洋压回海岸。
    当然海军的衰落是相对而言的,直至十六世纪中国海军依旧能在南中国海三次击败横行印度洋的葡萄牙海军。
    抗倭作战的一度失败也主要不在装备和战术方面,那实际上是在与一支由中国商人装备和指挥的日本雇佣军作战。
    但海军的大衰落是无可置疑的,郑和时代中国曾拥有当今美国海军所拥有的地位。
    到明朝后期,海军再也找不到海上远征时的盛况,它已经从一支远洋海军衰落成海上警卫队。
    人员的减少,舰队的缺损,海防线内缩这些技术层面的表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
    首先,向海洋扩张的原动力日益消失是促使水师衰落的最明显的原因。
    日本海岛的海上威胁,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人口向东南迁移而引起的对东南沿海防务的重视及消灭张士诚。
    方国珍的海外残余势力,构成了明初水师发展的动因。
    在明朝水师的打击下,倭寇遭受重创,15世纪中叶倭寇入侵只有14次,其中10次被粉碎,倭寇不敢进犯。
    加之中日勘和贸易兴起,倭寇组织者有了合法的贸易渠道,倭寇的威胁似乎已经不足为虑。
    在郑和的武力镇压和明朝的招安下,以东南亚为基地的中国海上流民被消灭,尤其是陈祖义被消灭后,他们或投靠明廷,或销声匿迹,自南宋开始形成的南洋华人贸易网被粉碎,已无法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不管是在海防安全方面,还是在贸易垄断方面。
    海上远征所带来的光荣是巨大的,但朝贡贸易的利润很快便消失了。
    随着明朝军力的下降和纸币的贬值,明朝廷再也无法用强行压价和支付纸币来赚取利润,1433年明朝能用半贯纸币买到时价550贯的香料,能用50贯纸币购买一两黄金,而官方兑换率是400贯。
    但在1453年当香料市价58分白银时,明廷需付7分现银,朝贡贸易已无利可图。
    最后,长达三个世纪的向东南沿海的人口大迁移停止,大批人口回流内陆,浙江人口从1050万降至530万,福建人口从400万降至200万,广东人口从300万将至200万。
    人口和经济中心的北移,使向海洋扩张的压力大大减轻。
    这一时期的一系列变动使明朝对海洋的兴趣减少,但缺乏刺激只是水师衰落的动因之一。
    其次,明朝把资源投向其他方面。
    倭寇的威胁是巨大的,但绝不是致命的,明朝的最大威胁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骑兵。
    洪武和永乐时代的远征,使蒙古人遭到重创,并发生分裂,但当明朝军队衰落时,他们发动了对明朝的反击。
    1449年,蒙古军队俘虏了明朝皇帝并直逼京城,防范来自北方的威胁成为帝国的战略中心,因此它必然在海洋方向撤退。
    大多数明朝官员们不了解水师的重要性,反而挪用本应用于水师的资源。
    大运河开通后,他们把水师士兵调往运河运输粮食,水兵变成了运输工人。
    沿海的士兵七成以上被派去种地,三成被派去造船,大批水师人员被调往京城修建宫殿,本应用的海防的人力被运输业,农业和建筑业所占用。
    最可怕的是短视的皇帝们大量挪用水师饷银。
    1425年停止海上远征所节省的经费被用来赏赐皇帝的家属。
    1436年,战舰制造被大大削减,经费被用来修造皇帝的坟墓。
    再次,明朝政权的腐化和地缘政治思想的落后,是明朝水师衰落的重要原因
    明朝的腐化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皇帝挪用水师饷银,宦官动用运输船队,军官克扣水兵军饷,并动用战船进行走私,都造成了水师的疲惫不堪。
    同时整个明朝陷入党派之争,没有人去关心明朝的海上利益。
    腐败的危害是明显的,但思想观念的阻碍,确实难以察觉的。
    中国古代地缘政治思想,有两个致命弱点。
    第一,缺乏海权观念,是典型的大陆性地缘政治观。
    中国并不是缺乏航海传统的国家,至迟在春秋时代就有了海上运输和海军。
    但却缺乏对海洋战略价值的重视,只有郑和有对海洋的战略眼光,郑和舰队的部分成员拥有海上探险精神,为此他们曾深入前人从未涉足的海域,他们实际上是进入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第一批航海家。
    然而他们悲惨的出身注定他们的努力是失败的。
    这些中国古代罕见的航海家都是备受歧视的宦官,他们的成功只能加重主流社会对航海的敌视。
