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重生]投资人生(H) 作者:捂脸大笑
分卷阅读232
一想到这点,王娟又有点发自内心的别扭。她的工龄也有十来年了,除了工厂里那些活儿,又能做点什么呢?难不成还真变成个阔太太,等着人来养活吗?
一时间,热过的饭菜也没那么美味了,王娟和陈建华食不知味的咀嚼着食物,双双陷入了沉思。
坐在一旁,陈远鸣只是微微一笑,也没有打搅父母的思路。有了这些心理准备,再上班时,他们会不会做出另一种选择呢?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章
第二天一大早,陈远鸣就带着宋凯文一起来到了市委办公大楼,应杨书记之邀进行一场面对面的洽谈会。这次由于回家太过仓促,他至今还没有跟市里的主要领导碰过面,这次约谈自然就至关重要。
车刚开到楼下,万秘书长就迎了上来,亲切的伸出了右手,“前两天杨书记去省里开会,让陈董久等了啊。”
“哪里的话。”陈远鸣回握了过去,“杨书记公务繁忙,能这么快安排时间会谈,让我受宠若惊啊。”
“哈哈,陈董言重了。”
两人哈哈一笑,携手向楼上走去。
如今市委、市政府的大楼还是5、6o年代兴建的,属于老式苏联建筑,结实是毋庸置疑,但是里面的陈设和结构实在简陋的很。所谓官不修衙,对于流动性很高的市政府班子而言,花钱花精力去修办公大楼,也不过是后继者服务,因此很少有人会傻到为了这点“面子问题”去折腾,也就让政府大楼始终保持着一种清廉庄重的模样。
杨书记的办公室在5楼西北角,从外面看去也是最普通的漆面门板,连门框包边之类的装饰都没有,但是推开门之后,里面的陈设就显出了一市之长的派头。办公室面积很大,还是套间结构,真皮沙发、木质茶几、宽大的书桌一样不缺,然而摆件之类的奢侈品一件也无,反而放了满桌、满墙的专业书籍和各类资料,大气中又显出一份精干踏实,也能看出这位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是位肯干实事的人物。
“哦?小陈来了。”从文件堆里抬起头,杨书记笑着站起身,亲自迎了上来。
陈远鸣脚下快了几分,上前握住了杨书记的手,“上半年集团事务繁忙,实在是抽不出身,最近才赶回市里,还要多谢这些日子以来书记对于我们远扬的关照。”
“哈哈,小陈你可过谦了。”杨书记笑着摇了摇头,“打造一个优秀的投资环境本来就是我们这些政府官员的本职工作嘛,现在市里百废待兴,还有赖远扬这样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公司鼎力支持啊。”
一唱一和,基本就定下了会谈的基调,双方都带着亲切友好的笑容落座。这次会谈的主要目的还是远扬准备进行的矿产开发项目,由于现在国家有明文规定,外资投入同一项目不得超过1千万美元,而建立一个体系完善的大型矿山,单单是土地购买和开采许可,就不是个小数目。同时由于是真正的稀有金属开采,相关部门不可能甩手不管,跟当地政府合资才是唯一途径。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依旧是财政方面的匮乏,即便以资源入股的形式进行参股,矿山的资金缺口依旧很大。而远扬基金又不想花大笔钱为他人做嫁,势必要加大资金投入量,至少使自己成为矿山的实际控股人。两厢叠加,需要克服的就不只是现有的投资环境问题,还需要努力跟省委、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委沟通,解决目前的政策性问题。
“这次我去省里,也跟省委王书记进行了沟通。”
两轮寒暄后,话题转入了实质,杨书记双手随意搭在膝盖上,认真说道,“现在国家政策是有限制,但是特事还是要特办,这次远扬的动作之大、意义之重要,关乎我市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非常值得常委会认真研究。根据王书记的意思,远扬也不能作为一个纯粹的外资企业对待,毕竟有陈董的身份在,这样发了家能回馈家乡建设的富豪还是太少,不能冷了大家的热忱之意啊。”
对于这种官场的套话,说实话陈远鸣并不太放在心上,不过听杨书记的意思,投资额度似乎有了松动的可能?微微一笑,他从宋凯文手里接过了一叠资料,双手递给了杨书记。
“省里、市里能够支持远扬的工作,我们就放心了。这个是远扬矿业的筹备方案,我们已经跟瑞典山特维克公司签订了一个协议,矿山爆破、粉碎筛分之类的核心设备都依赖进口,尽可能的最大化利用豫西那片复杂的矿脉,提高尾料利用率。尾矿坝的建设也采用了国际先进技术,目前正在考察规划中,如果项目进展顺利,能够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
杨书记接过了文件,大略翻看了一下,“已经把环境保护列入重点了吗?这样的话,投资额度会增加不少吧?”
