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王世家 作者:中元
分卷阅读56
并未掌事,她的亲族又差不多都死干净了,怎么会得罪谢鸣?真是令人费解。
想要借刀杀人?这也没什么,便是错杀,也是十六姨她自己运道不好。只是自己日后是要登极的人,借刀杀人可以,自己身边决不能留不知底细的!赵王想着,左手无意识地握紧拳头,青筋暴起。
第41章 兄妹
长宁回到府中,本以为会受到谋士们的劝谏,心中连说辞都已经想好,不料众人只是立在一旁,纷纷叹息,不发一言。
韩慎年轻,看不过,问了一句,“殿下难道是想效仿直言犯谏的关龙逢?”也转身离开了。
使者至齐国,齐王畏罪,不敢来京,遂自杀。
与沂王所料,半句不差。
朝中得了消息,自是大喜,以齐王有罪为名,无嗣,国除,收回国土。齐地广袤,不封亲信不足以安人。此时有皇长女在,本应以齐作为她的封地,只是她避祸骊山。皇帝没有发话,朝臣也不知皇帝心中如何想,建议封王的奏章就没有上,一意观望。不料皇帝私底下仍遣了沂王去问大皇女的意思。
中朝变化,百姓知道只是叹息,当年老齐王战功赫赫,如何风光,如今不过两代,就落得个无嗣的结局,也是“盈不可久”的道理。
长宁抽了空去了趟骊山打转,仍旧毫无收获地回来,韩慎也是知道这个差事的,心中疑惑,虽说大皇女是皇帝长女,但其实无权无势,又不是真的无欲无求,若是真的要办成这个差事,还愁没有办法吗?可是长宁却去了两三次都无功而返,莫不是?于是去问长宁。
长宁倒是惊异韩慎心思细腻,看事情也通透,不料被她看透了自己的心思,于是承认:“都说齐地地广千里,其实值得什么?我们家就出了老大这么一个无心权势,只要自个儿清静的。既然我们几个都无法得偿所愿,能做到的,为什么不全了她这个心愿?也是为的保全她的性命。”皇帝仍旧惦记着她的长女,但是皇帝眼里的香饽饽在大皇女眼里却是烫手的山芋。长宁说这话时有遗憾、又有怜惜。
长宁原来还有这样的心思,韩慎知道自己之前心中到底小瞧了她,说:“殿下好心维护,也不知道大皇女心中领不领这个情?”
长宁失笑,说:“就你俗气。”两人笑过不提。
过后长宁向皇帝禀告:大皇女意如磐石。皇帝知道自己的女儿性子有多执拗,也就不再提了。
这两日常朝中无事,到了第三日,朝臣的奏章雪花般地飘来,大言沂王高义。皇帝看了只是笑,还和左右闲话:“沂王不知得罪了什么人,还要非议她。”
然而所谓三人成虎,随着朝臣中上书的人愈多,称赞沂王的声音愈烈,就连天下的学子都纷纷上书,为沂王请命,其声势浩大,真有民心所向的意思。皇帝终于收了脸上笑意,只是阴沉地望着案上的奏疏不言语,也不召见三公商议。因为皇帝心绪不佳,左右服侍的都胆颤心惊,生怕一个不小心殃及自身。
再则,民间的事议也越演越烈,其中,以南山书院为首。山长也知道此事牵涉朝中,恐怕不好,却压不下来。私下叹息:“所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此之谓也。老子又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说得就是她呀!长宁多好一个孩子,就是性子拗,若还是这样直言不讳,迟早会不得其死然。朝堂云诡波谲,如果连累书院,就是老妇的罪过了。”
此事即将闹到天下尽知的地步,沂王府中一时愁云密布。长宁知道难以善了,只能亲身前往宫中请罪。钱意还试探着问:“朝中上书为殿下进言的,不是素来与府上相熟的。府上最近也没有和书院那边联系,怎会如此?可是殿下所为?”
长宁闻言,深深地望着钱意,气得说不出话来。她平日为了避讳,根本不敢结交朝臣。不料如今仍遭人诋毁,却无对策。
韩慎说:“钱娘子莫要这样问,朝臣上书虽是赞誉殿下,其实不安好心。陛下多疑,称赞殿下的越多,越惹得她疑心。南山的情况也是一样。此事殿下半点好也讨不到,百害而无一利,钱娘子怎么会以为是殿下所为呢?”
