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嫲嫲,我跟阿公早就说过了。我和应澜是要回国的,要是有了孩子……”
孙子的解释,老头子跟她说过很多遍,但是作为这个年纪的人,想要看曾孙,有错吗?
“你们男人在外,人家总归不会凑上来问,你家新媳妇肚子怎么没动静。我跟你妈,怎么办?”嫲嫲幽幽地说,又拿起帕子擦眼泪。
这个眼泪岂止是被外人的流言所伤,更说不出口的是,就这一个月,为孩子担惊受怕,现在作为长辈看着小辈要冲入炮火,她怎么能不担心?
叶应澜知道嫲嫲担心什么,她给嫲嫲送上一块糕点:“嫲嫲放心,这两晚我跟他分房睡。”
“应澜,你……”
老太太一听,立马转头说:“玉兰,给少奶奶收拾我们隔壁的房间。这两个晚上让少奶奶睡主楼。”
“嫲嫲,我已经将近两个月没见应澜了……”
他为了这个跟嫲嫲讨价还价,叶应澜可没这个脸,拉着他:“走了,爷爷奶奶等着呢!”
到车上,余嘉鸿那生无可恋的表情还没变,叶应澜戳了戳他:“你至于吗?”
“你要跟我分房睡。”
“就两个晚上。”叶应澜在开车,拉开他不规矩的手,“就你?跟你睡一起,你忍得住?”
余嘉鸿也知道自己的自制力,他的手又贴上了她背:“让我摸摸你的背。”
行吧!叶应澜也就随便他了。
路过鸿安大戏院门口,余嘉鸿见人潮涌动,他问:“有什么好电影吗?人怎么这么多?”
“中国救亡剧团在鸿安演出话剧《逃难到星洲》,看的人很多。这个剧团和武汉合唱团这个月一直在星洲演出。”
“看我,都忘记了。上辈子我们回国前,他们在这里演出。”余嘉鸿说,“等下一起来看话剧?”
“你不累啊!下午也不想睡一觉?”
“你的睡一觉和我想的睡一觉不是一回事。”
叶应澜白了他一眼。
叶应澜和余嘉鸿去了叶家,叶家老两口看见孙女婿好好,老两口一颗心就放下了。
叶应澜和宝如、向好,一起做纸花,《卖花歌》的作词作曲人夏之秋带着武汉合唱团在星洲演出,华文学校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做纸花,在武汉合唱团演出的太平洋大戏院门口售卖,为国筹款。
叶老太爷找了余嘉鸿进书房,他问:“听应澜说山口夏子做了日本的特务?”
“是。”
“她现在怎么样了?”叶老太爷问。
“我刚刚接到乔启明的电报,他说山口夏子失踪了。我和应澜推测,这么大的事,总归要有人背锅的,而且不止一个人背锅。她的嫌疑洗不清,估计死了吧?”余嘉鸿跟叶老太爷说。
叶老太爷叹了一声:“这样死了也好,要不然应舟如何面对一个做日本特务的妈?”
“是啊!她为日本刺探的情报,已经给国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万死难辞其咎。”余嘉鸿说道。
叶老太爷看着余嘉鸿:“跟应澜说一句,我们还是当她回心转意了,哪怕是死了,也不要让应舟背上日本特务儿子的身份。”
“嗯,我和应澜也是这么想。”
给爷爷奶奶报了平安,叶应澜和余嘉鸿从叶家出来,开车去了鸿安大戏院,鸿安大戏院门口,也有少男少女唱着卖花歌,在卖花:“先生,买一朵花吧?这是救救我们的国家,也是救救我们自家呀!”
余嘉鸿掏钱买了花,他们这个时候来,票已经售罄了,叶应澜是鸿安的大小姐,戏院里放了两人进来,剧院里座无虚席,他们站在走道里观看。
《逃难到星洲》讲述的是从东北沦陷,父女俩逃难出来,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老父只能让女儿街头卖唱,一路走一路唱,到了星洲,女儿凄凉婉转的歌声响起:“冬季南洋暖如常,棕榈树高,豆蔻香,爹娘苦儿各一方,今后流浪到何方……”
终于饥肠辘辘的女儿晕倒了,老父举起鞭子抽醒她,她不唱,父女俩就没办法活下去。
这时围观的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年轻人喊:“放下你的鞭子!”
