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
光绪朝后宫传奇:琼楼梦已阑 作者:梦琪璇轩
分卷阅读20
表示将来会立她为大清国皇后的时候,她也是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从小不受家人瞩目的自己真的如此承蒙上天的眷顾吗?从此,一想到是那位宛如天人,尊贵无匹的弟弟令自己重获父母的关注,再无须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漂亮活泼的妹妹,心里就觉得激动。
后来宫里的事不知道怎么传到外头去了,有人竟为他们那次相遇写了首诗:
金屋当年未筑成,影娥池畔月华生。
玉清追着缘何事,轻揽罗衣问小名。
她听闻之后,心里是甜滋滋的,大清国当今光绪皇帝,他将是自己的丈夫,如此平凡的自己竟有幸成为他的妻子,随着岁月的流逝,皇帝表弟越发俊美秀逸,她内心虽然产生过对后宫生活的担忧,但心中的窃喜仍是占据着上风,这样的女儿梦一直持续到十月初五那天,她眼睁睁看着皇上走向了德馨的女儿富察氏,那一次皇太后帮她挽回了,即使皇上是带着一副不情愿的表情将玉如意递了给自己,自己终归还是成了他的皇后,可是如今珍嫔那个小丫头得承恩宠,自己和皇上却仍是名义上的夫妻……
想到这里,皇后不由得转头向皇帝望去,只见皇帝已闭目安睡,看着他恬静的睡容,皇后心里突然冒出一种想法:就算皇上现在偏宠珍嫔,可自己毕竟是皇上名正言顺的妻子,只要做好皇后的本分,用心对皇上好,保不准年月长了能够使得皇上动容,感知自己的一片真心,从而改观,那便不枉了。
下定了决心,皇后觉得心里登时舒服多了,没有了睡意只默默地端详着皇上端秀的侧脸静待更鼓之声。
次日皇帝照常在卯时起床,由身边的随侍太监杨瑞珍、杨昌恩兄弟二人侍候洗漱穿衣,皇帝发现衣裳上身暖烘烘的,正想着身边的人突然变机灵了,钟粹宫的首领太监张兰德边恭敬地将明黄色的绦带给皇帝系好,边满脸堆笑道:“衣服是皇后主子起早熏暖的,怕凉着万岁爷。”
皇帝闻言下意识向皇后望去,皇后正从兰鑫手上奉着的托盘里拿起一把描花象牙梳子,低垂着脸上前道:“请皇上让奴才伺候您梳头。”
皇后提这样的请求情理之中,大婚以来,皇帝对这位表姐亦心存一份愧疚,自然应允了。
皇后跪坐在皇帝身后,仔细梳理那一头浓密漆黑的发丝,待青丝顺滑后再将其由十花到三花编成长辫,最后用带明黄穗子的辫连子缠绕好发尾,默默做好这一切后方命兰鑫等宫女移来镜子让皇上看看是否妥当。
皇帝看着态度恭顺做着这一切的皇后,暗自在心里轻叹。
如果她依然是自己的姐姐,那该多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 准备过年啦,所以每天默认都贴一章^^
☆、第三章 相妒之四
退朝后用罢了早膳,皇帝照例是上书房,翁同龢早已候着,只是今天读了两遍旧书,翁同龢便提起了别的事宜,自皇帝亲政以来,前朝事务大体还算安定,可是例定款项、不时起伏的天灾匪患、河工漕运、以及颐和园尚未完全完整的工程等等都需要银两,而翁同龢作为户部尚书,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愁白了头发,而如今海军那边再度催款,尤让他不胜其烦。
“皇上,李鸿章上折子说要增购军舰,还有一些新式火炮装备,可是户部实在拿不出银子来。”
“朕已经打算与皇太后商量颐和园剩下来的工程可否缓一缓,先凑银子给李鸿章。”
“皇上明鉴,军费自然该是优先,可是老臣担忧的是李鸿章这个人。”
“怎么说?”皇帝看着在满朝大臣里与自己最为亲近的师傅,不解问道。
“如今大清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大部分都在李鸿章的掌握之中,早些年皇太后为牵制李鸿章,还重用湖广总督张之洞以制衡之,自从同治十三年,李鸿章以防备日本上折子获准创建北洋海军,年年要求朝廷拨款,还争取到海军捐,有银子造势,自怕会助长李鸿章的势头,反对朝廷不利,皇太后对这一点也是深思熟虑的。”
“翁师傅的意思是即使向皇太后提拨款给李鸿章的事,皇太后也不会应允?”
