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无良 作者:古锦
分卷阅读456
些个村子里的人啊。
好可惜自己不是这些个村的啊,他们也想要一个这样能干有钱的大善人光临本村呀。
···
再然后千织纺掌柜陶远逸,流言另一个当事人,也大大方方现身。他自报家门,淡定解释和武梁就是生意上的合伙人关系,外面关于他俩的流言太荒谬可笑,是小杂碎们的消遣,大家不用信也不用理会。
他说了和武梁合作的几处生意,然后就说起了武梁生意场上的艰难不易。
最初缺钱缺人缺人脉,打拼时各种亲力亲为,进货送货学经验长见识,走商时曾在雪窝里避路匪,在破窑中过寒冬,度河掉进水里还操心要护着货物别湿了,路滑滚下山坡也抱着货物怕摔破了……一路摸爬滚打跌跌撞撞到今天,才积下这许多的银钱。
酒楼上,程向腾终于忍不住,歪着脑袋问武梁:“那些,都什么时候的事儿?”
武梁:“瞎编的。可能说的是他家祖宗的当年。”
程向腾:……
陶远逸接着夸武梁,说姜老板做生意慧眼独到又仁厚守信,贫时坚韧,富时乐善。她常说赚来的钱财得之于民用之于民,不但把生意从京城做到全国各地,也把善事做到全国各地。
他列举了好几处江南地界上的善举,说那些修桥铺路的事儿,是武梁和他们陶家共同完成的,也借机表示了对武梁的深深佩服之意。
当然,人民群众眼睛再雪亮,绝大多数人也听不出,这厮顺道的,就把他们合伙的梁记,反复的广告了无数遍。
当然他们不是武梁,所以更听不出,他所列举的几处合伙善举,当然并没有武梁什么事儿。那纯是他们陶家,既回报乡邻又自求方便的在家门口搞的便民工程。
身为大皇商,手里大把的银子,总会有那么一些银子,花得无所图谋。
但他把这些善事儿跟武梁分享,是做为朋友的帮顾,也是回报她当年替胶洲湾老外采买时,让他们陶家大赚了一笔的人情。
当然他来不只是撇清流言和锦上添花的,他还详细解释了传说中,武梁大量收购淞江雪绫的原因:因为店里有曾接一大单生意,客人订做一批高档成衣,指定用淞江雪绫做内里。
所以店里便多囤了些货,准备以后夏装成衣,干脆也多用淞江雪绫做里料。
但是后来客人改了主意,要求用我们陶家千织纺的润棉做里料,还列举了好几个改用润棉的理由。我们听着觉得有道理,就又把原先收的淞江雪绫转卖掉。
反正他的意思就是,这纯粹是一笔生意,和太后出巡沾不上半点儿边儿。并且,俺们千织纺的润棉比淞江雪绫好好几个理由噢……
武梁:……奸商当如是。
围观群众:原来人家那么多银子,是这么挣来的呀,真不容易呀。
尼妹的人家一个女人家努力赚钱扶幼济贫,可那一帮贱爷们儿读个酸书不学好,还专门用来欺负人,再瞎逼逼真给他们全掀河里去!
☆、第191章 .4辩
江边酒楼,某个位置更佳,室内装饰更富贵豪华的临窗房间里,裕亲王正端坐在那里,默默倾听观察着江边的动静。
虽然他这处位置绝好,什么都看得到,但他身边的人还是一趟一趟的进出,不时给他报告着桥岸的各种细节。
终于,还是让他等到了令他无比满意的情形——流言已破,美名已成。
并且这美名,显然比那流言将流传得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民间,深得民心。
民心不可违。
不管是圣上,或者太后,谁再心里不来意,再不喜这个出身破落,名声破败,经历复杂的女子,也不得不在表面上,对人和煦三分。
当然若实在不喜欢,悄悄做掉就行了,皇家的手段多不胜数。
但上有侯爷痴情,下有儿子照应,这些人可不象乡间愚民那般好糊弄。如果不是关系到大件事,动她肯定是下下策。
何况还有这么些肯声援,肯力挺她的人在。这人脉,也不得不让人顾忌一把。
等她的事迹都传扬出去,朝廷没准还得大厮嘉奖她一番呢。
——说起来裕亲王爷也有些吃惊,他有经手帮她办过好几桩善事,但没想到在他所知道的之外,还有那么些善举。
平时默不作声,如今需要时集体暴发出来,这手段……
是的,刚才那些分析,加上她自身的容貌,才情,魄力,手段,身家……这个女子的以后,错不了。
裕亲王站起身出门,往益水桥走了过去。
锦上添花?他没那兴趣,锦上摘花倒是可以。
人们常想攀上高枝儿,也不想想高枝儿凭什么想让你攀,白给自己增加负累么?
