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作者: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73

    且,开创了以系统的史实佐证系统的理论的宏大风格。至此,我们可以明白,这部大书为什么定名为《吕氏春秋》了。这一书名,实际彰显的是这样一种理论道路——以历史事实为根据,论证确立吕不韦的治国思想;吕氏之思想,求证于历史之事实,是为吕氏之“春秋”也。

    书中的某些基本理念,已经通过吕不韦的治国实践,在秦国实行了一段时间,并获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此一部堪称空前绝后的实用性政治原典大著作,为什么还是遭到了以秦王嬴政为首的秦国主流集团的反对呢?

    3 法王之争:两种治国理念的巨大冲突

    先让我们以时间顺序,来看看这部书是如何公之于世的。

    依据《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记载,《吕氏春秋》完成于吕不韦势力全盛之时,也就是秦王嬴政即位的第七年之前。依据编撰如此一部大书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吕不韦的性格因素等情形推断,这部大书编成后,不会立即以公然悬挂于咸阳城门,以“一字千金”征求纠错的方式公开。这部大书之所以以如此奇特的方式公开,只能是在吕不韦失势之后。更大的可能,是在嫪毐罪案审结而吕不韦的连带罪行即将公开之时。

    从文明史审视的意义上,我们没有必要对事件的发生时间作过多纠缠。

    事件的进程是,吕不韦的大书,以特异的方式公开了——公然张挂南门,悬赏“一字千金”而征求纠错。应该说,吕不韦不愧具有超凡的商家根底,广告案的策划实施在当时社会远远超前,立即起到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身为首席领政大臣,吕不韦不首先在庙堂公布政见,而是向社会直接公开,显然是要借民众舆论向秦王庙堂最高层施压,也向秦国的主流法治理念挑战。所以要以如此惊人的方式公开政见,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吕不韦与秦王嬴政已经无法正常沟通了,而吕不韦又绝不甘心自己的大政著作被秦国新庙堂的冷漠所埋没,只能向社会公开,以求获得民心支持。

    吕不韦的这一举措,加速了与秦王嬴政的诀别进程。

    秦王政必须应战,秦国主流意识也必须应战。此时,吕不韦在嫪毐事件中的重大罪责,也已经被清查出来了。以前者为根基原因,以后者为直接原因,吕不韦被秦国主流政治集团所支持的秦王罢免了丞相。但是,嬴政主流集团保留了吕不韦的文信侯爵位,也保留了秦国惟一的一块对吕不韦的实封之地——洛阳封地,责令吕不韦离开咸阳,回到洛阳封地居住。

    与“私进嫪毐”的犯罪事实相比,这是很轻的一则处罚。

    其间原因,一定有着秦王集团追念吕不韦功绩的因素在内。

    可是,移居洛阳的吕不韦,却被山东六国奉为英雄。年余之间,“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秦王嬴政基于政治警觉,顾忌吕不韦与山东势力结盟反秦,故此,特别下了一道王书,指斥了吕不韦,并下令其迁徙蜀郡,远离中原。从政治原则与国家安全的意识出发,秦王嬴政迁徙吕不韦的处置方法,并没有错误。可是,接到王书指斥的吕不韦,却饮鸩自裁了。关于吕不韦自裁的心理动机,太史公的说法是:“自度稍侵,恐诛”。也就是说,太史公认为是吕不韦觉得自己做得过分,怕被秦王诛杀,所以就喝下毒酒死了。应该说,这无疑是接近于真相的方面之一。

    但是,作为一个杰出的大政治家,吕不韦的非常之死,仅仅是羞愧与恐惧吗?

    依据吕不韦与秦王嬴政的政治品格,以及两个人毕生的政治实践,吕不韦与秦王嬴政的分道扬镳,其根本原因,应该不在于嫪毐事件。因为,吕不韦私进嫪毐的罪行被清查之后,仍然保留了最高爵位与最大封地,惟一的处罚,仅仅是免去丞相职务而已。这样的处罚,实际上仍然给吕不韦重回政坛,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在此情况下,吕不韦在洛阳居住一年多之后,秦王嬴政再度下书,责令吕不韦迁徙蜀郡,并对吕不韦作出了尖刻地斥责。所以如此,一定是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首先,在秦王嬴政方面评判,吕不韦在洛阳频繁“交通”山东重要人物的行为,是吕不韦政见不可能再有更改的表现。长此下去,很可能成为秦国的某种威胁;其次,在吕不韦方面则由此判定,秦王主流集团已经彻底拒绝了他的治国政见,并对他有了很强的戒惧心理,自己重回秦国政坛的希望已经破灭了。

    对于一个杰出的大政治家来说,只有政治目标的彻底丧失,才能导致精神崩溃。

    吕不韦的政见与秦王主流集团之间,究竟在什么地方错位了,冲突了?

