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送哪儿去了?”孙承宗疑惑道。
韦宝没有说话,又煞有介事的到处看了一圈,确定没有人听见,这才跑回孙承宗的身边,轻声道:“我让人以师母的名义,在高阳悄悄置办了一处庄园,派人专门看管,金子就藏在庄园中,万无一失。这事情,只有师母一个人知道。”
“你啊,你还是太嫩,这事要是让别有用心的人知道,我一世的名节都让你给糟践了。”孙承宗一边否定韦宝的做法,一边心里也暖暖的,一万两黄金,等于四五十万两白银啊!说不动心,那是假的,而且韦宝办事这么隐蔽,这种送钱的方式,真的很难教人挑出毛病。
“恩师,绝不会有人知道,若有人知道,全部都是弟子一个人一厢情愿,与恩师毫无瓜葛。恩师可以立刻开启庄园,也可以一直放在那里,等日后恩师归隐乡里的时候再开启,全凭恩师。”韦宝赔笑道。
孙承宗倒是说不出话来了,想了想才道:“小宝,恩师收你为弟子,是看你年轻有才气,且能为大明着想,心术正派,可不图你的钱财啊!你给我这么大一笔金子,想干什么?恩师绝不会做任何损害朝廷和百姓利益的事!”
“恩师,我只是聊表心意,怎么会让恩师损害朝廷和百姓利益呢?”韦宝正色道:“恩师既然当弟子是学生,学生给夫子送点东西,不是应该的吗?”
孙承宗叹口气,没有再说什么:“说吧,你这趟跑到锦州城来,不会是找为师喝茶聊天的吧?”
韦宝笑道:“也没有什么,就是想念恩师了,顺便看看恩师有什么需要我小宝出力的地方,要钱还是要人,还是要东西,只要恩师开口,小宝有的,统统拿去。”
孙承宗忍俊不禁:“你的心意,为师知道了。这些他忙着与建奴交战,我也没有顾上问你辽南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没有什么,还是老样子。”韦宝淡然道:“毛文龙将军都守不住的地方,我去能有啥大作为?不过,我会尽力守住。”
孙承宗点头道:“你啊,我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弄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拿走一个金州城,有什么用处吗?孤悬海外,与东江和辽东的联系,都被建奴控制的地盘给隔开了,完全是绝地,为师就是想为你做点什么,也揷不上手,总不能叫登莱派兵到金州去吧?这牵扯的面就太广了,为师真没有这个能耐。”
孙承宗猜测韦宝来找自己,绝对是为了搬救兵的,否则以韦宝的聪明机灵,不可能看不出来金州和旅顺一带早晚要归建奴,既然这样,他还要金州干什么?白白给毛文龙送粮食?孙承宗可不觉得韦宝有这么大方。
“不用,我不用任何救兵。”韦宝接话道。
“哦?那你想要什么?”孙承宗好奇了。
韦宝嘴角抹过一抹笑意:“恩师,你好像我来找你,一定要东西似的。我真的什么都不要。”
“你啊,你跟我就不要绕弯子了,为师没工夫,你也忙。”孙承宗一副早已经将韦宝的一切看透的模样。
韦宝呵呵一笑,也不再拐弯抹角:“我想请恩师发话,准许数百万辽东百姓入关,全部到我韦家庄去,我养活他们,绝不给朝廷增加一点负担!”
“你养活?辽东具体有多少人,谁也说不清,但绝不低于三百万,你养活的过来这么多人吗?”孙承宗大惊,不敢相信的瞪着韦宝,韦宝这个弟子,实在是让他搞不懂,不知道这14岁的少年一天到晚脑中都在想些啥:“况且你一个小老百姓,你养活几百万人做什么?这事传出去,朝廷怎么看?天下人怎么看?”
诚然,谁有能力养活几百万辽民,称之为辽东王都不过分!
孙承宗暗忖,好你个韦宝,你这一万两黄金够大的啊,想买三四百万辽民呢?
合着你一两银子要买十个人?