“老臣认为按情势必定如此,而且老臣亦觉得皇太后这样做不无道理。”
“可是海军至关重要,既然日本曾因琉球事件企图霸占台湾,就不能因小失大,为防李鸿章却让日本人有了觊觎之机。”
“皇上有所不知,海军这些年来不断增购装备,即使日本那边事起,估计亦足以对付,实在无须再无故让李鸿章得利,海军的军款应该全书抹掉,不予增拨。”
皇帝看着眼前一改以往谨慎谦和的翁同龢,心里多少升起了几分失望,即使亲如帝师的翁同龢,皇帝从他和李鸿章的纷争里感觉到,他也难免有属于自己的私心。
对于他为何独独针对李鸿章的原因,皇帝并非全无耳闻。
翁同龢的兄长翁同书在安徽巡抚任上,曾奉命剿杀捻军,因为未能妥善处置境内叛将苗沛霖,导致整个形势搞得相当难堪,而当时在曾国藩府上当秘书的李鸿章顺应上司的意见,将翁同书一纸参劾到文宗皇帝那儿,文宗皇帝觉得李鸿章的参奏有理,于是立案查办,经众内阁组成的‘合议庭’审判,翁同书一审被判处绞刑,后来因翁同书向文宗皇帝陈情,文宗皇帝顾念翁氏一门宰相公卿,其父翁心存对朝廷有功,于是将翁同书改判为流放伊犁,同年翁同书因病于当地逝世,从此翁同龢记恨上了李鸿章,结下了梁子。
“朕知道你和李鸿章之间的一些事,可是,翁师傅……”皇帝深深叹息了一声,语气加重续道:“国事与私事不能混淆!”
皇帝鲜少用这样的语气对他说话,翁同龢一惊下醒悟,自己确实失仪,立即跪倒道:“请皇上明鉴,老臣确是为朝廷着想,未曾以私废公,老臣一片赤胆忠心全是为了皇上!”
见翁同龢连连磕头,皇帝心有不忍,温言道:“你且起来吧,朕自然明白你的苦心,只是海军军务关乎边防安危,兹事体大,不容轻忽,万一真的有事,后果不堪设想。”
翁同龢起身,恭谨道:“皇上时刻忧劳国事,老臣心中欣慰,老臣会设法尽力查探海军实情,据实上报皇上,以作判断拨款之事,务必不误国政。”
皇帝颔首,正欲说话,突然外面传来了些许嘈杂声。
“外头是怎么了?”皇帝皱眉喝问。
“回万岁爷,是珍主子身边的高公公求见。”寇之钰在廊下回话。
皇帝闻言迈步走出上书房,果然看见珍嫔身边的高万枝恭恭敬敬地跪在门廊外。
“有什么事?说吧。”
“回万岁爷,珍主子让奴才来请万岁爷今晚上景仁宫用膳,珍主子特别交待奴才说要给万岁爷一个惊喜
分卷阅读20
-
分卷阅读20
表示将来会立她为大清国皇后的时候,她也是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从小不受家人瞩目的自己真的如此承蒙上天的眷顾吗?从此,一想到是那位宛如天人,尊贵无匹的弟弟令自己重获父母的关注,再无须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漂亮活泼的妹妹,心里就觉得激动。
后来宫里的事不知道怎么传到外头去了,有人竟为他们那次相遇写了首诗:
金屋当年未筑成,影娥池畔月华生。
玉清追着缘何事,轻揽罗衣问小名。
她听闻之后,心里是甜滋滋的,大清国当今光绪皇帝,他将是自己的丈夫,如此平凡的自己竟有幸成为他的妻子,随着岁月的流逝,皇帝表弟越发俊美秀逸,她内心虽然产生过对后宫生活的担忧,但心中的窃喜仍是占据着上风,这样的女儿梦一直持续到十月初五那天,她眼睁睁看着皇上走向了德馨的女儿富察氏,那一次皇太后帮她挽回了,即使皇上是带着一副不情愿的表情将玉如意递了给自己,自己终归还是成了他的皇后,可是如今珍嫔那个小丫头得承恩宠,自己和皇上却仍是名义上的夫妻……
想到这里,皇后不由得转头向皇帝望去,只见皇帝已闭目安睡,看着他恬静的睡容,皇后心里突然冒出一种想法:就算皇上现在偏宠珍嫔,可自己毕竟是皇上名正言顺的妻子,只要做好皇后的本分,用心对皇上好,保不准年月长了能够使得皇上动容,感知自己的一片真心,从而改观,那便不枉了。
下定了决心,皇后觉得心里登时舒服多了,没有了睡意只默默地端详着皇上端秀的侧脸静待更鼓之声。
次日皇帝照常在卯时起床,由身边的随侍太监杨瑞珍、杨昌恩兄弟二人侍候洗漱穿衣,皇帝发现衣裳上身暖烘烘的,正想着身边的人突然变机灵了,钟粹宫的首领太监张兰德边恭敬地将明黄色的绦带给皇帝系好,边满脸堆笑道:“衣服是皇后主子起早熏暖的,怕凉着万岁爷。”
皇帝闻言下意识向皇后望去,皇后正从兰鑫手上奉着的托盘里拿起一把描花象牙梳子,低垂着脸上前道:“请皇上让奴才伺候您梳头。”
