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女的皇后路 作者:小镜湖
分卷阅读23
破……就好像一只被困在陷阱中的盲兽,只感觉到了无边的黑暗和剧痛,哪还说得出一个有理智的字来?!
苏名剑、罗布两人深深地看了雍若一眼,眼神中有淡淡的薄怒,而后他们便匆匆跟了出去。
雍若站在院子里没动。
她听着院外的车马声、脚步声渐渐归入沉寂,突然觉得……有些心塞。
雍荞过去关上了院门,小心翼翼地对雍若说:“姐,娘叫你进去!”
雍若有些懒洋洋地回到了正房。
周氏疼痛稍缓,看见她进来,便喘息道:“那位凤公子想纳你做妾?”
雍若点点头。
“你拒绝了?”
雍若再次点点头。想起凤公子的身份问题,便问:“娘,当今皇帝登基时多大年纪?”
周氏想了想:“约摸三十多岁的样子。怎么啦?”
雍若心道:凤公子果然不是皇帝!“我只是在猜那凤公子的身份,约摸是个王爷,只不知是郡王还是亲王。”
周氏默了良久,才呢喃似地说:“我既盼那凤公子就此放手,别让你的婚事节外生枝;又盼那凤公子干脆将你抢了去,让你不必去冲喜……”
说着说着,她又流出泪来。
雍若默然想:那位凤公子,这次怕是要真的放手了!
她安慰周氏:“娘不用担心!无论将来如何,我都会过得很不错,也会照顾弟弟们的。”
第17章 猪脖子肉
正月二十,杨家果然派了人来下聘。
周氏皱着眉将聘礼单子看了一遍后,脸色很沉,随后便闭目躺在床上,也不知是不是睡着了。
雍若知道她为什么不高兴——哪怕她对这时代大户人家的排场不太了解,也觉得这聘礼太简薄了!
通常,从聘礼的厚薄,可以看出婆家对未来媳妇的态度。
与聘礼、聘书一起过来的,还有杨家的一个老嬷嬷、两个小丫环和四个家丁。在迎亲之前,他们都要住在雍家。
老嬷嬷姓严,据说是杨太夫人身边得用的老人,是专门来教导雍若礼仪的;两个小丫环一个是跟来服侍严嬷嬷的,一个是调来服侍雍若的。四个家丁是来保护妇孺的,可雍家只有一进院子、五间房,他们没法挤在雍家,便在东邻和西邻各租了一间房子住。
见到周氏的情形后,严嬷嬷也在皱眉,而且还把眉毛皱得死紧,小声嘀咕了一句:“这到底是给我家公子冲喜,还是给你娘冲喜啊?!”
雍若心道:一举两得不好吗?但这话不能说出来,便只作没听见。
在雍家略略转了一圈之后,严嬷嬷把雍家的格局挨个儿挑剔了一遍。
“这正房里头砌个灶算什么?”这是在挑剔正房里的山寨壁炉,“也不怕坏了风水?”
雍若脸上带着一抹恬淡的微笑,平静地回答:“回嬷嬷。我家里寒薄,并没有多余的银钱买炭取暖。去年冬天我便在这里砌了这样一个灶,一则母亲病着,可以用这灶烧水煎药,二则也可以借此取暖,算是一举两得。至于风水,倒不曾找人看过。只是有了这灶以后,我家竟然有缘与堂堂永昌候府结亲,想来这风水是不坏的。”
严嬷嬷脸上露出一点得意的神情:“这倒也是!”
雍若便笑而不语,看上去既沉稳又娴雅。严嬷嬷扫了雍若一眼,再扫一眼,露出一点满意之色。
“这床是你在睡?”严嬷嬷指着正房里的另一张床。
“是!我原有自己的屋子,可母亲病了,需要人服侍。我睡在这里方便些。”至于她跟两个弟弟挤在一张床上的事,就不必此时说出来了,免得这严嬷嬷想到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之类的臭规矩。
“会不会过了病气?”严嬷嬷的眉毛又皱起来了。
“回嬷嬷,大夫说了,我娘这病不过人。”
严嬷嬷的眉头还是没有松开,道:“你就要出阁了,事情多,这贴身服侍的活儿,还是交给旁人吧!或者买个小丫头,或者雇个婆子来。”
“嬷嬷说得是!回头我就雇人去……”
秦寡妇的为人倒是不错,只她是寡妇,此时若进了雍家,不知杨家会不会觉得忌讳?不如找了她儿媳妇秦大嫂来,那个小媳妇长了张很可爱的圆脸,笑起来很是好看。
把五间房看了一遍,严嬷嬷有些傻眼:“我们睡哪儿?”
雍家总共只有五间房,北房三间,中间是堂屋,东侧是正房,西侧是雍若的房间;东厢一间,雍荞雍苗兄弟合用着;西厢一间,则是厨房。哪里还有严嬷嬷三人住的地方?