韦宝起初对建奴提出只买精壮辽民,那是出于生意人的精明,只买精壮,不买老弱不买年幼,那是因为,建奴留着老弱病残和小孩也没用,肯定会打包甩给他,而不是韦宝不管其他人。
但是对于孙承宗和辽东,韦宝就不具体提出什么只买精壮,而是全都要,有多少要多少。
“恩师,您千万不要误会,我要收拢这些辽民,完全是为恩师,为大明着想!”韦宝一脸大义道:“您想,若是没有人管的话,建奴对辽东反复作战,慾图整个关外而后快,这些辽民,除了少数能退入各个城中的少部分人之外,大部分人不是被建奴虐杀,便是被劫掠,能保住十之一二就不错了!您愿意眼睁睁看着这么多老百姓死去?之前朝廷不准许这些人入关,是怕无法安置,人口数量太大,而弄出祸事。但我全部引入韦家庄,绝不会给朝廷增添一点麻烦!恩师可以放心。”
“不可不可,这事太大,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我不管你是不是出于好意。”孙承宗摇头道:“这是几百万人,不是几百万头牛羊!你若真的弄到这么多人,那还得了?就是为师,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力,能做这个主!况且,关外也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地方,各地守将,守将下面还有卫所,一层一层,军户都是由他们控制!人都跑光了,这些守将不都成了光杆将军?你觉得谁会答应?我可以告诉你,首当其冲,祖大寿和吴襄就绝不会答应。”
“恩师,咱们先不提这事操作起来有多困难,只问恩师觉得,我这么做,是不是为朝廷好?是不是为百姓好?这么大数量的百姓要是惨死,或者是被建奴劫掠,损失的还不是咱们大明自己的力量?此消彼长,大明损失,建奴的日子就将更加轻松!我问恩师一个问题,努尔哈赤到底是怎么起来的?难道不是上代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养起来的?”韦宝道。
孙承宗闻言一惊,同时也陷入了沉思,万万想不到韦宝忽然会提起李成梁的话题。
孙承宗自然熟知历史和辽东的过去,以及努尔哈赤和建奴的兴起,想要更好的了解努尔哈赤的成长过程,一个人则不得不谈,这个人就是李成梁。
明朝对于辽东的控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扎实,开发程度也仅限于辽东一线的重要城市和周边,对于整个东北地区的管理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官权的制度为根再通过分治构成了辽东的基本格局,而女真人当时依附于明朝,李成梁在仕途上发达以后通过自己的强势再加上对于女真人的分化与管理形成了自己的方式。
努尔哈赤的祖先猛哥帖木儿是元朝的万户,被朱棣招降以后封为建州左卫、右都督等职,传到塔克世一代生下努尔哈赤、穆尔哈齐等人。
虽然他们都是女真人但为明朝统御,十岁时努尔哈赤的母亲去世。分家以后努尔哈赤地位一度非常尴尬。
在这个时候李成梁看中了这个年轻人收为养子,可以说努尔哈赤的成长都要受到李成梁的影响。
所以努尔哈赤虽出身女真家族,但在年轻时代受到了明朝的王朝制度的熏陶,这为他日后成功奠定下基础,再加上他个人喜好当时的明朝四大奇书中的三国与水浒、西游、金瓶梅。从中学会不少韬略。不能简单的说李成梁是养虎为患,而应该说李成梁所采用的战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因为当时的努尔哈赤以及很多女真人都已经长期成为明朝臣民,在这种基础上李成梁却依靠他们的矛盾,不断促进他们的相互攻杀,在其中调整自己对女真的控制力。
这一调整就调整到了努尔哈赤家族的头上。
随着塔克世的地位稳固,李成梁惦记起了努尔哈赤。
在一次叛乱中。由于叛乱头目阿台(建州右卫王杲之子)的妻子是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的女儿,所以为了救女儿觉昌安进入了叛军的城中,父亲塔克世也跟随进入城中,原本是招降的战争,可随后李成梁联合尼堪外兰改变想法放火烧城,这样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一同被杀。
努尔哈赤知道以后大为震怒,决定起兵
努尔哈赤要通过起兵的态度来争夺部族的支持,第二个是要李成梁支持他。
这才是努尔哈赤的关键,之后他派使者质问明朝为何杀他父亲、祖父。如果从当时实际的结果看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暧昧的事情,因为努尔哈赤的祖父女婿阿台确实谋反了,所以说觉昌安和塔克世是劝降还是投敌都是一个可以操作的事情,如果反打一耙被人扣上逆贼之子的罪名,努尔哈赤想要成功再无可能,但是出人预料的是他赌赢了。
明朝不仅归还了他祖父、父亲的遗体,还赔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那么李成梁为何要如此的去操作,看起来努尔哈赤是毫无赌本的豪赌,就像一个手无分文的乞丐对着大庄主要钱要人一样,可是为什么还满足了他的需求呢?这就是因为李成梁同样需要努尔哈赤去对付尼堪外兰。
在李成梁的心中不管是尼堪外兰还是塔克世都是他调整的对象,只是在合适的时间的进行调整自己控制力的关键,他不但放过了努尔哈赤,还支持、默许努尔哈赤去打压其他女真人,这才是努尔哈赤可以崛起的关键。
努尔哈赤凭什么快速的打压了其他女真势力?就是因为他拥有卓越的才能的同时,还加上了李成梁的默许。
所以在之后的道路上,努尔哈赤非但没有对仇人李成梁痛下杀手,相反他攻向了女真势力,随着他势力的壮大,一个新的机遇期来临了,由于李成梁的强势,导致明朝万历皇帝对他反感至极,于是将李成梁撤职,但并没有完全的打压李家,因为之后的万历战争的发生让万历还需要使用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
李如松为什么作战以勇猛果敢著称,甚至有些拼命?就是因为当时的李家已经不再是悠闲的辽东控制者,他的父亲在万历战争一年前被革职,如果李如松在之后战争中的表现不佳,李家存亡之秋就在眼前。
万历战争将近8年左右,真正交手的战争分成两段,每一段大致只有一年多,也就是说万历战争三方真正交手实际时间不超过三年,其他时候三方都在交换筹码和为停战讨价还价。
真正使得努尔哈赤崛起的关键在于辽东局势的快速变化。
在1591年李成梁被撤职的时候,努尔哈赤开始了自己统一女真的征程,在这一段时间辽东内部数次更换统帅,失去了李成梁的辽东形成了一种明人内部的控制力争夺态度,在这个时间内对努尔哈赤的管控力度降低了。
使得努尔哈赤的势力不断壮大,但是即便如此情况下努尔哈赤还是在1601年前往北京朝贡。表现的对大明极为恭顺。
好运就是如此降临努尔哈赤,被罢官的李成梁再次掌控辽东,可是这时候的局势已经出现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李成梁甚至开始需要努尔哈赤,双方开始了一种默契的配合,即努尔哈赤对明朝拱手捶地的承认明朝的地位,明朝的李成梁将大量的优质土地主动放弃换取努尔哈赤对他的支持。
双方的天平开始倾斜,不再是李成梁的单方面强势!
