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妻难离 作者:苡米一
分卷阅读87
襟自告奋勇道。
郭缠虎诧异地看着光头,这货平日从不露头,大人交办的事不下绊子就是好的了,怎么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可若论智谋,这群人里还就他能拿出手来了,他这又想干什么呢?跑去救灾拍卢大人马屁,陷赵默成于更不利的境地?二哥不救了?
“那郡守大人……”崔严的犹豫让郭缠虎回了神。
茗华默了一阵,崔严看到她脸上现出从未见过的坚毅神色,对崔严说:“你去救灾,我来救人。”
茗华找出当初赵默成向书院学子们解释高山不建水库的图,对照着仔细分析,进牢房问过赵默成之后,终于找到了卢海钰诬陷赵默成的证据。
高山之内南部偏西的高峰发源氻水,此次防洪的对象正是这条河。
氻水蜿蜒东去,出高山境后主流入大华,是为渭水,大华都城渭邑正是依水而建,因此得名。
而氻水在出高山界时,因山势所阻,还有一条分支向东北拐入陇西,为汅水。
卢海钰此次污蔑赵默成,说陇西水患是受高山所累,因陇西未建水库没有采取防洪措施,导致下游压力增大。
茗华仔细分析了河流的走向,发现此次洪水渭河的水比汅河的水大多了,但渭邑等下游都没被淹,说明赵默成治水有功,陇西汅水洪灾并非高山氻水分流所致。
赵姜听明白来龙去脉,兴奋地直奔书院,说让郑昊他们将实情写清楚,想办法呈上去,洗刷赵默成的冤屈。
已到陇西境内的崔严马不停蹄开始兴建粥棚,一面放粮一面舍粥,忙得连面见陇嵩州牧卢海钰的时间都没有。
他听从茗华的建议,舍粥时带着焦二狗,遇到生病的就诊治,家中无病的也熬制着汤药随粥米一同发放,所过之处防暑去病并无大的疫情发生。
随着高山赈灾队伍一路北上,崔严被百姓视作现世佛,绝世美颜,普度众生。
就连忙得焦头烂额的卢大人都派人送来了亲笔书信,表彰崔严赈灾立功,降低陇西的损失,还是自家人贴心云云。
崔严想起那个叮嘱自己大灾之后防大疫的小妇人,来之前说卢大人一定不会阻止自己救灾,反而会把功劳揽在陇嵩州牧的头上。
只是他想不到,云府内郑昊带着学子们正在起草鸣冤书,书中除了说明赵默成带人治水的功绩,也说明了氻水和汅水的关系,直言陇西的洪灾与高山无关,甚至陇西没有酿成更大灾祸也是因赵默成出粮赈灾之故。
洋洋洒洒万言,一气呵成,有理有据,郑昊完笔后一众意气风发的学子们纷纷上前签名按了手印。之后传出书院,但凡会写名字的都来了,不会写的也按了手印,万言书就这样诞生了。
在万言书送出的第二天,山中返回的郭缠龙听说此事大感不妙,直接找到茗华说:“夫人,这万言书万万不可送到渭邑啊,华帝若知道大人众望所归一定忌惮于他,那时大人才是真正的凶险啊。”
茗华说:“就是要让华帝看到民意,知道谁才是真正一心为民的。相信华帝能够明辨是非,还默成一个公道。”
他要是个昏君,也不值得让吴王仇胜谷和赵默成这么忠心为他。
作者有话要说:
手慢事多,可能错字渐多影响阅读,先说声抱歉,尽量降低也欢迎指正,谢谢啦!
第61章 侯爷夫人
焦急又忙碌的一个多月熬过去,华帝的旨意终于到了。
赵默成官复原职,不奖不罚。
卢海钰仍任陇嵩州牧,也未见任何处罚,只是严命他做好陇西赈灾安抚事宜。
顿感不平的众人敢怒不敢言,一向不多事的崔严也说:“都怪我赈灾赈得太好了。”
赵默成闻言笑道:“都说你快成佛了,怎么还这么看不开?”
“这有功不赏有过不罚,何以服众?”崔严居然开始为赵默成打抱不平了。
“谁有功没有赏啊?”茗华笑着挑帘进屋,接着揶揄道:“也对,咱们崔大善人舍粥这么大功劳,也不见有个彰表来的。”
“谁说我为了……”崔严正要回嘴,看到茗华一袭淡青素裙中迅速消瘦的身形,反口道:“不是让你养过百天吗?怎么又出来了?”
赵默成一口茶噎了下去,这到底是谁媳妇?
李婆婆说茗华生产时伤了元气,月子里又焦虑过度,让她好好将养过百天,可茗华哪里呆得住?