这个年轻人怒问老汉,为什么要折磨他女儿?老汉泪水涟涟,诉说着日寇入侵东北,他们父女被迫离乡背井,台上父女俩流泪,台下观众也跟着流泪。
这个时候台上的年轻人对着台下的人高喊:“我们若不赶快起来自救,这样的灾难将落到我们每个人的头上。”
观众席里有人高喊:“复我河山,保我民族,赶走日寇!”
有了他带头,台下的观众纷纷应和,发出了如雷的声音:“复我河山,保我民族,赶走日寇!”
“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
台下工作人员拿着捐款箱过来,观众们争先恐后地往里塞钱,有人把首饰,随身值钱的东西也塞进去。
余嘉鸿把身上的钱全部塞进去了,又把手上的一块瑞士的金表往里塞,叶应澜今天身上最值钱的就是余嘉鸿给她在香港买的翡翠镯子,她褪下手镯,拿出手帕包裹了手镯,塞进了箱子里。
哪怕是爱人的心意,国在家在,它入捐款箱,也能尽一份力。
两人看完演出戏院,到家里心中热血还未平息,佣人跑过来:“大少爷,少奶奶,林先生和姜先生来了。”
姜先生自从去了重庆,也应澜已经快一年未曾见他了,余嘉鸿上一次见姜先生也是在半年前了。
两人欣喜地快步进去,到阿公的书房,林先生和姜先生,正在跟余敬堂父子喝茶。
寒暄两句之后,姜先生就说正事了:“嘉鸿,果然如你所言,重庆方面告急,现在越南运输部稳定,且滇越铁路是窄轨,大件无法运输,而且日本从台湾抽调了兵力,要攻占的海南岛,如果海南岛被拿下,越南这条通路还能坚持多久,就很难说了。所以要尽快让滇缅公路的运量上来。但现在有车,司机没有着落。重庆请陈先生在南洋招募司机和修理工。我在重庆主要主持捐赠物资落实,你却是一直在协调运输的人,所以我们俩过来找你。听老太爷和你爸爸说,你们夫妻俩已经做好准备,一起回国了?”
“是,应该说我熟悉云南的运输,在云南也有人脉,如果我回去,车队遇到困难,我能协调解决。应澜就不用说了,她的车行出人出物,责无旁贷。”
叶应澜点头:“我会在车行招募人员,组成一个小队,跟随回国。我们修理厂这些日子已经在各种牌子的卡车上练出……”
这件事细节一句两句商量不完,余家留了两位先生吃晚饭,吃过晚饭,姜先生还要继续商量,被林先生说:“嘉鸿今日刚刚回来,我们已经占了他们那么多时间,不能这么不知情识趣吧?”
这么一说,姜先生立马说:“看我,看我,这么不知情识趣。”
送两位走,余老太爷转身,想起一件事来:“修礼,兴平号平安归来,咱们是不是该办个宴会,让那些人看看?咱们余家好得很。”
老太太是嘴上说,被人咒自己的长孙,老太爷哪有不恨的?
余嘉鸿立马建议:“阿公,刚才我和应澜在看《逃难到星洲》,场面十分感人。我们与其办酒会,办舞会,展现靡靡之音,倒不如包几场话剧,请亲友看话剧?”
余老太爷想了一下:“我宴会照请,演出也请他们看。”
阿公年纪大了,也有了老小孩的脾气,余嘉鸿给他们倒茶:“阿公,您马上要去美国,我们还得办个告别宴,这次我们就请看演出,作为兴平号平安归来的庆祝,也算是为筹款尽一份力。”
自己在风雨飘摇之际要离开马来亚这片土地,余老太爷一时感慨万千,又觉得自己大半生都过了,何必再跟那群人置气?他叹了一声:“听你们的。”
喝过茶,余嘉鸿偷偷拉着叶应澜要回房,刚刚出书房门,就被守着的玉兰婆婆给逮个正着,玉兰婆婆说:“少奶奶,房间我已经准备好了,就在老太爷和老爷隔壁。”
叶应澜点头:“玉兰婆婆,我去楼上拿换洗衣服。”
“我去找了小梅,小梅已经帮您拿过来了。”
这是一点机会都不给啊!