为什么李成梁要在没有明显战争迹象的情况下就放弃大量的良田、堡垒、迁走大量人口,就是因为李成梁要用这些土地与努尔哈赤进行交换。
努尔哈赤就如此一边支持着李成梁,一边快速的扩张着自己的势力,从“聪睿贝勒”、“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建州等处地方国王”、发展到了“昆都伦汗”。
在这样不停的发展中,双方的博弈终于到了摊牌的时候。
1615年李成梁去世,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正式建立起了政权,以前那个需要看家族后母脸色的努尔哈赤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方政治势力的首脑!
这个是非常近期的事情,距离韦宝眼下的1624年秋天,不过八年功夫而已。
那么是否该说李成梁是养虎为患呢?韦宝觉得,即便是这样,李成梁也有苦衷,也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在努尔哈赤的前期,他只是被李成梁当成一枚棋子使用,这时候,确实李成梁对他是一种放纵和使用,但是这种使用的目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要用他去制衡其他女真势力,第二个是他需要努尔哈赤,人们往往忽视历史中强者对于被纵容者的某种需要性,也就是李成梁使用努尔哈赤去调整女真能够让他变得非常轻松,这种需要促成了努尔哈赤的强大。
另外当李成梁被贬的时候,明朝没能快速调整辽东的局势,使明朝势力在辽东变得稳固是他兴起的关键,再加上等李成梁再次回来,他甚至可说是需要依靠努尔哈赤的支持才能维持地位了。
所以从始至终李成梁对于努尔哈赤的关系上都不曾有一个善字,都是利用和压榨,只是因为机遇和能力的关系让努尔哈赤反攻成功,这自然不能说成是养虎为患或者农夫与蛇的关系,更何况俩人还有杀父之仇。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正是努尔哈赤向明朝学习的地方,努尔哈赤没有追求眼前的成功,在关外称个山大王就算了,他想要追求的是王朝化,这种王朝化能够使得后金变得真正强大起来,他的目光已经不再是一个部落酋长的视野,而是想要进行更大的拓展。
在这样情况下,努尔哈赤发布了七大恨,意味着他与明朝的正式决裂。
万历遂派遣杨镐出兵攻打努尔哈赤,由于当时的辽东并没有完成真正的变革,再加上军队构成复杂不统一,造成了混乱又分兵挺进,让努尔哈赤用运动战逐个击破,史称萨尔浒之战。
输掉萨尔浒之战的明朝,则开始了长期与后金的拉锯战,双方在期间不停的攻杀,努尔哈赤趁机快速发展势力,让后金成为明朝的一个重要敌人。
努尔哈赤真正的成功,在韦宝看来并不在于他最初如何与明朝对抗,而是努尔哈赤看破了李成梁的心思,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了自己的机遇。
在开原之战、广宁之战、辽阳沈阳之战,努尔哈赤挥军西进,势如破竹,连续大胜明军,俘斩无数,几十万明军卫所兵的望风而逃,溃不成军。
整个辽东地区迅速沦入后金版图。然而,在节节胜利下,努尔哈赤也不免被冲昏了头脑,秉承极大的民族偏见,推行严重的民族歧视制度,在他的治下,数百万辽东汉人横遭杀戮,或被贬为奴隶。
当管辖境内遭逢天灾,粮草不济时,努尔哈赤的选择竟是“杀尽辽东无谷汉人”,就是不从事农耕、为八旗奴仆的汉人皆被他杀尽。因此导致人心大失,后金军被视为恶魔野鬼,所经之处,无不激起广大汉人民众的反抗。
可想而知,如果此后的后金政权一直秉行努尔哈赤的这种凶暴做派,甚至连降伏做顺民的机会都不给汉人留下,那必然处处都遇殊死抵抗,绝无入主中原、君临天下的可能。
当明朝稳定了辽西战局,以辽人守辽土,筑起“关宁防线”,遏止了后金政权的继续侵攻时,又有传奇英雄毛文龙跨海远征,开镇东江,在皮岛收罗逃亡明朝军民,背靠朝鲜建立了反清基地,不时对后金的后方进行侵扰,杀戮其老弱,毁坏其根基。
所以,在韦宝看来,努尔哈赤这等马上英雄不足为惧,努尔哈赤时代,也是自己能从建奴方面最大限度弄来好处的时代。
嗜杀的努尔哈赤也正因为这样,才会在听说复州守将一次性杀了近五千汉奸武装之后,不但没有斥责,反而会持默许态度的原因!在努尔哈赤的眼里,只要是利于巩固统治,死多少人都无所谓!
