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评南下、到曹吕完成和谈、韩胤送到许都问斩,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二十来天。
身在河北的诸葛亮,这二十几天里也没闲着,利用袁谭之便,颇做成了几件小事。
辛评南下后的最初五天,诸葛亮在邺城比较安分,每天陪袁绍袁谭聊天,继续联络感情,实则也是利用袁谭,暗中探听一些不太保密的袁绍军军情——
诸葛亮内心想的,当然是趁机去一趟涿郡,把玄德公交代的拉拢卢植之子卢毓,以及其他一些留在涿郡老家的卢植弟子的笼络任务,给完成了。还包括大哥交代他的幽州徐邈,好像也在涿郡。
另外,临走前大哥诸葛瑾还比较隐晦地交代他、如果有机会去涿郡,那么路上路过与涿郡相邻的中山郡时,可以关注一下无极县甄氏的人有没有出仕袁绍。如果没有出仕也可以试试招揽,如果已经出仕那就算了。
诸葛亮当时不解其意,因为他从没听说过无极甄氏有什么贤才,但大哥非要说可能有“野之遗贤”,诸葛亮也只好勉为其难浪费点精力、路过顺便瞅一眼。
但诸葛亮在邺城时的身份是使者,不可能随随便便去涿郡,那地方已经靠近袁绍和公孙瓒最后交战的前线了。
所以诸葛亮必须等一个机会,等袁绍军又有新的增援举动,或者至少是要给前线围困易京的军队运粮的机会。
他还真就没白等,因为如今的袁绍军,在易京前线确实粮草短缺,经常要靠后方接济。此时袁军的前线围城主将还是麹义,也算是公孙瓒的老对手了。
历史上麹义后来还因为断粮不得不暂时撤围,结果被公孙瓒开门掩杀,“尽得其车重”。只不过从他粮尽暂退的情况来看,公孙瓒就算得辎重车,也只是些没货的空车,对后续战局没什么影响。而这一切现在还没发生,袁绍还在挣扎筹措。
诸葛亮在邺城闲晃的第五天,袁绍终于决定派人运一批补给到易京军前,以为久战。
诸葛亮本人按说是不该知道这个消息的,但袁谭很容易得知,他也什么事儿都不瞒着诸葛亮,所以袁谭知道就等于诸葛亮知道了。
诸葛亮立刻私下劝说袁谭应该抓住这次机会,趁着自己在邺城,表现得愿意为父分忧,主动揽下这个去易京运粮的任务。
袁谭最初不以为意,觉得运粮又没什么功劳,也不容易出彩,还不如跟父亲多叙叙亲情,巩固父子关系。
诸葛亮却对他说:“亲情维系,也需一张一弛,久未相见,自然想念,但同住日久,又容易因小事厌弃。大公子如今与袁公重逢半月有余,因变化巨大,颇得袁公欢心。
但这些变化终究不够巩固,久了容易露出破绽。不如暂时分离半月,私下巩固,再图后计。而且易京只靠围困,怕是难以围下,还劳民伤财,亮略有小计,或能让大公子在将来易京城破时,多得功勋。”
诸葛亮在出发前,就跟大哥反复商议过,不能做“明显会加强袁绍阵营巅峰实力”的事情,所以那些明显会导致袁绍灭公孙瓒加快的计策,就不能献。
但诸葛瑾当时便认为,诸多计策中有一条是例外,那就是让袁谭献策以穴地之法进攻易京楼——之所以例外,是因为历史上的袁绍最后就是靠这招打破公孙瓒的,只是这個计策是审配所献。
而审配有一点很不受刘备阵营的人待见,因为他是袁尚的人。如果能让袁谭截胡袁尚派系的献策之功,对于双方强弱的逆转,肯定是大有好处的。又不会加速公孙瓒败亡,可谓两全其美。
如今已是197年底,袁绍军本来也差不多要开始地道攻城了,最晚拖到明年开春。现在截胡只是稍微打了点时间差而已。
“哦?先生还有攻城之策献上?既如此,某岂敢贪图安逸,自当往易京一行。”袁谭闻言后顿时就不困了,立刻表示可以向父亲请命,负责押送这一次的军粮,同时带上诸葛亮一起北上晃悠一圈。
袁谭最近风头正劲,当天就见到了袁绍,一番软磨硬泡。
袁绍原本还觉得儿子太辛苦,但袁谭说他自己想到了一些攻城的技术手段,想要尝试,可以运粮的同时顺便点拨前线军队试试,只是需要一些人力打造器械、施工,但不会有别的风险。
袁绍经不住他恳求,还是很快答应了。
而且因为袁谭说这是他自己想到的,袁绍也就没有对诸葛亮有更多戒心,只当是自己儿子成长了。
……
此后半个月,河北这边一切无需赘述。
袁谭顺利把补给军粮运到了易京的麹义军前线,也比历史同期提前了一两个月,对易京楼发动挖地道攻城法。