叶应澜笑嘻嘻地侧头看余嘉鸿:“那我去主楼睡了,晚安。”
余嘉鸿不情不愿地放手,叶应澜跟着玉兰进了主楼,睡进了阿公嫲嫲的隔壁。
余嘉鸿回房,自从发现山口夏子是间谍,他的神经就紧绷,跟重庆那里是说了,但是谁不知道重庆那里也是被渗透得像是筛子了,难保不会泄密,总算是掩护着军火出了越南,兴平号也完全脱困。
整个人精神可以放松了,倒也一下子就睡着了,只是一觉醒来,家里的房间还带着叶应澜的香气,就翻来覆去睡不着了。
好不容易天蒙蒙亮了,他穿了衣服就下楼,到了主楼,被玉兰婆婆撞了个正着,玉兰婆婆说:“大少爷,可真有心,这是要找老太爷喝茶吧?老太爷在穿衣服了,很快就来了。”
阿公从房间里出来,余嘉鸿被阿公拉着一起喝茶,喝到叶应澜起床。
就这么熬过了两晚,第三天,天刚亮,余嘉鸿就来嫲嫲的佛堂拜过,拿了烧香的黄布兜,拉着叶应澜去烧香。
去了庙里,余嘉鸿和叶应澜虔诚跪拜,他们夫妻二人能有这一世的缘分,定然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两人回到家里,刚好是午饭时间,余嘉鸿见阿公沉着一张脸,问他妈:“阿公不开心?”
“张义松知道我们请华商看话剧,他办酒会,跟我们看话剧的同一晚。”
星洲本就不大,本城的华商不是福建就是广东来的,像叶家老太爷这样宁波来的,实在稀少。所以互相之间大多沾亲带故,以前有关系的会全请,这次就不一样了,有好几家没有收到请柬。
其中还有余家的本家,甚至是当年余敬堂初到南洋投靠过的人家。
余老太爷重情,发达之后,一直关照这些人家的后人。
有人不稀罕收请柬,说是去了免不得又要捐钱,这种打不赢的战争,捐了不过是进重庆高官的口袋。
也有人愤愤,说余家这是无情无义。
听到这个消息,张义松立马也说要办酒会,时间就定在余家请大家看演出的当晚,他的请柬如洒水一般,凡是星洲有头有脸的华商都收到了,他相信普通人会脑子发热,但是华商们有这么大的身家,想来都能认清形势,计较得失,知道怎么选择更加明智。
第166章
吃过晚饭,祖孙三代一起坐在书房喝茶。
“如今在河内的那位是同盟会时期的元老,南洋与孙先生之间关系深厚,今日我们全力支持国内抗战,固然是为了救同胞于水火,为了中华之存亡。却也有与这个执政党之间的深厚情谊。重庆政府的领袖出生宁波,身边以宁波的大财团为主,这位身边倒是正儿八经的老班底,他身边的资金来源是哪里?”余嘉鸿喝着茶。
毋庸置疑,就是以广东和福建籍为主的南洋华商。
“闵粤籍南洋华商从一开始支持孙先生,就是为民族复兴,推翻封建王朝。当他背叛了中国,南洋商人大多心中有民族大义,不会跟随他。有一部分是出于政治投机跟着他,比如张义松和鲁盛扬之流,还有一部分观望的,我们就得想方设法影响他们。比如上次从上海来南洋的那几位老板,也是摇摆之人,但是到现在我们通过利益捆绑,也成功影响了他们。”余嘉鸿说道。
余老太爷喝着茶沉思后说:“既然一切从孙先生起,那么也该由孙先生来解这个结。嘉鸿打电话给林先生,让林先生跟陈先生约一下,明日是否有空,我想跟他探讨一下,当前之境况,如何破局。”
“好。”余嘉鸿去打了电话,回来问,“阿公打算如何破局?”
“请陈先生和重庆政府代表在晚晴园公开声讨投降派,请他邀请几位有名望的华商和我一起声明,绝不与投降派媾和。”余老太爷说道。
叶应澜有些疑惑,就这么说几句话,会有用吗?