对于官僚系统来说,吃西瓜只吃尖,吃桃子也只吃尖。最喜欢惠而不费的事,可以白拿;也喜欢好大喜功的事,可以白捞。
没人喜欢出力不讨好的事,容易出事。
这也是韦宝敢于向孙承宗提出放辽东百姓入关,这么‘夸张’的方案。
李成梁之于努尔哈赤,正如唐玄宗、李林甫之于安禄山。
而李成梁之所以可以有努尔哈赤,恰恰是因为明朝官僚机构对此的放任。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
大明的官僚体系已经腐败无脑到了这种地步,都能凭白将野狼养成扑灭自己政权的力量,还能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李成梁、努尔哈赤能够送钱,这些雇佣官僚才不管钱是怎么来的。
哪怕将来他们会为此家族诛灭,他们也不相信这样的惩罚会真的落到他们头上。何况他们还可以投降。
鲁肃曰: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达成默契,很容易就可以保持东北的稳定。虽然它可能产生的后遗症是惊人的,但腐败的官僚体系不会看以后,他们只管现在,只管为官一任。
如果李成梁真的扶弱抑强,东北可能当时就会陷入大乱!虽然以后可能会好一些。这在官僚集团看来,是给帝国政府找麻烦的行为。
当时帝国的统帅,只能褪化成官僚。所以,才有了王化贞说只要六万大军荡平辽阳,以及以后的原本历史中,袁崇焕说减少一百二十万两白银的军费,可以五年平辽。
只有这种统帅,才会得到官僚集团的喜欢。如果他们天天高呼,必须得十八万军队,才能如何如之何;必须增加多少军费,才能如何如之何,官僚集团肯定会排斥。
0成本,高政绩,听起来很滑稽,却能上下开心。
李成梁当时的玩法,让帝国政府一直不用为东北事务费心。大家自然会支持他。如果李成梁换一种玩法,虽然可能有利于帝国长远的利益,却让帝国政府当时就为东北事务弄得焦头滥额,大家自然会排斥他了。
说到底,大明死在了官僚政治手上。再加上其它因素助攻,再也没有回天之力。让建奴捡了个便宜。
其实也不能全赖到大明头上,当帝国内部稳定繁荣昌盛的时候,这些都不是事情,但是帝国一旦内部出现问题,还拿什么搞平衡?自己力量不足,又如何制约外族?
汉时对付边关就是这一套了,不缺经验,缺的是眼光和手腕。
韦宝不认为自己穿越到眼下这个时期,提前把努尔哈赤扼杀在摇篮中,大明就能怎么怎么样,问题是杀了一个努尔哈赤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努尔哈赤。
实际上在努尔哈赤崛起的这几十年里,明帝国可能已经消灭无数将来会成为统治女真乃至中原的潜在敌人。
结果呢?路线错误才是根本问题,明帝国的政治环境下,女真统一可以说是一个必然。
李成梁,或者说明末未能实行抑强扶弱的政策,实际上也是一种必然。而即使实行抑强扶弱的政策,也是在玩火,长期以往必然还是逃不过被反噬的命运。
萨尔浒之后,辽沈、广宁、宁锦之战时,明帝国配置的资源,都比不萨尔浒少。只是这种锅,全让杨镐背了。总而言之,一切都是杨镐无能的错,与帝国政府毫无关系。
问题是,就明帝国政府那种摊子,谁当统帅也是白搭。
帝国政府处于上升期时,优秀的统帅那是层出不群的。
汉景帝杀了周亚夫,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摊子,人们肯定会说,汉帝国就是汉景帝这种作法,让帝国一蹶不振了。问题是,没有了周亚夫,怎么了?帝国真不缺这种人。
汉武帝杀了主战的王恢,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滥摊子,人们肯定又会说了,这是敌国的阴谋,总而言之,帝国自毁长城啊。问题是,杀了王恢怎么了?
卫青有个好姐姐,于是当了帝国大军统帅,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摊子,人们肯定会说,汉武帝这样用人惟亲,是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用人惟亲怎么了?汉武帝还因为霍去病有个好舅舅,就重用霍去病呢。
在许多眼中,这只能证明汉武帝命好。因为用裙带关系,就能选出历史上最优秀的两个统帅,这恐怕比买彩票中大奖都难。
韦宝却觉得,关键看实力,有实力,怎么玩都叫艺术,没实力,再偶尔有高光表现,都能被骂成渣渣。
就像自己眼前的恩师孙承宗,其实现在日子就很难过,东林党和阉党很难得一条心,就是在孙承宗的问题上,一直攻讦孙承宗,要将老孙赶下台,因为老孙两边的人都不算。
一个彻底官僚化的政府,各级官员都是只考虑眼前,绝不管以后。
李成梁压制辽东靠的是他那8000辽东铁骑,也就是他的私人武装家丁。后期这些辽东铁骑在对日本和土蛮的作战中消耗掉了,他压制努尔哈赤的实力已经没有了。
“恩师,只要您支持我,朝廷方面,我会花银子解决,绝不会有人因为有人义捐粮食给几百万辽民而诟病恩师,这是造化苍生的善举,谁能诟病?至于本地守将,也由学生来打点,我给他们按人头付钱,他们多余的军户,用不上,留着被建奴杀,被建奴抢划算,还是给我这里来换钱划算?”韦宝道。
孙承宗摸了摸胡子,仍然一脸迟疑,暗忖李成梁当初养大了一个努尔哈赤,别再在我孙承宗手上养大你一个小韦宝吧?
孙承宗此时眼中的韦宝,越看越不像是一个少年,倒是像一个妖怪,一个妖孽,一方枭雄。
韦宝被孙承宗看的有点瘆得慌,赔笑道:“恩师,您的看法怎么样?”