“焦神医说我透透气也是好的。”茗华将手递给赵默成,挨着他坐下。
焦二狗自从陇西救灾回来,神医的名号越来越响了,连他之前讳言的擅长妇儿之症也不再尴尬了,家中求医之人每日络绎不绝,即便如此,茗华这里也是不时来瞧瞧,生怕这不老实的郡守夫人再出什么事。
赵默成将茗华一只小手自然地笼进袖中,转头对崔严说:“总要顾全大局,相信一定会有奖赏的,只是时机未到。”
那隔着袖子都能感到紧紧握在一起的手深深刺痛了崔严的眼睛,你俩就不能收敛一点吗喂!
也是,这里就是在人家家里,看看周围丫鬟下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样子,显然早已无视这两个连体婴了。
果然,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没有对郡守大人的赏赐,但是赵大人坚持不建水库博名声,一心一意搞水利的事情还是传得人尽皆知了。
对比修了水库的陇西和遍地沟渠的高山,赵默成扎扎实实建立起的灌溉网将爱民的涓涓细流滋润进每个人的心田。
高山的学子们赋文比较了此次水灾高山和陇西的损失,感念郡守大人的高瞻远瞩和脚踏实地。
加上有人此时提起赵大人的税收政策,轻徭薄赋,才能让高山有余力抗过此次水患。
陇西人说起赵默成在时,曾有人提议诸税合一,认为那样能够减少税负,而赵默成坚持税不合一,说怕后来者打着这个幌子再增加新的税赋,此刻看来是多么地有远见,是真心实意为民众好。
于是在赵博学百日这天,郡守府门外,红鸡蛋、面条和家酿的一坛坛“玉米蒸蒸酒”堆了满地。
这是民众天不亮就自发送来的,他们都知道郡守夫人生子时,大人先是守云府大堤后又去陇西救灾,舍了一家的性命。之后赈灾时连孩子满月都没过,夫妻俩一心为民,百姓心里有数。
茗华知道这是当地风俗,叫“送祝米”,祈求孩子平安健康的,可是这遍地都是也太多了。
于是郭缠虎大营里就多了许多鸡蛋面,士兵们开玩笑说沾郡守大人的光,吃了“月子饭”,以后一定生儿子。
这边刚处理完堆积如山的“祝米”,华帝的新旨意到了,赵默成重建高山有功,升为嵩宁侯。
一时云府欢
分卷阅读87
-
分卷阅读87
襟自告奋勇道。
郭缠虎诧异地看着光头,这货平日从不露头,大人交办的事不下绊子就是好的了,怎么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可若论智谋,这群人里还就他能拿出手来了,他这又想干什么呢?跑去救灾拍卢大人马屁,陷赵默成于更不利的境地?二哥不救了?
“那郡守大人……”崔严的犹豫让郭缠虎回了神。
茗华默了一阵,崔严看到她脸上现出从未见过的坚毅神色,对崔严说:“你去救灾,我来救人。”
茗华找出当初赵默成向书院学子们解释高山不建水库的图,对照着仔细分析,进牢房问过赵默成之后,终于找到了卢海钰诬陷赵默成的证据。
高山之内南部偏西的高峰发源氻水,此次防洪的对象正是这条河。
氻水蜿蜒东去,出高山境后主流入大华,是为渭水,大华都城渭邑正是依水而建,因此得名。
而氻水在出高山界时,因山势所阻,还有一条分支向东北拐入陇西,为汅水。
卢海钰此次污蔑赵默成,说陇西水患是受高山所累,因陇西未建水库没有采取防洪措施,导致下游压力增大。
茗华仔细分析了河流的走向,发现此次洪水渭河的水比汅河的水大多了,但渭邑等下游都没被淹,说明赵默成治水有功,陇西汅水洪灾并非高山氻水分流所致。
赵姜听明白来龙去脉,兴奋地直奔书院,说让郑昊他们将实情写清楚,想办法呈上去,洗刷赵默成的冤屈。
已到陇西境内的崔严马不停蹄开始兴建粥棚,一面放粮一面舍粥,忙得连面见陇嵩州牧卢海钰的时间都没有。
他听从茗华的建议,舍粥时带着焦二狗,遇到生病的就诊治,家中无病的也熬制着汤药随粥米一同发放,所过之处防暑去病并无大的疫情发生。
随着高山赈灾队伍一路北上,崔严被百姓视作现世佛,绝世美颜,普度众生。
就连忙得焦头烂额的卢大人都派人送来了亲笔书信,表彰崔严赈灾立功,降低陇西的损失,还是自家人贴心云云。
崔严想起那个叮嘱自己大灾之后防大疫的小妇人,来之前说卢大人一定不会阻止自己救灾,反而会把功劳揽在陇嵩州牧的头上。
只是他想不到,云府内郑昊带着学子们正在起草鸣冤书,书中除了说明赵默成带人治水的功绩,也说明了氻水和汅水的关系,直言陇西的洪灾与高山无关,甚至陇西没有酿成更大灾祸也是因赵默成出粮赈灾之故。
洋洋洒洒万言,一气呵成,有理有据,郑昊完笔后一众意气风发的学子们纷纷上前签名按了手印。之后传出书院,但凡会写名字的都来了,不会写的也按了手印,万言书就这样诞生了。
在万言书送出的第二天,山中返回的郭缠龙听说此事大感不妙,直接找到茗华说:“夫人,这万言书万万不可送到渭邑啊,华帝若知道大人众望所归一定忌惮于他,那时大人才是真正的凶险啊。”
茗华说:“就是要让华帝看到民意,知道谁才是真正一心为民的。相信华帝能够明辨是非,还默成一个公道。”
他要是个昏君,也不值得让吴王仇胜谷和赵默成这么忠心为他。
作者有话要说:
手慢事多,可能错字渐多影响阅读,先说声抱歉,尽量降低也欢迎指正,谢谢啦!