不过当下也就是舆论宣传上跟对方争夺有利地位,他们这一派有民意支持,占着民族大义。投降派现在有这样身居高位,有影响力的号召,更多的是,抗战到现在,双方力量悬殊,持有悲观态度地人也不少。
第二日,余老太爷如约见了陈先生,陈先生与那位汪某人是多年老友,听闻那位有妥协之意,陈先生先是劝诫,劝诫无效后又发表:“日寇未退出我国土之前凡公务员对任何人谈和平条件概以汉奸国贼论”的公开电报提案。
听到余老太爷说的建议,陈先生说:“万万不可,子弹无眼,万一……我南洋华商岂不是失去一位中流砥柱?”
余老太爷笑道:“若是万一,也算是我一把老骨头以身报国了。无论成功与否,我们至少能让那些摇摆之人,不敢再妄动。我来安排前段,你有强大的号召力,你来后断。”
“敬堂兄……”陈先生送余老太爷出来的时候,还想说什么,看到余老太爷,他最后说,“兄大义,我记下了。”
为了遏制华商中间出现的对抗战消极的言论,南侨总会请星洲中华总商会出面邀请华商前往孙先生在南洋时候入住的晚晴园,面对孙先生的画像,追寻先生的救国足迹。南洋华人支持孙先生支持同盟会,乃至支持今日之政党,今日之政府,皆是以孙先生的三民主义为指引,为救国家与民族,而不应该成为某人的政治资本,被日寇所利用。
这个消息通过《南华早报》和《星洲日报》等华文报纸刊登,亦欢迎看到华人、同情中国人遭遇的友族前往。
虽然时间紧迫,但是到了那一日晚晴园门口的道路,早已拥挤地水泄不通。
余嘉鸿这些日子在南侨总会处理前往国内机工招募工作,他也算是半个工作人员,所以早早到来,叶应澜作为兴裕行的老板也收到了内场请柬,她也提早到来。
筹赈总会的人到齐了,陈先生也来了,老板们愿意来的基本全来了,唯独为了救国捐赠出钱出力,而且今天要发言的余敬堂还没到。
孙子的解释,老头子跟她说过很多遍,但是作为这个年纪的人,想要看曾孙,有错吗?
“你们男人在外,人家总归不会凑上来问,你家新媳妇肚子怎么没动静。我跟你妈,怎么办?”嫲嫲幽幽地说,又拿起帕子擦眼泪。
这个眼泪岂止是被外人的流言所伤,更说不出口的是,就这一个月,为孩子担惊受怕,现在作为长辈看着小辈要冲入炮火,她怎么能不担心?
叶应澜知道嫲嫲担心什么,她给嫲嫲送上一块糕点:“嫲嫲放心,这两晚我跟他分房睡。”
“应澜,你……”
老太太一听,立马转头说:“玉兰,给少奶奶收拾我们隔壁的房间。这两个晚上让少奶奶睡主楼。”
“嫲嫲,我已经将近两个月没见应澜了……”
他为了这个跟嫲嫲讨价还价,叶应澜可没这个脸,拉着他:“走了,爷爷奶奶等着呢!”
到车上,余嘉鸿那生无可恋的表情还没变,叶应澜戳了戳他:“你至于吗?”
“你要跟我分房睡。”
“就两个晚上。”叶应澜在开车,拉开他不规矩的手,“就你?跟你睡一起,你忍得住?”
余嘉鸿也知道自己的自制力,他的手又贴上了她背:“让我摸摸你的背。”
行吧!叶应澜也就随便他了。
路过鸿安大戏院门口,余嘉鸿见人潮涌动,他问:“有什么好电影吗?人怎么这么多?”
“中国救亡剧团在鸿安演出话剧《逃难到星洲》,看的人很多。这个剧团和武汉合唱团这个月一直在星洲演出。”
“看我,都忘记了。上辈子我们回国前,他们在这里演出。”余嘉鸿说,“等下一起来看话剧?”
“你不累啊!下午也不想睡一觉?”
