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 作者:微微安心
分卷阅读200
生的消磨掉了爱情,黯然分手。也许是他们不够坚持,也许并不是所谓的爱情。相反,按部就班相亲、结婚、生子……就能够一帆风顺的走下去吗?
庆幸的是,杨小贝和周品正都很坚强,独立有主见。并且有着较丰富的物质基础,所以尽管所有人都不看好,却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可是这样一来,受影响的不免就变成了双方的家人。
周品正终于从楼上下来,抱歉的跟杨老汉说起母亲卧病在床——看来真的是不打算见杨家人了。杨老汉没有说什么,只是表达了一下对周母的关心,就把这件事情略过了。和杨小贝想的一样,周母的不出现除了让杨老汉对男方母亲的身体和态度有所保留以外,并不能左右杨老汉的心情。
周家他见过了,还算是满意。周品正的两个姐姐也见过了,据说待会儿姐夫和孩子们也会过来,在母亲老弱的情况下,这也算是见了家长。姐姐们一直在厨房里忙活,从端到饭桌上的饭菜和不时来招呼的大姐上面看,态度也还可以。
这就不错了。杨老汉想着,他本来也不抱有很大的期望,在医院的时候,两个病友给他科普了很多关于浦海人住宅狭窄、生活压力大。说是大城市,但是资源紧张,人口密度大,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对于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老丈人来说,对于男方家庭的评估,他已经心中有数了。
首先,周家的住处不紧张,只有周品正一个儿子,没有其他兄弟。其次,两个姐姐都早已嫁人,没有什么牵扯和矛盾。家庭人员简单,哪怕是周母身体“不好”,或者不赞同,但出于对周品正的了解,杨老汉认为早已经独立做生意、在外地也能混得如鱼得水的他不可能是依附家庭的妈宝男。所以只要他们两个人好,也就没有什么问题。
没有哪个婆婆会一开始就喜欢一个外来人,哪怕是自己点头同意的儿媳妇。大女儿她们当年也是人家诚心求娶,嫁的人家也是平和善良的老实人家,就这样孩子们每次回来总还要抱怨一下——当然,后来就没有了。磨合个几年,都成了一家人这就不是个事儿。
小妹比姐姐们更优秀,也更有知识,他才不会担心小妹真的受欺负。只是但凡是做父母的,总舍不得让子女远行,何况是最疼爱又失而复得的小女儿呢?杨老汉反倒是担心她太过优秀,不够孝顺体贴而得不到婆婆的欢心。总之,不过来看看,他是无论如何也放心不下的,所以他才会顺势答应孩子们的请求,到浦海还治病。
这时已经到了饭点,因为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需要谈“正经事”,孩子们被安排在中午才由父亲带过来。结果周母很没出息的遁了,周家实际上做主的就是周品正,这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该谈的早就在杨家就谈好了,包括婚期。这时也就是告知一下周家人一下。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跑进来,进门就大声的喊舅舅。最近老舅难得回来,俩人得到是稀奇礼物还有家里的大彩电,都让孩子们对舅舅的崇拜之情如高山仰止,听说要来外婆家,都激动得不得了。
周品正把两个孩子一把抱住,毫不费力的抛了一下,让他们的尖叫声顿时冲破了楼层。周母被底下孙子们的欢笑声吵得更加烦闷,只好用被子捂住头,来个耳不听为静。
等和孩子们玩闹了一下,周品正就正式把杨家人和两个姐夫介绍了一下。大姐夫王海是个小职员,家中独子,工作轻省单位福利也好,所以王家的条件也算是不错的。二姐夫吴力文也是铁路职工,活重且累,家里又好几个兄弟,日子一向不怎么宽裕。所以吴家过日子精打细算,很会看风势。
俩人都对杨小贝和杨老汉礼貌的打招呼,周品正又对两个侄子说道,“快叫人!这个是舅妈,怎么样?舅妈漂亮吗!”
这嘚瑟的!在孩子们面前有什么好得意杨小贝就弄不明白了。不过孩子们总是忠于自己眼中的世界,不同于大人审视和客套,大姐家的王卫就响亮的叫道,“舅妈好!舅妈好漂亮,比我们学校的老师还漂亮!”
本来在外人面前有点小羞涩的吴丽丽也不甘示弱的说,“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才漂亮呢!不过都没有舅妈漂亮!”