    明朝官僚们在1422年趁郑和远在海外之际,终于让皇帝放弃了海外扩张的企图,他们的理由是,外面的世界太大了,它让我们感到恐惧。
    不久郑和被招回,舰队在海港中烂掉,它的航海资料被兵部销毁,停止建造远洋舰船,严禁海外私人贸易,将近在咫尺的制海权拱手让与他人。
    海权观念的缺失造成了国防战略中的大陆军主义,从而使水师得不到足够的资源。
    第二个致命弱点是半虚构的中国中心论,中国在自古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把其他国家当作蛮夷,沉醉在起初是真实的继则是虚幻的最后是伪造的世界中心地位中,不愿意了解朝贡圈外的世界。
    由于落后的地理观,当时认为郑和已到达整个世界,在海上没有发现与中国抗衡的力量,因此保持水师也变得没有必要。
    中国中心论所带来的文化优越感,使中国执行了一条世界主义的外交路线,尽管也有地缘政治利益和资源贸易上的考虑,但更注重价值观的推行和文化的辐射。
    这种对外战略比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要文明得多,但却容易漠视本国的战略利益。
    当郑和粉碎了来自马六甲海峡,锡兰和爪哇的挑战时,明帝国获得了控制这些战略要地的合法性,从而可以控制亚欧国际航路。
    然而传统的怀柔政策再次导致坐失良机,否则葡萄牙人根本没有机会进入远东。
    民族国家意识的缺失,造成了明朝海外利益的自动放弃。
    这一切加在一起,造成一个可悲的结局,当西欧为了建立海军不惜像威尼斯银行家借贷时,明朝兵部职方司郎中刘大夏却将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历经郑和船队数十年舍生忘死才得到的航海资料销毁,而且受到明朝所有官员的称赞。
    一支曾在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海上力量的撤退,无疑会带来深远和复杂的影响。
    北印度洋朝贡贸易圈的崩溃也是大明海军衰落的重要原因。
    中国商人早在唐宋时期便在印度洋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影响延伸至十六世纪。
    戈雷多曾说他在印度海岸发现许多中国人的商站。
    另一本葡萄牙著作说据霍尔木兹人讲中国船很多,仅一次涨潮就有4000艘中国船进入海峡。
    在郑和海上远征中,通过军事威慑和和平贸易,使许多印度洋国家成为明朝的藩属,构成北印度洋朝贡贸易圈。
    包括孟加拉,斯里兰卡,印度西南海岸,霍尔木兹,亚丁和非洲东海岸的三座城市,摩加迪沙,孟巴萨,拉瓦尔。
    这些城市控制着通往西亚,东非和印度腹地的商路。
    当时阿拉伯商人垄断印度洋贸易的时代已经过去,而葡萄牙人要到1498年才能来到,中国有一个世纪的时间控制印度洋贸易,进而使印度洋成为明明朝的内湖。
    由此大明将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成为世界性海上强国,并控制海上丝绸香料之路。
    西方人将没有机会建立在亚非的霸权。
    但这一切都随着海上远征的结束化为泡影。
    尽管朝贡贸易仍在继续,印度洋上还有许多中国私人商船,但中国已丧失了对印度洋贸易的控制。
    失去强大的海上威慑力量,外国商人便不愿按官方比价买卖并接受纸币,从事朝贡贸易因此无利可图而减少。
    而明明朝与北印度洋各国的外交关系也随之疏远。
    同时,没有海上护航的商船队是没有安全保障的。
    仅在1511年7月7日一天,便有五艘中国商船在马六甲海峡遭到海盗抢劫,他们却得不到祖国的任何保护。
    将水师撤出印度洋的明朝已无力保护它的北印度洋藩属。
    郑和远征结束不足一个世纪,北印度洋朝贡圈已土崩瓦解。
    1511年葡萄牙占领拉瓦尔,1520年它吞并了豪巴萨和摩加迪沙,1510年他完成了对印度西南海岸的占领,1511年马六甲沦陷,1515年霍尔木兹陷落,不久它又吞并了斯里兰卡西部。
    至此,除亚丁外明帝国在印度洋的属国都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
    曾在印度洋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商人或被驱逐,或俯首称臣。
    由于遭到葡萄牙人的重税盘剥和海盗掠夺,中国商人在印度洋上处于不利地位。
    尽管葡萄牙人在印度洋贸易中没有任何用有竞争力的工业品和航运能力,但依靠海军优势依旧获得巨额利润,占其国际贸易总利润的80%。
