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闲凉 作者:时镜
分卷阅读184
我本闲凉 作者:时镜
分卷阅读184
”大约是因为此刻人在殿内,这声音听着比之前在太和殿前的时候,更为清晰,但也多了一种飘忽不定的空茫。陆锦惜走了进去。入了殿内,往前行了有十来步,垂着的目光能看到那摆着御案的台阶了,才停了下来,躬身下拜。“臣妇叩见皇上。”“平身。”毕竟是议和大典,素日不爱酒的萧彻也喝了不少,此刻有点微醺的意味。人就坐在御案后面,已换了一身深紫色绣团龙秘纹的常服,难得有些放松。“方才长公主已同朕说过了,听说夫人想让贵府那一位大公子走科举?”萧彻喊了“平身”,陆锦惜才依言起身。永宁长公主毕竟身份不同,得了萧彻赐座,此刻便端端地坐在一旁。萧彻说话的时候,她并未插话,只是打量着陆锦惜。陆锦惜看了她一眼,才借着起身的机会,又看了一眼萧彻。当今天子年才过而立,看着还甚是年轻,面容虽不是很出众,但周身有一股自然的威仪在,倒也不显得很平庸。只是……他注视着她的眼神,透着点奇怪。似乎是有些好奇,也有几分审视,更带着几分思索。科举制事关朝廷选拔任用的大事,朝廷里多的是酸腐文人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想也知道,若薛廷之之事拿出来,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别说是陆锦惜了,就是皇帝自己,都可能被骂得狗血淋头。他问的这一句话,可不那么好回答。陆锦惜心念转动间,已然将目光垂下,姿态模样里透出了几分极有迷惑性的乖觉,说话的声音也稍稍压低,给人以顺从的错觉。“臣妇一介妇人,自是妇人之仁。”“薛廷之虽是异族血脉,可自小养在大将军身边,入府后也甚是懂事,勤学好问,浑无半点蛮夷习气。男儿在世存身,总得有立足之地。他先天有疾,不善舞刀弄枪,无法承大将军之遗志,保家卫国;且如今我朝与匈奴议和,臣妇想,该是边境安平,无仗可打。”“所以,起了此心。”萧彻也是这几年来,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看这一位“大将军夫人”,更准确一点说,其实他往年基本没见过陆锦惜。如今看着,未免有些为她容貌惊叹。只是在她这一番话出口之后,他的注意力,便一下从她容貌上移开,落到了这一番话本身上。御案上堆着不少的奏折。深红色的朱砂搁在一旁,御笔搭在笔山上,今天还没动过,显得干干净净。正正放在萧彻面前的,是十几天前几名武将联名递上来的折子。不用看都知道,是反对议和。当年那一桩赐婚,就是萧彻亲自下的旨意。他也知道薛况与陆锦惜是素来没有交集的,但并没有想过最后会是这样的结局。说心里没有一点愧疚,那是假的,毕竟当初陆九龄在宫门外长跪不起,央求他收回成命,他并未应允;可要说有多愧疚,那也不可能。他毕竟是皇帝。没见着陆锦惜之前,萧彻以为这一位大将军夫人应该过得不是很好,对议和这件事本身,可能心有抵触。可见着陆锦惜,听她说了这番话……萧彻便不这么以为了。这一位久在深宅的妇人,竟似比那些个在外面征战了多年的将军武夫,更知道进退,看得清大局,言语间对议和之事浑无半点不满。只是这一点,已经让萧彻心里很舒坦了。他把御案上那几位将士反对议和的折子拿起来,看了看,沉吟了片刻,才道:“薛大将军为国征战,捐躯沙场,薛廷之虽是庶子,可的确是将军血脉,理应优待。但科举之事,事关重大,动辄牵动朝野,却不是朕一言便能定下的。”听着这意思,像是本身愿意同意?只是……陆锦惜略一揣测,便猜到了皇帝的为难之处。她当然知道应该怎么接话,只是这一刻,却偏偏只保持了沉默,并未接话。身为陆锦惜,她接话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可身为陆氏,她若接话,便会显得胆子太大,见识不凡,怕会露出些许不该的破绽。所以她依旧垂着头,一副恭聆圣训的姿态。萧彻本也不了解她,见了这般姿态也只当是寻常,所以顿了顿,便自己续道:“此次议和,本就有许多大臣反对,好不容易才定下来的。如今一旦要为贵府公子开前所未有之特例,则天下有同病相怜之文人亦必发不平之声以求同。兹事体大,更何况,文臣便也罢了,就是武将之中也有不少人反对议和之事,要让异族血脉参与科举,怕是很难。”武将……陆锦惜眼皮又没忍住跳了一跳,只觉得皇帝这话意有所指。在心中揣摩了一下,她终于把握着一个微妙的度,开了口:“臣妇一介内宅妇人,对朝政之事不敢妄议,不过昔日大将军麾下出来的几位将军,虽算不上十分通情达理,可料想对大将军的血脉也该有些情分。