“你的睡一觉和我想的睡一觉不是一回事。”
叶应澜白了他一眼。
叶应澜和余嘉鸿去了叶家,叶家老两口看见孙女婿好好,老两口一颗心就放下了。
叶应澜和宝如、向好,一起做纸花,《卖花歌》的作词作曲人夏之秋带着武汉合唱团在星洲演出,华文学校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做纸花,在武汉合唱团演出的太平洋大戏院门口售卖,为国筹款。
叶老太爷找了余嘉鸿进书房,他问:“听应澜说山口夏子做了日本的特务?”
“是。”
“她现在怎么样了?”叶老太爷问。
“我刚刚接到乔启明的电报,他说山口夏子失踪了。我和应澜推测,这么大的事,总归要有人背锅的,而且不止一个人背锅。她的嫌疑洗不清,估计死了吧?”余嘉鸿跟叶老太爷说。
叶老太爷叹了一声:“这样死了也好,要不然应舟如何面对一个做日本特务的妈?”
“是啊!她为日本刺探的情报,已经给国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万死难辞其咎。”余嘉鸿说道。
叶老太爷看着余嘉鸿:“跟应澜说一句,我们还是当她回心转意了,哪怕是死了,也不要让应舟背上日本特务儿子的身份。”
“嗯,我和应澜也是这么想。”
给爷爷奶奶报了平安,叶应澜和余嘉鸿从叶家出来,开车去了鸿安大戏院,鸿安大戏院门口,也有少男少女唱着卖花歌,在卖花:“先生,买一朵花吧?这是救救我们的国家,也是救救我们自家呀!”
余嘉鸿掏钱买了花,他们这个时候来,票已经售罄了,叶应澜是鸿安的大小姐,戏院里放了两人进来,剧院里座无虚席,他们站在走道里观看。
《逃难到星洲》讲述的是从东北沦陷,父女俩逃难出来,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老父只能让女儿街头卖唱,一路走一路唱,到了星洲,女儿凄凉婉转的歌声响起:“冬季南洋暖如常,棕榈树高,豆蔻香,爹娘苦儿各一方,今后流浪到何方……”
终于饥肠辘辘的女儿晕倒了,老父举起鞭子抽醒她,她不唱,父女俩就没办法活下去。
这时围观的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年轻人喊:“放下你的鞭子!”
这个年轻人怒问老汉,为什么要折磨他女儿?老汉泪水涟涟,诉说着日寇入侵东北,他们父女被迫离乡背井,台上父女俩流泪,台下观众也跟着流泪。
这个时候台上的年轻人对着台下的人高喊:“我们若不赶快起来自救,这样的灾难将落到我们每个人的头上。”
观众席里有人高喊:“复我河山,保我民族,赶走日寇!”
有了他带头,台下的观众纷纷应和,发出了如雷的声音:“复我河山,保我民族,赶走日寇!”
“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
台下工作人员拿着捐款箱过来,观众们争先恐后地往里塞钱,有人把首饰,随身值钱的东西也塞进去。
余嘉鸿把身上的钱全部塞进去了,又把手上的一块瑞士的金表往里塞,叶应澜今天身上最值钱的就是余嘉鸿给她在香港买的翡翠镯子,她褪下手镯,拿出手帕包裹了手镯,塞进了箱子里。
哪怕是爱人的心意,国在家在,它入捐款箱,也能尽一份力。
两人看完演出戏院,到家里心中热血还未平息,佣人跑过来:“大少爷,少奶奶,林先生和姜先生来了。”
姜先生自从去了重庆,也应澜已经快一年未曾见他了,余嘉鸿上一次见姜先生也是在半年前了。
两人欣喜地快步进去,到阿公的书房,林先生和姜先生,正在跟余敬堂父子喝茶。
寒暄两句之后,姜先生就说正事了:“嘉鸿,果然如你所言,重庆方面告急,现在越南运输部稳定,且滇越铁路是窄轨,大件无法运输,而且日本从台湾抽调了兵力,要攻占的海南岛,如果海南岛被拿下,越南这条通路还能坚持多久,就很难说了。所以要尽快让滇缅公路的运量上来。但现在有车,司机没有着落。重庆请陈先生在南洋招募司机和修理工。我在重庆主要主持捐赠物资落实,你却是一直在协调运输的人,所以我们俩过来找你。听老太爷和你爸爸说,你们夫妻俩已经做好准备,一起回国了?”