诸葛亮献上的挖地道施工方案,其实跟审配原本即将要献的也差不多。
只是诸葛亮毕竟工程能力更强,已经有过两次修运河的水利工程经验了,对这种挖挖挖的事情特别在行。
所以他亲临现场看了一下,规划出来的地道路线、施工难度,都比历史上审配的方案更加优化。
历史上审配的勘测能力不行,挖地道是从平地开始另起炉灶挖的,就是怕地下水灌入地道导致地道报废。
而诸葛亮的勘测能力更强,他直接利用了公孙瓒在易京楼外围挖的那五道很深的壕沟,从壕沟底部侧向往内开挖,节约了相当一段掘进距离。整个过程也没有被原本灌在护城壕里的水影响。
最后,诸葛亮还建议将来挖掘到易京楼外围那四座次要土台底下时,用木材拱顶结构把地道撑住,最后再在挖够深度后统一点火把木柱拱顶烧毁,让上面的外围土台整个塌下来。
整个工程,肯定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诸葛亮也不急,他本人是不会留到出结果的那天的,早就提前跑了。
另外,为了让保护诸葛亮的赵云好受一些,诸葛亮跟袁谭聊这些事儿的时候,都是避着赵云的。他知道赵云肯定不想参与到对公孙瓒的最后一击中去,虽然这种事情就算他们不做,审配也会去做。
点拨这些施工注意事项,一共也花不了诸葛亮几天。
剩下的时间,他就顺便去涿郡,面见了卢毓和徐邈等人,并且把刘备的亲笔信给了卢毓,非常诚恳地说服。
卢毓考虑到公孙瓒可能要败亡,卢家留在幽州老家,没有了公孙瓒这位同门师兄的仗义庇护,可能会越来越缺乏安全保障。
而这一世的刘备,却比历史同期地位稳固得多,不用再去许都投靠曹操,而是有了自己的一块大后方根据地。
卢毓便动了心,最后在诸葛亮的斡旋下,选择南下隐居,说不定能靠师兄刘备搏个前途。
至于诸葛亮要挖的徐邈等其他小角色,以及在涿郡临时发现的在野贤才,无需一一赘述。
……
诸葛亮挖到了想挖的人,袁谭也成功献上了穴地攻城法的策略、并初步部署实施了下去,军粮也都送到交割清楚,按说袁谭一行也就差不多该南归了。
回到邺城后,诸葛亮也要向袁绍辞行,结束这一趟的河北出使。
不过,就在袁谭执行这次北上任务的同时,说来也巧,袁绍阵营内部,又发生了一些说起来不大不小的连锁权利斗争。
如前所述,在一个月前、袁谭和郑玄初到邺城、袁绍接见他们时,在旁边拍马屁的郭图,就不着行迹地引用了一番汉武帝感叹燕刺王刘旦的话语。
这番话,就在袁绍内心扎下了一根微不足道的小刺,让他想起了“乃置之燕赵,果有争心”的弊端,从而对未来平定幽州后,是否要放袁熙就任产生了微微的动摇。
当时,郭图还没有正式投靠袁谭,但他内心其实早就有靠拢大公子的备案了——历史上,郭图在袁绍死后、袁家分裂时,也是选择了投靠袁谭,最后于205年袁谭被灭时,一并被曹操杀了。
郭图倒不算是早就押注袁谭,他只是跟审配这一派系非常不对付。审配这些人都是冀州本地士族,而郭图是跟荀谌一样的颍川派。
因为袁绍一直把小儿子袁尚留在身边,导致冀州本地派喜欢押注袁尚。郭图这些颍川派原本跟本土派有过节,也就只能另找扶持目标了。
这一次袁谭的提前露脸,让郭图潜移默化提前决定下注。一来二去,短短十几天里,双方就达成了投效,袁谭也把郭图引为了自己仅次于王修和诸葛亮以外的心腹知己。
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当然没有参与,袁谭只是在接受郭图的暗中效忠之前,才临时通知诸葛亮,让他帮忙参谋一下。
诸葛亮对于郭图这种只喜欢揣摩上意、挑主公爱听的话说的家伙,着实没有好感。但他本来就是马上要走的人,袁谭未来发展如何,跟他没有关系。
刘备和诸葛瑾这次派他来,只是要他顺便防止袁家远期的分裂风险。郭图这种人掌权,虽然会导致袁家指挥错乱,但对于袁谭的上位夺权之路却是有益无害的。
所以诸葛亮就没有表示反对,默赞了袁谭的“饮鸩止渴”。
郭图投效袁谭成功后,看到诸葛亮居然又帮大公子想到了穴地破易京楼的策略,似乎很有机会为大公子再建新功。
急于立功的郭图也不肯闲着,就在后方一边到袁绍耳边夸赞大公子最近表现好,一边找机会潜移默化暗示袁绍放弃将来“放二公子袁熙治幽州”——这一切都是郭图自作主张,跟诸葛亮没关系,跟袁谭或许有关系,应该是袁谭默许的。
