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北元狼烟
第550章 北元狼烟
这是大明的第一次开拓行动,虽然对外的名义是“襄助倭国平乱”,但事实上,大明收获了瀛洲宣慰司名下诸多的租界,还有佐渡金山与石见银山数之不尽的金银,以及倭王后龟山“肃清倭寇,永不犯明”的承诺,可谓是收获颇丰。
这也让衍圣公孔家提出的“对外开拓乃是穷兵黩武”说法,不再为百姓所采信。
洪武皇帝亲自接见了以吴王朱肃、永昌侯蓝玉为首的大明功臣,对于这一次远征行动,皇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与赏格:其中永昌侯蓝玉进位凉国公,西平侯沐英进位黔国公,算是正式踏进了大明第一梯队的名将之列。按照老朱先前的承诺,再立下大功,蓝玉与沐英就有资格封疆海外,建立“凉国”与“黔国”了。
这让诸多王侯将相全都红了眼,一个小小倭国,在陛下心中竟然值这么高的赏格?
一群没能出征的勋贵们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该如何怂恿陛下下一个攻取何处了。
其他人亦各有封赏:张赫封航海侯,算是成功挤进了淮西勋贵的行列;姚广孝封资善大夫;狄猛封定远将军……就连藤原亦封了忠明伯,他最后还是袭了倭国关白之职,在倭国代替倭王后龟山掌管倭国朝政,算是挂两国官印。但其实本质上是在借着关白之职挖倭国的老底,贴补大明瀛洲宣慰司,这般尽心尽力,自然能换得一个伯爵之位。
朱肃亦被老朱改封周王,加九锡,封地河南开封府。根据老朱先前的筹划,朱肃已有权力在开封府建周王宗祠,并领大明三卫之兵。日后,若朱肃封建海外,开封便是朱肃所建“周朝”的宗庙所在,日后周朝帝王祭祖,都要前往大明的开封府,以示不忘祖宗来自何处之意。
日后朱肃所建之周国,亦是“王国”之制,只低于大明“帝国”,高于异姓国公勋贵所建立的“公国”。其国主称“某王”,有别于公国的“某公”,且可凭九锡会盟诸公国,有专断伐叛之权。
总而言之,朱肃因开拓瀛洲之功,算是大明上下第一个拥有了“海外封疆”之权的王爷。日后大明开拓出蛮荒之土,朱肃便可以带着他的三卫之兵,前去建立“周朝”了。
“老五,你且记住,咱虽然封了你周王,还给你建宗庙,但咱一时半会,可没打算让你裂土封王。”封赏完毕之后,老朱特地叫来了朱肃,叮嘱道。“你的能耐罕有,需帮助咱大明崛起壮大之后,咱才能让你封疆。”
“你还需一心一意给咱建设大明。等咱薨了,还得你帮着你大哥……你要荣华富贵,咱可以给你,但若是想逃出大明当什么国主,那绝对不行。”封赏完毕之后,老朱特地叫来了朱肃,对他再三嘱咐,以免他存了早日封疆海外的心思,对大明本土反而起了懈怠之心。
“爹您放心,这我知道。一时半会,我也没想过要当什么周国国主……一个王爷都且够我累的,更别说一个白手起家的国主。我还打算等大明事毕之后,撒手一切做个潇洒的闲王呢。”
朱肃宽慰老朱道。他明白老朱的顾虑,自己毕竟是穿越者,脑子里有着许多这个时代闻所未闻的主意。若是让自己去开拓一国,几百年后,说不定会比大明发展的还要更加迅速。
老朱自然不会放心。
而且对朱肃自己而言,也确实不愿意做一个筚路蓝缕的开拓者。比起其他的地方,对大明的这片土地,他爱的更加深沉。也愿意将这一片华夏祖地,建设成远超各国的最为富饶强盛之地。
毕竟“开拓进取”之策想要真正落实,本国的强盛是根本中的根本。只有维持“强干弱枝”,才能保证华夏文明对整个世界的掌控力。
“英儿是难得的将才,也不能久居瀛洲之地。瀛洲那地方,还需要换一位藩王或者国公前往坐镇才好。”老朱思虑道。突然转头看向朱肃:“你觉得,铁柱或老六如何?”