臣妇觉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该不会太反对吧?”这话说得,实在是有些天真。可这正是萧彻需要的。他只当自己三言两语就将这一位没什么心机的大将军夫人给诓了进去,唇边便隐隐挂了几分微笑出来。“话是这么说,可这些个大老粗,是半点面子也不给朕。光是反对议和之事的折子,便上了不知多少道了,个个都觉得朕昏庸。怕是即便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也未必肯听。”嗤。这皇帝,弯弯绕说的话说了一堆,到底还是在这里等着她呢。还好这本也不是什么大事,陆锦惜也并不反感。议和有什么不好的?既没有割地赔款,也没有丧权辱国,以大夏的实力,若真以开放之态来容纳西南西北夷狄各族,未必不能构建出一个盛世。只是这就要看萧彻想得是不是那么透了。陆锦惜当然不会傻到在这些事情上多嘴,当下只做出一脸迟疑的模样,仿佛拿捏不定主意,又怕自己说的话触怒了皇帝。只道:“若、若皇上不嫌弃,臣妇愿领圣命,规劝各位将军。”“哦?”萧彻脸上的笑容已经扩大了几分,却发出了疑惑的声音,似乎很讶异她竟然说出这种话来。眼下的情况,其实是很一拍即合的。陆锦惜从这一个字的语气中已经得到了某种信号,垂首道:“皇上金口玉言,万乘之尊,自然不好与他们讲道理。可臣妇一介女流,又身为大将军遗孀,诸位将军便算是有什么意见,也不好发作于臣妇。由臣妇去劝,再合适不过。”“哈哈哈,有道理,有道理!”萧彻终于笑出了声来,一则为陆锦惜的识时务,二则为今日这目的达成的轻松,一时有些喜上眉梢。只是念头一转,他还是微微拧了眉,颇为严肃地问了她另一个要紧的问题。“不过,事情虽能这么做,朕也的确愿意力排众议全了夫人这心愿。可是,夫人可确定,自己乃是真心要帮这庶子?须知,朕之所言,出口不改。届时夫人若要反悔,可是来不及的。”“臣妇请求于长公主时,已思虑再三。”陆锦惜躬身再拜,却是把礼数都尽够了伏地向皇帝磕了头。“皇上愿意成全,臣妇感激不尽,无论成与不成,皆代犬子谢过。他日纵使事有变故,也绝不反悔。”“夫人的决心
分卷阅读184
-
分卷阅读184
-
分卷阅读184
我本闲凉 作者:时镜
分卷阅读184
”大约是因为此刻人在殿内,这声音听着比之前在太和殿前的时候,更为清晰,但也多了一种飘忽不定的空茫。陆锦惜走了进去。入了殿内,往前行了有十来步,垂着的目光能看到那摆着御案的台阶了,才停了下来,躬身下拜。“臣妇叩见皇上。”“平身。”毕竟是议和大典,素日不爱酒的萧彻也喝了不少,此刻有点微醺的意味。人就坐在御案后面,已换了一身深紫色绣团龙秘纹的常服,难得有些放松。“方才长公主已同朕说过了,听说夫人想让贵府那一位大公子走科举?”萧彻喊了“平身”,陆锦惜才依言起身。永宁长公主毕竟身份不同,得了萧彻赐座,此刻便端端地坐在一旁。萧彻说话的时候,她并未插话,只是打量着陆锦惜。陆锦惜看了她一眼,才借着起身的机会,又看了一眼萧彻。当今天子年才过而立,看着还甚是年轻,面容虽不是很出众,但周身有一股自然的威仪在,倒也不显得很平庸。只是……他注视着她的眼神,透着点奇怪。似乎是有些好奇,也有几分审视,更带着几分思索。科举制事关朝廷选拔任用的大事,朝廷里多的是酸腐文人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想也知道,若薛廷之之事拿出来,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别说是陆锦惜了,就是皇帝自己,都可能被骂得狗血淋头。他问的这一句话,可不那么好回答。陆锦惜心念转动间,已然将目光垂下,姿态模样里透出了几分极有迷惑性的乖觉,说话的声音也稍稍压低,给人以顺从的错觉。“臣妇一介妇人,自是妇人之仁。”“薛廷之虽是异族血脉,可自小养在大将军身边,入府后也甚是懂事,勤学好问,浑无半点蛮夷习气。男儿在世存身,总得有立足之地。他先天有疾,不善舞刀弄枪,无法承大将军之遗志,保家卫国;且如今我朝与匈奴议和,臣妇想,该是边境安平,无仗可打。”“所以,起了此心。”萧彻也是这几年来,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看这一位“大将军夫人”,更准确一点说,其实他往年基本没见过陆锦惜。如今看着,未免有些为她容貌惊叹。