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荣华 作者:郁雨竹
分卷阅读166
林氏荣华 作者:郁雨竹
分卷阅读166
赛似的卖力干活儿。
林管家看着满意不已,姑奶奶说得果然没错,让流民与宗族子弟混在一起干活效果的确要好很多。
只要一开始杜绝宗族子弟欺压流民的事发生就行。不过林管家也没机会出手,因为这一批被送过来的子弟即便对林清婉不服气,心地却还善良得很,哪怕自己偷懒也不会压迫流民帮自己干活。
反而,他们还很同情流民,有时看见瘦瘦小小的少年艰难的拖着板车时还会顺手帮一把。
看见他们这样的表现,便是林清婉也松了一口气,她还真怕所教非人。
第124章 新年
二十天过,天气越发寒冷,宗族子弟们挤在一起站在林清婉跟前。
林清婉对她身后的十六个女孩挥了挥手,让她们一起站进去,这才道:“从今日开始你们便去纸坊里学习草纸的制作方法,工匠们会倾囊相授,但能学到多少就看你们各自的本事了。”
林传高声问,“姑姑,如何才算学出师呢?”
“你们独自能做成一套纸,成功率在八成以上的算出师,到时你们就可以走了。”
“那,姑奶奶,我们过年怎么办?”
“你要能在过年前学会,那就过年前离开。”
子弟们苦了脸,离过年只有十天了,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会?
看来只能在纸坊过年了。
林玉滨跟族中姐妹相处久了有了感情,很是跃跃欲试的问,“姑姑,我也要与他们一起去学吗?”
林清婉瞥了她一眼道:“不,从今天开始我们会账,你留下帮我。”
林玉滨失望的“哦”了一声,给小伙伴们使了个眼色,恹恹的下去了。
一群人被拉到庄子的另一头开始学习,就从浸泡秸秆开始,而工匠们早已准备好了材料。
做草纸的主要原料便是秸秆,这东西林家庄多的是,所以都不用大家多费心。
其中最贵重的只怕是石灰了,需要五文钱一担,家境还算宽裕的子弟听了便一笑,五文钱家里还是拿得出来的。
工匠们却道:“石灰虽便宜,但我们也不能浪费,因为草纸售价低,我们要挣更多的钱就得尽量降低成本,所以在洗纸时最好不要在活水或塘里清洗,而是要在大木盆或一个水坑里,这样洗出来的石灰还可以反复使用。”
工匠们早摸索出一套方法,要是单挖一个小水坑洗纸,那就在底下垫一层油布,等石灰沉淀后把水掏空就能拿出来。
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连忙将这些方法记在小本本上。
林氏的子弟,不论贫富,到了年纪都是要送学堂的,等把字学全了,要是没那个天赋才出学堂,所以他们都是识字的。
女孩们则跟着父兄学过,但她们学字没有系统的学过,许多字都不会写,但她们都聪明得很,知道先用其他的符号代替,等休息了再抄堂兄弟们的。
敢不给抄?
那就找侄儿们的笔记抄。
这边在学制纸,别院那边也热闹起来。
因为地里的活儿干完了,但流民们劳动的时间还没到。
林清婉便让人从庄户里选出几个做豆腐手艺比较好的人来领着他们去做豆腐。
做老师有额外的补贴,每天三十文,所以庄户们都抢疯了。
余柱的豆腐便做得很好,他点的豆腐又嫩又香,是庄子里的头一份。
所以很自豪的去了。
刘大娘和钱瑞家的也当选了,林管家选出来的流民有六是妇人,这些人便由她们选择。
因为他们活儿还没干够时间,所以这六日他们便还没开始学习,而是先体验一下如何做豆腐,点豆腐那个重要环节还是庄户们来。
做好的豆腐一筐一筐的堆在门口,便有城里的小贩挑了担子来拿货,以豆换豆腐,或以钱换豆腐,拿出去卖了赚些辛苦钱。
而有的饭馆酒楼则是成车成车的往回拉,就连卢家,尚家这样的大户人家都派了人来买。
毕竟外面买的不如林家别院出的正宗不是?