孙承宗听韦宝这么问,简直想一个大螺丝敲到韦宝的头上去,暗忖你小子是真敢想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韦宝没有说话,又煞有介事的到处看了一圈,确定没有人听见,这才跑回孙承宗的身边,轻声道:“我让人以师母的名义,在高阳悄悄置办了一处庄园,派人专门看管,金子就藏在庄园中,万无一失。这事情,只有师母一个人知道。”
“你啊,你还是太嫩,这事要是让别有用心的人知道,我一世的名节都让你给糟践了。”孙承宗一边否定韦宝的做法,一边心里也暖暖的,一万两黄金,等于四五十万两白银啊!说不动心,那是假的,而且韦宝办事这么隐蔽,这种送钱的方式,真的很难教人挑出毛病。
“恩师,绝不会有人知道,若有人知道,全部都是弟子一个人一厢情愿,与恩师毫无瓜葛。恩师可以立刻开启庄园,也可以一直放在那里,等日后恩师归隐乡里的时候再开启,全凭恩师。”韦宝赔笑道。
孙承宗倒是说不出话来了,想了想才道:“小宝,恩师收你为弟子,是看你年轻有才气,且能为大明着想,心术正派,可不图你的钱财啊!你给我这么大一笔金子,想干什么?恩师绝不会做任何损害朝廷和百姓利益的事!”
“恩师,我只是聊表心意,怎么会让恩师损害朝廷和百姓利益呢?”韦宝正色道:“恩师既然当弟子是学生,学生给夫子送点东西,不是应该的吗?”
孙承宗叹口气,没有再说什么:“说吧,你这趟跑到锦州城来,不会是找为师喝茶聊天的吧?”
韦宝笑道:“也没有什么,就是想念恩师了,顺便看看恩师有什么需要我小宝出力的地方,要钱还是要人,还是要东西,只要恩师开口,小宝有的,统统拿去。”
孙承宗忍俊不禁:“你的心意,为师知道了。这些他忙着与建奴交战,我也没有顾上问你辽南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没有什么,还是老样子。”韦宝淡然道:“毛文龙将军都守不住的地方,我去能有啥大作为?不过,我会尽力守住。”
孙承宗点头道:“你啊,我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弄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拿走一个金州城,有什么用处吗?孤悬海外,与东江和辽东的联系,都被建奴控制的地盘给隔开了,完全是绝地,为师就是想为你做点什么,也揷不上手,总不能叫登莱派兵到金州去吧?这牵扯的面就太广了,为师真没有这个能耐。”
孙承宗猜测韦宝来找自己,绝对是为了搬救兵的,否则以韦宝的聪明机灵,不可能看不出来金州和旅顺一带早晚要归建奴,既然这样,他还要金州干什么?白白给毛文龙送粮食?孙承宗可不觉得韦宝有这么大方。
“不用,我不用任何救兵。”韦宝接话道。
“哦?那你想要什么?”孙承宗好奇了。
韦宝嘴角抹过一抹笑意:“恩师,你好像我来找你,一定要东西似的。我真的什么都不要。”
“你啊,你跟我就不要绕弯子了,为师没工夫,你也忙。”孙承宗一副早已经将韦宝的一切看透的模样。
韦宝呵呵一笑,也不再拐弯抹角:“我想请恩师发话,准许数百万辽东百姓入关,全部到我韦家庄去,我养活他们,绝不给朝廷增加一点负担!”
“你养活?辽东具体有多少人,谁也说不清,但绝不低于三百万,你养活的过来这么多人吗?”孙承宗大惊,不敢相信的瞪着韦宝,韦宝这个弟子,实在是让他搞不懂,不知道这14岁的少年一天到晚脑中都在想些啥:“况且你一个小老百姓,你养活几百万人做什么?这事传出去,朝廷怎么看?天下人怎么看?”
诚然,谁有能力养活几百万辽民,称之为辽东王都不过分!
孙承宗暗忖,好你个韦宝,你这一万两黄金够大的啊,想买三四百万辽民呢?
合着你一两银子要买十个人?