随着袁谭在前线献策看起来很有效果,袁绍的想法也开始动摇,结果袁尚一党倒是无所谓,但袁熙一党先跳了出来,想办法托关系进言想要扭转局面。
可惜袁熙手下的人搞内斗,完全不是郭图的对手。
何况郭图已经占得了先机,袁谭最近风头正劲,功劳也扎实,还有诸葛亮给他做形象设计和应对举止的设计。
最后,袁熙的重要幕僚韩珩,在为袁熙奔走斡旋的过程中,被郭图抓到了把柄,设计将其勾连罪状捅到了袁绍那里。
这韩珩是幽州代郡人士,帮袁熙联络各方的心腹,历史上袁熙后来当到幽州刺史后,就是封韩珩为幽州别驾,负责刺史的外事工作。但如今才197年底,韩珩地位并不高。
袁绍得知韩珩为袁熙上下活动、想要谋取“攻破幽州后外放袁熙治理地方”,顿时大怒。
袁绍的心态很简单:我是疼爱自己所有的儿子,但我的东西,我没说给,儿子不能自己拿!这种事情,是一个外人能上下勾连谋取的?
韩珩立刻被袁绍下令下狱问罪,袁熙也被暂时禁足反省。
而郭图因为这次成功,更加受袁谭信任——虽然原本最受父亲宠爱的三弟暂时还扳不倒,但把同样小透明的二弟先挤出局似乎也不错。
而诸葛亮听说这事儿后,也是乐见其成的。他的目的本来就是让袁家未来的分裂可能性降到最低,就算袁谭不能确保上位,但能从最多三分减少到最多二分,也是一种进步。
袁熙求外放案就算是这样告一段落了。
可惜,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一个普通人头上,或许是一座根本抵御不了的大山。
袁熙这样的大人物最多是禁足而已,其他袁熙、韩珩一派的小人物,却无不作鸟兽散,急于避嫌。
袁谭也在郭图的运作下,趁机悄咪咪接受了一批改弦更张来烧大公子冷灶的文士的投效。
其中中山郡无极甄家,就为了韩珩下狱一事,赶忙中止了四女儿甄荣和韩珩长子韩辰的议亲。
甄家如今其实也没多大势力,老一辈早亡,甄家兄妹的父亲生前只做到县令级别,所以祖上所谓的“数代郡守”也已经没落了。
说白了如今的甄家还远不如诸葛家的门第势力大。诸葛家上一代诸葛珪虽然也不算长寿,好歹做到了郡丞呢,比甄家兄妹的亡父甄逸的上蔡县令强多了。而诸葛珪之弟诸葛玄,好歹在乱世官位贬值后,做到了豫章太守。
甄家眼下只有长子甄俨在袁绍的大将军府里当个最基层的冷门曹掾——袁绍的大将军府,一共有二十五个曹,所以那些冷门曹的曹掾实在是不值钱,纯属解决世家子就业问题用的,毫无实权。次子甄尧则是尚不满二十岁,没有出仕,白身一个。
五个姐妹,前三个已经嫁人了,因为姿色还可以,嫁的都还算是冀州各地官员的子侄。四妹甄荣十六岁,刚刚在跟韩家接触,还没下定,韩家就出事了。因为四妹都还没嫁人,五妹甄宓就更没提上日程。
听说韩家出事、二公子一系有可能倒台,甄俨只能托关系求见袁谭,跟大公子解释,表示他们跟韩珩其实没什么交情,之前跟韩珩接触议亲完全是有眼无珠,现在已经划清界限,只求大公子别往心里去。
袁谭看到甄俨这这么谦卑,内心也是暗爽。加上他并没有见过甄家女眷,也就没生出歹心。
不过,倒是即将辞别袁谭的诸葛亮,听说了这事儿后,心中好奇,因为他记得,出发之前大哥一再暗示他“甄家可能有野之遗贤”,让他留心。
大哥关照了他那么多事,都是正确的,既然如此,就该听大哥的话、宁可错抓不可放过——反正这种卷入了派系斗争的失势小人物,捞一个也没什么成本。
于是诸葛亮就跟袁谭提出,说袁谭若是看着甄家老二心烦,不想让他在河北出仕,他倒是可以代劳,看看对方想不想去南方隐居。
袁谭正为这一个多月来没法感激诸葛亮而心存愧疚,难得听诸葛亮开口了,他当然不会有任何阻挠,说只要诸葛亮自己去跟甄家人说,他绝对提供便利。
诸葛亮就亲自找到甄俨,先问了案情前因后果,得知对方是因为怕被韩珩连累,想切断跟有可能失势的二公子的瓜葛。
诸葛亮何等智商,立刻就想到了一串说辞:“甄兄,你这等行事居然没有招祸,还真是命硬。”
甄俨倒也知道诸葛亮虽是客卿使者,但很得主公和大公子信赖,连忙向他虚心求教自救之法:“还请先生教我!我们甄家实在没想过卷入大公子二公子之争,都是被韩珩连累的啊!”