苏州内外又开始飘着一股豆香味,临近过年,大家也舍得吃,尤其是这隆冬时节,只有窖存的菘菜和干菜,菜色不免单调些,这豆腐就显得好吃了。
也不必日日吃,隔个两天,那销量就有多少了。
被流民们的到来打断的豆腐生意又开始兴盛起来,除了林家别院,其他先前学了手艺去的人也开始做豆腐挑去卖。
赵胜想当看不见都不行,只要看见豆腐他就想起他的饕餮楼,胸中便有一股怒气。
“派个人去林家别院问问林清婉,可还记得她答应过我什么,她可是说过林氏不会再卖豆腐的。”
他不高兴,对方也别想高兴。
但林清婉很高兴,对林管家道:“你去和他说,就说我说的,我当时说的可是没有我的允许,庄户和族人绝对不卖豆腐,然而我现在允许了。”
林管家抽了抽嘴角,低声应下。
林清婉想了想又乐道:“他要是再说我不守信,您就说我们家书局的宣纸早断货了,问他何时给我们供应上。”
林管家笑着应下,赵胜估计是气疯了,不然两家都闹成这样了,何必再来自取其辱?
赵胜的传话倒是让林清婉记起了一事,“这豆腐的吃法有很多,我们得让人知道,我们并不是在针对赵家,而是的确发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
于是她把厨娘叫来,豆腐除了可以是白白嫩嫩的豆腐外,还可以是豆花,豆腐果和豆皮……
厨娘是个很有天赋的人,几乎是一点就透,她都不用说得太清楚,只要给她一个灵感她就自己能琢磨出来。
厨娘研究出来后便教给佃户和庄户们,庄户们学会了再教给流民。
因为林清婉的大方,他们也觉得这些技艺没什么,既然已经教了一二,那便连着三一起教了吧。
能学到多少就看他们了。
于是苏州百姓又有了新吃食,因为二次加工过的豆腐制品存储时间比较长,所以开始有商人拉着这些东西去其他城市售卖。
大年初一,余柱和刘大娘等人便把流民们聚在一起,开始教他们最后一个步骤点豆腐。
做豆腐并不复杂,他们跟着做了几天,就算余柱他们没正式教,看也看会了。
只是他们还不会制作点豆腐的东西和点豆腐而已。
这两步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简单,
庄户们轮流让他们来点,试出来的豆腐好的便拿出去卖,不好的便留着自家吃了。
这是林清婉一早便嘱咐了的,正好过年,除了别院里的下人,庄户,佃户及长工和各作坊都要加餐。
豆腐加肉一起炖,再放些菘菜,不知比往年的豆饭美味多少,这个年大家过得都很满足。
初一不出远
分卷阅读166
-
分卷阅读166
-
分卷阅读166
林氏荣华 作者:郁雨竹
分卷阅读166
赛似的卖力干活儿。
林管家看着满意不已,姑奶奶说得果然没错,让流民与宗族子弟混在一起干活效果的确要好很多。
只要一开始杜绝宗族子弟欺压流民的事发生就行。不过林管家也没机会出手,因为这一批被送过来的子弟即便对林清婉不服气,心地却还善良得很,哪怕自己偷懒也不会压迫流民帮自己干活。
反而,他们还很同情流民,有时看见瘦瘦小小的少年艰难的拖着板车时还会顺手帮一把。
看见他们这样的表现,便是林清婉也松了一口气,她还真怕所教非人。
第124章 新年
二十天过,天气越发寒冷,宗族子弟们挤在一起站在林清婉跟前。
林清婉对她身后的十六个女孩挥了挥手,让她们一起站进去,这才道:“从今日开始你们便去纸坊里学习草纸的制作方法,工匠们会倾囊相授,但能学到多少就看你们各自的本事了。”
林传高声问,“姑姑,如何才算学出师呢?”
“你们独自能做成一套纸,成功率在八成以上的算出师,到时你们就可以走了。”
“那,姑奶奶,我们过年怎么办?”
“你要能在过年前学会,那就过年前离开。”
子弟们苦了脸,离过年只有十天了,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会?
看来只能在纸坊过年了。
林玉滨跟族中姐妹相处久了有了感情,很是跃跃欲试的问,“姑姑,我也要与他们一起去学吗?”
林清婉瞥了她一眼道:“不,从今天开始我们会账,你留下帮我。”
林玉滨失望的“哦”了一声,给小伙伴们使了个眼色,恹恹的下去了。
一群人被拉到庄子的另一头开始学习,就从浸泡秸秆开始,而工匠们早已准备好了材料。
做草纸的主要原料便是秸秆,这东西林家庄多的是,所以都不用大家多费心。
其中最贵重的只怕是石灰了,需要五文钱一担,家境还算宽裕的子弟听了便一笑,五文钱家里还是拿得出来的。
工匠们却道:“石灰虽便宜,但我们也不能浪费,因为草纸售价低,我们要挣更多的钱就得尽量降低成本,所以在洗纸时最好不要在活水或塘里清洗,而是要在大木盆或一个水坑里,这样洗出来的石灰还可以反复使用。”
工匠们早摸索出一套方法,要是单挖一个小水坑洗纸,那就在底下垫一层油布,等石灰沉淀后把水掏空就能拿出来。
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连忙将这些方法记在小本本上。
林氏的子弟,不论贫富,到了年纪都是要送学堂的,等把字学全了,要是没那个天赋才出学堂,所以他们都是识字的。
女孩们则跟着父兄学过,但她们学字没有系统的学过,许多字都不会写,但她们都聪明得很,知道先用其他的符号代替,等休息了再抄堂兄弟们的。
敢不给抄?