皇后提这样的请求情理之中,大婚以来,皇帝对这位表姐亦心存一份愧疚,自然应允了。
皇后跪坐在皇帝身后,仔细梳理那一头浓密漆黑的发丝,待青丝顺滑后再将其由十花到三花编成长辫,最后用带明黄穗子的辫连子缠绕好发尾,默默做好这一切后方命兰鑫等宫女移来镜子让皇上看看是否妥当。
皇帝看着态度恭顺做着这一切的皇后,暗自在心里轻叹。
如果她依然是自己的姐姐,那该多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 准备过年啦,所以每天默认都贴一章^^
☆、第三章 相妒之四
退朝后用罢了早膳,皇帝照例是上书房,翁同龢早已候着,只是今天读了两遍旧书,翁同龢便提起了别的事宜,自皇帝亲政以来,前朝事务大体还算安定,可是例定款项、不时起伏的天灾匪患、河工漕运、以及颐和园尚未完全完整的工程等等都需要银两,而翁同龢作为户部尚书,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愁白了头发,而如今海军那边再度催款,尤让他不胜其烦。
“皇上,李鸿章上折子说要增购军舰,还有一些新式火炮装备,可是户部实在拿不出银子来。”
“朕已经打算与皇太后商量颐和园剩下来的工程可否缓一缓,先凑银子给李鸿章。”
“皇上明鉴,军费自然该是优先,可是老臣担忧的是李鸿章这个人。”
“怎么说?”皇帝看着在满朝大臣里与自己最为亲近的师傅,不解问道。
“如今大清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大部分都在李鸿章的掌握之中,早些年皇太后为牵制李鸿章,还重用湖广总督张之洞以制衡之,自从同治十三年,李鸿章以防备日本上折子获准创建北洋海军,年年要求朝廷拨款,还争取到海军捐,有银子造势,自怕会助长李鸿章的势头,反对朝廷不利,皇太后对这一点也是深思熟虑的。”
“翁师傅的意思是即使向皇太后提拨款给李鸿章的事,皇太后也不会应允?”
“老臣认为按情势必定如此,而且老臣亦觉得皇太后这样做不无道理。”
“可是海军至关重要,既然日本曾因琉球事件企图霸占台湾,就不能因小失大,为防李鸿章却让日本人有了觊觎之机。”
“皇上有所不知,海军这些年来不断增购装备,即使日本那边事起,估计亦足以对付,实在无须再无故让李鸿章得利,海军的军款应该全书抹掉,不予增拨。”
皇帝看着眼前一改以往谨慎谦和的翁同龢,心里多少升起了几分失望,即使亲如帝师的翁同龢,皇帝从他和李鸿章的纷争里感觉到,他也难免有属于自己的私心。
对于他为何独独针对李鸿章的原因,皇帝并非全无耳闻。
翁同龢的兄长翁同书在安徽巡抚任上,曾奉命剿杀捻军,因为未能妥善处置境内叛将苗沛霖,导致整个形势搞得相当难堪,而当时在曾国藩府上当秘书的李鸿章顺应上司的意见,将翁同书一纸参劾到文宗皇帝那儿,文宗皇帝觉得李鸿章的参奏有理,于是立案查办,经众内阁组成的‘合议庭’审判,翁同书一审被判处绞刑,后来因翁同书向文宗皇帝陈情,文宗皇帝顾念翁氏一门宰相公卿,其父翁心存对朝廷有功,于是将翁同书改判为流放伊犁,同年翁同书因病于当地逝世,从此翁同龢记恨上了李鸿章,结下了梁子。
“朕知道你和李鸿章之间的一些事,可是,翁师傅……”皇帝深深叹息了一声,语气加重续道:“国事与私事不能混淆!”
皇帝鲜少用这样的语气对他说话,翁同龢一惊下醒悟,自己确实失仪,立即跪倒道:“请皇上明鉴,老臣确是为朝廷着想,未曾以私废公,老臣一片赤胆忠心全是为了皇上!”
见翁同龢连连磕头,皇帝心有不忍,温言道:“你且起来吧,朕自然明白你的苦心,只是海军军务关乎边防安危,兹事体大,不容轻忽,万一真的有事,后果不堪设想。”
翁同龢起身,恭谨道:“皇上时刻忧劳国事,老臣心中欣慰,老臣会设法尽力查探海军实情,据实上报皇上,以作判断拨款之事,务必不误国政。”
皇帝颔首,正欲说话,突然外面传来了些许嘈杂声。
“外头是怎么了?”皇帝皱眉喝问。
“回万岁爷,是珍主子身边的高公公求见。”寇之钰在廊下回话。
皇帝闻言迈步走出上书房,果然看见珍嫔身边的高万枝恭恭敬敬地跪在门廊外。
“有什么事?说吧。”
“回万岁爷,珍主子让奴才来请万岁爷今晚上景仁宫用膳,珍主子特别交待奴才说要给万岁爷一个惊喜
分卷阅读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