诸葛亮:“自古疏不间亲,二公子纵然一时失势,终究是袁公的亲生骨肉,禁足数月半年,反省够了,迟早会放松。你们现在急于和二公子和韩珩撇清关系,将来他们岂不嫉恨?”
甄俨:“那……难道不该跟他们划清界限?那大公子会嫉恨我们么?诸葛先生,据我所知,你不是该跟大公子关系不错么,为何会……”
诸葛亮:“我只是不忍尔等无辜孱弱之人,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你们如今的处境,大公子二公子任何一方腾出手来,稍稍流露出一点忌恨,就永无安宁了。”
甄俨:“那又当如何破局?请先生直言!甄家上下无不感佩大德!”
诸葛亮:“听说令弟还算有些才德,为今之计,还不如让令弟妹离开冀州,去往他处没有战乱之地隐居,以待时运。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些人只要生活在中山,就会时时刻刻提醒到别人。离开了这个漩涡,才有生路。”
甄俨想了想,似乎很有道理。而且以诸葛亮在袁谭那儿说得上话的程度,这番话就算没道理也得有道理,否则万一诸葛亮对袁谭进谗言呢?
虽然诸葛亮是光明磊落之人,问题是甄俨不知道啊。
最终,诸葛亮于十一月下旬向袁绍辞行,先顺黄河而下,并于十一月底从乐安港再次出海,乘着冬季的西北风,南下返航。
袁谭为了感激诸葛亮,又派了一些船护送诸葛亮,还送了诸葛亮大批金银珠宝,还把此前俘获改造的管承部海贼俘虏,都交给诸葛亮处置。
为了防止这些人在海上不受控,袁谭还动用自己的权限,从易京战役中抓来的公孙瓒军俘虏里,挑选了数百人愿意跟随刘备、跟随赵云的,由赵云收编后作为押运。
所以诸葛亮来的时候不足百人的队伍,回去已经多了好几条船,总人数有近千人,否则怕是连袁谭送给他的礼物都扛不走。
另外,出于感激诸葛亮帮他杀了管承的恩情,虽说青州海寇还没彻底消灭,但袁谭也表示,愿意为将来刘备军的海船经过山东半岛北上贸易,提供通行许可和补给便利。(海盗们大头目被杀了还会推举其他头目,之前袁谭只是为了在袁绍面前出风头,才在献上管承首级时夸大了战果,把管承之死说成是青州海寇覆灭)
如此一来,刘备军以后就可以跟辽东公孙度做生意、购买辽东战马了。
刘备军因为丢失了徐州北部地区,根据地位置被南压到淮南,骑兵部队补充已经越来越困难,全靠打袁术的时候缴获一些战马,以至于如今刘备加诸葛瑾,骑兵总人数不过才两千多人。
打通了袁谭的关节,允许借助山东半岛港口靠岸补给、并且不被当地驻军拦截,刘备一下子就多了一条门路。
当然,除了金银财宝俘虏和买马渠道,诸葛亮还有最后一项他自己并不以为意的微不足道收获,那就是把甄家二公子甄尧以及两个妹妹,单独弄了一个船舱送回南方。
虽然至今为止诸葛亮还是不知道大哥的深意,因为他跟甄尧也聊了两次,发现对方几乎就是个草包,大哥也不知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
这种被权力争夺漩涡挤跑的小人物,失去了家族关系网络,也不像是有别的人脉价值的。到了江东的话,吴郡四姓哪个都比这种外来户有价值吧。
但大哥在诸葛亮心中积累的历史信用实在太深厚,哪怕暂时不理解,他也要先坚定执行。
南下的航程倒是非常顺利,大约腊月过半,诸葛亮就能回到广陵郡了。
身在河北的诸葛亮,这二十几天里也没闲着,利用袁谭之便,颇做成了几件小事。
辛评南下后的最初五天,诸葛亮在邺城比较安分,每天陪袁绍袁谭聊天,继续联络感情,实则也是利用袁谭,暗中探听一些不太保密的袁绍军军情——
诸葛亮内心想的,当然是趁机去一趟涿郡,把玄德公交代的拉拢卢植之子卢毓,以及其他一些留在涿郡老家的卢植弟子的笼络任务,给完成了。还包括大哥交代他的幽州徐邈,好像也在涿郡。