但是若你够能耐了,能站得够高,和高枝能相伴相携,互增悦乐,高枝当然会高高兴兴的任你攀玩。
皇家的身份好使,但什么时候听说,皇家是开救济院的,随便谁都拉拔一把?
裕亲王一边走,一边对身边太监吩咐,“那二百万两银票收下,存去汇通钱庄吧。”
太监应诺,忙转身去办。
···
姜十一以为,事情到此,已经很圆满的结束了,真的,无比的圆满。
没想到还能更圆满。
向来颇有些江湖侠义的裕亲王爷,竟然亲自来了,来为姑姑主持公道,仗义执言。
裕亲王爷否定了市井传言,说他已着人一一查证,没发现传言有一处属实。
勒令一众人等不许再提,若有实证来寻他说话,否则一概严惩。
无人敢有异议。
然后裕亲王又亲证了益水河堤益水桥乃武梁修建的事实,接着又说了她别的善举。
什么修了孔家桥,建了烟雨阁,给工钱供食物请丁柳滩的村民开荒地,然后开的荒地分文不取全部又都给了村人自己……凡他知情的,一件件摆出来细说,顺便就一通夸赞。
裕亲王说,姜掌柜曾对他说过:人生一世,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君子当如是。
天下太大,她未必济得多少,但她一点点儿在做了。
她行的是君子大义。
裕亲王说,他常年爱深入民间,深知民间疾苦。也因此偶然识得姜掌柜,极佩服她这种仁心仁行。
人常说,善恶到头终有报。但她这么行善四方却无人彰表,倒引得不少人非议她的抛头露面,真是天理何在。
若长此以往,谁还去做善事,谁还肯存仁心?
裕亲王
分卷阅读456
-
分卷阅读456
些个村子里的人啊。
好可惜自己不是这些个村的啊,他们也想要一个这样能干有钱的大善人光临本村呀。
···
再然后千织纺掌柜陶远逸,流言另一个当事人,也大大方方现身。他自报家门,淡定解释和武梁就是生意上的合伙人关系,外面关于他俩的流言太荒谬可笑,是小杂碎们的消遣,大家不用信也不用理会。
他说了和武梁合作的几处生意,然后就说起了武梁生意场上的艰难不易。
最初缺钱缺人缺人脉,打拼时各种亲力亲为,进货送货学经验长见识,走商时曾在雪窝里避路匪,在破窑中过寒冬,度河掉进水里还操心要护着货物别湿了,路滑滚下山坡也抱着货物怕摔破了……一路摸爬滚打跌跌撞撞到今天,才积下这许多的银钱。
酒楼上,程向腾终于忍不住,歪着脑袋问武梁:“那些,都什么时候的事儿?”
武梁:“瞎编的。可能说的是他家祖宗的当年。”
程向腾:……
陶远逸接着夸武梁,说姜老板做生意慧眼独到又仁厚守信,贫时坚韧,富时乐善。她常说赚来的钱财得之于民用之于民,不但把生意从京城做到全国各地,也把善事做到全国各地。
他列举了好几处江南地界上的善举,说那些修桥铺路的事儿,是武梁和他们陶家共同完成的,也借机表示了对武梁的深深佩服之意。
当然,人民群众眼睛再雪亮,绝大多数人也听不出,这厮顺道的,就把他们合伙的梁记,反复的广告了无数遍。
当然他们不是武梁,所以更听不出,他所列举的几处合伙善举,当然并没有武梁什么事儿。那纯是他们陶家,既回报乡邻又自求方便的在家门口搞的便民工程。
身为大皇商,手里大把的银子,总会有那么一些银子,花得无所图谋。
但他把这些善事儿跟武梁分享,是做为朋友的帮顾,也是回报她当年替胶洲湾老外采买时,让他们陶家大赚了一笔的人情。
当然他来不只是撇清流言和锦上添花的,他还详细解释了传说中,武梁大量收购淞江雪绫的原因:因为店里有曾接一大单生意,客人订做一批高档成衣,指定用淞江雪绫做内里。
所以店里便多囤了些货,准备以后夏装成衣,干脆也多用淞江雪绫做里料。
但是后来客人改了主意,要求用我们陶家千织纺的润棉做里料,还列举了好几个改用润棉的理由。我们听着觉得有道理,就又把原先收的淞江雪绫转卖掉。
反正他的意思就是,这纯粹是一笔生意,和太后出巡沾不上半点儿边儿。并且,俺们千织纺的润棉比淞江雪绫好好几个理由噢……
武梁:……奸商当如是。
围观群众:原来人家那么多银子,是这么挣来的呀,真不容易呀。
尼妹的人家一个女人家努力赚钱扶幼济贫,可那一帮贱爷们儿读个酸书不学好,还专门用来欺负人,再瞎逼逼真给他们全掀河里去!
