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渔翁阎伯
一刻来钟后!
六月初九日,酉时七刻(下午六点45分)。
箫郎一行驰马扎营点西南向三里外,某近水岸边处。
“吁——”
“长庭,前边似有一渔翁正在岸头钓鱼呐!”
“走,咱过去悄悄,顺带打听下情况。”箫郎勒动缰绳,减缓马速,同得身后长庭言语。
“恩,是,将军!”
“瞧去前边不远,就有民房啦!”
“村子应也在前面!”
“先行探问下情势也好!”长庭应回。
随后,一众人缓行奔得钓鱼翁而去。
片刻,抵近那人身前,只瞧其头戴斗笠,身着短打民服,笠檐下,露得花白胡子。
见势,萧靖川十余步外下得马来,以免来势蛮猛,冲撞了人。
“呵呵,这位老人家!敢问前面可是有得渔村无有?!”箫郎牵马踱近蓑笠渔翁,轻言堪有问来。
闻声,垂钓老汉偏首瞧望,观去来人一行,尽是精壮的武人兵将,身上挂着刀刃,披着半甲的,明显脖子便下意识缩了缩,面有惧色。
就这当口,不待箫郎再言解释。
忽地!
余旁草丛内,一半大孩童,手间抓着几只蚂蚱,亦自近旁冒出头,望得眼前这些生人,眨着大眼,害怕地一头扑进老汉怀中。
见此,箫郎同得身后长庭、丧门星等面面相觑。
唯恐自身吓坏这一双老幼,遂箫郎拘笑,忙紧着开言释语。
“呵呵!”
“老伯,不要怕!”
“我等是大明的兵将,我叫萧靖川,领兵至此黄河边上,欲由此渡河!”
“苦于无船使动,遂才打听周边有无渔村,可出银子借调雇些渔夫船把头,以便行事!”
“您老放心,我等军中素有军规,行军中,与得百姓,向来是秋毫无犯哒!”
“如前面渔村,有所需船只可供用度,定不会亏了大伙儿忙活一趟!”
萧靖川尽量显出和善来。
观去,那老翁似又上下打量了他们许久,这才堪有话来。
“呃”
“瞧您这身装束,大小应也是个将军吧!”
“这年头儿,肯这般好言好语跟小老百姓问事的兵,可是不多啦!”
“成,既你们要渡这河,那往前,啊,对,往前.”
言间,老翁拧身抬手向得西边作指。
“那边上,一里外,往北一拐,就在坡下,就有个渔村!”
“人嘛,不多,船也就七八条吧,还尽是小舢板。”
“不知,够不够得你们军上使用啊!”老翁语速颇慢,一字一顿,讲来倒也清楚。
寻着口音,箫郎却忽听得此人甚浓的京城味道。
于是不免好奇,堪行随口。
“诶?!”
“老伯,京城人吗?!”
“你这口音,可不是山东话呀!”萧问。
听及,老翁一怔,顿在当头,再度朝得箫郎瞅去。
毕竟,此询涉及自身,唯恐因得多话遭惹些个不必要麻烦出来,遂老翁缄口沉默亦是常理。
可待得其仔细观瞧眼前萧姓郎君后,却皱眉似忽想及了什么。
“呃”
“是,没,没错!”
“老头子我,是自京城逃难出来哒!”
“不,不是,这位小将军呐!”
“老夫我怎得瞅你这般眼熟哇!”老翁一语惊言。
闻之,箫郎亦愕然怔住。
随其顿口,此渔翁老汉忽又抬手,将得头上笠帽取下,一双干瘪满面风霜的老脸,顿然现与人前。
见其面,箫郎突惊地言语来。
“诶!”
“阎,阎老伯!”
“怎.,怎得会是你呀!”箫郎他乡遇故人。
“吼吼吼!”
“是,是我阎老头儿!”
“哎呀,萧郎君,你瘦了呀,也晒黑了不少!”
“恩!不过呀,身子骨儿瞅着倒是更结实啦!”
“刚下老头子我乍一瞧哇,我还没敢认呐,吼吼!”
姓阎老汉,笑来略有瘪嘴,口里牙少得几颗,遂瞅着似更显老了些。
他呀,几月前于京城时,还是国公府门前街巷拐角早点摊儿的摊主,每日起早贪黑,挣得几个辛苦钱。
其一干二十几年,为人手脚麻利,又爱干净,遂那片巷子里,街邻们早晨起来,倒都愿去他那儿光顾!