有这一问也不奇怪,如今哪家外资企业不是高污染高耗能,用环境和资源换经济发展才是大势所趋,远扬在这些方面上花大力气,就不只是投资额度的问题了。
陈远鸣脸上的笑容未变,“毕竟是家乡人,发展经济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啊。经过远扬目前的估算,设备和建设投资可能需要2千万美元,其他费用在1.5-2千万美元左右,后续投资还很难讲。”
“4千万美元左右啊……”杨书记陷入了沉吟,这可是3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市里想要维持股份占有率,光靠矿产本身可能远远不够了,但是让他们掏钱,又实在是没有余力。他是刚刚调来本市不错,但是对市里的经济发展称得上关注,这两年全市百余家国企多多少少都面临着亏损,光是补这个窟窿,让这些不良资产继续运转都相当困难了,更别说投资新产业。
杨书记的担忧,陈远鸣也并非全无了解,不过话题还是要继续,“当然,矿业本身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如今国际钼价格也谈不上高,只是出口原矿或者半成品,显然得不偿失。我们需要的是全市不同行业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以高科技产品为核心的新型重工业城市。目前国家对于钼金属的研究只能算起步阶段,但是这种金属对于未来的很多行业,特别是航空、航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该只作为一种钢材冶炼配料来使用,如何开发它的其他价值才是关键。”
“嗯,小陈你的想法我能够理解,但是市里也有市里的难处。”杨书记最终放下了手中的资料,轻轻捏了下鼻梁,“国企的转型始终是个难点所在,谁不知道转型好,但是转型之后精简包袱才是重点所在。市里在这方面的顾虑太多了,就算开办了高新技术开发区,指望的也是那种加工型企业,不论是消化劳动力还是出口创汇上都能解决大问题。真正的高科技嘛……投入太大,产出太慢,风险之高
分卷阅读232
-
分卷阅读232
一想到这点,王娟又有点发自内心的别扭。她的工龄也有十来年了,除了工厂里那些活儿,又能做点什么呢?难不成还真变成个阔太太,等着人来养活吗?
一时间,热过的饭菜也没那么美味了,王娟和陈建华食不知味的咀嚼着食物,双双陷入了沉思。
坐在一旁,陈远鸣只是微微一笑,也没有打搅父母的思路。有了这些心理准备,再上班时,他们会不会做出另一种选择呢?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章
第二天一大早,陈远鸣就带着宋凯文一起来到了市委办公大楼,应杨书记之邀进行一场面对面的洽谈会。这次由于回家太过仓促,他至今还没有跟市里的主要领导碰过面,这次约谈自然就至关重要。
车刚开到楼下,万秘书长就迎了上来,亲切的伸出了右手,“前两天杨书记去省里开会,让陈董久等了啊。”
“哪里的话。”陈远鸣回握了过去,“杨书记公务繁忙,能这么快安排时间会谈,让我受宠若惊啊。”
“哈哈,陈董言重了。”
两人哈哈一笑,携手向楼上走去。
如今市委、市政府的大楼还是5、6o年代兴建的,属于老式苏联建筑,结实是毋庸置疑,但是里面的陈设和结构实在简陋的很。所谓官不修衙,对于流动性很高的市政府班子而言,花钱花精力去修办公大楼,也不过是后继者服务,因此很少有人会傻到为了这点“面子问题”去折腾,也就让政府大楼始终保持着一种清廉庄重的模样。
杨书记的办公室在5楼西北角,从外面看去也是最普通的漆面门板,连门框包边之类的装饰都没有,但是推开门之后,里面的陈设就显出了一市之长的派头。办公室面积很大,还是套间结构,真皮沙发、木质茶几、宽大的书桌一样不缺,然而摆件之类的奢侈品一件也无,反而放了满桌、满墙的专业书籍和各类资料,大气中又显出一份精干踏实,也能看出这位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是位肯干实事的人物。
“哦?小陈来了。”从文件堆里抬起头,杨书记笑着站起身,亲自迎了上来。
陈远鸣脚下快了几分,上前握住了杨书记的手,“上半年集团事务繁忙,实在是抽不出身,最近才赶回市里,还要多谢这些日子以来书记对于我们远扬的关照。”
“哈哈,小陈你可过谦了。”杨书记笑着摇了摇头,“打造一个优秀的投资环境本来就是我们这些政府官员的本职工作嘛,现在市里百废待兴,还有赖远扬这样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公司鼎力支持啊。”