韦宝起初对建奴提出只买精壮辽民,那是出于生意人的精明,只买精壮,不买老弱不买年幼,那是因为,建奴留着老弱病残和小孩也没用,肯定会打包甩给他,而不是韦宝不管其他人。
但是对于孙承宗和辽东,韦宝就不具体提出什么只买精壮,而是全都要,有多少要多少。
“恩师,您千万不要误会,我要收拢这些辽民,完全是为恩师,为大明着想!”韦宝一脸大义道:“您想,若是没有人管的话,建奴对辽东反复作战,慾图整个关外而后快,这些辽民,除了少数能退入各个城中的少部分人之外,大部分人不是被建奴虐杀,便是被劫掠,能保住十之一二就不错了!您愿意眼睁睁看着这么多老百姓死去?之前朝廷不准许这些人入关,是怕无法安置,人口数量太大,而弄出祸事。但我全部引入韦家庄,绝不会给朝廷增添一点麻烦!恩师可以放心。”
“不可不可,这事太大,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我不管你是不是出于好意。”孙承宗摇头道:“这是几百万人,不是几百万头牛羊!你若真的弄到这么多人,那还得了?就是为师,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力,能做这个主!况且,关外也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地方,各地守将,守将下面还有卫所,一层一层,军户都是由他们控制!人都跑光了,这些守将不都成了光杆将军?你觉得谁会答应?我可以告诉你,首当其冲,祖大寿和吴襄就绝不会答应。”
“恩师,咱们先不提这事操作起来有多困难,只问恩师觉得,我这么做,是不是为朝廷好?是不是为百姓好?这么大数量的百姓要是惨死,或者是被建奴劫掠,损失的还不是咱们大明自己的力量?此消彼长,大明损失,建奴的日子就将更加轻松!我问恩师一个问题,努尔哈赤到底是怎么起来的?难道不是上代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养起来的?”韦宝道。
孙承宗闻言一惊,同时也陷入了沉思,万万想不到韦宝忽然会提起李成梁的话题。
孙承宗自然熟知历史和辽东的过去,以及努尔哈赤和建奴的兴起,想要更好的了解努尔哈赤的成长过程,一个人则不得不谈,这个人就是李成梁。
明朝对于辽东的控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扎实,开发程度也仅限于辽东一线的重要城市和周边,对于整个东北地区的管理能力不强,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官权的制度为根再通过分治构成了辽东的基本格局,而女真人当时依附于明朝,李成梁在仕途上发达以后通过自己的强势再加上对于女真人的分化与管理形成了自己的方式。
努尔哈赤的祖先猛哥帖木儿是元朝的万户,被朱棣招降以后封为建州左卫、右都督等职,传到塔克世一代生下努尔哈赤、穆尔哈齐等人。
虽然他们都是女真人但为明朝统御,十岁时努尔哈赤的母亲去世。分家以后努尔哈赤地位一度非常尴尬。
在这个时候李成梁看中了这个年轻人收为养子,可以说努尔哈赤的成长都要受到李成梁的影响。
所以努尔哈赤虽出身女真家族,但在年轻时代受到了明朝的王朝制度的熏陶,这为他日后成功奠定下基础,再加上他个人喜好当时的明朝四大奇书中的三国与水浒、西游、金瓶梅。从中学会不少韬略。不能简单的说李成梁是养虎为患,而应该说李成梁所采用的战略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因为当时的努尔哈赤以及很多女真人都已经长期成为明朝臣民,在这种基础上李成梁却依靠他们的矛盾,不断促进他们的相互攻杀,在其中调整自己对女真的控制力。
这一调整就调整到了努尔哈赤家族的头上。
随着塔克世的地位稳固,李成梁惦记起了努尔哈赤。
在一次叛乱中。由于叛乱头目阿台(建州右卫王杲之子)的妻子是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的女儿,所以为了救女儿觉昌安进入了叛军的城中,父亲塔克世也跟随进入城中,原本是招降的战争,可随后李成梁联合尼堪外兰改变想法放火烧城,这样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一同被杀。
努尔哈赤知道以后大为震怒,决定起兵
努尔哈赤要通过起兵的态度来争夺部族的支持,第二个是要李成梁支持他。
这才是努尔哈赤的关键,之后他派使者质问明朝为何杀他父亲、祖父。如果从当时实际的结果看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暧昧的事情,因为努尔哈赤的祖父女婿阿台确实谋反了,所以说觉昌安和塔克世是劝降还是投敌都是一个可以操作的事情,如果反打一耙被人扣上逆贼之子的罪名,努尔哈赤想要成功再无可能,但是出人预料的是他赌赢了。
明朝不仅归还了他祖父、父亲的遗体,还赔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那么李成梁为何要如此的去操作,看起来努尔哈赤是毫无赌本的豪赌,就像一个手无分文的乞丐对着大庄主要钱要人一样,可是为什么还满足了他的需求呢?这就是因为李成梁同样需要努尔哈赤去对付尼堪外兰。
在李成梁的心中不管是尼堪外兰还是塔克世都是他调整的对象,只是在合适的时间的进行调整自己控制力的关键,他不但放过了努尔哈赤,还支持、默许努尔哈赤去打压其他女真人,这才是努尔哈赤可以崛起的关键。
努尔哈赤凭什么快速的打压了其他女真势力?就是因为他拥有卓越的才能的同时,还加上了李成梁的默许。
所以在之后的道路上,努尔哈赤非但没有对仇人李成梁痛下杀手,相反他攻向了女真势力,随着他势力的壮大,一个新的机遇期来临了,由于李成梁的强势,导致明朝万历皇帝对他反感至极,于是将李成梁撤职,但并没有完全的打压李家,因为之后的万历战争的发生让万历还需要使用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
李如松为什么作战以勇猛果敢著称,甚至有些拼命?就是因为当时的李家已经不再是悠闲的辽东控制者,他的父亲在万历战争一年前被革职,如果李如松在之后战争中的表现不佳,李家存亡之秋就在眼前。
万历战争将近8年左右,真正交手的战争分成两段,每一段大致只有一年多,也就是说万历战争三方真正交手实际时间不超过三年,其他时候三方都在交换筹码和为停战讨价还价。
真正使得努尔哈赤崛起的关键在于辽东局势的快速变化。
在1591年李成梁被撤职的时候,努尔哈赤开始了自己统一女真的征程,在这一段时间辽东内部数次更换统帅,失去了李成梁的辽东形成了一种明人内部的控制力争夺态度,在这个时间内对努尔哈赤的管控力度降低了。
使得努尔哈赤的势力不断壮大,但是即便如此情况下努尔哈赤还是在1601年前往北京朝贡。表现的对大明极为恭顺。
好运就是如此降临努尔哈赤,被罢官的李成梁再次掌控辽东,可是这时候的局势已经出现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李成梁甚至开始需要努尔哈赤,双方开始了一种默契的配合,即努尔哈赤对明朝拱手捶地的承认明朝的地位,明朝的李成梁将大量的优质土地主动放弃换取努尔哈赤对他的支持。
双方的天平开始倾斜,不再是李成梁的单方面强势!