“是,应该说我熟悉云南的运输,在云南也有人脉,如果我回去,车队遇到困难,我能协调解决。应澜就不用说了,她的车行出人出物,责无旁贷。”
叶应澜点头:“我会在车行招募人员,组成一个小队,跟随回国。我们修理厂这些日子已经在各种牌子的卡车上练出……”
这件事细节一句两句商量不完,余家留了两位先生吃晚饭,吃过晚饭,姜先生还要继续商量,被林先生说:“嘉鸿今日刚刚回来,我们已经占了他们那么多时间,不能这么不知情识趣吧?”
这么一说,姜先生立马说:“看我,看我,这么不知情识趣。”
送两位走,余老太爷转身,想起一件事来:“修礼,兴平号平安归来,咱们是不是该办个宴会,让那些人看看?咱们余家好得很。”
老太太是嘴上说,被人咒自己的长孙,老太爷哪有不恨的?
余嘉鸿立马建议:“阿公,刚才我和应澜在看《逃难到星洲》,场面十分感人。我们与其办酒会,办舞会,展现靡靡之音,倒不如包几场话剧,请亲友看话剧?”
余老太爷想了一下:“我宴会照请,演出也请他们看。”
阿公年纪大了,也有了老小孩的脾气,余嘉鸿给他们倒茶:“阿公,您马上要去美国,我们还得办个告别宴,这次我们就请看演出,作为兴平号平安归来的庆祝,也算是为筹款尽一份力。”
自己在风雨飘摇之际要离开马来亚这片土地,余老太爷一时感慨万千,又觉得自己大半生都过了,何必再跟那群人置气?他叹了一声:“听你们的。”
喝过茶,余嘉鸿偷偷拉着叶应澜要回房,刚刚出书房门,就被守着的玉兰婆婆给逮个正着,玉兰婆婆说:“少奶奶,房间我已经准备好了,就在老太爷和老爷隔壁。”
叶应澜点头:“玉兰婆婆,我去楼上拿换洗衣服。”
“我去找了小梅,小梅已经帮您拿过来了。”
这是一点机会都不给啊!
叶应澜笑嘻嘻地侧头看余嘉鸿:“那我去主楼睡了,晚安。”
余嘉鸿不情不愿地放手,叶应澜跟着玉兰进了主楼,睡进了阿公嫲嫲的隔壁。
余嘉鸿回房,自从发现山口夏子是间谍,他的神经就紧绷,跟重庆那里是说了,但是谁不知道重庆那里也是被渗透得像是筛子了,难保不会泄密,总算是掩护着军火出了越南,兴平号也完全脱困。
整个人精神可以放松了,倒也一下子就睡着了,只是一觉醒来,家里的房间还带着叶应澜的香气,就翻来覆去睡不着了。
好不容易天蒙蒙亮了,他穿了衣服就下楼,到了主楼,被玉兰婆婆撞了个正着,玉兰婆婆说:“大少爷,可真有心,这是要找老太爷喝茶吧?老太爷在穿衣服了,很快就来了。”
阿公从房间里出来,余嘉鸿被阿公拉着一起喝茶,喝到叶应澜起床。
就这么熬过了两晚,第三天,天刚亮,余嘉鸿就来嫲嫲的佛堂拜过,拿了烧香的黄布兜,拉着叶应澜去烧香。
去了庙里,余嘉鸿和叶应澜虔诚跪拜,他们夫妻二人能有这一世的缘分,定然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两人回到家里,刚好是午饭时间,余嘉鸿见阿公沉着一张脸,问他妈:“阿公不开心?”
