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职记 作者:紫釵恨
第60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第60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柳鹏抓起几片茶叶,放在鼻子边闻了闻香味,又仔细鉴赏了一回:确实是临清州第一等的好茶叶,只是在杭州城,这只能算是第三等的茶叶。
沈滨当即说道:别人跟我说了,这可是西湖边上的龙井茶,在杭州都是最好的第一等好茶叶
是龙井茶不错,但不是杭州的龙井茶柳鹏侃侃而谈:杭州的龙井茶都有高下之分,何况这只是杭州之外的龙井茶,那只能是第三等了。
沈滨点点头道:这龙井茶的事情,我不懂,你怎么说都行,不过我想问一问快活林的事情,真有你说得那好赚么那可是书里的事情,咱们黄县可没有孟州那么好的条件,这件事我非得弄明白了不可。
说到这,沈滨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道:咱们黄县是真正的苦地方穷地方,一个通判,在江南一年能轻轻松松捞六千两银子,在咱们登州这苦命地方,干满一任通判能有六千两就不错了,我觉得贤侄说得的路子确实挺好,就是咱们这地方实在太苦太穷,办快活林恐怕没那般快活,恐怕赚不到多少银子。
沈滨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若真有那么多银子进帐,恐怕府里的通判老爷都没有我快活啊。
沈滨说得是实在话。
有明一代,黄县在明朝属于西三府,时人常谓青登莱患在赋烦,与东三府济兖东患在役重形成鲜明对比。
终明之世,西三府都处于十分窘迫的地步,虽然时人常称东民憔悴,西民丰裕,但西三府始终跟靠近运河的东三府有很大差距,可以说是整个山东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
不要说西三府,就是经济更发达的东三府,在整个明朝都是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落后地区,甚至大半个北中国都长期处于贫困的威胁之中。
有一位朝鲜使者曾在北中国旅行,在他眼中只有临清是唯一一座生机无限朝气蓬勃的城市,其余城市都正在遭遇衰败的威胁。
这种说法虽然有所夸张,但是北部中国因为明初的无情摧残,商品经济曾经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很多地方一度退化到几乎以物易物的地步,即使经历明朝中后期缓慢的恢复与发展,但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停留在不高的水平。
在反映明未济南府风土人情的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中,两个角色狄员外与薛教授曾经有过一段极为有趣的对话。
狄员外道:敝处倒不欺生,只土地没有卖的,成几辈传流下去,真是世业。但这东三府的大路,除了种地也尽有生意可做。这里极少一个布铺,要用布,不是府里去买,就是县里去买,甚不方便。
薛教授道:或是卖不行,怎么没个开铺的
狄员外道:别处的人,谁肯离了家来这里开铺敝处本土的人只晓得种几亩地就完了他的本事,这赚钱的营生是一些也不会的。即如舍下开这个客店,不是图在饮食里边赚钱,只为歇那些头口赚他的粪来上地。贱贱的饮食草料,只刚卖本钱,哄那赶脚的住下。
这段对话可以看出一些明代山东的商业发展水平,第一就是商业氛围淡到惊人的地步,当地人只看重土地买卖,保守家业或是成为大地主,土地没有卖的,成几辈传流下去,真是世业,除此之外赚钱的营生是一些也不会。
第二,想在当地购买商品极为不便,狄员外所在的明水镇已经是紧靠省城通往东三府大路的重要集镇,距离省城济南府不过百里路程,却连个布铺都没有,要买布这种日用品必须要到济南府或章丘县去买。
第三,商业氛围固然极弱,消费能力更弱,以至外地人都不愿意到这里开铺,甚至连狄员外自己开旅店也不是为了赚钱,而只是为了赚点粪肥。
在这种情况下,沈滨是最初的极度兴奋之后,很快就发现了柳鹏计划中的弱点,哪怕柳鹏神通广大,但他也不能让铁树开花,一个草市哪能赚来那么多银子,在登州府穷苦地方,干一任通判都赚不到这么多银子啊
只是柳鹏早就是有备而来,他告诉沈滨 :沈叔说得极好了,但是沈叔却有些想差池了,没想清我的思路,办快活林是件天大的好事,但肯定不能完全按书上的路子去做,要因地制宜啊与时俱进,沈叔,你难道忘记了咱们这里是什么地方,咱们这里是登州府啊
登州府
沈滨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问道:咱们登州府就是个苦地方穷地方啊
柳鹏笑了:沈叔,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啊
柳鹏这么一说,别说是沈滨,就是江清月都弄明白柳鹏打的是什么主意。
不管是沈滨还是江清月,都没想到柳鹏胆子这么大,考虑得又这么深远。
沈滨当即问道:贤侄,难道要办的这快林活不是一处草市,而是准备要搞几条船去辽东做海商这买卖利润虽然够大,但是本钱太大风险太大啊来回一次至少要几千两,而且这可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啊
江清月辽海来往数十次,对于海上的风云变幻最是熟悉不过,她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了:柳少不是想搞船,是想搞座私港
私港沈滨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艰难地摇了摇头:这风险太大,这可是真要杀头得。
柳鹏却很有信心地说道:沈叔,银子不会从天下掉下来,想要每朝每日都有闲钱,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自然得犯些风险担些干系啊沈叔啊,你也说了,这事如果办成了,可比一府通判都要畅快啊
沈叔若是真不愿意合伙的话,我就找其它朋友合伙干这买卖,府里的同知通判,县里的县丞主薄,见了这么多银子,肯定有愿意跟我合伙的