只是在她这一番话出口之后,他的注意力,便一下从她容貌上移开,落到了这一番话本身上。御案上堆着不少的奏折。深红色的朱砂搁在一旁,御笔搭在笔山上,今天还没动过,显得干干净净。正正放在萧彻面前的,是十几天前几名武将联名递上来的折子。不用看都知道,是反对议和。当年那一桩赐婚,就是萧彻亲自下的旨意。他也知道薛况与陆锦惜是素来没有交集的,但并没有想过最后会是这样的结局。说心里没有一点愧疚,那是假的,毕竟当初陆九龄在宫门外长跪不起,央求他收回成命,他并未应允;可要说有多愧疚,那也不可能。他毕竟是皇帝。没见着陆锦惜之前,萧彻以为这一位大将军夫人应该过得不是很好,对议和这件事本身,可能心有抵触。可见着陆锦惜,听她说了这番话……萧彻便不这么以为了。这一位久在深宅的妇人,竟似比那些个在外面征战了多年的将军武夫,更知道进退,看得清大局,言语间对议和之事浑无半点不满。只是这一点,已经让萧彻心里很舒坦了。他把御案上那几位将士反对议和的折子拿起来,看了看,沉吟了片刻,才道:“薛大将军为国征战,捐躯沙场,薛廷之虽是庶子,可的确是将军血脉,理应优待。但科举之事,事关重大,动辄牵动朝野,却不是朕一言便能定下的。”听着这意思,像是本身愿意同意?只是……陆锦惜略一揣测,便猜到了皇帝的为难之处。她当然知道应该怎么接话,只是这一刻,却偏偏只保持了沉默,并未接话。身为陆锦惜,她接话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可身为陆氏,她若接话,便会显得胆子太大,见识不凡,怕会露出些许不该的破绽。所以她依旧垂着头,一副恭聆圣训的姿态。萧彻本也不了解她,见了这般姿态也只当是寻常,所以顿了顿,便自己续道:“此次议和,本就有许多大臣反对,好不容易才定下来的。如今一旦要为贵府公子开前所未有之特例,则天下有同病相怜之文人亦必发不平之声以求同。兹事体大,更何况,文臣便也罢了,就是武将之中也有不少人反对议和之事,要让异族血脉参与科举,怕是很难。”武将……陆锦惜眼皮又没忍住跳了一跳,只觉得皇帝这话意有所指。在心中揣摩了一下,她终于把握着一个微妙的度,开了口:“臣妇一介内宅妇人,对朝政之事不敢妄议,不过昔日大将军麾下出来的几位将军,虽算不上十分通情达理,可料想对大将军的血脉也该有些情分。臣妇觉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该不会太反对吧?”这话说得,实在是有些天真。可这正是萧彻需要的。他只当自己三言两语就将这一位没什么心机的大将军夫人给诓了进去,唇边便隐隐挂了几分微笑出来。“话是这么说,可这些个大老粗,是半点面子也不给朕。光是反对议和之事的折子,便上了不知多少道了,个个都觉得朕昏庸。怕是即便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也未必肯听。”嗤。这皇帝,弯弯绕说的话说了一堆,到底还是在这里等着她呢。还好这本也不是什么大事,陆锦惜也并不反感。议和有什么不好的?既没有割地赔款,也没有丧权辱国,以大夏的实力,若真以开放之态来容纳西南西北夷狄各族,未必不能构建出一个盛世。只是这就要看萧彻想得是不是那么透了。陆锦惜当然不会傻到在这些事情上多嘴,当下只做出一脸迟疑的模样,仿佛拿捏不定主意,又怕自己说的话触怒了皇帝。只道:“若、若皇上不嫌弃,臣妇愿领圣命,规劝各位将军。”“哦?”萧彻脸上的笑容已经扩大了几分,却发出了疑惑的声音,似乎很讶异她竟然说出这种话来。眼下的情况,其实是很一拍即合的。陆锦惜从这一个字的语气中已经得到了某种信号,垂首道:“皇上金口玉言,万乘之尊,自然不好与他们讲道理。可臣妇一介女流,又身为大将军遗孀,诸位将军便算是有什么意见,也不好发作于臣妇。由臣妇去劝,再合适不过。”“哈哈哈,有道理,有道理!”萧彻终于笑出了声来,一则为陆锦惜的识时务,二则为今日这目的达成的轻松,一时有些喜上眉梢。只是念头一转,他还是微微拧了眉,颇为严肃地问了她另一个要紧的问题。“不过,事情虽能这么做,朕也的确愿意力排众议全了夫人这心愿。可是,夫人可确定,自己乃是真心要帮这庶子?须知,朕之所言,出口不改。届时夫人若要反悔,可是来不及的。”“臣妇请求于长公主时,已思虑再三。”陆锦惜躬身再拜,却是把礼数都尽够了伏地向皇帝磕了头。“皇上愿意成全,臣妇感激不尽,无论成与不成,皆代犬子谢过。他日纵使事有变故,也绝不反悔。”“夫人的决心
分卷阅读184
-
分卷阅读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