另外,临走前大哥诸葛瑾还比较隐晦地交代他、如果有机会去涿郡,那么路上路过与涿郡相邻的中山郡时,可以关注一下无极县甄氏的人有没有出仕袁绍。如果没有出仕也可以试试招揽,如果已经出仕那就算了。
诸葛亮当时不解其意,因为他从没听说过无极甄氏有什么贤才,但大哥非要说可能有“野之遗贤”,诸葛亮也只好勉为其难浪费点精力、路过顺便瞅一眼。
但诸葛亮在邺城时的身份是使者,不可能随随便便去涿郡,那地方已经靠近袁绍和公孙瓒最后交战的前线了。
所以诸葛亮必须等一个机会,等袁绍军又有新的增援举动,或者至少是要给前线围困易京的军队运粮的机会。
他还真就没白等,因为如今的袁绍军,在易京前线确实粮草短缺,经常要靠后方接济。此时袁军的前线围城主将还是麹义,也算是公孙瓒的老对手了。
历史上麹义后来还因为断粮不得不暂时撤围,结果被公孙瓒开门掩杀,“尽得其车重”。只不过从他粮尽暂退的情况来看,公孙瓒就算得辎重车,也只是些没货的空车,对后续战局没什么影响。而这一切现在还没发生,袁绍还在挣扎筹措。
诸葛亮在邺城闲晃的第五天,袁绍终于决定派人运一批补给到易京军前,以为久战。
诸葛亮本人按说是不该知道这个消息的,但袁谭很容易得知,他也什么事儿都不瞒着诸葛亮,所以袁谭知道就等于诸葛亮知道了。
诸葛亮立刻私下劝说袁谭应该抓住这次机会,趁着自己在邺城,表现得愿意为父分忧,主动揽下这个去易京运粮的任务。
袁谭最初不以为意,觉得运粮又没什么功劳,也不容易出彩,还不如跟父亲多叙叙亲情,巩固父子关系。
诸葛亮却对他说:“亲情维系,也需一张一弛,久未相见,自然想念,但同住日久,又容易因小事厌弃。大公子如今与袁公重逢半月有余,因变化巨大,颇得袁公欢心。
但这些变化终究不够巩固,久了容易露出破绽。不如暂时分离半月,私下巩固,再图后计。而且易京只靠围困,怕是难以围下,还劳民伤财,亮略有小计,或能让大公子在将来易京城破时,多得功勋。”
诸葛亮在出发前,就跟大哥反复商议过,不能做“明显会加强袁绍阵营巅峰实力”的事情,所以那些明显会导致袁绍灭公孙瓒加快的计策,就不能献。
但诸葛瑾当时便认为,诸多计策中有一条是例外,那就是让袁谭献策以穴地之法进攻易京楼——之所以例外,是因为历史上的袁绍最后就是靠这招打破公孙瓒的,只是这個计策是审配所献。
而审配有一点很不受刘备阵营的人待见,因为他是袁尚的人。如果能让袁谭截胡袁尚派系的献策之功,对于双方强弱的逆转,肯定是大有好处的。又不会加速公孙瓒败亡,可谓两全其美。
如今已是197年底,袁绍军本来也差不多要开始地道攻城了,最晚拖到明年开春。现在截胡只是稍微打了点时间差而已。
“哦?先生还有攻城之策献上?既如此,某岂敢贪图安逸,自当往易京一行。”袁谭闻言后顿时就不困了,立刻表示可以向父亲请命,负责押送这一次的军粮,同时带上诸葛亮一起北上晃悠一圈。
袁谭最近风头正劲,当天就见到了袁绍,一番软磨硬泡。
袁绍原本还觉得儿子太辛苦,但袁谭说他自己想到了一些攻城的技术手段,想要尝试,可以运粮的同时顺便点拨前线军队试试,只是需要一些人力打造器械、施工,但不会有别的风险。
袁绍经不住他恳求,还是很快答应了。
而且因为袁谭说这是他自己想到的,袁绍也就没有对诸葛亮有更多戒心,只当是自己儿子成长了。
……
此后半个月,河北这边一切无需赘述。
袁谭顺利把补给军粮运到了易京的麹义军前线,也比历史同期提前了一两个月,对易京楼发动挖地道攻城法。
诸葛亮献上的挖地道施工方案,其实跟审配原本即将要献的也差不多。
只是诸葛亮毕竟工程能力更强,已经有过两次修运河的水利工程经验了,对这种挖挖挖的事情特别在行。
所以他亲临现场看了一下,规划出来的地道路线、施工难度,都比历史上审配的方案更加优化。
历史上审配的勘测能力不行,挖地道是从平地开始另起炉灶挖的,就是怕地下水灌入地道导致地道报废。
而诸葛亮的勘测能力更强,他直接利用了公孙瓒在易京楼外围挖的那五道很深的壕沟,从壕沟底部侧向往内开挖,节约了相当一段掘进距离。整个过程也没有被原本灌在护城壕里的水影响。
