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 作者:捂脸大笑
分卷阅读174
有个亭侯爵位在身,此时别人就要尊称他为“梁掾”了。更何况,他还有亭侯身份。加之晋阳传出的名望和新纸白瓷,足以使那些寒门县令趋之若鹜!
梁峰已经明白了段钦的意思:“仍要以上党为基。”
“不错。上党虽是四战之地,但是想要攻克,绝非易事。即便是匈奴,也无法如秦军一般大军挺进。更何况太行陉和轵关陉都在我们手中,任谁也无法再现长平之战,反而要担心腹背受敌。如此一来,若想攻打邺城、洛阳,唯有绕行其他陉道,梁府反而转危为安。”
这便是段钦最终的战略构想。匈奴如果起事,首先要跟身处太原的司马腾拼个你死我活。根本无法大军压境,直取上党。而把握了两条陉道,也不会出现长平之战那样,被敌军长驱直入抄了后路的情形。便成了一个立于危地,亦可保身的法子。
梁峰长出了一口气:“看来还是要行平原君之事。”
当年平原君主张从韩国接手上党,才引来秦国大军围攻,被太史公评曰“利令智昏”。如今眼看大乱将起,他还必须固守上党一地,以其作为根基,又何尝不是虎口夺食?
“享有一国尚贪一地,平原君谈何与主公相比?”段钦一哂,“只要能度过乱起,主公便有了进身余地,届时诸般困境自当迎刃而解!”
有名望,有功勋,有实力,还怕朝廷不临危受命吗?他确实不用依附司马腾,也能掠取自己应得的官职地位。
“听君一席话,只觉眼前豁然开朗。”梁峰叹道。之前只有自己一人在黑暗中摩挲,浑浑噩噩,束手束脚,如今有这么个可靠帮手,才觉得肩上一轻。
听到主公如此盛赞,段钦也觉通体舒畅。这一项项都是他数日之中闭门苦思而来,这种才能不会被忽视,心血亦不会白费的感觉,才是所有有识之士梦寐以求的东西。
不过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段钦立刻冷静了下来,沉吟片刻,开口问道:“主公是下定决心,要用羯人吗?”
这一问来的突然,但是并不奇怪。毕竟大多数人把诸胡视做一体,不论是匈奴、羌、羯、乌丸,都是杂胡。而匈奴若是兴兵,这些人,也该是敌人才对。
摇了摇头,梁峰道:“弈延等人乃是我亲手救下,忠心耿耿,亦英勇善战。若是不用他们,任其流浪,落于贼手,反而会成祸患。诸胡可怕,皆因其酋帅。若是群龙无首,胡人百姓也与汉家子弟无异,不过求衣食温饱而已。”
凝视着梁峰那张波澜不惊的俊美面孔,段钦在心底暗叹。若无十足自信,又哪来的用胡之念?就像汉武麾下大将金日,不也出身匈奴,对汉廷忠心耿耿,成为托孤辅臣。而魏武驱使乌丸铁骑,更是如臂使指。只要掌控有力,胡马亦能驯为良驹。
更何况,主公还有一个佛子之名。对于信奉释教的诸胡而言,这可是十分关键的一点,否则那些羯人也不会整村来投。
想到这里,段钦微微颔首:“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命这些羯人归化,使其皆用汉姓?”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平原君和长平之战的关系,有一部分史学家认为是平原君的过错。韩国让出上党,平阳君说收了不妥,他却说反正不要钱,自然要占,后来又赞同赵括为将,结果差点被秦国干死。这段历史也是“利令智昏”这个词的来历。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之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不过也有人说,不管收不收上党,秦国总是要揍赵国的,借口而已。平原君属于背锅党。
这两章关于平原君的话,基本都是围绕这个典故展开的。
至于长平之战,就发生在高都附近,当时秦军通过太行陉和轵关陉两条陉道,抄了赵军后路。所以说上党在军事层面上真的极为重要啊。
第100章 更名
“用汉姓?是要用夏变夷?”梁峰只是一愣, 旋即便明白了段钦的意思。
古代华夷乃是大防, 尤其是西晋这种民族关系极为矛盾和激化的时代。若是能说汉话、用汉姓, 行汉礼,多少能使紧张的关系减缓少许。他现在手下的羯人不少,以后可能也会更多, 如果仍旧用羯名,说胡语,显然会在部曲中产生不协之音,久而久之,难免生出祸患。
见主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段钦道:“正是如此。昔年汉武之时, 闽越、东越数次反叛, 武帝怒而迁两族入江淮,此后再无两支越人。用夏变夷, 实为正法, 只是须得注意丁口之差。如今并州戎狄之数远超诸夏, 久而久之, 便生出祸患。”
在段钦看来,归化胡人并不算难。不说那些消失的无影无踪的越人,就连现在的匈奴五部,不也皆用汉姓,习汉人之礼吗?奈何天下大乱,并州人口凋零,这些匈奴又有王庭酋帅,才难以制衡,成了肘腋之患。换了汉武乃至魏武之时,这些匈奴人恐怕根本翻不出朝廷的掌心。
庸碌之人只会畏惧野兽的尖牙利爪,而那些足够强悍,足够坚毅的人,则能训练野兽成为自己的苍鹰猎豹。在段钦看来,面前这位主公虽然身体孱弱,但是他的精神和意志力,并不逊于其祖梁习。那支短时间内打造,可以歼灭数倍于己的敌军的勇锐营,更是明证。
既然主公能用胡,也要用胡,就该用合适的法子,帮助其掌控这支劲旅!