    吕不韦的治国理念与秦国的主流理念,存在着三方面的重大冲突。

    其一,吕不韦赞同变法与法制,但却不尊奉法治,违背秦国的惟法是从传统。

    其二,吕不韦主张实行封建诸侯制,与秦国实行的郡县制有根本冲突。

    其三,吕不韦主张效法古圣贤治国,杂取各家为政之道,与秦国奉行的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理念的传统,有着巨大的矛盾。

    这三个方面,既体现于吕不韦的领政实践,更体现于《吕氏春秋》的系统论述。

    第一方面,实质是吕不韦王道人治理念,与秦国法治实践之间的矛盾。

    在《吕氏春秋·孝行览》中,吕不韦明确提出:“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贵于孝。……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这种以孝道为治国根本的政治理念,显然是周代礼治的理念,也自然是人治理念。在这样的人治理念下,吕不韦赞成变法,承认法制,并主张适时修法,实际上不是法家的变法理念,而是将法制看做第二位的国家规范,是以服从于“孝行礼治”这个“本”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的修法,自然是将秦国法制修改为趋向于“孝行礼治”的工具式法制。

    吕不韦的领政实践,所以表现出宽和温厚,其主导理念正在这里。与此同时,《吕氏春秋》对在秦国成功实行深刻变法的大政治家商鞅,也进行了政治节操上的抨击。吕不韦认定,商鞅“诱俘”公子卬是“不义”的,是唯利是图的“趋利”行为,是导致逃国无门的根本原因。这一思想,不可能不引起秦国主流意识的警觉与反感。

    第二方面,实质是吕不韦的诸侯制理念,与秦国郡县制实践之间的矛盾。

    其时,已是战国末期,秦国的郡县制已经全面推行百余年,根基已经确立。但是,《吕氏春秋·慎势览》却提出了相反的理念:“众封建,立诸侯,长治久安。”吕不韦的这一主张,有四个基本点。其一,以慎到的“定分”理论为根基,认为“分天下而治”的诸侯体制是最好的国体;其二,国家太大,难以治理,“天下之地,方千里以为国,所以极治任也”;其三,多多分封诸侯,不要怕小国多,要“众封建,多建树”;其四,举凡“圣王治世”,都是封建诸侯制,只有这样的国体才能久远存在。

    显然,这种分封诸侯的理论,不但与秦国现实不符,而且与天下七大战国的现实都不相符合。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天下统一思潮已经蓬勃弥漫,而显然的历史趋势,是以集权郡县制为基础的统一。《吕氏春秋》的诸侯制理念,显然与秦国的主流理念相去甚远。

    第三方面,实质是吕不韦的价值取向,与秦国法家主流之间的矛盾。

    一部《吕氏春秋》,以博采众长为特点,以杂取百家为政经验为理论来源。但是,在博采众长之下,《吕氏春秋》也有一个明确的价值理念根基:以王道礼治为根本,确立组合百家的取舍原则。秦国所尊奉的法家,在吕不韦的百家体系中只居于很不重要的第二层面,甚或更低层面的位置。细读《吕氏春秋》,或涉及法家人物,或正面论述法家理念,或引用法家言论之处,都是很少很少的。这一价值取向,与当时的秦国显然是格格不入的。就当时整个战国政治理论的潮流而言,也是偏狭落后的。

    与“尊法”相对,《吕氏春秋》提出的君臣关系的总纲是另一个理念——义。

    在这部大书中,两次集中说到“义”的国家纲纪作用。其一,在《仲秋纪·论威》篇中认定:“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治乱安危过胜之所在也。”吕不韦的“义兵”说,也正是在这一根基理念下提出来的。其二,在《慎行论·无义》篇提出:“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趋利,固不可忘义也;以义动,则无旷事矣!”正是在这一篇中,吕不韦以商鞅的“不义”为例,对商鞅提出了严厉的政治批评。