韩慎见钱意明白过来,又问,“为今之计,不知府上在朝中可有人能用,能挽过舆论来?南山的事情却是难办。”
整个皇室只有长宁一人在南山书院念的书,寻常人自然以为南山是长宁的势力范围,出了什么事也下意识以为是长宁指使,更何况是这些称赞长宁的言论。其实,这些书生当中,也不乏利欲熏心的。
长宁摇了摇头,以亲王之身结交朝臣是大忌,她平素注意,此时自然也没办法从朝中出力,说:“南山的事,我手书一封,交给山长。南山要从此事中脱身才好,不然,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就是前车之鉴。现任山长是个沉稳有分寸办得大事的,她自然有办法。”
一阵沉默,钱意叫了一声:“殿下……”没有说下去,脸上是责备神情。长宁知道她想说的是为齐王进言的事,若是没有为齐王进言,哪里来的这些事呢?长宁面色难看,却没有说什么。
韩慎问:“殿下有什么打算。”
“我要马上进宫请罪。依陛下的性子,若是见我还好。若是避而不见……”长宁没有说下去,而是问,“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眼下陛下疑心的是殿下左右朝政,又太得民心。若是让陛下相信,此事是朝臣指使,分封诸王,本就是为了巩卫皇室,殿下自然会安然无恙。”韩慎说完,几个人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却说东方歌自从告发齐王得力,朝中收回了齐地,自然要以示嘉奖,于是给她封了个典属国,金千斤,布帛无数。这个东方氏是个放诞不羁的,得了爵位与封赏之后,行事越发百无禁忌。国人看不过去,劝:“富贵太急也,行事为日后留余地。”
首发者放言道:“吾半生贫贱,不知缓。”
至于不为人所知的,还有这样一段话。
因为此时名为赞誉,实为声讨沂王的声音愈来愈大,东方又是以扳倒齐王发的家,有好事者不免猜测,此事也有她分的一杯羹,于是敲打她说:“你已经弄死了一个齐王,若是再弄死一个沂王,恐怕死期不远了。”
此人只一笑而过,扬长而去。
却说汉宫中,皇帝在宣室殿枯坐,不让任何人打扰。沂王进了宫后直接在殿外拿了一床蔽席跪着请罪,也没有说什么。殿内的宫人见沂王跪得久了,皇帝也没有动静,试探着禀告:“沂王殿下已经在殿外跪了两个时辰了。”只得到了又一杯被摔碎的茶杯,以及洒了一地的茶水。便静若寒碜,不敢再说什么。
后宫柳贵君也得了消
分卷阅读56
-
分卷阅读56
并未掌事,她的亲族又差不多都死干净了,怎么会得罪谢鸣?真是令人费解。
想要借刀杀人?这也没什么,便是错杀,也是十六姨她自己运道不好。只是自己日后是要登极的人,借刀杀人可以,自己身边决不能留不知底细的!赵王想着,左手无意识地握紧拳头,青筋暴起。
第41章 兄妹
长宁回到府中,本以为会受到谋士们的劝谏,心中连说辞都已经想好,不料众人只是立在一旁,纷纷叹息,不发一言。
韩慎年轻,看不过,问了一句,“殿下难道是想效仿直言犯谏的关龙逢?”也转身离开了。
使者至齐国,齐王畏罪,不敢来京,遂自杀。
与沂王所料,半句不差。
朝中得了消息,自是大喜,以齐王有罪为名,无嗣,国除,收回国土。齐地广袤,不封亲信不足以安人。此时有皇长女在,本应以齐作为她的封地,只是她避祸骊山。皇帝没有发话,朝臣也不知皇帝心中如何想,建议封王的奏章就没有上,一意观望。不料皇帝私底下仍遣了沂王去问大皇女的意思。
中朝变化,百姓知道只是叹息,当年老齐王战功赫赫,如何风光,如今不过两代,就落得个无嗣的结局,也是“盈不可久”的道理。
长宁抽了空去了趟骊山打转,仍旧毫无收获地回来,韩慎也是知道这个差事的,心中疑惑,虽说大皇女是皇帝长女,但其实无权无势,又不是真的无欲无求,若是真的要办成这个差事,还愁没有办法吗?可是长宁却去了两三次都无功而返,莫不是?于是去问长宁。
长宁倒是惊异韩慎心思细腻,看事情也通透,不料被她看透了自己的心思,于是承认:“都说齐地地广千里,其实值得什么?我们家就出了老大这么一个无心权势,只要自个儿清静的。既然我们几个都无法得偿所愿,能做到的,为什么不全了她这个心愿?也是为的保全她的性命。”皇帝仍旧惦记着她的长女,但是皇帝眼里的香饽饽在大皇女眼里却是烫手的山芋。长宁说这话时有遗憾、又有怜惜。
长宁原来还有这样的心思,韩慎知道自己之前心中到底小瞧了她,说:“殿下好心维护,也不知道大皇女心中领不领这个情?”