“张义松知道我们请华商看话剧,他办酒会,跟我们看话剧的同一晚。”
星洲本就不大,本城的华商不是福建就是广东来的,像叶家老太爷这样宁波来的,实在稀少。所以互相之间大多沾亲带故,以前有关系的会全请,这次就不一样了,有好几家没有收到请柬。
其中还有余家的本家,甚至是当年余敬堂初到南洋投靠过的人家。
余老太爷重情,发达之后,一直关照这些人家的后人。
有人不稀罕收请柬,说是去了免不得又要捐钱,这种打不赢的战争,捐了不过是进重庆高官的口袋。
也有人愤愤,说余家这是无情无义。
听到这个消息,张义松立马也说要办酒会,时间就定在余家请大家看演出的当晚,他的请柬如洒水一般,凡是星洲有头有脸的华商都收到了,他相信普通人会脑子发热,但是华商们有这么大的身家,想来都能认清形势,计较得失,知道怎么选择更加明智。
第166章
吃过晚饭,祖孙三代一起坐在书房喝茶。
“如今在河内的那位是同盟会时期的元老,南洋与孙先生之间关系深厚,今日我们全力支持国内抗战,固然是为了救同胞于水火,为了中华之存亡。却也有与这个执政党之间的深厚情谊。重庆政府的领袖出生宁波,身边以宁波的大财团为主,这位身边倒是正儿八经的老班底,他身边的资金来源是哪里?”余嘉鸿喝着茶。
毋庸置疑,就是以广东和福建籍为主的南洋华商。
“闵粤籍南洋华商从一开始支持孙先生,就是为民族复兴,推翻封建王朝。当他背叛了中国,南洋商人大多心中有民族大义,不会跟随他。有一部分是出于政治投机跟着他,比如张义松和鲁盛扬之流,还有一部分观望的,我们就得想方设法影响他们。比如上次从上海来南洋的那几位老板,也是摇摆之人,但是到现在我们通过利益捆绑,也成功影响了他们。”余嘉鸿说道。
余老太爷喝着茶沉思后说:“既然一切从孙先生起,那么也该由孙先生来解这个结。嘉鸿打电话给林先生,让林先生跟陈先生约一下,明日是否有空,我想跟他探讨一下,当前之境况,如何破局。”
“好。”余嘉鸿去打了电话,回来问,“阿公打算如何破局?”
“请陈先生和重庆政府代表在晚晴园公开声讨投降派,请他邀请几位有名望的华商和我一起声明,绝不与投降派媾和。”余老太爷说道。
叶应澜有些疑惑,就这么说几句话,会有用吗?
不过当下也就是舆论宣传上跟对方争夺有利地位,他们这一派有民意支持,占着民族大义。投降派现在有这样身居高位,有影响力的号召,更多的是,抗战到现在,双方力量悬殊,持有悲观态度地人也不少。
第二日,余老太爷如约见了陈先生,陈先生与那位汪某人是多年老友,听闻那位有妥协之意,陈先生先是劝诫,劝诫无效后又发表:“日寇未退出我国土之前凡公务员对任何人谈和平条件概以汉奸国贼论”的公开电报提案。
听到余老太爷说的建议,陈先生说:“万万不可,子弹无眼,万一……我南洋华商岂不是失去一位中流砥柱?”
余老太爷笑道:“若是万一,也算是我一把老骨头以身报国了。无论成功与否,我们至少能让那些摇摆之人,不敢再妄动。我来安排前段,你有强大的号召力,你来后断。”
“敬堂兄……”陈先生送余老太爷出来的时候,还想说什么,看到余老太爷,他最后说,“兄大义,我记下了。”
为了遏制华商中间出现的对抗战消极的言论,南侨总会请星洲中华总商会出面邀请华商前往孙先生在南洋时候入住的晚晴园,面对孙先生的画像,追寻先生的救国足迹。南洋华人支持孙先生支持同盟会,乃至支持今日之政党,今日之政府,皆是以孙先生的三民主义为指引,为救国家与民族,而不应该成为某人的政治资本,被日寇所利用。
这个消息通过《南华早报》和《星洲日报》等华文报纸刊登,亦欢迎看到华人、同情中国人遭遇的友族前往。
虽然时间紧迫,但是到了那一日晚晴园门口的道路,早已拥挤地水泄不通。
余嘉鸿这些日子在南侨总会处理前往国内机工招募工作,他也算是半个工作人员,所以早早到来,叶应澜作为兴裕行的老板也收到了内场请柬,她也提早到来。
筹赈总会的人到齐了,陈先生也来了,老板们愿意来的基本全来了,唯独为了救国捐赠出钱出力,而且今天要发言的余敬堂还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