“铁柱?”朱肃一愕,朱守谦乃是镇守洪都的朱文正之子,小名朱铁柱,封爵为靖江王。其人心性孤僻,但后来不知为何与姚广孝交好,已经有所改善。朱肃想了一想,道:“老六年纪尚小,铁柱倒是年纪合适……只是如今瀛洲还远未安泰,还需一位冷静勇毅之人来坐镇才是。您不愿让沐英哥坐镇,可以另换一位勋贵,倒是不必拘泥于朱姓藩王。”
“等日后彻底吞下瀛洲,再由我朱家藩王受领此地便可。”
“咱也是为子孙操劳。若是没有一开始就掌住这瀛洲,日后咱贸然封个国主过去,万一被架空了可怎么办?”老朱道。“而且佐渡金山与石见银山何等重要,万不可操于他人之手。咱的意思,还是得该封一个咱朱家的人过去。”
“……这样吧,把英儿调回来委以重任,咱先派一个年长的藩王去管着这瀛洲宣慰司,等日后老六或者你的哪位弟弟大了,立功了,咱再将他封到瀛洲去。都是自家人,哥哥交接给弟弟,总该不会有权争之虞。”
“如此也好……”朱肃想了想,点点头道。虽然兄弟之间也未必不会有权争,但至少老朱和朱标在的时候,自己的这些兄弟是绝没有人胆敢炸刺的。老朱至少还能再活个二十多年,这些时间也够瀛洲之地进行权力交接的了。“那爹您瞩意谁去主理瀛洲?合适的,也就只有二哥三哥四哥了……”
“老四如何?”老朱想了想,开口道。
“四哥?……以他之能确实绰绰有余。”朱肃想了想,点了点头。“四哥喜好征战,颇有爹您的风采。倭国的那些大名,只怕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其实朱肃想说让永乐大帝去治倭国,简直是杀鸡用了宰牛刀。但这句话没敢说出口,毕竟“永乐大帝”这四个字,在老朱面前说,无异于故意给朱老四上眼药……
“而且他志在西征,倭国那个弹丸之地,可满足不了他的胃口。日后交权也定然毫无恋栈之心……只是还需四哥立个功劳,才好名正言顺的接手瀛洲宣慰司。对了,不知北疆局势如何?”朱肃突然想起了什么。回返京中这么些日子,竟忘了打听北疆的局势如何。
“北边,哼。还能如何,一群跳梁小丑,正打算对我大明行险一击……”老朱冷哼一声,语气之中,却是无与伦比的自信……
……
北疆,昌平县往北十三里处的野地。
篝火熊熊,几匹战马正在篝火四周休憩,被围在正中间的是一位青年,他的战马盘腿坐在地上,嚼食着身旁的草料,青年则头枕马腹,泰然安寝。
“燕王殿下,有敌情!”黑暗中,一骑明军探马飞驰而来。
青年朱棣猛然睁开了双眼。
(本章完)
这是大明的第一次开拓行动,虽然对外的名义是“襄助倭国平乱”,但事实上,大明收获了瀛洲宣慰司名下诸多的租界,还有佐渡金山与石见银山数之不尽的金银,以及倭王后龟山“肃清倭寇,永不犯明”的承诺,可谓是收获颇丰。
这也让衍圣公孔家提出的“对外开拓乃是穷兵黩武”说法,不再为百姓所采信。
洪武皇帝亲自接见了以吴王朱肃、永昌侯蓝玉为首的大明功臣,对于这一次远征行动,皇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与赏格:其中永昌侯蓝玉进位凉国公,西平侯沐英进位黔国公,算是正式踏进了大明第一梯队的名将之列。按照老朱先前的承诺,再立下大功,蓝玉与沐英就有资格封疆海外,建立“凉国”与“黔国”了。
这让诸多王侯将相全都红了眼,一个小小倭国,在陛下心中竟然值这么高的赏格?