一唱一和,基本就定下了会谈的基调,双方都带着亲切友好的笑容落座。这次会谈的主要目的还是远扬准备进行的矿产开发项目,由于现在国家有明文规定,外资投入同一项目不得超过1千万美元,而建立一个体系完善的大型矿山,单单是土地购买和开采许可,就不是个小数目。同时由于是真正的稀有金属开采,相关部门不可能甩手不管,跟当地政府合资才是唯一途径。
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依旧是财政方面的匮乏,即便以资源入股的形式进行参股,矿山的资金缺口依旧很大。而远扬基金又不想花大笔钱为他人做嫁,势必要加大资金投入量,至少使自己成为矿山的实际控股人。两厢叠加,需要克服的就不只是现有的投资环境问题,还需要努力跟省委、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委沟通,解决目前的政策性问题。
“这次我去省里,也跟省委王书记进行了沟通。”
两轮寒暄后,话题转入了实质,杨书记双手随意搭在膝盖上,认真说道,“现在国家政策是有限制,但是特事还是要特办,这次远扬的动作之大、意义之重要,关乎我市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非常值得常委会认真研究。根据王书记的意思,远扬也不能作为一个纯粹的外资企业对待,毕竟有陈董的身份在,这样发了家能回馈家乡建设的富豪还是太少,不能冷了大家的热忱之意啊。”
对于这种官场的套话,说实话陈远鸣并不太放在心上,不过听杨书记的意思,投资额度似乎有了松动的可能?微微一笑,他从宋凯文手里接过了一叠资料,双手递给了杨书记。
“省里、市里能够支持远扬的工作,我们就放心了。这个是远扬矿业的筹备方案,我们已经跟瑞典山特维克公司签订了一个协议,矿山爆破、粉碎筛分之类的核心设备都依赖进口,尽可能的最大化利用豫西那片复杂的矿脉,提高尾料利用率。尾矿坝的建设也采用了国际先进技术,目前正在考察规划中,如果项目进展顺利,能够大大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
杨书记接过了文件,大略翻看了一下,“已经把环境保护列入重点了吗?这样的话,投资额度会增加不少吧?”
有这一问也不奇怪,如今哪家外资企业不是高污染高耗能,用环境和资源换经济发展才是大势所趋,远扬在这些方面上花大力气,就不只是投资额度的问题了。
陈远鸣脸上的笑容未变,“毕竟是家乡人,发展经济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啊。经过远扬目前的估算,设备和建设投资可能需要2千万美元,其他费用在1.5-2千万美元左右,后续投资还很难讲。”
“4千万美元左右啊……”杨书记陷入了沉吟,这可是3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市里想要维持股份占有率,光靠矿产本身可能远远不够了,但是让他们掏钱,又实在是没有余力。他是刚刚调来本市不错,但是对市里的经济发展称得上关注,这两年全市百余家国企多多少少都面临着亏损,光是补这个窟窿,让这些不良资产继续运转都相当困难了,更别说投资新产业。
杨书记的担忧,陈远鸣也并非全无了解,不过话题还是要继续,“当然,矿业本身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如今国际钼价格也谈不上高,只是出口原矿或者半成品,显然得不偿失。我们需要的是全市不同行业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以高科技产品为核心的新型重工业城市。目前国家对于钼金属的研究只能算起步阶段,但是这种金属对于未来的很多行业,特别是航空、航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该只作为一种钢材冶炼配料来使用,如何开发它的其他价值才是关键。”
“嗯,小陈你的想法我能够理解,但是市里也有市里的难处。”杨书记最终放下了手中的资料,轻轻捏了下鼻梁,“国企的转型始终是个难点所在,谁不知道转型好,但是转型之后精简包袱才是重点所在。市里在这方面的顾虑太多了,就算开办了高新技术开发区,指望的也是那种加工型企业,不论是消化劳动力还是出口创汇上都能解决大问题。真正的高科技嘛……投入太大,产出太慢,风险之高
分卷阅读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