长宁失笑,说:“就你俗气。”两人笑过不提。
过后长宁向皇帝禀告:大皇女意如磐石。皇帝知道自己的女儿性子有多执拗,也就不再提了。
这两日常朝中无事,到了第三日,朝臣的奏章雪花般地飘来,大言沂王高义。皇帝看了只是笑,还和左右闲话:“沂王不知得罪了什么人,还要非议她。”
然而所谓三人成虎,随着朝臣中上书的人愈多,称赞沂王的声音愈烈,就连天下的学子都纷纷上书,为沂王请命,其声势浩大,真有民心所向的意思。皇帝终于收了脸上笑意,只是阴沉地望着案上的奏疏不言语,也不召见三公商议。因为皇帝心绪不佳,左右服侍的都胆颤心惊,生怕一个不小心殃及自身。
再则,民间的事议也越演越烈,其中,以南山书院为首。山长也知道此事牵涉朝中,恐怕不好,却压不下来。私下叹息:“所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此之谓也。老子又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说得就是她呀!长宁多好一个孩子,就是性子拗,若还是这样直言不讳,迟早会不得其死然。朝堂云诡波谲,如果连累书院,就是老妇的罪过了。”
此事即将闹到天下尽知的地步,沂王府中一时愁云密布。长宁知道难以善了,只能亲身前往宫中请罪。钱意还试探着问:“朝中上书为殿下进言的,不是素来与府上相熟的。府上最近也没有和书院那边联系,怎会如此?可是殿下所为?”
长宁闻言,深深地望着钱意,气得说不出话来。她平日为了避讳,根本不敢结交朝臣。不料如今仍遭人诋毁,却无对策。
韩慎说:“钱娘子莫要这样问,朝臣上书虽是赞誉殿下,其实不安好心。陛下多疑,称赞殿下的越多,越惹得她疑心。南山的情况也是一样。此事殿下半点好也讨不到,百害而无一利,钱娘子怎么会以为是殿下所为呢?”
韩慎见钱意明白过来,又问,“为今之计,不知府上在朝中可有人能用,能挽过舆论来?南山的事情却是难办。”
整个皇室只有长宁一人在南山书院念的书,寻常人自然以为南山是长宁的势力范围,出了什么事也下意识以为是长宁指使,更何况是这些称赞长宁的言论。其实,这些书生当中,也不乏利欲熏心的。
长宁摇了摇头,以亲王之身结交朝臣是大忌,她平素注意,此时自然也没办法从朝中出力,说:“南山的事,我手书一封,交给山长。南山要从此事中脱身才好,不然,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就是前车之鉴。现任山长是个沉稳有分寸办得大事的,她自然有办法。”
一阵沉默,钱意叫了一声:“殿下……”没有说下去,脸上是责备神情。长宁知道她想说的是为齐王进言的事,若是没有为齐王进言,哪里来的这些事呢?长宁面色难看,却没有说什么。
韩慎问:“殿下有什么打算。”
“我要马上进宫请罪。依陛下的性子,若是见我还好。若是避而不见……”长宁没有说下去,而是问,“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眼下陛下疑心的是殿下左右朝政,又太得民心。若是让陛下相信,此事是朝臣指使,分封诸王,本就是为了巩卫皇室,殿下自然会安然无恙。”韩慎说完,几个人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
却说东方歌自从告发齐王得力,朝中收回了齐地,自然要以示嘉奖,于是给她封了个典属国,金千斤,布帛无数。这个东方氏是个放诞不羁的,得了爵位与封赏之后,行事越发百无禁忌。国人看不过去,劝:“富贵太急也,行事为日后留余地。”
首发者放言道:“吾半生贫贱,不知缓。”
至于不为人所知的,还有这样一段话。
因为此时名为赞誉,实为声讨沂王的声音愈来愈大,东方又是以扳倒齐王发的家,有好事者不免猜测,此事也有她分的一杯羹,于是敲打她说:“你已经弄死了一个齐王,若是再弄死一个沂王,恐怕死期不远了。”
此人只一笑而过,扬长而去。
却说汉宫中,皇帝在宣室殿枯坐,不让任何人打扰。沂王进了宫后直接在殿外拿了一床蔽席跪着请罪,也没有说什么。殿内的宫人见沂王跪得久了,皇帝也没有动静,试探着禀告:“沂王殿下已经在殿外跪了两个时辰了。”只得到了又一杯被摔碎的茶杯,以及洒了一地的茶水。便静若寒碜,不敢再说什么。
后宫柳贵君也得了消
分卷阅读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