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御宅族的自我修养
来源人\人\网
“御宅”这个词,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更多的是被滥用的简称的“宅”,这个字由于字面上的曲解,已经被广大三次元人民当做“待在家里不出门”的人群的总称了。
御宅是一个古日语的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殿下”,“汝”之类。被日本acg爱好者作为互相戏谑的称呼,转而成了acg爱好者的总称。
现在,这个称法,似乎已经被二次元抛弃了。
我推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字面意义使得“宅男”和猥琐画上了约等于符号。相当多的人认为,宅是不出家门,自己一个人蜷缩在屋子里,不是特胖就是特瘦,不怎么洗澡,衣着邋遢,厚厚的眼镜片上沾满雾气,地上成堆的方便食品袋子,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神秘盒子……
被想成那样,多尴尬。于是,我们叫二次元。
从“御宅”到“宅”,到“二次元”。
有的东西没了。
“御宅”应该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但这种气质不应该是所谓掉节操。
御宅文化的教祖冈田斗司夫曾经归纳过,三代御宅族的不同。
第一代御宅族信奉的是御宅贵族主义。这种人认为自己作为御宅,天生有一种贵族一样的使命感。一开始就知道,御宅是一条荆棘之路,所以选择它的一刻,就已经准备好承受世人的不理解。而且,他们像是修道者一样,为了挖掘作品背后的深意,而不断调查,研究。贵族主义的御宅的兴趣,已经脱离了兴趣的层面,已经成为了生来的义务。
第二代御宅精英主义的人,与第一代观念有微妙的不同。他们不认为御宅和一般大众有什么本质区别,但强调为了看懂动画,需要下功夫。但贵族主义一般没有扩散自己喜爱的作品的习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属于贵族的享受,自然没有必要给平民看。精英派却热爱推广自己所喜爱的作品,也热爱面向大众评论。如果说贵族派是宽容观众作为平民的不理解,精英派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努力,得到大众的认可。
第三代却明显的不同。冈田并没有对第三代取一个名字,他们的特点是,“只想看自己看得懂的作品,只想看自己喜欢的作品而已。”对他们来说,走上御宅指之路的契机是“萌”只要自己觉得萌了,就足够,哪用去管其背后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们所萌的,包括了自己看作品时候的反应,他们追求的只是这个。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只有自己。
冈田看到了第三代,认为御宅之道死了。
因为门槛变的太低,只要觉得萌了,就可以进来,抱有苦行僧的自尊,走荆棘道路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御宅之道中始终贯穿着中二。但到了第三代,就只剩下中二。
维持一个亚文化的活力,就必须努力维持它与外界的隔阂。如果门槛低了,简单就能进来,它的神圣性就大大降低了。所以说,御宅死了。
以上,是冈田斗司夫的论点。
我毕竟不是贵族主义的御宅,甚至不认为自己够格自称一个御宅。我常常戏谑的自称自己为“背弃宅之道的男人”。
我想,冈田对御宅的未来感到绝望,是作为贵族的悲哀。诚然,时代的缘故,使得资讯的获得不断的容易了。所以,不必像是冈田的时代一样,为了尊严,只能费劲去读查着字典才能读到外文的科幻小说。
时代已经过去了,贵族注定是风中的残烛。
在中国,放眼望去,我相信大部分御宅属于第三代。
其实,有的人觉得自己中枪了,也不用觉得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这是整个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必然性悲哀。世界变得越来越方便,从而人们失去了适应麻烦的能力。所有的媒体都是娱乐第一的,有深度的东西永远不如猎奇的东西能获得关注。这和大众的审美情趣形成了一个循环,媒体靠猎奇与庸俗拉低了观众的下限,下限变低了的观众进一步刺激媒体变得更低俗。一切神圣的都被结构,从此严肃变成了笑柄。