这些都是梁峰之前没有考虑过的,双手抚在膝上思索了片刻,他终于颔首:“思若言之有理。我会招弈延商议此事,助羯人更名改流。”
民族问题终究要同化而非异化,更何况军旅这样的敏感地界。如今部曲之中选的都是粗通汉话的羯人,如果把它作为常例,对其他诸胡应该也能产生影响。再加上通婚和杂居,总能慢慢缓和这些矛盾。
“如此才是长久之计。”段钦答道。
一番对谈,话虽不多,对梁府未来的发展却如拨云见日。看着面前神情异常肃穆的年轻人,梁峰微微一笑:“看来思若以后不得清闲了,主簿一职,非君莫属。”
这话说的调皮,段钦却心生暖意。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乃心腹中的心腹。如此重用,可见主公对他的信任。而这信任,并非因为声望,亦非来自身家,而是他本人实打实的才华。这一点,尤为让他感动。
双手作揖,段钦再次对面前之人深深一礼:“愚必不负主公之托!”
※
分卷阅读174
-
分卷阅读174
有个亭侯爵位在身,此时别人就要尊称他为“梁掾”了。更何况,他还有亭侯身份。加之晋阳传出的名望和新纸白瓷,足以使那些寒门县令趋之若鹜!
梁峰已经明白了段钦的意思:“仍要以上党为基。”
“不错。上党虽是四战之地,但是想要攻克,绝非易事。即便是匈奴,也无法如秦军一般大军挺进。更何况太行陉和轵关陉都在我们手中,任谁也无法再现长平之战,反而要担心腹背受敌。如此一来,若想攻打邺城、洛阳,唯有绕行其他陉道,梁府反而转危为安。”
这便是段钦最终的战略构想。匈奴如果起事,首先要跟身处太原的司马腾拼个你死我活。根本无法大军压境,直取上党。而把握了两条陉道,也不会出现长平之战那样,被敌军长驱直入抄了后路的情形。便成了一个立于危地,亦可保身的法子。
梁峰长出了一口气:“看来还是要行平原君之事。”
当年平原君主张从韩国接手上党,才引来秦国大军围攻,被太史公评曰“利令智昏”。如今眼看大乱将起,他还必须固守上党一地,以其作为根基,又何尝不是虎口夺食?
“享有一国尚贪一地,平原君谈何与主公相比?”段钦一哂,“只要能度过乱起,主公便有了进身余地,届时诸般困境自当迎刃而解!”
有名望,有功勋,有实力,还怕朝廷不临危受命吗?他确实不用依附司马腾,也能掠取自己应得的官职地位。
“听君一席话,只觉眼前豁然开朗。”梁峰叹道。之前只有自己一人在黑暗中摩挲,浑浑噩噩,束手束脚,如今有这么个可靠帮手,才觉得肩上一轻。
听到主公如此盛赞,段钦也觉通体舒畅。这一项项都是他数日之中闭门苦思而来,这种才能不会被忽视,心血亦不会白费的感觉,才是所有有识之士梦寐以求的东西。
不过在短暂的兴奋之后,段钦立刻冷静了下来,沉吟片刻,开口问道:“主公是下定决心,要用羯人吗?”