为什么李成梁要在没有明显战争迹象的情况下就放弃大量的良田、堡垒、迁走大量人口,就是因为李成梁要用这些土地与努尔哈赤进行交换。
努尔哈赤就如此一边支持着李成梁,一边快速的扩张着自己的势力,从“聪睿贝勒”、“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建州等处地方国王”、发展到了“昆都伦汗”。
在这样不停的发展中,双方的博弈终于到了摊牌的时候。
1615年李成梁去世,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正式建立起了政权,以前那个需要看家族后母脸色的努尔哈赤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方政治势力的首脑!
这个是非常近期的事情,距离韦宝眼下的1624年秋天,不过八年功夫而已。
那么是否该说李成梁是养虎为患呢?韦宝觉得,即便是这样,李成梁也有苦衷,也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在努尔哈赤的前期,他只是被李成梁当成一枚棋子使用,这时候,确实李成梁对他是一种放纵和使用,但是这种使用的目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要用他去制衡其他女真势力,第二个是他需要努尔哈赤,人们往往忽视历史中强者对于被纵容者的某种需要性,也就是李成梁使用努尔哈赤去调整女真能够让他变得非常轻松,这种需要促成了努尔哈赤的强大。
另外当李成梁被贬的时候,明朝没能快速调整辽东的局势,使明朝势力在辽东变得稳固是他兴起的关键,再加上等李成梁再次回来,他甚至可说是需要依靠努尔哈赤的支持才能维持地位了。
所以从始至终李成梁对于努尔哈赤的关系上都不曾有一个善字,都是利用和压榨,只是因为机遇和能力的关系让努尔哈赤反攻成功,这自然不能说成是养虎为患或者农夫与蛇的关系,更何况俩人还有杀父之仇。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正是努尔哈赤向明朝学习的地方,努尔哈赤没有追求眼前的成功,在关外称个山大王就算了,他想要追求的是王朝化,这种王朝化能够使得后金变得真正强大起来,他的目光已经不再是一个部落酋长的视野,而是想要进行更大的拓展。
在这样情况下,努尔哈赤发布了七大恨,意味着他与明朝的正式决裂。
万历遂派遣杨镐出兵攻打努尔哈赤,由于当时的辽东并没有完成真正的变革,再加上军队构成复杂不统一,造成了混乱又分兵挺进,让努尔哈赤用运动战逐个击破,史称萨尔浒之战。
输掉萨尔浒之战的明朝,则开始了长期与后金的拉锯战,双方在期间不停的攻杀,努尔哈赤趁机快速发展势力,让后金成为明朝的一个重要敌人。
努尔哈赤真正的成功,在韦宝看来并不在于他最初如何与明朝对抗,而是努尔哈赤看破了李成梁的心思,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了自己的机遇。
在开原之战、广宁之战、辽阳沈阳之战,努尔哈赤挥军西进,势如破竹,连续大胜明军,俘斩无数,几十万明军卫所兵的望风而逃,溃不成军。
整个辽东地区迅速沦入后金版图。然而,在节节胜利下,努尔哈赤也不免被冲昏了头脑,秉承极大的民族偏见,推行严重的民族歧视制度,在他的治下,数百万辽东汉人横遭杀戮,或被贬为奴隶。
当管辖境内遭逢天灾,粮草不济时,努尔哈赤的选择竟是“杀尽辽东无谷汉人”,就是不从事农耕、为八旗奴仆的汉人皆被他杀尽。因此导致人心大失,后金军被视为恶魔野鬼,所经之处,无不激起广大汉人民众的反抗。
可想而知,如果此后的后金政权一直秉行努尔哈赤的这种凶暴做派,甚至连降伏做顺民的机会都不给汉人留下,那必然处处都遇殊死抵抗,绝无入主中原、君临天下的可能。
当明朝稳定了辽西战局,以辽人守辽土,筑起“关宁防线”,遏止了后金政权的继续侵攻时,又有传奇英雄毛文龙跨海远征,开镇东江,在皮岛收罗逃亡明朝军民,背靠朝鲜建立了反清基地,不时对后金的后方进行侵扰,杀戮其老弱,毁坏其根基。
所以,在韦宝看来,努尔哈赤这等马上英雄不足为惧,努尔哈赤时代,也是自己能从建奴方面最大限度弄来好处的时代。
嗜杀的努尔哈赤也正因为这样,才会在听说复州守将一次性杀了近五千汉奸武装之后,不但没有斥责,反而会持默许态度的原因!在努尔哈赤的眼里,只要是利于巩固统治,死多少人都无所谓!