……杨小贝罕见的脸红了,她脸皮再厚也经不起孩子们这般“夸赞”。但是周品正非常高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二姐夫吴力文也凑趣的说,“今天这是喜事啊!叫舅妈要得个大红包的!”
大姐夫暗地里翻了一个白眼——他就看不惯二妹两口子逮着便宜都要占的小市民作态。人家女孩子今天刚进门就要红包,你倒是好意思的哦!
周品正毫不在意,马上摸出两个厚厚的红包塞给两个孩子——原谅杨小贝完全没有这个意识,话说,第一次上门不是要男方家长给自己红包的嘛?
回来了……
已经十年没有在夏季回老家了。一来是没有假期,二来是希望攒着时间在过年的时候多陪陪父母。
回去了十来天,家里不是没有网,而是难得回家一趟,想帮着父母干一点活,说说话,而不是你盯着电脑,我看着手机。毕竟我们一年只有一次的相聚,不是吗?
在回家的这几天,还是有不少亲们大方的赐予月票、推荐票和打赏,这让我无地自容,非常感谢大家,再次鞠躬!
事实上,这本书写到现在,成绩并不好。一度我有些沮丧,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要写完它。不仅仅是一直以来支持我和陪伴我的亲们,还有的,就是这份情怀。
是的,这本书故事性不强,我的本意,也是为了诉说一下逝去的那些时光,和记忆里温暖的乡间生活。哪怕非常苦,非常累,但是永远都在我的梦里,一直未远去。
这次回老家的时候,正是双抢时节。父母年纪大了,已经无法承受如此严酷的体力劳动,家里只种了一季中稻,双抢已经悄然消失了。在农村,种地的人只剩下60岁以上的老人。道理很简单,哪怕在外面打零工,比起种地的收入还是高出许多。
今年的夏天非常炎热,特别是我回家的这几天。虽然没有双抢,但是要忙的也不少。采辣椒,做辣酱、豆瓣酱,炸胡椒。收苞谷,抽水抗旱——水利设施几乎崩溃,完全依靠小水泵抽水灌溉。喷洒药水等等。乘着早晚太阳不是那么大,我也会帮着做一些。
大家都说这条命是空调给的。但是在农村,无论多炎热还是要下地干活。汗流浃背,酷热难当。很惭愧我并没有帮上父母
分卷阅读200
-
分卷阅读200
生的消磨掉了爱情,黯然分手。也许是他们不够坚持,也许并不是所谓的爱情。相反,按部就班相亲、结婚、生子……就能够一帆风顺的走下去吗?
庆幸的是,杨小贝和周品正都很坚强,独立有主见。并且有着较丰富的物质基础,所以尽管所有人都不看好,却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可是这样一来,受影响的不免就变成了双方的家人。
周品正终于从楼上下来,抱歉的跟杨老汉说起母亲卧病在床——看来真的是不打算见杨家人了。杨老汉没有说什么,只是表达了一下对周母的关心,就把这件事情略过了。和杨小贝想的一样,周母的不出现除了让杨老汉对男方母亲的身体和态度有所保留以外,并不能左右杨老汉的心情。
周家他见过了,还算是满意。周品正的两个姐姐也见过了,据说待会儿姐夫和孩子们也会过来,在母亲老弱的情况下,这也算是见了家长。姐姐们一直在厨房里忙活,从端到饭桌上的饭菜和不时来招呼的大姐上面看,态度也还可以。
这就不错了。杨老汉想着,他本来也不抱有很大的期望,在医院的时候,两个病友给他科普了很多关于浦海人住宅狭窄、生活压力大。说是大城市,但是资源紧张,人口密度大,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对于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老丈人来说,对于男方家庭的评估,他已经心中有数了。
首先,周家的住处不紧张,只有周品正一个儿子,没有其他兄弟。其次,两个姐姐都早已嫁人,没有什么牵扯和矛盾。家庭人员简单,哪怕是周母身体“不好”,或者不赞同,但出于对周品正的了解,杨老汉认为早已经独立做生意、在外地也能混得如鱼得水的他不可能是依附家庭的妈宝男。所以只要他们两个人好,也就没有什么问题。
没有哪个婆婆会一开始就喜欢一个外来人,哪怕是自己点头同意的儿媳妇。大女儿她们当年也是人家诚心求娶,嫁的人家也是平和善良的老实人家,就这样孩子们每次回来总还要抱怨一下——当然,后来就没有了。磨合个几年,都成了一家人这就不是个事儿。