这一问来的突然,但是并不奇怪。毕竟大多数人把诸胡视做一体,不论是匈奴、羌、羯、乌丸,都是杂胡。而匈奴若是兴兵,这些人,也该是敌人才对。
摇了摇头,梁峰道:“弈延等人乃是我亲手救下,忠心耿耿,亦英勇善战。若是不用他们,任其流浪,落于贼手,反而会成祸患。诸胡可怕,皆因其酋帅。若是群龙无首,胡人百姓也与汉家子弟无异,不过求衣食温饱而已。”
凝视着梁峰那张波澜不惊的俊美面孔,段钦在心底暗叹。若无十足自信,又哪来的用胡之念?就像汉武麾下大将金日,不也出身匈奴,对汉廷忠心耿耿,成为托孤辅臣。而魏武驱使乌丸铁骑,更是如臂使指。只要掌控有力,胡马亦能驯为良驹。
更何况,主公还有一个佛子之名。对于信奉释教的诸胡而言,这可是十分关键的一点,否则那些羯人也不会整村来投。
想到这里,段钦微微颔首:“既然如此,主公何不命这些羯人归化,使其皆用汉姓?”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平原君和长平之战的关系,有一部分史学家认为是平原君的过错。韩国让出上党,平阳君说收了不妥,他却说反正不要钱,自然要占,后来又赞同赵括为将,结果差点被秦国干死。这段历史也是“利令智昏”这个词的来历。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之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不过也有人说,不管收不收上党,秦国总是要揍赵国的,借口而已。平原君属于背锅党。
这两章关于平原君的话,基本都是围绕这个典故展开的。
至于长平之战,就发生在高都附近,当时秦军通过太行陉和轵关陉两条陉道,抄了赵军后路。所以说上党在军事层面上真的极为重要啊。
第100章 更名
“用汉姓?是要用夏变夷?”梁峰只是一愣, 旋即便明白了段钦的意思。
古代华夷乃是大防, 尤其是西晋这种民族关系极为矛盾和激化的时代。若是能说汉话、用汉姓, 行汉礼,多少能使紧张的关系减缓少许。他现在手下的羯人不少,以后可能也会更多, 如果仍旧用羯名,说胡语,显然会在部曲中产生不协之音,久而久之,难免生出祸患。
见主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段钦道:“正是如此。昔年汉武之时, 闽越、东越数次反叛, 武帝怒而迁两族入江淮,此后再无两支越人。用夏变夷, 实为正法, 只是须得注意丁口之差。如今并州戎狄之数远超诸夏, 久而久之, 便生出祸患。”
在段钦看来,归化胡人并不算难。不说那些消失的无影无踪的越人,就连现在的匈奴五部,不也皆用汉姓,习汉人之礼吗?奈何天下大乱,并州人口凋零,这些匈奴又有王庭酋帅,才难以制衡,成了肘腋之患。换了汉武乃至魏武之时,这些匈奴人恐怕根本翻不出朝廷的掌心。
庸碌之人只会畏惧野兽的尖牙利爪,而那些足够强悍,足够坚毅的人,则能训练野兽成为自己的苍鹰猎豹。在段钦看来,面前这位主公虽然身体孱弱,但是他的精神和意志力,并不逊于其祖梁习。那支短时间内打造,可以歼灭数倍于己的敌军的勇锐营,更是明证。
既然主公能用胡,也要用胡,就该用合适的法子,帮助其掌控这支劲旅!
这些都是梁峰之前没有考虑过的,双手抚在膝上思索了片刻,他终于颔首:“思若言之有理。我会招弈延商议此事,助羯人更名改流。”
民族问题终究要同化而非异化,更何况军旅这样的敏感地界。如今部曲之中选的都是粗通汉话的羯人,如果把它作为常例,对其他诸胡应该也能产生影响。再加上通婚和杂居,总能慢慢缓和这些矛盾。
“如此才是长久之计。”段钦答道。
一番对谈,话虽不多,对梁府未来的发展却如拨云见日。看着面前神情异常肃穆的年轻人,梁峰微微一笑:“看来思若以后不得清闲了,主簿一职,非君莫属。”
这话说的调皮,段钦却心生暖意。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乃心腹中的心腹。如此重用,可见主公对他的信任。而这信任,并非因为声望,亦非来自身家,而是他本人实打实的才华。这一点,尤为让他感动。
双手作揖,段钦再次对面前之人深深一礼:“愚必不负主公之托!”
※
分卷阅读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