对于官僚系统来说,吃西瓜只吃尖,吃桃子也只吃尖。最喜欢惠而不费的事,可以白拿;也喜欢好大喜功的事,可以白捞。
没人喜欢出力不讨好的事,容易出事。
这也是韦宝敢于向孙承宗提出放辽东百姓入关,这么‘夸张’的方案。
李成梁之于努尔哈赤,正如唐玄宗、李林甫之于安禄山。
而李成梁之所以可以有努尔哈赤,恰恰是因为明朝官僚机构对此的放任。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
大明的官僚体系已经腐败无脑到了这种地步,都能凭白将野狼养成扑灭自己政权的力量,还能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李成梁、努尔哈赤能够送钱,这些雇佣官僚才不管钱是怎么来的。
哪怕将来他们会为此家族诛灭,他们也不相信这样的惩罚会真的落到他们头上。何况他们还可以投降。
鲁肃曰: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达成默契,很容易就可以保持东北的稳定。虽然它可能产生的后遗症是惊人的,但腐败的官僚体系不会看以后,他们只管现在,只管为官一任。
如果李成梁真的扶弱抑强,东北可能当时就会陷入大乱!虽然以后可能会好一些。这在官僚集团看来,是给帝国政府找麻烦的行为。
当时帝国的统帅,只能褪化成官僚。所以,才有了王化贞说只要六万大军荡平辽阳,以及以后的原本历史中,袁崇焕说减少一百二十万两白银的军费,可以五年平辽。
只有这种统帅,才会得到官僚集团的喜欢。如果他们天天高呼,必须得十八万军队,才能如何如之何;必须增加多少军费,才能如何如之何,官僚集团肯定会排斥。
0成本,高政绩,听起来很滑稽,却能上下开心。
李成梁当时的玩法,让帝国政府一直不用为东北事务费心。大家自然会支持他。如果李成梁换一种玩法,虽然可能有利于帝国长远的利益,却让帝国政府当时就为东北事务弄得焦头滥额,大家自然会排斥他了。
说到底,大明死在了官僚政治手上。再加上其它因素助攻,再也没有回天之力。让建奴捡了个便宜。
其实也不能全赖到大明头上,当帝国内部稳定繁荣昌盛的时候,这些都不是事情,但是帝国一旦内部出现问题,还拿什么搞平衡?自己力量不足,又如何制约外族?
汉时对付边关就是这一套了,不缺经验,缺的是眼光和手腕。
韦宝不认为自己穿越到眼下这个时期,提前把努尔哈赤扼杀在摇篮中,大明就能怎么怎么样,问题是杀了一个努尔哈赤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努尔哈赤。
实际上在努尔哈赤崛起的这几十年里,明帝国可能已经消灭无数将来会成为统治女真乃至中原的潜在敌人。
结果呢?路线错误才是根本问题,明帝国的政治环境下,女真统一可以说是一个必然。
李成梁,或者说明末未能实行抑强扶弱的政策,实际上也是一种必然。而即使实行抑强扶弱的政策,也是在玩火,长期以往必然还是逃不过被反噬的命运。
萨尔浒之后,辽沈、广宁、宁锦之战时,明帝国配置的资源,都比不萨尔浒少。只是这种锅,全让杨镐背了。总而言之,一切都是杨镐无能的错,与帝国政府毫无关系。
问题是,就明帝国政府那种摊子,谁当统帅也是白搭。
帝国政府处于上升期时,优秀的统帅那是层出不群的。
汉景帝杀了周亚夫,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摊子,人们肯定会说,汉帝国就是汉景帝这种作法,让帝国一蹶不振了。问题是,没有了周亚夫,怎么了?帝国真不缺这种人。
汉武帝杀了主战的王恢,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滥摊子,人们肯定又会说了,这是敌国的阴谋,总而言之,帝国自毁长城啊。问题是,杀了王恢怎么了?
卫青有个好姐姐,于是当了帝国大军统帅,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摊子,人们肯定会说,汉武帝这样用人惟亲,是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用人惟亲怎么了?汉武帝还因为霍去病有个好舅舅,就重用霍去病呢。
在许多眼中,这只能证明汉武帝命好。因为用裙带关系,就能选出历史上最优秀的两个统帅,这恐怕比买彩票中大奖都难。
韦宝却觉得,关键看实力,有实力,怎么玩都叫艺术,没实力,再偶尔有高光表现,都能被骂成渣渣。
就像自己眼前的恩师孙承宗,其实现在日子就很难过,东林党和阉党很难得一条心,就是在孙承宗的问题上,一直攻讦孙承宗,要将老孙赶下台,因为老孙两边的人都不算。
一个彻底官僚化的政府,各级官员都是只考虑眼前,绝不管以后。
李成梁压制辽东靠的是他那8000辽东铁骑,也就是他的私人武装家丁。后期这些辽东铁骑在对日本和土蛮的作战中消耗掉了,他压制努尔哈赤的实力已经没有了。
“恩师,只要您支持我,朝廷方面,我会花银子解决,绝不会有人因为有人义捐粮食给几百万辽民而诟病恩师,这是造化苍生的善举,谁能诟病?至于本地守将,也由学生来打点,我给他们按人头付钱,他们多余的军户,用不上,留着被建奴杀,被建奴抢划算,还是给我这里来换钱划算?”韦宝道。
孙承宗摸了摸胡子,仍然一脸迟疑,暗忖李成梁当初养大了一个努尔哈赤,别再在我孙承宗手上养大你一个小韦宝吧?
孙承宗此时眼中的韦宝,越看越不像是一个少年,倒是像一个妖怪,一个妖孽,一方枭雄。
韦宝被孙承宗看的有点瘆得慌,赔笑道:“恩师,您的看法怎么样?”
孙承宗听韦宝这么问,简直想一个大螺丝敲到韦宝的头上去,暗忖你小子是真敢想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怎么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