最后,诸葛亮还建议将来挖掘到易京楼外围那四座次要土台底下时,用木材拱顶结构把地道撑住,最后再在挖够深度后统一点火把木柱拱顶烧毁,让上面的外围土台整个塌下来。
整个工程,肯定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诸葛亮也不急,他本人是不会留到出结果的那天的,早就提前跑了。
另外,为了让保护诸葛亮的赵云好受一些,诸葛亮跟袁谭聊这些事儿的时候,都是避着赵云的。他知道赵云肯定不想参与到对公孙瓒的最后一击中去,虽然这种事情就算他们不做,审配也会去做。
点拨这些施工注意事项,一共也花不了诸葛亮几天。
剩下的时间,他就顺便去涿郡,面见了卢毓和徐邈等人,并且把刘备的亲笔信给了卢毓,非常诚恳地说服。
卢毓考虑到公孙瓒可能要败亡,卢家留在幽州老家,没有了公孙瓒这位同门师兄的仗义庇护,可能会越来越缺乏安全保障。
而这一世的刘备,却比历史同期地位稳固得多,不用再去许都投靠曹操,而是有了自己的一块大后方根据地。
卢毓便动了心,最后在诸葛亮的斡旋下,选择南下隐居,说不定能靠师兄刘备搏个前途。
至于诸葛亮要挖的徐邈等其他小角色,以及在涿郡临时发现的在野贤才,无需一一赘述。
……
诸葛亮挖到了想挖的人,袁谭也成功献上了穴地攻城法的策略、并初步部署实施了下去,军粮也都送到交割清楚,按说袁谭一行也就差不多该南归了。
回到邺城后,诸葛亮也要向袁绍辞行,结束这一趟的河北出使。
不过,就在袁谭执行这次北上任务的同时,说来也巧,袁绍阵营内部,又发生了一些说起来不大不小的连锁权利斗争。
如前所述,在一个月前、袁谭和郑玄初到邺城、袁绍接见他们时,在旁边拍马屁的郭图,就不着行迹地引用了一番汉武帝感叹燕刺王刘旦的话语。
这番话,就在袁绍内心扎下了一根微不足道的小刺,让他想起了“乃置之燕赵,果有争心”的弊端,从而对未来平定幽州后,是否要放袁熙就任产生了微微的动摇。
当时,郭图还没有正式投靠袁谭,但他内心其实早就有靠拢大公子的备案了——历史上,郭图在袁绍死后、袁家分裂时,也是选择了投靠袁谭,最后于205年袁谭被灭时,一并被曹操杀了。
郭图倒不算是早就押注袁谭,他只是跟审配这一派系非常不对付。审配这些人都是冀州本地士族,而郭图是跟荀谌一样的颍川派。
因为袁绍一直把小儿子袁尚留在身边,导致冀州本地派喜欢押注袁尚。郭图这些颍川派原本跟本土派有过节,也就只能另找扶持目标了。
这一次袁谭的提前露脸,让郭图潜移默化提前决定下注。一来二去,短短十几天里,双方就达成了投效,袁谭也把郭图引为了自己仅次于王修和诸葛亮以外的心腹知己。
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当然没有参与,袁谭只是在接受郭图的暗中效忠之前,才临时通知诸葛亮,让他帮忙参谋一下。
诸葛亮对于郭图这种只喜欢揣摩上意、挑主公爱听的话说的家伙,着实没有好感。但他本来就是马上要走的人,袁谭未来发展如何,跟他没有关系。
刘备和诸葛瑾这次派他来,只是要他顺便防止袁家远期的分裂风险。郭图这种人掌权,虽然会导致袁家指挥错乱,但对于袁谭的上位夺权之路却是有益无害的。
所以诸葛亮就没有表示反对,默赞了袁谭的“饮鸩止渴”。
郭图投效袁谭成功后,看到诸葛亮居然又帮大公子想到了穴地破易京楼的策略,似乎很有机会为大公子再建新功。
急于立功的郭图也不肯闲着,就在后方一边到袁绍耳边夸赞大公子最近表现好,一边找机会潜移默化暗示袁绍放弃将来“放二公子袁熙治幽州”——这一切都是郭图自作主张,跟诸葛亮没关系,跟袁谭或许有关系,应该是袁谭默许的。
随着袁谭在前线献策看起来很有效果,袁绍的想法也开始动摇,结果袁尚一党倒是无所谓,但袁熙一党先跳了出来,想办法托关系进言想要扭转局面。
