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技高一筹 作者:隐山
分卷阅读295
机变换的,说不得什么时候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或许除了机遇,运道的变化也和自身德行有关。”
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印堂透出浓郁青气的石二郎,宋辞在心中暗做思量,“只怕石老汉是杞人忧天白费了心思,这二小子可不像是个驴倌的命。”
寻思了半晌,等身下习惯了板车的颠簸劲儿,此行的目的地钱塘县城便到了。
许是常来常往的缘故,守城的兵士没怎么为难石二郎,痛快收了税银放行。
宋辞这一来就不打算走了,所以也没管那些和石家商量回返时辰的村民,反倒兴致勃勃的游逛起了街边的小摊。
倒不是她非要做出土包子进城的做派,比钱塘县更加繁华的府城也不是没去过,可这人身和蛇身毕竟是不同的,起码不用遮遮掩掩的藏匿身形。
“客官,尝尝小老儿的麻腐!”
长了一双利眼的店家热情地招呼道:“不油不燥保证您吃的爽口!”
宋辞停住脚步一看,那缸盖般的漆黑浅锅里温着半来锅黑红相间的糊状物,有点像是凉糕偏又冒着热气。
她捞起荷包数了几个大钱出来,“来一份吧,多少钱?”
店家乐呵呵地答道:“大份三文、小份两文,好吃不贵!”
宋辞再看摆在案上的大海碗和中碗,顿觉此地的物价和她当年做公主时没什么差别,至少能让百姓们吃饱穿暖。
“那就……”
宋辞顿了顿,捡出五个大钱放在案上,“大小各要一份,小的留下,大的送到墙角那边。”
店家一愣,再回头看见那对抱团取暖的小兄弟,立刻张口称赞道:“客官仁厚,小的替张家兄弟谢谢您!”
总算他还分得清主次,先给客人端上麻腐才又拿大海碗盛了冒尖的一碗送到那对衣衫褴褛的兄弟手边。
也不知店家说了什么,宋辞只见那个大点的孩子强撑着爬起来朝摊位这边磕了个头,才慢慢地退回去把食物喂给弟弟吃。
匆匆赶上来的石二郎见恩公又在发善心,不由心生感慨,“唉,天下间缺衣少食的小叫花子不知有多少,好好的金贵娃娃沦落至此无外乎天灾人祸四个字。”
从伍那几年他见惯了战区的孤儿,还有那些为了抢占家产发卖幼子幼女的骨肉至亲,两下一比较,倒是恩公这样的好妖精显得更有人情味。
听他这样一说,宋辞也没了品尝的兴致,把那碗咸滋滋香喷喷还特意用鸡皮翻炒过的麻腐放回案上,“时辰不早了,去县衙吧。”
人有人道妖有妖道,她一条人微言轻的小蛇精还是少掺和天下大事吧,况且连号称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都要顺天而为,自己傻愣愣地跑出来装冤大头不是擎等着挨雷劈么。
不知哪句话犯了恩公的忌讳,石二郎也不敢再轻易开口,只闷头带路朝县衙赶去。
衙门口,两个正在闲聊拉呱的衙役远远看见石二郎便笑了起来,“呦,我当是谁,原来是二郎来了!”
另一个也配合着笑道:“怪道这树上的喜鹊早起就叫上了,感情是为二郎来的!”
“二位哥哥莫要取笑!”
石二郎小跑上前拱拱手,“衙上要是不忙,劳您替我通报一声,就说小子求见李公甫李捕头!”
“嗨,这话说的见外!”
先头的衙役悄声说道:“捕快班里谁不知道你和李头关系好,哪里就用得上一个求字!你且等着,哥哥我进去招呼一声,保准李头麻溜就出来了!”
“有劳有劳!”
石二郎还是那么恭敬,“今日事忙,改天小弟做东专门请两位哥哥吃酒!”
“自家人说什么客气话。”
那衙役嘴上虽是拒了,心里却美滋滋的算着日子,等着哪日闲了跟去解解酒瘾。
他们三人你来我往的笑谈全都被耳清目明的宋辞听得清清楚楚,心说这小捕快看着不起眼,却也不是一般人能见到的。
她再定睛细看,两个衙役的印堂一位白中发灰、一位赤中带黑,前者明显是半生操劳却不曾立下寸功,尽管心性不坏可这一辈子只怕就要浑噩下去了;后者则是贪花好色,还极易在女色方面惹出祸事。
不多时,先前进门的那位衙役跑了出来,他身边还跟着一个身材匀称的中年壮汉。
那汉子的五官不过平平,却比常人多了一股说不出的精气神。
“二郎!”