雍若道:“确实委屈嬷嬷了!不如这样,我就在这胡同里雇一个年青媳妇,她白天在这里服侍我母亲,夜里便回自己家里去睡。我仍旧睡在母亲房里,嬷嬷带着两位姐姐住我屋里,岂不两便?”
严嬷嬷思忖了一下,便道:“哪有下人占了姑娘屋子的道理?姑娘还是住在自己的屋子吧!叫一个丫环在你屋里服侍,我带另一个丫头也到邻居家里租房子去。”
看到围墙下那一片竹钉时,严嬷嬷看着雍若的神情便有些戒惧,她那双略显浑浊的双眼似乎在说: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能做这样的事?
“这竹钉阵有用吗?”严嬷嬷状似不经意地问。
“自然是有的。布下竹钉阵当晚,就有两个贼欺我们孤儿寡母,翻墙闯进来偷东西,被这竹钉阵弄伤了。”她把那天晚上的事大体说了,反正这件事整个胡同无人不知,想瞒也瞒不住。
严嬷嬷脸上的戒惧之色更重了。
当天晚上,严嬷嬷便带了个丫头,去了胡同里的邻居家里租房子住。
第二天她再回来时,便状似无意地探问:“听说你认识一个很阔气的年轻公子?”
雍若不甚在意、很是平静地重复了之前的谎话:“元宵那晚我到花灯会上去卖梅花,遇到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有了些渊源。第二日那老太太便遣了那年轻公子来,送了些肉食点心,说要讨一支梅花去插瓶。昨日那公子又来了一次,也是来讨梅花的,只没再送东西了。”
“听说那公子还给了你一张名刺?”
“有这回事。”
“可能把那张名刺给我看看?”
“嬷嬷见谅。那公子给我的名刺,是那位老太太怜我们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给我们应对大灾大劫用的,并未允许我将之随意示人。我不敢孟浪。”
“那贵人什么来头?”
“什么来头我也不知。贵人不曾透露,我也不敢多问。那名刺上也只有一个名字、一个地址。”
“姑娘会把名刺带到杨家去吗?”严嬷嬷盯着雍若,状似不经意地试探。
“不会!杨家家大业大,自有自己的亲朋故旧,哪用得上这不知来历的贵人的人情?那张名刺,我会留
分卷阅读23
-
分卷阅读23
破……就好像一只被困在陷阱中的盲兽,只感觉到了无边的黑暗和剧痛,哪还说得出一个有理智的字来?!
苏名剑、罗布两人深深地看了雍若一眼,眼神中有淡淡的薄怒,而后他们便匆匆跟了出去。
雍若站在院子里没动。
她听着院外的车马声、脚步声渐渐归入沉寂,突然觉得……有些心塞。
雍荞过去关上了院门,小心翼翼地对雍若说:“姐,娘叫你进去!”
雍若有些懒洋洋地回到了正房。
周氏疼痛稍缓,看见她进来,便喘息道:“那位凤公子想纳你做妾?”
雍若点点头。
“你拒绝了?”
雍若再次点点头。想起凤公子的身份问题,便问:“娘,当今皇帝登基时多大年纪?”
周氏想了想:“约摸三十多岁的样子。怎么啦?”
雍若心道:凤公子果然不是皇帝!“我只是在猜那凤公子的身份,约摸是个王爷,只不知是郡王还是亲王。”
周氏默了良久,才呢喃似地说:“我既盼那凤公子就此放手,别让你的婚事节外生枝;又盼那凤公子干脆将你抢了去,让你不必去冲喜……”
说着说着,她又流出泪来。
雍若默然想:那位凤公子,这次怕是要真的放手了!
她安慰周氏:“娘不用担心!无论将来如何,我都会过得很不错,也会照顾弟弟们的。”
第17章 猪脖子肉
正月二十,杨家果然派了人来下聘。
周氏皱着眉将聘礼单子看了一遍后,脸色很沉,随后便闭目躺在床上,也不知是不是睡着了。
雍若知道她为什么不高兴——哪怕她对这时代大户人家的排场不太了解,也觉得这聘礼太简薄了!
通常,从聘礼的厚薄,可以看出婆家对未来媳妇的态度。
与聘礼、聘书一起过来的,还有杨家的一个老嬷嬷、两个小丫环和四个家丁。在迎亲之前,他们都要住在雍家。
老嬷嬷姓严,据说是杨太夫人身边得用的老人,是专门来教导雍若礼仪的;两个小丫环一个是跟来服侍严嬷嬷的,一个是调来服侍雍若的。四个家丁是来保护妇孺的,可雍家只有一进院子、五间房,他们没法挤在雍家,便在东邻和西邻各租了一间房子住。
见到周氏的情形后,严嬷嬷也在皱眉,而且还把眉毛皱得死紧,小声嘀咕了一句:“这到底是给我家公子冲喜,还是给你娘冲喜啊?!”
