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245

    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分卷阅读245

    离不开妮儿呢。”

    大家都忙不迭地跟莫茹道谢,“多谢小五媳妇。”

    莫茹连连摆手,“哎呀,你们不要谢我啦,多难为情啊。”

    张够今日难得的吃肉都没那么积极。

    晚上的时候周明光还说她,“你们在家天天吃肉啊,你咋不馋了?”

    张够心里想娘家没有兄弟,爹娘受气,还得看叔伯脸色,而自己在这里吃肉,爹娘是没得吃的。

    刚开食堂那会儿,他们村吃得还挺好的,敞开了吃,顿顿有油水儿菜,亲戚去了都给吃饭呢?

    结果呢没一个月就开始限量,后来就更紧吧。

    而自从大炼钢铁男人都去炼钢铁以后她也没时间回去看了,也不知道他们咋样,队里食堂有没有饭吃呢?

    会不会像三队那样食堂空了,就等着地里的米下锅呢?

    ……

    莫茹和周明愈两人离开大家往自己小家去,夜凉如水,他揽着她的肩膀,摸了摸,感觉现在微微圆润,比以前有点肉了。

    莫茹让他陪着她一起先去了一趟三队四队的棉花地。

    这俩队干活儿慢,加上磨洋工的多,棉花根本拾不过来。

    刮风下雨的糟蹋了一些棉花,还扔了一些,现在有几块地雪白一片也没人拾。

    她索性就去收一收,收回来放着,要是到时候他们交任务不够,就假装二队支援,要是他们无所谓,那她就留着卖或者支援需要棉花的人家。

    拾棉花回来,两人把闺女拿出来陪着玩一会儿,等闺女睡着了再玩点别的……

    ……

    十六日晚饭闹了一场,到了十七早上一个个都勤快得很,没人请假没人偷懒。

    今天晌午还有一顿肉呢,再也没有叫亲戚来的,原本还有家亲戚赖着不走也好说歹说请走了,因为要是不走就得留下干活!

    吃晌午饭之前,周诚志再敲打一下队员们。

    “上头必须让咱们去炼钢铁,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儿,都得去。家里的粮食就指着妇女同志们了,跟着二婶子和护棉英雄好好干,别偷懒。你今日偷的懒,明日就得饿肚子!都别不给我当回事!麦子种不上不赖人,地里的粮食收不回来,那就是自己作孽,饿肚子的时候也别哭鼻子!”

    “以前咱们是按天算工分,现在男人不在家,收庄稼指望妇女们。工分是以前的两倍,另外还要适当的包活儿干,你们谁擅长干什么就包活儿。拾棉花厉害的就拾棉花,扒棒子厉害的就把棒子,刨地瓜立刻的就刨地瓜,擦地瓜快的就擦地瓜,保管工分都低不了!”

    “队长,俺们听你的,跟着二婶子好好收庄稼!”

    大家纷纷表态。

    周诚志见超过八成的人表态,就知道这事儿有指望,让大家吃饭。

    吃了晌饭也不歇歇,男人们又跑去地里帮着收了一下午庄稼,把玉米秸都割了囤在地头上。

    快傍晚的时候男人们才整队回钢铁厂去,各人还要带上自己的棉衣铺盖。

    一人一床铺盖是不可能的,基本都是几个人搭伙儿,毕竟很多人都是一家子盖一床棉被的。

    ……

    热闹了三天的周家村,又一下子冷清起来。

    男人们帮忙把玉米收回家,接下来女人们就刨春地瓜晒地瓜干。

    周诚志已经把几百亩地重新做了规划安排,实在忙不过来只能少种麦子,大不了来年多半种大秋地,高粱、春地瓜、棉花、谷子、花生、春玉米都可以在春天种。

    虽然公社要求尽量不种大秋地,要分两茬多种玉米接下来种小麦。

    可家里没有男人和牲口,女人们根本没有办法耕地,形势所迫,只能退而求其次。

    晚饭的时候,张翠花道:“今晚上吃了饭,一拨人去地瓜地里拔蔓子,割回来掐掐碾碎了好喂猪。另一拨人就在家里扒棒子,赶紧扒一些砸砸脱粒,食堂也得吃饭,还得预备交公粮的。”

    莫茹就道:“那我们去地里薅地瓜蔓。”

    有力气的去薅蔓子,力气小的在家里扒棒子。

    剥玉米皮莫茹没有优势,因为这不是直接收进去,得一个个将皮剥下来,她剥得还不如老太太快,自然不去献丑。

    张翠花安排好了,她就领着人去拔蔓子,让何桂兰和王月娥带着老人孩子在家里扒棒子。

    看着张翠花的背影,孙婆子撇撇嘴,见王月娥看她,就笑着过去。

    “大嫂子,咱们继续扒棒子啊。”

    以前有男人的时候,孙婆子是从来不下地的,最多帮忙晒晒粮食。

    现在正缺人呢,如果孙婆子不干活儿,张翠花就敢不给她吃饭,所以她也来帮忙。

    队里也没逼着让她下地,反正干什么活儿拿什么工分,就让她跟着王月娥在家剥玉米皮、晒棉花。

    张翠花告诉王月娥,允许她挎回家去一边照顾老头一边剥,这样老陈头儿也能帮着剥点。

    孙婆子开玩笑似的,“哎呀,我可不敢,这再赖我偷队里棒子。”

    王月娥道:“这满坡满场的棒子,你就拿几个也没人说你。”

    孙婆子笑道:“还是大嫂子通情达理,不像有些人就会强梁,哈哈。”

    王月娥:“都是为收粮食着急,不是故意针对谁。队长也说了,今年大丰收余粮多队里的伙食补贴也多,保管人人都吃饱。”

    这时候口粮只有一年360斤,多了也不许超过440斤。

    没有油水、副食品、肉,一个成年人一天一斤粮食根本连半饱都混不上,他们还得下地干活。特别春种、夏抢、秋收的时候,出力多,吃得多饿得快,一个男人敞开肚皮一天能吃三四斤粮食,所以一斤好干什么?

    吃不饱肚子怎么种地?怎么交公购粮?

    为了让社员吃饱,周诚志也是想尽办法,尽量地找借口多留一些余粮,用余粮来补贴社员们的口粮,尽可能让他们吃饱。

    生产队除了交没报酬的公粮,还得卖更多的超低价的购粮,除此之外要求把余粮也卖给粮管所。

    队员口粮最高不允许超过440斤,超过的就是余粮。

    队里除了留下种子、应急粮、机动粮等,就是余粮,要全部卖给粮管所。

    可一旦卖了,你想买粮食,没有粮票那是别想的!粮票也需要拿家里粮食去粮管所换的,所以只有你交出去的没有你拿回来的。

    除非遭了灾,上头下来调查,认可,有可能给返销粮。

    返销粮也是按人口花钱买,根本不是白给的。

    如果生产队长不精打细算,队员们要想一年到头吃饱饭,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时候粮食产量又低,一年忙到头交了公购粮也没几个余粮,所以家家都不爱卖余粮。

    尤其孩子多的,除非公社、大队干部们带人来家里轮番“动员”才不得不卖。

    分卷阅读245

    -

    分卷阅读245

    -

章节目录

六零年代好家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桃花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花露并收藏六零年代好家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