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3
老身聊发少年狂 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
分卷阅读223
……”楚睿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奏书,“汾州马场有逆贼作乱,圈养了上万匹战马却不通报朝廷,在草原上私圈草场,引得牧民一片激愤。后见李国公出京巡查,竟伙同叛贼半路截杀,致使一百多骁骑营精兵死于吕梁,李国公吉人天相,逃出生天,后又九死一生,到达了灵原。”
众朝臣听得这其中的一波三折,顿时议论纷纷,互相打眼色的有,面色沉重的也有。楚睿在上面对他们的神情看的一清二楚,心中一声冷笑,接着又说道:
“此事还没有完。那意图谋反之人眼见事情就要败露,居然派了三千骑兵奔赴灵原,夺了灵原县,准备把知情之人杀个干干净净,再夺了马场。”
这下朝臣一片哗然。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若真是如此,请速速出兵,收服灵原。”晋国公张诺走出来奏道:“兵者大事也,决不可姑息。”
他听得皇帝如此说,以为李茂也在灵原县,被他们给抓了。又怕皇帝以李茂为念,延误了战机,连忙启奏。
也有些世族官宦心内高兴,恨不得李茂就死在那里最好。
“不用了,如今灵原之乱已经平定。李茂被草原上的羯人所救,派出使者从草原绕道去了凉州,搬来了西军,正好解了灵原之危。此外,通州赈灾的御史中丞周青也提前到了汾州,夺了马场,抢回了万匹战马。”
楚睿见下面众臣神情大变,心中涌起无限的快意。
他日日坐在京中和这些大臣扯皮,何时有现在这般把他们吓得大惊失色的场景。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乐上几日了。
楚睿心情大好,振臂一呼:
“朕有这些忠臣良将,又何愁大楚不兴?”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跪下山呼万岁。
楚睿站在龙庭之上,自觉从登基到现在,从未像现在这般满足过。他在一片“万岁声”中,站起身,连颁几道御令,众臣摄于其威,竟是没有多少反对之声。
楚睿先是命令中军先接管马场,四周调集粮草以供马场只需,又命令那支西军押解俘虏和逆贼回京。
汾州布政使和指挥使在任数年,竟没有发觉汾州马场不对,楚睿命就地罢了官职,随西军一同押解进京审讯。
原汾州参议刘鹏暂领汾州布政使一职,兵部的“司马”一部前往马场,将这些战马重新登记入册,打上大楚烙记,分散到西北各地的马场去。
同时彻查各马场,又命西军随时戒备,以防有人作乱,能够立即点兵征讨。
叛乱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汾州马场之事消息已泄,这群叛军的幕后之人随时都可能举起反旗反了,楚睿已经得到李茂密报,得知这支叛军有可能是定北军之人,楚睿此时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放心北面。
他有心要李茂暂时留在汾州,关键时刻可以掌印监军负责平乱,然而此事千头万绪,折子里又不能说个明白,他不得不急召李茂回京,让御史中丞周青暂时留下听命。
来年关外各族有可能陷入饥荒,北军此时再乱,怕是要成大祸,现在正是安抚各游牧部落的时候,楚睿索性又下了恩旨,让李茂带着羯人的首领及族人、以及参与了救援的各族使者入京领赏。
若这些人能为大楚所用,成为异族的使者,出关宣扬大楚的德政,最多再废一些牛羊粮食,边关牧民有了吃喝,想来是不会轻易南下劫掠边关的。
楚睿一边兴奋与他终于可以借此事重新执掌兵权,震慑各方势力,一边又忧心与谋反、赈灾、边关等国事,加之通过汾州马场之事,他又发现了许多大楚的弊病,这些都需要慢慢解决。皇宫里接连七八天,楚睿都在不停的宣召大臣进宫问政问策,大朝会也是每天到中午才得结束。
许多世族虽然不满意这位皇帝一心想要限制他们的权利,却也不希望大楚再次动乱,打破好不容易才维持的局面。这些人除非有必胜的把握,不然不会随意倒戈,此时也不敢再拖后腿,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又给予各种方便。
大楚立国数十年来,除了一开始那几年,就没有这般上下一心,君臣相得过。
另一边,信国公府。
朝廷来了圣上的手谕,楚睿有感于信国公三代忠良,亲自把这次叛乱之事写的清清楚楚,又在信中颇多夸奖李茂李锐二人,就为了能安抚邱老太君的心神。
他甚至还考虑到顾卿不认识字,让那使官一定要给顾卿读个明白。
此时顾卿、李铭二人每天在家强装镇定,已经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李铭是不敢露出一点痕迹,害怕让母亲担心,惊动了胎气,而顾卿一人支撑着信国公府全府上下,既要管家,又揪心着李锐和李茂,早已经是心力憔悴,此时一接到皇帝的书信,总算松了一口气。
只是她不但没有如其他人那般感激涕零,深谢君恩,心中甚至还有些难过。
这般危险的事情,又是谋反,又是攻城,这皇帝竟然瞒着整个大楚滴水不漏,若不是李茂当机立断,调了西军过来,如果要等这皇帝来救,尸体都凉透了!