萧靖川亦是不例外。
遂一来二往哒,两厢便亦算得熟络。
不曾想,造化弄人,眼下兵荒马乱,京城又接连易主,亦不知当下境况为何,致使这等小民小贩儿,竟都无法安身矣!
念及此处,箫郎不免一阵唏嘘,于是便多了言语出口。
“唉!”
“阎伯,这才两月余光景不见,您老怎得带个娃娃,跑来这山东啦?!”
“你那摊子呢?豆腐脑不卖啦?!”萧关切言说。
“哎呦!箫郎君呐!”
“甭提啦!”
“眼巴前儿,那北京城呦,真真儿是没法待啦!”
“唉”
“这自打李闯王进了城,城下便已经是乱成一锅粥啦!”
“但最起码的,我等小民的生计,倒还可算支应得住!”
“可又谁成想呢?!”
“后来北边的鞑子又打了进来,占了京城!”
“这下子,可算是彻底完喽!”
“旁的不说!就说咱这头发吧!”
“非要所有人剃发,留那不三不四的什么金钱鼠尾!”
“哎呦!这还了得?”
“杀人不过头点地呀!这么弄,你,你说!”
“这不辱没先人嘛!”
“不成!什么狗屁玩意儿!老头子我,虽是个小民,又堪老朽啦!”
“可这般挤兑人,可不成啊!”
“所以,干脆,我这同得几个老弟兄,便趁乱乎劲儿,就都从京城逃了出来!”
“这沿途哇!”
“同我们一道走的人,倒也是不少。”
“可刚到固安,好些个兵哦,就撵上来啦!”
“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哇,就也全走散了!”
“我这老不死的,拖着个娃娃,几经辗转,好不容易,才算从得北直隶逃出来!”
“真真儿是难呐!”
“行!这下好啦,瞧见你们呐,说明山东这块儿,算是有救啦!”
“箫郎君,你们带着部队,可不能再退啦!”
“啥前儿打回北京去!”
“我,老头子是老啦,不堪用啦!”
“可老汉我还有个儿子,就在江阴作得典史!”
“吼吼,虽是个芝麻绿豆的差事,不过呀,但有你们用得到哒,就言语一声!”
“等我投去他那儿,一定叫他跟你们干,啊,就跟那些鞑子兵干!”
阎老伯一番诉叙,倒亦是身怀大义,颇叫得箫郎等为之佩服!
一刻来钟后!
六月初九日,酉时七刻(下午六点45分)。
箫郎一行驰马扎营点西南向三里外,某近水岸边处。
“吁——”
“长庭,前边似有一渔翁正在岸头钓鱼呐!”
“走,咱过去悄悄,顺带打听下情况。”箫郎勒动缰绳,减缓马速,同得身后长庭言语。
“恩,是,将军!”
“瞧去前边不远,就有民房啦!”
“村子应也在前面!”
“先行探问下情势也好!”长庭应回。
随后,一众人缓行奔得钓鱼翁而去。
片刻,抵近那人身前,只瞧其头戴斗笠,身着短打民服,笠檐下,露得花白胡子。
见势,萧靖川十余步外下得马来,以免来势蛮猛,冲撞了人。
“呵呵,这位老人家!敢问前面可是有得渔村无有?!”箫郎牵马踱近蓑笠渔翁,轻言堪有问来。
闻声,垂钓老汉偏首瞧望,观去来人一行,尽是精壮的武人兵将,身上挂着刀刃,披着半甲的,明显脖子便下意识缩了缩,面有惧色。
就这当口,不待箫郎再言解释。
忽地!
余旁草丛内,一半大孩童,手间抓着几只蚂蚱,亦自近旁冒出头,望得眼前这些生人,眨着大眼,害怕地一头扑进老汉怀中。
见此,箫郎同得身后长庭、丧门星等面面相觑。
唯恐自身吓坏这一双老幼,遂箫郎拘笑,忙紧着开言释语。
“呵呵!”
“老伯,不要怕!”
“我等是大明的兵将,我叫萧靖川,领兵至此黄河边上,欲由此渡河!”
“苦于无船使动,遂才打听周边有无渔村,可出银子借调雇些渔夫船把头,以便行事!”
“您老放心,我等军中素有军规,行军中,与得百姓,向来是秋毫无犯哒!”
“如前面渔村,有所需船只可供用度,定不会亏了大伙儿忙活一趟!”
萧靖川尽量显出和善来。
观去,那老翁似又上下打量了他们许久,这才堪有话来。
“呃”
“瞧您这身装束,大小应也是个将军吧!”
“这年头儿,肯这般好言好语跟小老百姓问事的兵,可是不多啦!”