可惜袁熙手下的人搞内斗,完全不是郭图的对手。
何况郭图已经占得了先机,袁谭最近风头正劲,功劳也扎实,还有诸葛亮给他做形象设计和应对举止的设计。
最后,袁熙的重要幕僚韩珩,在为袁熙奔走斡旋的过程中,被郭图抓到了把柄,设计将其勾连罪状捅到了袁绍那里。
这韩珩是幽州代郡人士,帮袁熙联络各方的心腹,历史上袁熙后来当到幽州刺史后,就是封韩珩为幽州别驾,负责刺史的外事工作。但如今才197年底,韩珩地位并不高。
袁绍得知韩珩为袁熙上下活动、想要谋取“攻破幽州后外放袁熙治理地方”,顿时大怒。
袁绍的心态很简单:我是疼爱自己所有的儿子,但我的东西,我没说给,儿子不能自己拿!这种事情,是一个外人能上下勾连谋取的?
韩珩立刻被袁绍下令下狱问罪,袁熙也被暂时禁足反省。
而郭图因为这次成功,更加受袁谭信任——虽然原本最受父亲宠爱的三弟暂时还扳不倒,但把同样小透明的二弟先挤出局似乎也不错。
而诸葛亮听说这事儿后,也是乐见其成的。他的目的本来就是让袁家未来的分裂可能性降到最低,就算袁谭不能确保上位,但能从最多三分减少到最多二分,也是一种进步。
袁熙求外放案就算是这样告一段落了。
可惜,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每一个普通人头上,或许是一座根本抵御不了的大山。
袁熙这样的大人物最多是禁足而已,其他袁熙、韩珩一派的小人物,却无不作鸟兽散,急于避嫌。
袁谭也在郭图的运作下,趁机悄咪咪接受了一批改弦更张来烧大公子冷灶的文士的投效。
其中中山郡无极甄家,就为了韩珩下狱一事,赶忙中止了四女儿甄荣和韩珩长子韩辰的议亲。
甄家如今其实也没多大势力,老一辈早亡,甄家兄妹的父亲生前只做到县令级别,所以祖上所谓的“数代郡守”也已经没落了。
说白了如今的甄家还远不如诸葛家的门第势力大。诸葛家上一代诸葛珪虽然也不算长寿,好歹做到了郡丞呢,比甄家兄妹的亡父甄逸的上蔡县令强多了。而诸葛珪之弟诸葛玄,好歹在乱世官位贬值后,做到了豫章太守。
甄家眼下只有长子甄俨在袁绍的大将军府里当个最基层的冷门曹掾——袁绍的大将军府,一共有二十五个曹,所以那些冷门曹的曹掾实在是不值钱,纯属解决世家子就业问题用的,毫无实权。次子甄尧则是尚不满二十岁,没有出仕,白身一个。
五个姐妹,前三个已经嫁人了,因为姿色还可以,嫁的都还算是冀州各地官员的子侄。四妹甄荣十六岁,刚刚在跟韩家接触,还没下定,韩家就出事了。因为四妹都还没嫁人,五妹甄宓就更没提上日程。
听说韩家出事、二公子一系有可能倒台,甄俨只能托关系求见袁谭,跟大公子解释,表示他们跟韩珩其实没什么交情,之前跟韩珩接触议亲完全是有眼无珠,现在已经划清界限,只求大公子别往心里去。
袁谭看到甄俨这这么谦卑,内心也是暗爽。加上他并没有见过甄家女眷,也就没生出歹心。
不过,倒是即将辞别袁谭的诸葛亮,听说了这事儿后,心中好奇,因为他记得,出发之前大哥一再暗示他“甄家可能有野之遗贤”,让他留心。
大哥关照了他那么多事,都是正确的,既然如此,就该听大哥的话、宁可错抓不可放过——反正这种卷入了派系斗争的失势小人物,捞一个也没什么成本。
于是诸葛亮就跟袁谭提出,说袁谭若是看着甄家老二心烦,不想让他在河北出仕,他倒是可以代劳,看看对方想不想去南方隐居。
袁谭正为这一个多月来没法感激诸葛亮而心存愧疚,难得听诸葛亮开口了,他当然不会有任何阻挠,说只要诸葛亮自己去跟甄家人说,他绝对提供便利。
诸葛亮就亲自找到甄俨,先问了案情前因后果,得知对方是因为怕被韩珩连累,想切断跟有可能失势的二公子的瓜葛。
诸葛亮何等智商,立刻就想到了一串说辞:“甄兄,你这等行事居然没有招祸,还真是命硬。”
甄俨倒也知道诸葛亮虽是客卿使者,但很得主公和大公子信赖,连忙向他虚心求教自救之法:“还请先生教我!我们甄家实在没想过卷入大公子二公子之争,都是被韩珩连累的啊!”