他几步便跨过了县衙门前的台阶,照着胸口就给了翘首以盼的石二郎一拳,“好小子!怎么想起过来看哥哥了,难道家里又买了牲口?”
“小弟惭愧,实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石二郎说着将人拉到街边,冲着一直站在树下等消息的恩公介绍道:“这便是钱塘县衙的李捕头,赵公子的事终归还要落在哥哥身上。”
“赵公子?”
看不出来人的根底,李公甫故意玩笑道:“你小子什么时候认识了这般人物,竟然今日才来为我引荐?”
“哥哥莫要见外。”
石二郎恳词说道:“赵公子乃是我在从军途中遇到的侠士,与我全家老小有救命之恩。此次因缘际会让我再见恩公,才知道他祖籍竟是钱塘人士,只因少小离家早已忘了乡里何处,这才想要求助哥哥。”
“哦?”
李公甫一怔,“这么说来,赵公子是想寻亲?”
“非也。”
宋辞拱手淡然道:“师父临终交待,我那家人早就寻不到了。如今回返也不过是因为深山寂寞,想要见识一下故乡的风土人情而已。若是过得顺意,十年八年也是它;若是没得趣味,三两载就散了也不一定。”
“这半天给我弄得昏头涨脑,直说要落户不就得了!”
李公甫大手一挥,豪迈道:“要只论咱们兄弟,有二郎一句话那是没说的。但这衙门里真正能做主的可不是我这小小的捕头,只一个管户籍的钱主簿就越不过去!不是哥哥有意糊弄人,钱主簿可真对得起老祖宗传下的姓氏,说雁过拔毛都是好听的,那可是连死人的寿衣都敢往下扒的主!赵公子这一身装扮进去明摆着是肥羊上门,只怕脱不了一顿好宰!”
宋辞皱了皱眉头,“钱是小事。”
“你这可不行。”
李公甫凑近一步,“凭你这予取予求的态度,钱主簿怕是不肯撒手的!要是信哥哥的,听我一句劝。与其让那钱篓子凭白宰一刀倒不如先把房子买下来,咱们大宋律法明文规定,居年者封户籍。你只要在院子里安心住他个三年五载也不作奸犯科,到时钱主簿就是有意为难也不行。”
“到底是李大哥主意妥当。!”
石二郎偷偷看了看恩公的面色,“赵公子意下如何?”
“如此正好。”
宋辞也不愿便宜那贪婪之辈,“那就麻烦李
分卷阅读295
-
分卷阅读295
机变换的,说不得什么时候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或许除了机遇,运道的变化也和自身德行有关。”
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印堂透出浓郁青气的石二郎,宋辞在心中暗做思量,“只怕石老汉是杞人忧天白费了心思,这二小子可不像是个驴倌的命。”
寻思了半晌,等身下习惯了板车的颠簸劲儿,此行的目的地钱塘县城便到了。
许是常来常往的缘故,守城的兵士没怎么为难石二郎,痛快收了税银放行。
宋辞这一来就不打算走了,所以也没管那些和石家商量回返时辰的村民,反倒兴致勃勃的游逛起了街边的小摊。
倒不是她非要做出土包子进城的做派,比钱塘县更加繁华的府城也不是没去过,可这人身和蛇身毕竟是不同的,起码不用遮遮掩掩的藏匿身形。
“客官,尝尝小老儿的麻腐!”
长了一双利眼的店家热情地招呼道:“不油不燥保证您吃的爽口!”
宋辞停住脚步一看,那缸盖般的漆黑浅锅里温着半来锅黑红相间的糊状物,有点像是凉糕偏又冒着热气。
她捞起荷包数了几个大钱出来,“来一份吧,多少钱?”
店家乐呵呵地答道:“大份三文、小份两文,好吃不贵!”
宋辞再看摆在案上的大海碗和中碗,顿觉此地的物价和她当年做公主时没什么差别,至少能让百姓们吃饱穿暖。
“那就……”
宋辞顿了顿,捡出五个大钱放在案上,“大小各要一份,小的留下,大的送到墙角那边。”
店家一愣,再回头看见那对抱团取暖的小兄弟,立刻张口称赞道:“客官仁厚,小的替张家兄弟谢谢您!”