那就找侄儿们的笔记抄。
这边在学制纸,别院那边也热闹起来。
因为地里的活儿干完了,但流民们劳动的时间还没到。
林清婉便让人从庄户里选出几个做豆腐手艺比较好的人来领着他们去做豆腐。
做老师有额外的补贴,每天三十文,所以庄户们都抢疯了。
余柱的豆腐便做得很好,他点的豆腐又嫩又香,是庄子里的头一份。
所以很自豪的去了。
刘大娘和钱瑞家的也当选了,林管家选出来的流民有六是妇人,这些人便由她们选择。
因为他们活儿还没干够时间,所以这六日他们便还没开始学习,而是先体验一下如何做豆腐,点豆腐那个重要环节还是庄户们来。
做好的豆腐一筐一筐的堆在门口,便有城里的小贩挑了担子来拿货,以豆换豆腐,或以钱换豆腐,拿出去卖了赚些辛苦钱。
而有的饭馆酒楼则是成车成车的往回拉,就连卢家,尚家这样的大户人家都派了人来买。
毕竟外面买的不如林家别院出的正宗不是?
苏州内外又开始飘着一股豆香味,临近过年,大家也舍得吃,尤其是这隆冬时节,只有窖存的菘菜和干菜,菜色不免单调些,这豆腐就显得好吃了。
也不必日日吃,隔个两天,那销量就有多少了。
被流民们的到来打断的豆腐生意又开始兴盛起来,除了林家别院,其他先前学了手艺去的人也开始做豆腐挑去卖。
赵胜想当看不见都不行,只要看见豆腐他就想起他的饕餮楼,胸中便有一股怒气。
“派个人去林家别院问问林清婉,可还记得她答应过我什么,她可是说过林氏不会再卖豆腐的。”
他不高兴,对方也别想高兴。
但林清婉很高兴,对林管家道:“你去和他说,就说我说的,我当时说的可是没有我的允许,庄户和族人绝对不卖豆腐,然而我现在允许了。”
林管家抽了抽嘴角,低声应下。
林清婉想了想又乐道:“他要是再说我不守信,您就说我们家书局的宣纸早断货了,问他何时给我们供应上。”
林管家笑着应下,赵胜估计是气疯了,不然两家都闹成这样了,何必再来自取其辱?
赵胜的传话倒是让林清婉记起了一事,“这豆腐的吃法有很多,我们得让人知道,我们并不是在针对赵家,而是的确发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
于是她把厨娘叫来,豆腐除了可以是白白嫩嫩的豆腐外,还可以是豆花,豆腐果和豆皮……
厨娘是个很有天赋的人,几乎是一点就透,她都不用说得太清楚,只要给她一个灵感她就自己能琢磨出来。
厨娘研究出来后便教给佃户和庄户们,庄户们学会了再教给流民。
因为林清婉的大方,他们也觉得这些技艺没什么,既然已经教了一二,那便连着三一起教了吧。
能学到多少就看他们了。
于是苏州百姓又有了新吃食,因为二次加工过的豆腐制品存储时间比较长,所以开始有商人拉着这些东西去其他城市售卖。
大年初一,余柱和刘大娘等人便把流民们聚在一起,开始教他们最后一个步骤点豆腐。
做豆腐并不复杂,他们跟着做了几天,就算余柱他们没正式教,看也看会了。
只是他们还不会制作点豆腐的东西和点豆腐而已。
这两步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简单,
庄户们轮流让他们来点,试出来的豆腐好的便拿出去卖,不好的便留着自家吃了。
这是林清婉一早便嘱咐了的,正好过年,除了别院里的下人,庄户,佃户及长工和各作坊都要加餐。
豆腐加肉一起炖,再放些菘菜,不知比往年的豆饭美味多少,这个年大家过得都很满足。
初一不出远
分卷阅读166
-
分卷阅读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