小妹比姐姐们更优秀,也更有知识,他才不会担心小妹真的受欺负。只是但凡是做父母的,总舍不得让子女远行,何况是最疼爱又失而复得的小女儿呢?杨老汉反倒是担心她太过优秀,不够孝顺体贴而得不到婆婆的欢心。总之,不过来看看,他是无论如何也放心不下的,所以他才会顺势答应孩子们的请求,到浦海还治病。
这时已经到了饭点,因为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需要谈“正经事”,孩子们被安排在中午才由父亲带过来。结果周母很没出息的遁了,周家实际上做主的就是周品正,这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该谈的早就在杨家就谈好了,包括婚期。这时也就是告知一下周家人一下。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跑进来,进门就大声的喊舅舅。最近老舅难得回来,俩人得到是稀奇礼物还有家里的大彩电,都让孩子们对舅舅的崇拜之情如高山仰止,听说要来外婆家,都激动得不得了。
周品正把两个孩子一把抱住,毫不费力的抛了一下,让他们的尖叫声顿时冲破了楼层。周母被底下孙子们的欢笑声吵得更加烦闷,只好用被子捂住头,来个耳不听为静。
等和孩子们玩闹了一下,周品正就正式把杨家人和两个姐夫介绍了一下。大姐夫王海是个小职员,家中独子,工作轻省单位福利也好,所以王家的条件也算是不错的。二姐夫吴力文也是铁路职工,活重且累,家里又好几个兄弟,日子一向不怎么宽裕。所以吴家过日子精打细算,很会看风势。
俩人都对杨小贝和杨老汉礼貌的打招呼,周品正又对两个侄子说道,“快叫人!这个是舅妈,怎么样?舅妈漂亮吗!”
这嘚瑟的!在孩子们面前有什么好得意杨小贝就弄不明白了。不过孩子们总是忠于自己眼中的世界,不同于大人审视和客套,大姐家的王卫就响亮的叫道,“舅妈好!舅妈好漂亮,比我们学校的老师还漂亮!”
本来在外人面前有点小羞涩的吴丽丽也不甘示弱的说,“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才漂亮呢!不过都没有舅妈漂亮!”
……杨小贝罕见的脸红了,她脸皮再厚也经不起孩子们这般“夸赞”。但是周品正非常高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二姐夫吴力文也凑趣的说,“今天这是喜事啊!叫舅妈要得个大红包的!”
大姐夫暗地里翻了一个白眼——他就看不惯二妹两口子逮着便宜都要占的小市民作态。人家女孩子今天刚进门就要红包,你倒是好意思的哦!
周品正毫不在意,马上摸出两个厚厚的红包塞给两个孩子——原谅杨小贝完全没有这个意识,话说,第一次上门不是要男方家长给自己红包的嘛?
回来了……
已经十年没有在夏季回老家了。一来是没有假期,二来是希望攒着时间在过年的时候多陪陪父母。
回去了十来天,家里不是没有网,而是难得回家一趟,想帮着父母干一点活,说说话,而不是你盯着电脑,我看着手机。毕竟我们一年只有一次的相聚,不是吗?
在回家的这几天,还是有不少亲们大方的赐予月票、推荐票和打赏,这让我无地自容,非常感谢大家,再次鞠躬!
事实上,这本书写到现在,成绩并不好。一度我有些沮丧,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要写完它。不仅仅是一直以来支持我和陪伴我的亲们,还有的,就是这份情怀。
是的,这本书故事性不强,我的本意,也是为了诉说一下逝去的那些时光,和记忆里温暖的乡间生活。哪怕非常苦,非常累,但是永远都在我的梦里,一直未远去。
这次回老家的时候,正是双抢时节。父母年纪大了,已经无法承受如此严酷的体力劳动,家里只种了一季中稻,双抢已经悄然消失了。在农村,种地的人只剩下60岁以上的老人。道理很简单,哪怕在外面打零工,比起种地的收入还是高出许多。
今年的夏天非常炎热,特别是我回家的这几天。虽然没有双抢,但是要忙的也不少。采辣椒,做辣酱、豆瓣酱,炸胡椒。收苞谷,抽水抗旱——水利设施几乎崩溃,完全依靠小水泵抽水灌溉。喷洒药水等等。乘着早晚太阳不是那么大,我也会帮着做一些。
大家都说这条命是空调给的。但是在农村,无论多炎热还是要下地干活。汗流浃背,酷热难当。很惭愧我并没有帮上父母
分卷阅读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