第60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
第60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第60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柳鹏抓起几片茶叶,放在鼻子边闻了闻香味,又仔细鉴赏了一回:确实是临清州第一等的好茶叶,只是在杭州城,这只能算是第三等的茶叶。
沈滨当即说道:别人跟我说了,这可是西湖边上的龙井茶,在杭州都是最好的第一等好茶叶
是龙井茶不错,但不是杭州的龙井茶柳鹏侃侃而谈:杭州的龙井茶都有高下之分,何况这只是杭州之外的龙井茶,那只能是第三等了。
沈滨点点头道:这龙井茶的事情,我不懂,你怎么说都行,不过我想问一问快活林的事情,真有你说得那好赚么那可是书里的事情,咱们黄县可没有孟州那么好的条件,这件事我非得弄明白了不可。
说到这,沈滨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道:咱们黄县是真正的苦地方穷地方,一个通判,在江南一年能轻轻松松捞六千两银子,在咱们登州这苦命地方,干满一任通判能有六千两就不错了,我觉得贤侄说得的路子确实挺好,就是咱们这地方实在太苦太穷,办快活林恐怕没那般快活,恐怕赚不到多少银子。
沈滨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若真有那么多银子进帐,恐怕府里的通判老爷都没有我快活啊。
沈滨说得是实在话。
有明一代,黄县在明朝属于西三府,时人常谓青登莱患在赋烦,与东三府济兖东患在役重形成鲜明对比。
终明之世,西三府都处于十分窘迫的地步,虽然时人常称东民憔悴,西民丰裕,但西三府始终跟靠近运河的东三府有很大差距,可以说是整个山东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
不要说西三府,就是经济更发达的东三府,在整个明朝都是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落后地区,甚至大半个北中国都长期处于贫困的威胁之中。
有一位朝鲜使者曾在北中国旅行,在他眼中只有临清是唯一一座生机无限朝气蓬勃的城市,其余城市都正在遭遇衰败的威胁。
这种说法虽然有所夸张,但是北部中国因为明初的无情摧残,商品经济曾经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很多地方一度退化到几乎以物易物的地步,即使经历明朝中后期缓慢的恢复与发展,但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停留在不高的水平。
在反映明未济南府风土人情的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中,两个角色狄员外与薛教授曾经有过一段极为有趣的对话。
狄员外道:敝处倒不欺生,只土地没有卖的,成几辈传流下去,真是世业。但这东三府的大路,除了种地也尽有生意可做。这里极少一个布铺,要用布,不是府里去买,就是县里去买,甚不方便。
薛教授道:或是卖不行,怎么没个开铺的
狄员外道:别处的人,谁肯离了家来这里开铺敝处本土的人只晓得种几亩地就完了他的本事,这赚钱的营生是一些也不会的。即如舍下开这个客店,不是图在饮食里边赚钱,只为歇那些头口赚他的粪来上地。贱贱的饮食草料,只刚卖本钱,哄那赶脚的住下。
这段对话可以看出一些明代山东的商业发展水平,第一就是商业氛围淡到惊人的地步,当地人只看重土地买卖,保守家业或是成为大地主,土地没有卖的,成几辈传流下去,真是世业,除此之外赚钱的营生是一些也不会。
第二,想在当地购买商品极为不便,狄员外所在的明水镇已经是紧靠省城通往东三府大路的重要集镇,距离省城济南府不过百里路程,却连个布铺都没有,要买布这种日用品必须要到济南府或章丘县去买。
第三,商业氛围固然极弱,消费能力更弱,以至外地人都不愿意到这里开铺,甚至连狄员外自己开旅店也不是为了赚钱,而只是为了赚点粪肥。
在这种情况下,沈滨是最初的极度兴奋之后,很快就发现了柳鹏计划中的弱点,哪怕柳鹏神通广大,但他也不能让铁树开花,一个草市哪能赚来那么多银子,在登州府穷苦地方,干一任通判都赚不到这么多银子啊
只是柳鹏早就是有备而来,他告诉沈滨 :沈叔说得极好了,但是沈叔却有些想差池了,没想清我的思路,办快活林是件天大的好事,但肯定不能完全按书上的路子去做,要因地制宜啊与时俱进,沈叔,你难道忘记了咱们这里是什么地方,咱们这里是登州府啊
登州府
沈滨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问道:咱们登州府就是个苦地方穷地方啊
柳鹏笑了:沈叔,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啊
柳鹏这么一说,别说是沈滨,就是江清月都弄明白柳鹏打的是什么主意。
不管是沈滨还是江清月,都没想到柳鹏胆子这么大,考虑得又这么深远。
沈滨当即问道:贤侄,难道要办的这快林活不是一处草市,而是准备要搞几条船去辽东做海商这买卖利润虽然够大,但是本钱太大风险太大啊来回一次至少要几千两,而且这可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啊
江清月辽海来往数十次,对于海上的风云变幻最是熟悉不过,她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了:柳少不是想搞船,是想搞座私港
私港沈滨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艰难地摇了摇头:这风险太大,这可是真要杀头得。
柳鹏却很有信心地说道:沈叔,银子不会从天下掉下来,想要每朝每日都有闲钱,月终也有三二百两银子寻觅,自然得犯些风险担些干系啊沈叔啊,你也说了,这事如果办成了,可比一府通判都要畅快啊
沈叔若是真不愿意合伙的话,我就找其它朋友合伙干这买卖,府里的同知通判,县里的县丞主薄,见了这么多银子,肯定有愿意跟我合伙的
第60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