    对此明朝不仅无所作为,简直一无所知。
    当马六甲沦陷后,它只能发布一道诏书,命令葡萄牙撤退,令泰国出兵,因为大明这个时候在印度洋已无一兵一卒。
    北印度洋朝贡贸易圈的崩溃使七次远征,三十年的经营化为乌有,中国丧失了成为世界性帝国的机会。
    而且使当地人民成为葡萄牙的奴隶,遭受残酷的殖民统治。
    作为唯一能阻止葡萄牙的东方帝国,中国不但没有负起保护者的责任,而且丧失了海上的军事屏障和贸易通道,而这是中国成为全球性强国的最后机会。
    东南亚势力范围的萎缩也是大明水师衰落的一个原因。
    相对来说,北印度洋朝贡圈实际上只是一些沿海城市,中国除了得到文化优越感外,便只能得到长颈鹿,珍珠和生姜了。
    这些港口城市的价值在于他们是印度洋的战略要地,控制它们将控制亚欧国际航路,而中国并非一个致力于海上扩张的商业殖民帝国。
    东南亚对中国的意义重要得多,明帝国的主要属国大部分都在这里,全部中南半岛和大部分南洋群岛都是中国的属国。
    马六甲和旧港在名义上还是中国的海外领土。
    在朝贡贸易中,中国从这里得到矿产,木材,香料,黄金,珠宝和大米。尤其是从东南亚进口的锡矿石和大米对中国经济意义重大,前者是制造铜钱的重要原料,后者是供给闽粤居民的粮食来源。
    而通过向东南亚出口或转口,中国的制瓷业,纺织业,制茶业和造船业盈利甚巨。财富之巨,“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
    除了贸易之外中国移民还在东南亚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中国通过调节国际纠纷,压抑爪哇,泰国,越南等地区霸国,建立自己主导下的中国东南亚体系,将东南亚纳入自己的华夷宗藩体系,从而在自己的东南方向建立了一个的巨大的战略缓冲区。
    对于东南亚的战略地位,郑和曾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来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海洋,华夏危矣。我国舰队战无不胜,可用置于扩大通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海洋。”
    像郑和这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毕竟很少,明朝不但自身从东南亚撤退,并严厉镇压东南亚华商集团,破坏了宋元以来的华商网络。
    但华商转而采取走私贸易甚至海盗贸易,最终迫使朝廷放弃海禁。
    同时在人口和赋税压力下,东南沿海大批居民移民东南亚。华侨在东南亚有自治地位,并拥有武装,在经济上拥有巨大实力。
    “从仁宣时代积极经营南洋,南洋已成为中国一部分,无论在经济,文化政治上都为中国附庸。南洋之开化,完全属于中国人之努力。假使明朝能继续经营,等不到欧洲人的东来,南洋诸国已成为中国之领地。”
    郑和的预言不幸被言中了,由于明朝水师的撤退,中国丧失了东南亚的控制权,中国舰队撤走后,越南、泰国等地区强国又以强凌弱,东南亚再次陷入了混乱局面。
    “及郑和之战舰有南洋撤回,诸小国及散居各处之岛屿,亦皆立即瓦解,恢复其往昔互哄之状态”。
    中国只剩下宗主的虚名,丧失了海上威慑力量,使它无力制止各藩属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宗藩关系日益空心化,最终成为礼仪性的。
    安南便曾不顾明帝国的警告,吞并了同属明藩属的占城。
    韦宝的天地会治下地区,目前仅仅存在于大陆。
    就像是一条巨龙的尾巴,陆地的控制区域,只是韦宝在积蓄力量。
    韦宝很清楚,要想让这条巨龙成型,以至于腾飞,唯一的方式便是让巨龙出海,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去翱翔。
    次日,韦宝很早就到了内阁。
    平时内阁大臣们都是很守时的。
    不管是阉党大臣,还是东林党大臣,不存在劳动纪律的问题。
    可是今天,平时经常赶不上早朝的韦宝,却是第一个来的,这是因为他们昨天都喝多了。

章节目录

明鹿鼎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轩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轩樟并收藏明鹿鼎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