一群没能出征的勋贵们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该如何怂恿陛下下一个攻取何处了。
其他人亦各有封赏:张赫封航海侯,算是成功挤进了淮西勋贵的行列;姚广孝封资善大夫;狄猛封定远将军……就连藤原亦封了忠明伯,他最后还是袭了倭国关白之职,在倭国代替倭王后龟山掌管倭国朝政,算是挂两国官印。但其实本质上是在借着关白之职挖倭国的老底,贴补大明瀛洲宣慰司,这般尽心尽力,自然能换得一个伯爵之位。
朱肃亦被老朱改封周王,加九锡,封地河南开封府。根据老朱先前的筹划,朱肃已有权力在开封府建周王宗祠,并领大明三卫之兵。日后,若朱肃封建海外,开封便是朱肃所建“周朝”的宗庙所在,日后周朝帝王祭祖,都要前往大明的开封府,以示不忘祖宗来自何处之意。
日后朱肃所建之周国,亦是“王国”之制,只低于大明“帝国”,高于异姓国公勋贵所建立的“公国”。其国主称“某王”,有别于公国的“某公”,且可凭九锡会盟诸公国,有专断伐叛之权。
总而言之,朱肃因开拓瀛洲之功,算是大明上下第一个拥有了“海外封疆”之权的王爷。日后大明开拓出蛮荒之土,朱肃便可以带着他的三卫之兵,前去建立“周朝”了。
“老五,你且记住,咱虽然封了你周王,还给你建宗庙,但咱一时半会,可没打算让你裂土封王。”封赏完毕之后,老朱特地叫来了朱肃,叮嘱道。“你的能耐罕有,需帮助咱大明崛起壮大之后,咱才能让你封疆。”
“你还需一心一意给咱建设大明。等咱薨了,还得你帮着你大哥……你要荣华富贵,咱可以给你,但若是想逃出大明当什么国主,那绝对不行。”封赏完毕之后,老朱特地叫来了朱肃,对他再三嘱咐,以免他存了早日封疆海外的心思,对大明本土反而起了懈怠之心。
“爹您放心,这我知道。一时半会,我也没想过要当什么周国国主……一个王爷都且够我累的,更别说一个白手起家的国主。我还打算等大明事毕之后,撒手一切做个潇洒的闲王呢。”
朱肃宽慰老朱道。他明白老朱的顾虑,自己毕竟是穿越者,脑子里有着许多这个时代闻所未闻的主意。若是让自己去开拓一国,几百年后,说不定会比大明发展的还要更加迅速。
老朱自然不会放心。
而且对朱肃自己而言,也确实不愿意做一个筚路蓝缕的开拓者。比起其他的地方,对大明的这片土地,他爱的更加深沉。也愿意将这一片华夏祖地,建设成远超各国的最为富饶强盛之地。
毕竟“开拓进取”之策想要真正落实,本国的强盛是根本中的根本。只有维持“强干弱枝”,才能保证华夏文明对整个世界的掌控力。
“英儿是难得的将才,也不能久居瀛洲之地。瀛洲那地方,还需要换一位藩王或者国公前往坐镇才好。”老朱思虑道。突然转头看向朱肃:“你觉得,铁柱或老六如何?”
“铁柱?”朱肃一愕,朱守谦乃是镇守洪都的朱文正之子,小名朱铁柱,封爵为靖江王。其人心性孤僻,但后来不知为何与姚广孝交好,已经有所改善。朱肃想了一想,道:“老六年纪尚小,铁柱倒是年纪合适……只是如今瀛洲还远未安泰,还需一位冷静勇毅之人来坐镇才是。您不愿让沐英哥坐镇,可以另换一位勋贵,倒是不必拘泥于朱姓藩王。”
“等日后彻底吞下瀛洲,再由我朱家藩王受领此地便可。”
“咱也是为子孙操劳。若是没有一开始就掌住这瀛洲,日后咱贸然封个国主过去,万一被架空了可怎么办?”老朱道。“而且佐渡金山与石见银山何等重要,万不可操于他人之手。咱的意思,还是得该封一个咱朱家的人过去。”
“……这样吧,把英儿调回来委以重任,咱先派一个年长的藩王去管着这瀛洲宣慰司,等日后老六或者你的哪位弟弟大了,立功了,咱再将他封到瀛洲去。都是自家人,哥哥交接给弟弟,总该不会有权争之虞。”
“如此也好……”朱肃想了想,点点头道。虽然兄弟之间也未必不会有权争,但至少老朱和朱标在的时候,自己的这些兄弟是绝没有人胆敢炸刺的。老朱至少还能再活个二十多年,这些时间也够瀛洲之地进行权力交接的了。“那爹您瞩意谁去主理瀛洲?合适的,也就只有二哥三哥四哥了……”
“老四如何?”老朱想了想,开口道。
“四哥?……以他之能确实绰绰有余。”朱肃想了想,点了点头。“四哥喜好征战,颇有爹您的风采。倭国的那些大名,只怕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其实朱肃想说让永乐大帝去治倭国,简直是杀鸡用了宰牛刀。但这句话没敢说出口,毕竟“永乐大帝”这四个字,在老朱面前说,无异于故意给朱老四上眼药……
“而且他志在西征,倭国那个弹丸之地,可满足不了他的胃口。日后交权也定然毫无恋栈之心……只是还需四哥立个功劳,才好名正言顺的接手瀛洲宣慰司。对了,不知北疆局势如何?”朱肃突然想起了什么。回返京中这么些日子,竟忘了打听北疆的局势如何。
“北边,哼。还能如何,一群跳梁小丑,正打算对我大明行险一击……”老朱冷哼一声,语气之中,却是无与伦比的自信……
……
北疆,昌平县往北十三里处的野地。
篝火熊熊,几匹战马正在篝火四周休憩,被围在正中间的是一位青年,他的战马盘腿坐在地上,嚼食着身旁的草料,青年则头枕马腹,泰然安寝。
“燕王殿下,有敌情!”黑暗中,一骑明军探马飞驰而来。
青年朱棣猛然睁开了双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