这一点,我也需要深深的自责。自比利海灵顿横空出世以来,连最神圣的哲学这个词,都加上个男性符号变成了“哲♂学”,我也用过。我现在决心,要少用。因为用久了,恐怕真有一天丧失对哲学的尊敬。
言归正传。面对外人的不理解,三代御宅的态度有巨大的不同。第一代贵族认为,平民不理解贵族是正常的,不强求,也不被大众眼光影响。第二代精英认为,我们要去深挖我们所喜欢的东西背后的文化,这样当不被理解的时候,就有足够的论据说明自己爱好的伟大,压过不理解自己的人。到了第三代,当不被理解的时候,常常自己搞的很生气,又责怪别人为何不来理解自己,却缺少二代那样深挖内涵的劲头。没错,还是中二。到了第三代,已经变成了纯种的中二,并且遗留下来的更多是中二的缺点。
我们一边以晒下限为荣,一边在被三次元误解成真的行为不当时,恼羞成怒的嘲笑他们“无知”,不懂我们的趣味。
这真的是三次元的错么?我一向认为,产生误解,一定是双方的责任。每一个亚文化圈的人,都需要对自己的圈子的形象负责。
比如,有的coser到某些营业的地方去拍外景内景,玩的过于欢乐,给别的顾客带来麻烦。这种事情,本人虽然没直接经历过,但一想就知道,肯定很多。还有漫展上随便玩推倒掀裙的,这种照片被三次元单拿出来,说,看,这就是“长这么大还喜欢看动画片的脑残!”被三次元妖魔化,真的很冤枉么?然后我们在去反过来妖魔化三次元,从此形成恶性循环。
我不同意冈田斗司夫所说的,一个亚文化圈应该努力保持自己和其他亚文化圈的壁垒的想法。我恰恰认为,一个亚文化圈的人有义务在言行上对自己的亚文化圈负责。因为壁垒是无论如何都会存在的,更大的隔膜往往会产生更大的仇恨。世界缺乏的是互相的理解。理解多了,矛盾就少了。虽然,让大家都进了这个门,就很难维持本文化圈的纯净性,但是,文化必须要互相融合才能进步。诚然,会有更多“伪二次元”进来。或者说,已经有很多“伪二次元”进来了。虽然会挺恶心,但是这恰恰说明二次元的魅力。就像是只有有人气的书,才会出现盗版一样。这是无法避免的。
我提倡,真正为为自己二次元身份而荣耀的人,应该扛起“贵族”和“精英”的义务。
做个贵族的御宅,并不因优越感贬低他人。要有优雅和矜持,以及神圣的责任感。
做个精英的御宅,杜绝人云亦云的只把关注点放在表面的萌,而激励自己不断的研究作品中折射出来的历史、思想等高深的东西。
愿日后的三次元,提起二次元御宅的第一反应,不再是不出门奇装异服的网虫,而是——
“啊!御宅族,我听说过!他们是一群历史学家,画家,小说家,诗人,表演艺术家,哲学家……”
“御宅”这个词,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更多的是被滥用的简称的“宅”,这个字由于字面上的曲解,已经被广大三次元人民当做“待在家里不出门”的人群的总称了。
御宅是一个古日语的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殿下”,“汝”之类。被日本acg爱好者作为互相戏谑的称呼,转而成了acg爱好者的总称。
现在,这个称法,似乎已经被二次元抛弃了。
我推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字面意义使得“宅男”和猥琐画上了约等于符号。相当多的人认为,宅是不出家门,自己一个人蜷缩在屋子里,不是特胖就是特瘦,不怎么洗澡,衣着邋遢,厚厚的眼镜片上沾满雾气,地上成堆的方便食品袋子,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神秘盒子……
被想成那样,多尴尬。于是,我们叫二次元。
从“御宅”到“宅”,到“二次元”。
有的东西没了。
“御宅”应该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但这种气质不应该是所谓掉节操。
御宅文化的教祖冈田斗司夫曾经归纳过,三代御宅族的不同。
第一代御宅族信奉的是御宅贵族主义。这种人认为自己作为御宅,天生有一种贵族一样的使命感。一开始就知道,御宅是一条荆棘之路,所以选择它的一刻,就已经准备好承受世人的不理解。而且,他们像是修道者一样,为了挖掘作品背后的深意,而不断调查,研究。贵族主义的御宅的兴趣,已经脱离了兴趣的层面,已经成为了生来的义务。
第二代御宅精英主义的人,与第一代观念有微妙的不同。他们不认为御宅和一般大众有什么本质区别,但强调为了看懂动画,需要下功夫。但贵族主义一般没有扩散自己喜爱的作品的习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属于贵族的享受,自然没有必要给平民看。精英派却热爱推广自己所喜爱的作品,也热爱面向大众评论。如果说贵族派是宽容观众作为平民的不理解,精英派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努力,得到大众的认可。