第61章 侯爷夫人
焦急又忙碌的一个多月熬过去,华帝的旨意终于到了。
赵默成官复原职,不奖不罚。
卢海钰仍任陇嵩州牧,也未见任何处罚,只是严命他做好陇西赈灾安抚事宜。
顿感不平的众人敢怒不敢言,一向不多事的崔严也说:“都怪我赈灾赈得太好了。”
赵默成闻言笑道:“都说你快成佛了,怎么还这么看不开?”
“这有功不赏有过不罚,何以服众?”崔严居然开始为赵默成打抱不平了。
“谁有功没有赏啊?”茗华笑着挑帘进屋,接着揶揄道:“也对,咱们崔大善人舍粥这么大功劳,也不见有个彰表来的。”
“谁说我为了……”崔严正要回嘴,看到茗华一袭淡青素裙中迅速消瘦的身形,反口道:“不是让你养过百天吗?怎么又出来了?”
赵默成一口茶噎了下去,这到底是谁媳妇?
李婆婆说茗华生产时伤了元气,月子里又焦虑过度,让她好好将养过百天,可茗华哪里呆得住?
“焦神医说我透透气也是好的。”茗华将手递给赵默成,挨着他坐下。
焦二狗自从陇西救灾回来,神医的名号越来越响了,连他之前讳言的擅长妇儿之症也不再尴尬了,家中求医之人每日络绎不绝,即便如此,茗华这里也是不时来瞧瞧,生怕这不老实的郡守夫人再出什么事。
赵默成将茗华一只小手自然地笼进袖中,转头对崔严说:“总要顾全大局,相信一定会有奖赏的,只是时机未到。”
那隔着袖子都能感到紧紧握在一起的手深深刺痛了崔严的眼睛,你俩就不能收敛一点吗喂!
也是,这里就是在人家家里,看看周围丫鬟下人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样子,显然早已无视这两个连体婴了。
果然,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没有对郡守大人的赏赐,但是赵大人坚持不建水库博名声,一心一意搞水利的事情还是传得人尽皆知了。
对比修了水库的陇西和遍地沟渠的高山,赵默成扎扎实实建立起的灌溉网将爱民的涓涓细流滋润进每个人的心田。
高山的学子们赋文比较了此次水灾高山和陇西的损失,感念郡守大人的高瞻远瞩和脚踏实地。
加上有人此时提起赵大人的税收政策,轻徭薄赋,才能让高山有余力抗过此次水患。
陇西人说起赵默成在时,曾有人提议诸税合一,认为那样能够减少税负,而赵默成坚持税不合一,说怕后来者打着这个幌子再增加新的税赋,此刻看来是多么地有远见,是真心实意为民众好。
于是在赵博学百日这天,郡守府门外,红鸡蛋、面条和家酿的一坛坛“玉米蒸蒸酒”堆了满地。
这是民众天不亮就自发送来的,他们都知道郡守夫人生子时,大人先是守云府大堤后又去陇西救灾,舍了一家的性命。之后赈灾时连孩子满月都没过,夫妻俩一心为民,百姓心里有数。
茗华知道这是当地风俗,叫“送祝米”,祈求孩子平安健康的,可是这遍地都是也太多了。
于是郭缠虎大营里就多了许多鸡蛋面,士兵们开玩笑说沾郡守大人的光,吃了“月子饭”,以后一定生儿子。
这边刚处理完堆积如山的“祝米”,华帝的新旨意到了,赵默成重建高山有功,升为嵩宁侯。
一时云府欢
分卷阅读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