☆、第191章 .4辩
江边酒楼,某个位置更佳,室内装饰更富贵豪华的临窗房间里,裕亲王正端坐在那里,默默倾听观察着江边的动静。
虽然他这处位置绝好,什么都看得到,但他身边的人还是一趟一趟的进出,不时给他报告着桥岸的各种细节。
终于,还是让他等到了令他无比满意的情形——流言已破,美名已成。
并且这美名,显然比那流言将流传得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民间,深得民心。
民心不可违。
不管是圣上,或者太后,谁再心里不来意,再不喜这个出身破落,名声破败,经历复杂的女子,也不得不在表面上,对人和煦三分。
当然若实在不喜欢,悄悄做掉就行了,皇家的手段多不胜数。
但上有侯爷痴情,下有儿子照应,这些人可不象乡间愚民那般好糊弄。如果不是关系到大件事,动她肯定是下下策。
何况还有这么些肯声援,肯力挺她的人在。这人脉,也不得不让人顾忌一把。
等她的事迹都传扬出去,朝廷没准还得大厮嘉奖她一番呢。
——说起来裕亲王爷也有些吃惊,他有经手帮她办过好几桩善事,但没想到在他所知道的之外,还有那么些善举。
平时默不作声,如今需要时集体暴发出来,这手段……
是的,刚才那些分析,加上她自身的容貌,才情,魄力,手段,身家……这个女子的以后,错不了。
裕亲王站起身出门,往益水桥走了过去。
锦上添花?他没那兴趣,锦上摘花倒是可以。
人们常想攀上高枝儿,也不想想高枝儿凭什么想让你攀,白给自己增加负累么?
但是若你够能耐了,能站得够高,和高枝能相伴相携,互增悦乐,高枝当然会高高兴兴的任你攀玩。
皇家的身份好使,但什么时候听说,皇家是开救济院的,随便谁都拉拔一把?
裕亲王一边走,一边对身边太监吩咐,“那二百万两银票收下,存去汇通钱庄吧。”
太监应诺,忙转身去办。
···
姜十一以为,事情到此,已经很圆满的结束了,真的,无比的圆满。
没想到还能更圆满。
向来颇有些江湖侠义的裕亲王爷,竟然亲自来了,来为姑姑主持公道,仗义执言。
裕亲王爷否定了市井传言,说他已着人一一查证,没发现传言有一处属实。
勒令一众人等不许再提,若有实证来寻他说话,否则一概严惩。
无人敢有异议。
然后裕亲王又亲证了益水河堤益水桥乃武梁修建的事实,接着又说了她别的善举。
什么修了孔家桥,建了烟雨阁,给工钱供食物请丁柳滩的村民开荒地,然后开的荒地分文不取全部又都给了村人自己……凡他知情的,一件件摆出来细说,顺便就一通夸赞。
裕亲王说,姜掌柜曾对他说过:人生一世,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君子当如是。
天下太大,她未必济得多少,但她一点点儿在做了。
她行的是君子大义。
裕亲王说,他常年爱深入民间,深知民间疾苦。也因此偶然识得姜掌柜,极佩服她这种仁心仁行。
人常说,善恶到头终有报。但她这么行善四方却无人彰表,倒引得不少人非议她的抛头露面,真是天理何在。
若长此以往,谁还去做善事,谁还肯存仁心?
裕亲王
分卷阅读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