诸葛亮:“自古疏不间亲,二公子纵然一时失势,终究是袁公的亲生骨肉,禁足数月半年,反省够了,迟早会放松。你们现在急于和二公子和韩珩撇清关系,将来他们岂不嫉恨?”
甄俨:“那……难道不该跟他们划清界限?那大公子会嫉恨我们么?诸葛先生,据我所知,你不是该跟大公子关系不错么,为何会……”
诸葛亮:“我只是不忍尔等无辜孱弱之人,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你们如今的处境,大公子二公子任何一方腾出手来,稍稍流露出一点忌恨,就永无安宁了。”
甄俨:“那又当如何破局?请先生直言!甄家上下无不感佩大德!”
诸葛亮:“听说令弟还算有些才德,为今之计,还不如让令弟妹离开冀州,去往他处没有战乱之地隐居,以待时运。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些人只要生活在中山,就会时时刻刻提醒到别人。离开了这个漩涡,才有生路。”
甄俨想了想,似乎很有道理。而且以诸葛亮在袁谭那儿说得上话的程度,这番话就算没道理也得有道理,否则万一诸葛亮对袁谭进谗言呢?
虽然诸葛亮是光明磊落之人,问题是甄俨不知道啊。
最终,诸葛亮于十一月下旬向袁绍辞行,先顺黄河而下,并于十一月底从乐安港再次出海,乘着冬季的西北风,南下返航。
袁谭为了感激诸葛亮,又派了一些船护送诸葛亮,还送了诸葛亮大批金银珠宝,还把此前俘获改造的管承部海贼俘虏,都交给诸葛亮处置。
为了防止这些人在海上不受控,袁谭还动用自己的权限,从易京战役中抓来的公孙瓒军俘虏里,挑选了数百人愿意跟随刘备、跟随赵云的,由赵云收编后作为押运。
所以诸葛亮来的时候不足百人的队伍,回去已经多了好几条船,总人数有近千人,否则怕是连袁谭送给他的礼物都扛不走。
另外,出于感激诸葛亮帮他杀了管承的恩情,虽说青州海寇还没彻底消灭,但袁谭也表示,愿意为将来刘备军的海船经过山东半岛北上贸易,提供通行许可和补给便利。(海盗们大头目被杀了还会推举其他头目,之前袁谭只是为了在袁绍面前出风头,才在献上管承首级时夸大了战果,把管承之死说成是青州海寇覆灭)
如此一来,刘备军以后就可以跟辽东公孙度做生意、购买辽东战马了。
刘备军因为丢失了徐州北部地区,根据地位置被南压到淮南,骑兵部队补充已经越来越困难,全靠打袁术的时候缴获一些战马,以至于如今刘备加诸葛瑾,骑兵总人数不过才两千多人。
打通了袁谭的关节,允许借助山东半岛港口靠岸补给、并且不被当地驻军拦截,刘备一下子就多了一条门路。
当然,除了金银财宝俘虏和买马渠道,诸葛亮还有最后一项他自己并不以为意的微不足道收获,那就是把甄家二公子甄尧以及两个妹妹,单独弄了一个船舱送回南方。
虽然至今为止诸葛亮还是不知道大哥的深意,因为他跟甄尧也聊了两次,发现对方几乎就是个草包,大哥也不知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
这种被权力争夺漩涡挤跑的小人物,失去了家族关系网络,也不像是有别的人脉价值的。到了江东的话,吴郡四姓哪个都比这种外来户有价值吧。
但大哥在诸葛亮心中积累的历史信用实在太深厚,哪怕暂时不理解,他也要先坚定执行。
南下的航程倒是非常顺利,大约腊月过半,诸葛亮就能回到广陵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