李锐出京救人,现在是立功回来了,可这路上要有个万一,岂不是搭进去两条命?
这时代通讯这般不发达,连送个信都要几天,折子到了京城,报的是喜,可如果报的是丧,她除了能够接受事实,还能做什么?
让她谢恩?她怎么可能感激的起来?难道这马场与灵原之乱真的是靠着皇帝英明神武才平定的吗?
笑话!
不过听到李茂和李锐不但没有事,还立了奇功回来,信国公府全府上下都喜气洋洋的,家中亲友更是上门来贺,人一多事就多,倒让顾卿没有时间再多感慨。
二月初,五千西军押解叛贼和犯官入京,顾卿一早接到了消息,派出了家人在京外等候,又在府里准备好了一切,就等李茂李锐两人回来接风洗尘。
李锐不是官身,也没想领什么功劳,便谢绝了一起进宫的好意,一马当先,先回家让奶奶安心。塔娜和其他草原女子也不能入宫,她们此番上京是来向邱老太君学习织造之术的,见李锐要回府见奶奶,也跟着李锐一起,准备先进城去。
李锐武力惊人,出京救叔一事又给了他诸多磨练,心性和言谈都与普通少年不同。李茂带着草原部族众人上京,这些人见
分卷阅读223
-
分卷阅读223
……”楚睿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奏书,“汾州马场有逆贼作乱,圈养了上万匹战马却不通报朝廷,在草原上私圈草场,引得牧民一片激愤。后见李国公出京巡查,竟伙同叛贼半路截杀,致使一百多骁骑营精兵死于吕梁,李国公吉人天相,逃出生天,后又九死一生,到达了灵原。”
众朝臣听得这其中的一波三折,顿时议论纷纷,互相打眼色的有,面色沉重的也有。楚睿在上面对他们的神情看的一清二楚,心中一声冷笑,接着又说道:
“此事还没有完。那意图谋反之人眼见事情就要败露,居然派了三千骑兵奔赴灵原,夺了灵原县,准备把知情之人杀个干干净净,再夺了马场。”
这下朝臣一片哗然。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若真是如此,请速速出兵,收服灵原。”晋国公张诺走出来奏道:“兵者大事也,决不可姑息。”
他听得皇帝如此说,以为李茂也在灵原县,被他们给抓了。又怕皇帝以李茂为念,延误了战机,连忙启奏。
也有些世族官宦心内高兴,恨不得李茂就死在那里最好。
“不用了,如今灵原之乱已经平定。李茂被草原上的羯人所救,派出使者从草原绕道去了凉州,搬来了西军,正好解了灵原之危。此外,通州赈灾的御史中丞周青也提前到了汾州,夺了马场,抢回了万匹战马。”
楚睿见下面众臣神情大变,心中涌起无限的快意。
他日日坐在京中和这些大臣扯皮,何时有现在这般把他们吓得大惊失色的场景。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乐上几日了。
楚睿心情大好,振臂一呼:
“朕有这些忠臣良将,又何愁大楚不兴?”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跪下山呼万岁。
楚睿站在龙庭之上,自觉从登基到现在,从未像现在这般满足过。他在一片“万岁声”中,站起身,连颁几道御令,众臣摄于其威,竟是没有多少反对之声。
楚睿先是命令中军先接管马场,四周调集粮草以供马场只需,又命令那支西军押解俘虏和逆贼回京。
汾州布政使和指挥使在任数年,竟没有发觉汾州马场不对,楚睿命就地罢了官职,随西军一同押解进京审讯。
原汾州参议刘鹏暂领汾州布政使一职,兵部的“司马”一部前往马场,将这些战马重新登记入册,打上大楚烙记,分散到西北各地的马场去。
同时彻查各马场,又命西军随时戒备,以防有人作乱,能够立即点兵征讨。