    从总体上说,吕不韦在君臣政治关系的准则上摒弃了法治,而以诉诸精神道德的“义”为根本准则。其实践结果,显然是将君臣之间的政治关系导向了混乱。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这都不是良性的政治法则。

    历史地看,我们要明白的基本点是:

    其一,吕不韦与秦国主流的政治理念冲突的结局,对秦国影响深远,基本奠定了秦国未来的政治走向。

    其二,秦王嬴政与吕不韦两大政治家分道扬镳,与个人恩怨基本无关。秦王嬴政诀别吕不韦,是政治理念冲突的必然性决定的。以私人恩怨解释历史,是一种偏狭意识。

    其三,对政治理念冲突,惟一的评判标准,就是历史实践原则。谁脱离了华夏世界普遍的历史实践,谁脱离了秦国的国情实践,谁就必然走向失败。在这一点上说,吕不韦脱离了战国潮流,而将目光投向了“法先王”的历史经验论,是与当时的历史走向严重违背的。

    其四,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虽然博大渊深,但在其问世之后,始终未能成为华夏世界的主导性政治哲学。从文明遗产的意义上说,《吕氏春秋》的最大价值,在于系统整理了远古治国的政治资料,具有重大的历史文献意义。

    富国强兵:秦国实力大跨越

    1 秦王嬴政面临的历史选择

    年轻的秦王亲政了,但是他所面对的秦国还陷在低谷困境之中。

    走出这一低谷困境,秦王嬴政所统领的秦国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这八年,是秦国在整个战国时代的大转折之一。但是,从中国统一文明的生成上看,这次转折,秦国再度富裕强大,是中国分治文明实现历史性跨越而走向统一文明的第一步,是秦国由分治大国迈向统一大帝国的第一步。因此,这是秦国历史命运最为重大的一次转折。

    秦王嬴政亲政初期面临的可能性选择,具有复杂的多面性。

    嬴政初期的秦国,仍然是七大战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因此,年轻的嬴政所面临的国家选择,不是非常紧迫的关乎国家存亡的历史选择。但是,就其面临的可能性走向而言,却要比秦孝公时期更为广阔多样,内涵也更为复杂。就基本方面说,这一时期的秦国要继续向前,至少有四种可能性走向:

    其一,守成而无所作为,秦国继续下滑,陷入更深的灾难;

    其二,深刻盘整,振兴秦法,富国强兵,使秦国再度崛起,完成统一天下大业;

    其三,梳理内政,休养生息,使秦国稳定缓慢地发展,不求在这一代统一天下;

    其四,尊奉《吕氏春秋》道路,恢复实力,修改秦法,推行王道义兵,迫使六国称臣,秦国王天下,再次建立夏商周三代的诸侯封建制。

    艰危困局与诸多歧路,都摆在了面前,秦王嬴政面临着空前的历史考验。

    2 开局首战经济:大修郑国渠

    梳理秦王嬴政亲政之后的第一阶段——前八年的活动足迹,我们发现了一个几乎被后世遗忘的基本事实——嬴政大刀阔斧地振兴秦国,实际是从解决经济困局入手的。从史料的简单记载看,嬴政亲政的第一年有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稳定政局。以彻底解决嫪毐兵变罪案为基础,妥善应对吕不韦集团公开《吕氏春秋》的政见挑战,顺利罢免了吕不韦的丞相职务。罢免吕不韦的政治意义,是秦国统一了治国政见,决意继续奉行秦孝公、商鞅开创的战时法治。

    第二件大事,下“逐客令”,对山东六国入秦人士大清理,全面驱逐出境。这就是史书所说的“大索逐客”。逐客事件,是秦王嬴政在政治战略上一个非常重大的错误。这一事件的发生,说明年轻的秦王嬴政此时尚处于政治上的成长时期,还没有真正成熟。

    第三件大事,是李斯上《谏逐客书》。秦王嬴政见书悔过,废止“逐客令”,并任用新入秦国的尉缭为国尉,任李斯以重大使命——“李斯用事”。秦王嬴政在废除“逐客令”之后,一举擢升了两个军政大才,重新回到了广纳山东人才的优良传统之下。这一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73在线阅读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73

    -

章节目录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孙皓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孙皓晖并收藏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