总算他还分得清主次,先给客人端上麻腐才又拿大海碗盛了冒尖的一碗送到那对衣衫褴褛的兄弟手边。
也不知店家说了什么,宋辞只见那个大点的孩子强撑着爬起来朝摊位这边磕了个头,才慢慢地退回去把食物喂给弟弟吃。
匆匆赶上来的石二郎见恩公又在发善心,不由心生感慨,“唉,天下间缺衣少食的小叫花子不知有多少,好好的金贵娃娃沦落至此无外乎天灾人祸四个字。”
从伍那几年他见惯了战区的孤儿,还有那些为了抢占家产发卖幼子幼女的骨肉至亲,两下一比较,倒是恩公这样的好妖精显得更有人情味。
听他这样一说,宋辞也没了品尝的兴致,把那碗咸滋滋香喷喷还特意用鸡皮翻炒过的麻腐放回案上,“时辰不早了,去县衙吧。”
人有人道妖有妖道,她一条人微言轻的小蛇精还是少掺和天下大事吧,况且连号称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都要顺天而为,自己傻愣愣地跑出来装冤大头不是擎等着挨雷劈么。
不知哪句话犯了恩公的忌讳,石二郎也不敢再轻易开口,只闷头带路朝县衙赶去。
衙门口,两个正在闲聊拉呱的衙役远远看见石二郎便笑了起来,“呦,我当是谁,原来是二郎来了!”
另一个也配合着笑道:“怪道这树上的喜鹊早起就叫上了,感情是为二郎来的!”
“二位哥哥莫要取笑!”
石二郎小跑上前拱拱手,“衙上要是不忙,劳您替我通报一声,就说小子求见李公甫李捕头!”
“嗨,这话说的见外!”
先头的衙役悄声说道:“捕快班里谁不知道你和李头关系好,哪里就用得上一个求字!你且等着,哥哥我进去招呼一声,保准李头麻溜就出来了!”
“有劳有劳!”
石二郎还是那么恭敬,“今日事忙,改天小弟做东专门请两位哥哥吃酒!”
“自家人说什么客气话。”
那衙役嘴上虽是拒了,心里却美滋滋的算着日子,等着哪日闲了跟去解解酒瘾。
他们三人你来我往的笑谈全都被耳清目明的宋辞听得清清楚楚,心说这小捕快看着不起眼,却也不是一般人能见到的。
她再定睛细看,两个衙役的印堂一位白中发灰、一位赤中带黑,前者明显是半生操劳却不曾立下寸功,尽管心性不坏可这一辈子只怕就要浑噩下去了;后者则是贪花好色,还极易在女色方面惹出祸事。
不多时,先前进门的那位衙役跑了出来,他身边还跟着一个身材匀称的中年壮汉。
那汉子的五官不过平平,却比常人多了一股说不出的精气神。
“二郎!”
他几步便跨过了县衙门前的台阶,照着胸口就给了翘首以盼的石二郎一拳,“好小子!怎么想起过来看哥哥了,难道家里又买了牲口?”
“小弟惭愧,实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石二郎说着将人拉到街边,冲着一直站在树下等消息的恩公介绍道:“这便是钱塘县衙的李捕头,赵公子的事终归还要落在哥哥身上。”
“赵公子?”
看不出来人的根底,李公甫故意玩笑道:“你小子什么时候认识了这般人物,竟然今日才来为我引荐?”
“哥哥莫要见外。”
石二郎恳词说道:“赵公子乃是我在从军途中遇到的侠士,与我全家老小有救命之恩。此次因缘际会让我再见恩公,才知道他祖籍竟是钱塘人士,只因少小离家早已忘了乡里何处,这才想要求助哥哥。”
“哦?”
李公甫一怔,“这么说来,赵公子是想寻亲?”
“非也。”
宋辞拱手淡然道:“师父临终交待,我那家人早就寻不到了。如今回返也不过是因为深山寂寞,想要见识一下故乡的风土人情而已。若是过得顺意,十年八年也是它;若是没得趣味,三两载就散了也不一定。”
“这半天给我弄得昏头涨脑,直说要落户不就得了!”
李公甫大手一挥,豪迈道:“要只论咱们兄弟,有二郎一句话那是没说的。但这衙门里真正能做主的可不是我这小小的捕头,只一个管户籍的钱主簿就越不过去!不是哥哥有意糊弄人,钱主簿可真对得起老祖宗传下的姓氏,说雁过拔毛都是好听的,那可是连死人的寿衣都敢往下扒的主!赵公子这一身装扮进去明摆着是肥羊上门,只怕脱不了一顿好宰!”
宋辞皱了皱眉头,“钱是小事。”
“你这可不行。”
李公甫凑近一步,“凭你这予取予求的态度,钱主簿怕是不肯撒手的!要是信哥哥的,听我一句劝。与其让那钱篓子凭白宰一刀倒不如先把房子买下来,咱们大宋律法明文规定,居年者封户籍。你只要在院子里安心住他个三年五载也不作奸犯科,到时钱主簿就是有意为难也不行。”
“到底是李大哥主意妥当。!”
石二郎偷偷看了看恩公的面色,“赵公子意下如何?”
“如此正好。”
宋辞也不愿便宜那贪婪之辈,“那就麻烦李
分卷阅读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