“成,既你们要渡这河,那往前,啊,对,往前.”
言间,老翁拧身抬手向得西边作指。
“那边上,一里外,往北一拐,就在坡下,就有个渔村!”
“人嘛,不多,船也就七八条吧,还尽是小舢板。”
“不知,够不够得你们军上使用啊!”老翁语速颇慢,一字一顿,讲来倒也清楚。
寻着口音,箫郎却忽听得此人甚浓的京城味道。
于是不免好奇,堪行随口。
“诶?!”
“老伯,京城人吗?!”
“你这口音,可不是山东话呀!”萧问。
听及,老翁一怔,顿在当头,再度朝得箫郎瞅去。
毕竟,此询涉及自身,唯恐因得多话遭惹些个不必要麻烦出来,遂老翁缄口沉默亦是常理。
可待得其仔细观瞧眼前萧姓郎君后,却皱眉似忽想及了什么。
“呃”
“是,没,没错!”
“老头子我,是自京城逃难出来哒!”
“不,不是,这位小将军呐!”
“老夫我怎得瞅你这般眼熟哇!”老翁一语惊言。
闻之,箫郎亦愕然怔住。
随其顿口,此渔翁老汉忽又抬手,将得头上笠帽取下,一双干瘪满面风霜的老脸,顿然现与人前。
见其面,箫郎突惊地言语来。
“诶!”
“阎,阎老伯!”
“怎.,怎得会是你呀!”箫郎他乡遇故人。
“吼吼吼!”
“是,是我阎老头儿!”
“哎呀,萧郎君,你瘦了呀,也晒黑了不少!”
“恩!不过呀,身子骨儿瞅着倒是更结实啦!”
“刚下老头子我乍一瞧哇,我还没敢认呐,吼吼!”
姓阎老汉,笑来略有瘪嘴,口里牙少得几颗,遂瞅着似更显老了些。
他呀,几月前于京城时,还是国公府门前街巷拐角早点摊儿的摊主,每日起早贪黑,挣得几个辛苦钱。
其一干二十几年,为人手脚麻利,又爱干净,遂那片巷子里,街邻们早晨起来,倒都愿去他那儿光顾!
萧靖川亦是不例外。
遂一来二往哒,两厢便亦算得熟络。
不曾想,造化弄人,眼下兵荒马乱,京城又接连易主,亦不知当下境况为何,致使这等小民小贩儿,竟都无法安身矣!
念及此处,箫郎不免一阵唏嘘,于是便多了言语出口。
“唉!”
“阎伯,这才两月余光景不见,您老怎得带个娃娃,跑来这山东啦?!”
“你那摊子呢?豆腐脑不卖啦?!”萧关切言说。
“哎呦!箫郎君呐!”
“甭提啦!”
“眼巴前儿,那北京城呦,真真儿是没法待啦!”
“唉”
“这自打李闯王进了城,城下便已经是乱成一锅粥啦!”
“但最起码的,我等小民的生计,倒还可算支应得住!”
“可又谁成想呢?!”
“后来北边的鞑子又打了进来,占了京城!”
“这下子,可算是彻底完喽!”
“旁的不说!就说咱这头发吧!”
“非要所有人剃发,留那不三不四的什么金钱鼠尾!”
“哎呦!这还了得?”
“杀人不过头点地呀!这么弄,你,你说!”
“这不辱没先人嘛!”
“不成!什么狗屁玩意儿!老头子我,虽是个小民,又堪老朽啦!”
“可这般挤兑人,可不成啊!”
“所以,干脆,我这同得几个老弟兄,便趁乱乎劲儿,就都从京城逃了出来!”
“这沿途哇!”
“同我们一道走的人,倒也是不少。”
“可刚到固安,好些个兵哦,就撵上来啦!”
“死的死,逃的逃,最后哇,就也全走散了!”
“我这老不死的,拖着个娃娃,几经辗转,好不容易,才算从得北直隶逃出来!”
“真真儿是难呐!”
“行!这下好啦,瞧见你们呐,说明山东这块儿,算是有救啦!”
“箫郎君,你们带着部队,可不能再退啦!”
“啥前儿打回北京去!”
“我,老头子是老啦,不堪用啦!”
“可老汉我还有个儿子,就在江阴作得典史!”
“吼吼,虽是个芝麻绿豆的差事,不过呀,但有你们用得到哒,就言语一声!”
“等我投去他那儿,一定叫他跟你们干,啊,就跟那些鞑子兵干!”
阎老伯一番诉叙,倒亦是身怀大义,颇叫得箫郎等为之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