叛乱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汾州马场之事消息已泄,这群叛军的幕后之人随时都可能举起反旗反了,楚睿已经得到李茂密报,得知这支叛军有可能是定北军之人,楚睿此时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放心北面。
他有心要李茂暂时留在汾州,关键时刻可以掌印监军负责平乱,然而此事千头万绪,折子里又不能说个明白,他不得不急召李茂回京,让御史中丞周青暂时留下听命。
来年关外各族有可能陷入饥荒,北军此时再乱,怕是要成大祸,现在正是安抚各游牧部落的时候,楚睿索性又下了恩旨,让李茂带着羯人的首领及族人、以及参与了救援的各族使者入京领赏。
若这些人能为大楚所用,成为异族的使者,出关宣扬大楚的德政,最多再废一些牛羊粮食,边关牧民有了吃喝,想来是不会轻易南下劫掠边关的。
楚睿一边兴奋与他终于可以借此事重新执掌兵权,震慑各方势力,一边又忧心与谋反、赈灾、边关等国事,加之通过汾州马场之事,他又发现了许多大楚的弊病,这些都需要慢慢解决。皇宫里接连七八天,楚睿都在不停的宣召大臣进宫问政问策,大朝会也是每天到中午才得结束。
许多世族虽然不满意这位皇帝一心想要限制他们的权利,却也不希望大楚再次动乱,打破好不容易才维持的局面。这些人除非有必胜的把握,不然不会随意倒戈,此时也不敢再拖后腿,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又给予各种方便。
大楚立国数十年来,除了一开始那几年,就没有这般上下一心,君臣相得过。
另一边,信国公府。
朝廷来了圣上的手谕,楚睿有感于信国公三代忠良,亲自把这次叛乱之事写的清清楚楚,又在信中颇多夸奖李茂李锐二人,就为了能安抚邱老太君的心神。
他甚至还考虑到顾卿不认识字,让那使官一定要给顾卿读个明白。
此时顾卿、李铭二人每天在家强装镇定,已经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李铭是不敢露出一点痕迹,害怕让母亲担心,惊动了胎气,而顾卿一人支撑着信国公府全府上下,既要管家,又揪心着李锐和李茂,早已经是心力憔悴,此时一接到皇帝的书信,总算松了一口气。
只是她不但没有如其他人那般感激涕零,深谢君恩,心中甚至还有些难过。
这般危险的事情,又是谋反,又是攻城,这皇帝竟然瞒着整个大楚滴水不漏,若不是李茂当机立断,调了西军过来,如果要等这皇帝来救,尸体都凉透了!
李锐出京救人,现在是立功回来了,可这路上要有个万一,岂不是搭进去两条命?
这时代通讯这般不发达,连送个信都要几天,折子到了京城,报的是喜,可如果报的是丧,她除了能够接受事实,还能做什么?
让她谢恩?她怎么可能感激的起来?难道这马场与灵原之乱真的是靠着皇帝英明神武才平定的吗?
笑话!
不过听到李茂和李锐不但没有事,还立了奇功回来,信国公府全府上下都喜气洋洋的,家中亲友更是上门来贺,人一多事就多,倒让顾卿没有时间再多感慨。
二月初,五千西军押解叛贼和犯官入京,顾卿一早接到了消息,派出了家人在京外等候,又在府里准备好了一切,就等李茂李锐两人回来接风洗尘。
李锐不是官身,也没想领什么功劳,便谢绝了一起进宫的好意,一马当先,先回家让奶奶安心。塔娜和其他草原女子也不能入宫,她们此番上京是来向邱老太君学习织造之术的,见李锐要回府见奶奶,也跟着李锐一起,准备先进城去。
李锐武力惊人,出京救叔一事又给了他诸多磨练,心性和言谈都与普通少年不同。李茂带着草原部族众人上京,这些人见
分卷阅读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