雍若心道:一举两得不好吗?但这话不能说出来,便只作没听见。
在雍家略略转了一圈之后,严嬷嬷把雍家的格局挨个儿挑剔了一遍。
“这正房里头砌个灶算什么?”这是在挑剔正房里的山寨壁炉,“也不怕坏了风水?”
雍若脸上带着一抹恬淡的微笑,平静地回答:“回嬷嬷。我家里寒薄,并没有多余的银钱买炭取暖。去年冬天我便在这里砌了这样一个灶,一则母亲病着,可以用这灶烧水煎药,二则也可以借此取暖,算是一举两得。至于风水,倒不曾找人看过。只是有了这灶以后,我家竟然有缘与堂堂永昌候府结亲,想来这风水是不坏的。”
严嬷嬷脸上露出一点得意的神情:“这倒也是!”
雍若便笑而不语,看上去既沉稳又娴雅。严嬷嬷扫了雍若一眼,再扫一眼,露出一点满意之色。
“这床是你在睡?”严嬷嬷指着正房里的另一张床。
“是!我原有自己的屋子,可母亲病了,需要人服侍。我睡在这里方便些。”至于她跟两个弟弟挤在一张床上的事,就不必此时说出来了,免得这严嬷嬷想到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之类的臭规矩。
“会不会过了病气?”严嬷嬷的眉毛又皱起来了。
“回嬷嬷,大夫说了,我娘这病不过人。”
严嬷嬷的眉头还是没有松开,道:“你就要出阁了,事情多,这贴身服侍的活儿,还是交给旁人吧!或者买个小丫头,或者雇个婆子来。”
“嬷嬷说得是!回头我就雇人去……”
秦寡妇的为人倒是不错,只她是寡妇,此时若进了雍家,不知杨家会不会觉得忌讳?不如找了她儿媳妇秦大嫂来,那个小媳妇长了张很可爱的圆脸,笑起来很是好看。
把五间房看了一遍,严嬷嬷有些傻眼:“我们睡哪儿?”
雍家总共只有五间房,北房三间,中间是堂屋,东侧是正房,西侧是雍若的房间;东厢一间,雍荞雍苗兄弟合用着;西厢一间,则是厨房。哪里还有严嬷嬷三人住的地方?
雍若道:“确实委屈嬷嬷了!不如这样,我就在这胡同里雇一个年青媳妇,她白天在这里服侍我母亲,夜里便回自己家里去睡。我仍旧睡在母亲房里,嬷嬷带着两位姐姐住我屋里,岂不两便?”
严嬷嬷思忖了一下,便道:“哪有下人占了姑娘屋子的道理?姑娘还是住在自己的屋子吧!叫一个丫环在你屋里服侍,我带另一个丫头也到邻居家里租房子去。”
看到围墙下那一片竹钉时,严嬷嬷看着雍若的神情便有些戒惧,她那双略显浑浊的双眼似乎在说: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能做这样的事?
“这竹钉阵有用吗?”严嬷嬷状似不经意地问。
“自然是有的。布下竹钉阵当晚,就有两个贼欺我们孤儿寡母,翻墙闯进来偷东西,被这竹钉阵弄伤了。”她把那天晚上的事大体说了,反正这件事整个胡同无人不知,想瞒也瞒不住。
严嬷嬷脸上的戒惧之色更重了。
当天晚上,严嬷嬷便带了个丫头,去了胡同里的邻居家里租房子住。
第二天她再回来时,便状似无意地探问:“听说你认识一个很阔气的年轻公子?”
雍若不甚在意、很是平静地重复了之前的谎话:“元宵那晚我到花灯会上去卖梅花,遇到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有了些渊源。第二日那老太太便遣了那年轻公子来,送了些肉食点心,说要讨一支梅花去插瓶。昨日那公子又来了一次,也是来讨梅花的,只没再送东西了。”
“听说那公子还给了你一张名刺?”
“有这回事。”
“可能把那张名刺给我看看?”
“嬷嬷见谅。那公子给我的名刺,是那位老太太怜我们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给我们应对大灾大劫用的,并未允许我将之随意示人。我不敢孟浪。”
“那贵人什么来头?”
“什么来头我也不知。贵人不曾透露,我也不敢多问。那名刺上也只有一个名字、一个地址。”
“姑娘会把名刺带到杨家去吗?”严嬷嬷盯着雍若,状似不经意地试探。
“不会!杨家家大业大,自有自己的亲朋故旧,哪用得上这不知来历的贵人的人情?那张名刺,我会留
分卷阅读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