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主 作者:允

    分卷阅读511

    进去,母亲在花障后立着,身子转向那一侧,方便婉儿带人替她更衣,脸却向着这边,目光越过花障看我:“这一回可全好了罢?”

    我躬身道:“已好了,累阿娘担心,已是我的不是,又累阿娘与兄弟们动了这么大一场斋事,实是有愧。”

    母亲笑道:“为你作的佛事、道场还少了么?单这一次你才觉惊动?”说话间已走出来,向榻上一坐,我见她似有单独说话的意思,忙跟上前,奉了一杯茶水,母亲挥手拒绝,懒洋洋靠进靠枕中,斜看我道:“你若真觉有愧,就该多多替我分忧——纵不能分忧,也不要整日想些乱七八糟的主意添乱。”

    我厚颜笑道:“我几时给阿娘添过乱,怎么想不起来?”

    母亲瞪我一眼,将我贺寿的奏疏缓缓拍在几上,我讪笑道:“阿娘是说简体字?儿不是想着圣朝革新,当思教化…”

    母亲哼出一声,打断我的话,恰婉儿已擦了汗,自花障后出来,母亲便命她上前:“那一日太平和你说什么?”

    婉儿低头道:“公主说,简化字体并不一体用于天下人,只用在工、商文书之上,还将使用印刷之术,统一工、商文书。”

    我方知母亲指的是什么——婉儿去后数日不曾有回音,我还当母亲已默许了此事,迟迟不闻制令,原来却在这里等着——面上只笑:“统一文书,使上下毋得舞弊,正是圣朝仁政德化,是儿体阿娘仁恤下民之心,斟酌而来。”

    母亲道:“百工、小商贾多不识字,盖因字难学、书难买、师傅难寻,所费既大,学了还没显著的好处,可若是所要学的不过九十九个俗字,学会之后便可自己填写文书,毋须再辗转委求他人,只怕许多人都愿意去学。”

    我笑:“使愚蛮蒙昧之人,亦得识字明礼,岂非圣人之教化?”

    母亲眯了眼看我:“一开始是九十九个字,次后是不是再有九百九十个字?九百九十之后,是不是所有的字,都要简化成简单易懂、好学好写的俗字?俗字风行,到最后是不是科举都可以俗字代替,毋分士民?”

    我笑道:“正是为区别士民,所以才规定俗字只能用于工商文书——阿娘只见士人所崇尚之物风行于世,几时候见商贾所尚为士人所推崇?这些字的缘起,无非是因奉天局那里做生意、记账有时不便,又受阿娘当年改字的启发,阿娘若喜欢,便颁布天下,若不喜欢,弃之不用,亦无甚可惜。”揣母亲今日心情大好,大着胆子,又嘟哝了一句:“圣朝十数年来,改新字、易旗帜、设军学、立奉天局、收安西,文治武功,锐意进取,一改前朝风气,到眼下旧风渐长,竟似复了庸碌颟顸之风,而忘了圣朝革新之道,儿觉得此风断不可长,所以才想了这个主意…本以为阿娘也喜欢呢。”

    母亲将眉一挑:“你殷殷期盼,将你阿兄盼了回来,怎么,如今又似是反悔了?”

    我道:“儿绝无此意。”虽这样说,却沿着御座跪下去,母亲本是半玩笑般看我,这回却渐渐收了笑,倾身唤我:“太平!”

    我向她郑重叩首:“阿娘。”抬头时眼看母亲——她已肃了脸,蹙着眉看我——道:“儿绝无不盼着阿兄回来的意思。只是,儿盼着阿娘召阿兄回来,是希望阿兄能继阿娘之大统,不是为了延续前朝之宗嗣。眼下朝中的风气,却颇有藉阿兄的名义而诡复前朝,乱阿娘纲纪的苗头,儿不愿看阿兄刚回来便为人所利用、伤我母子情谊,亦不愿阿娘苦心经营多年、毁于后人…方有如此奏议。”

    母亲面沉如水,静静盯了我好久,方道:“你本是李氏的女儿。”

    我仰头看她,毫无畏惧:“我不是李氏的女儿,也不是武氏的女儿,我只是阿娘的女儿。”

    母亲面上动容,缓缓伸手,在我头上一抚,我爬得离她更近些,将脸贴在她手上,两手握住她手,道:“阿娘。”

    母亲露出些笑来,抚着我的脸道:“我本以为你已足够老成,结果却还是这样孩子气——这世上纵是男人,亦开不了万世不易之朝,何况阿娘…是个女人。”

    我直直地看着她:“古往今来虽无万世不易之朝,却有千古流芳之帝。秦皇灭六国、平天下、一法度、均平准,至今千年,天下尤行郡县之制、统一之法,汉武逐匈奴,魏文慕汉化,虽不乏疵垢,却皆是史家称赞之雄杰,千古流芳之帝皇,阿娘纵未能保武氏之统祚,却依旧可以为后人留下些东西,千年万代之后,仍为世所流传。”

    母亲轻轻地靠了回去,闭上双眼,并不出声,我静静地跪着,等候她的决断,许久之后,才见她慢慢地睁开眼,看着我道:“我老了。”

    我心中微沉,抿着嘴,还不及再叫“阿娘”,却见她对我眨了眨眼,轻笑道:“这些事,只能由你们年轻人去办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太平:妈,为什么我总有种被你坑了的感觉?

    则天:你娘我什么时候坑过你?嗯?

    太平:最早让我嫁给武家…

    则天:结果你没嫁。

    太平:让我帮你处理小老婆…

    则天:给了你很多官职。

    太平:…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则天:幻觉,幻觉。来,跟我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太平:……

    第461章 立嗣

    母亲意兴甚高, 更衣之后,携我们往苑中走了一趟, 因见春光大好, 绿草茵茵, 忽地又起了兴致,命人牵马来骑——幸而只是徐行缓辔, 并无任情纵马之意——内侍报周王请见,母亲因命连李旦一道叫进来游乐,似想起什么,转头笑道:“莫不如将二郎也叫来,一家人一起乐一乐。”便有内侍飞奔而去,母亲又命在洛水长廊设宴,率我们一路过去, 到席间坐定时李旦也恰被引进来,一一行礼,抬头时我便是一怔, 连母亲也怔了怔,平平静静地道:“三郎蓄须了?”

    李旦便笑:“连守礼他们都蓄起须了, 儿想做叔叔的断不能比侄子还晚罢?所以也蓄起来,阿娘看,这么些时候, 才蓄了这么一点。”伸手在唇边一比,将那一截未经打理的粗硬小胡子遮成整齐的长条形状,乍然看去, 竟像是李晟当年一般。我尤记得当年李晟因自己生得女气,所以十四五岁的年纪就开始蓄起胡须,有好长一段时间,这胡须都使他看起来亲切许多,不像威严的当朝太子,而更像是个冒穿父亲衣裳的孩子,当然,他的胡须蓄起来之后,这些联想便通通不存在了,他看上去格外老成,二十不到的人,却如三十多一样,也没人再在意他的女气,他终究具备了一个太子该有的英武气概。

    我忽然有些好奇,倘若李晟活到现在,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是会在吐蕃过着茹毛饮血的生

    分卷阅读511

    -

章节目录

镇国公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允并收藏镇国公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