第三代却明显的不同。冈田并没有对第三代取一个名字,他们的特点是,“只想看自己看得懂的作品,只想看自己喜欢的作品而已。”对他们来说,走上御宅指之路的契机是“萌”只要自己觉得萌了,就足够,哪用去管其背后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们所萌的,包括了自己看作品时候的反应,他们追求的只是这个。他们真正感兴趣的,只有自己。
冈田看到了第三代,认为御宅之道死了。
因为门槛变的太低,只要觉得萌了,就可以进来,抱有苦行僧的自尊,走荆棘道路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御宅之道中始终贯穿着中二。但到了第三代,就只剩下中二。
维持一个亚文化的活力,就必须努力维持它与外界的隔阂。如果门槛低了,简单就能进来,它的神圣性就大大降低了。所以说,御宅死了。
以上,是冈田斗司夫的论点。
我毕竟不是贵族主义的御宅,甚至不认为自己够格自称一个御宅。我常常戏谑的自称自己为“背弃宅之道的男人”。
我想,冈田对御宅的未来感到绝望,是作为贵族的悲哀。诚然,时代的缘故,使得资讯的获得不断的容易了。所以,不必像是冈田的时代一样,为了尊严,只能费劲去读查着字典才能读到外文的科幻小说。
时代已经过去了,贵族注定是风中的残烛。
在中国,放眼望去,我相信大部分御宅属于第三代。
其实,有的人觉得自己中枪了,也不用觉得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这是整个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必然性悲哀。世界变得越来越方便,从而人们失去了适应麻烦的能力。所有的媒体都是娱乐第一的,有深度的东西永远不如猎奇的东西能获得关注。这和大众的审美情趣形成了一个循环,媒体靠猎奇与庸俗拉低了观众的下限,下限变低了的观众进一步刺激媒体变得更低俗。一切神圣的都被结构,从此严肃变成了笑柄。
这一点,我也需要深深的自责。自比利海灵顿横空出世以来,连最神圣的哲学这个词,都加上个男性符号变成了“哲♂学”,我也用过。我现在决心,要少用。因为用久了,恐怕真有一天丧失对哲学的尊敬。
言归正传。面对外人的不理解,三代御宅的态度有巨大的不同。第一代贵族认为,平民不理解贵族是正常的,不强求,也不被大众眼光影响。第二代精英认为,我们要去深挖我们所喜欢的东西背后的文化,这样当不被理解的时候,就有足够的论据说明自己爱好的伟大,压过不理解自己的人。到了第三代,当不被理解的时候,常常自己搞的很生气,又责怪别人为何不来理解自己,却缺少二代那样深挖内涵的劲头。没错,还是中二。到了第三代,已经变成了纯种的中二,并且遗留下来的更多是中二的缺点。
我们一边以晒下限为荣,一边在被三次元误解成真的行为不当时,恼羞成怒的嘲笑他们“无知”,不懂我们的趣味。
这真的是三次元的错么?我一向认为,产生误解,一定是双方的责任。每一个亚文化圈的人,都需要对自己的圈子的形象负责。
比如,有的coser到某些营业的地方去拍外景内景,玩的过于欢乐,给别的顾客带来麻烦。这种事情,本人虽然没直接经历过,但一想就知道,肯定很多。还有漫展上随便玩推倒掀裙的,这种照片被三次元单拿出来,说,看,这就是“长这么大还喜欢看动画片的脑残!”被三次元妖魔化,真的很冤枉么?然后我们在去反过来妖魔化三次元,从此形成恶性循环。
我不同意冈田斗司夫所说的,一个亚文化圈应该努力保持自己和其他亚文化圈的壁垒的想法。我恰恰认为,一个亚文化圈的人有义务在言行上对自己的亚文化圈负责。因为壁垒是无论如何都会存在的,更大的隔膜往往会产生更大的仇恨。世界缺乏的是互相的理解。理解多了,矛盾就少了。虽然,让大家都进了这个门,就很难维持本文化圈的纯净性,但是,文化必须要互相融合才能进步。诚然,会有更多“伪二次元”进来。或者说,已经有很多“伪二次元”进来了。虽然会挺恶心,但是这恰恰说明二次元的魅力。就像是只有有人气的书,才会出现盗版一样。这是无法避免的。
我提倡,真正为为自己二次元身份而荣耀的人,应该扛起“贵族”和“精英”的义务。
做个贵族的御宅,并不因优越感贬低他人。要有优雅和矜持,以及神圣的责任感。
做个精英的御宅,杜绝人云亦云的只把关注点放在表面的萌,而激励自己不断的研究作品中折射出来的历史、思想等高深的东西。
愿日后的三次元,提起二次元御宅的第一反应,不再是不出门奇装异服的网虫,而是——
“啊!御宅族,我听说过!他们是一群历史学家,画家,小说家,诗人,表演艺术家,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