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朱标还活着!新思想动员!
    就像现在一样,朱元璋即使是当皇帝了,可是在陈寒提出了自己一样东西之后,也没有办法,只能无可奈何的听着陈寒说。
    陈寒也是嘿嘿一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这种掌握话语权的滋味实在是太好。
    接着朱元璋又问了:“杜仲橡胶又是何物,你说的轮胎又是什么东西?”
    陈寒解释起来,“陛下,您应该知道咱们现在所有的车轮子其实都是木头,即便是外面会包一点铁皮,也没有办法保证行走快速,同时减震,坐在车上不仅难受,还不能太快,要不然它会散架,对吧?”
    朱元璋下意识地看了眼自己坐的车子。
    还真别说是这样的。
    即便是皇帝坐的马车有很多匹马拉着,但是颠簸还是难免。
    而速度要是快了的话,那人在里面就跟在罐子里来回颠簸是一样的。
    陈寒看到朱元璋已经是若有所思了,这才说道:“其实就是没有东西能缓冲颠簸的力量。
    而我现在所说的制造出轮胎来,第一个想要安装在的车轮子上面。
    咱们的车轮子上安装了这种东西,就相当于在木轮与地面之间塞了皮革。
    您应该知道皮革能起到缓冲作用吧?”
    陈寒问道。
    朱元璋点头,“这当然了,因为皮革它有柔韧性,坚韧有弹性嘛。”
    陈寒一打响指:“对的,老爷子您说得非常对。
    而杜仲橡胶做出来的轮胎,就拥有皮革的所有属性。
    皮革之所以很难用在可以当做缓冲的垫子,一来是因为皮革太贵重,没有办法量产;
    二来皮革也太薄,无法大幅度减轻颠簸,也无法长久地保护车轮不会被磨损。
    但是杜仲橡胶可以,杜仲橡胶是从一种叫杜仲的药材当中提炼出来的凝胶,然后制作成橡胶类的产品。
    从而制作出轮胎来,这种东西可以根据车轮大小厚薄都可以定制。
    而轮胎耐摔耐磨,把每辆车的车轮包裹之后,不仅可以保证马车行进速度,减少马车车轮的磨损。
    还可以减轻坐在马车里边的人的颠簸。
    当然这不是单纯的为了让人可以更好地享受。
    如果光是这样的话,就没有太大意义。
    最重要是什么陛下你想一想。
    如果所有的马车都装上这样的轮子,跑起来更快更省力,而且还更加耐磨。
    那么在运输东西的时候是不是更加便利?
    效率是不是更加高?
    在运输粮食的时候,它少颠簸几下,它少让马匹累点,原来马匹一天只可以跑一百里。
    但是装上了这个东西,一天能跑两百米,是不是就多了运力?
    一匹如此,两匹呢?一百匹呢?一千匹呢?一万匹呢?两万匹、十万匹呢?
    陛下,您是不是看到了远大的前景了?”
    “嗯!”朱元璋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所谓看到了远大的前景,更是看到了一个让他都觉得疯狂的答案。
    这不仅又是一两项可以改变国运的东西。
    更是能够提高整个大明老百姓们生活品质的东西,这又是一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发明啊。
    陈寒掰着手指头给他算,“老爷子您想一下,光耐磨、不被雨淋,水泥路面,加上能够让车轮寿命增加,那马车寿命增加那么效率增加的两项发明推广到天下去,那会发生什么?
    那又会让咱们大明王朝的国力上升一个台阶。
    老爷子这样的改革您有没有觉得很兴奋,您想不想让我去这么做?
    如果有的话,请您大声告诉我。”
    老爷子看着陈寒,脸色十分的激动。
    然后双手搭在陈寒的肩膀上,用力的摇晃:“你这猴崽子不要在这里说得这么好,赶紧去做出来吧,咱已经迫不及待了。
    虽然知道现在的朱元璋对于陈寒口中的水泥,以及轮胎都非常的重视。
    同样的他也很想要把这些东西都弄出来。
    但对于陈寒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培养。
    说实话,水泥它可以不制造真正的硅酸盐水泥,因为那种水泥对于烧制设备有相当高的要求。
    不仅是需要有温度,还有设备的制造。
    这对于陈寒来讲是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的。
    但是有一种水泥是相当快速就可以完成的。
    这种水泥叫做火山灰水泥,不一定能够比得上真正的工业用的硅酸盐水泥。
    但是用着一般的建设那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完全能够替代。
    因为古代的环境中,没有那么大的机械性的碾压。
    只是马车的话,那是完全能够替代。
    等后边真正需要上大装备的时候再来搞硅酸盐水泥都可以。
    因为即使是火山灰水泥,在抗战初期之时,云南的滇越铁路就是用这种水泥修筑的。
    大部分的抗战时期的西南大后方的基础建设,也都是用火山灰水泥。
    即使是到了近代,都已经可以胜任有余,更不要说在明朝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火山灰水泥,非常的简单就可以烧制出来。
    所需要的材料也不过就是粘土、石灰、石膏。
    这些东西在明朝都能够弄到,而且他对设备、对温度的要求都不高,以前的农村都能够烧制出来,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流程。
    简单的说,就是把烧好的砖碾碎了,然后加上石灰搅拌搅拌就差不多,这对于明朝来讲也是非常简单。
    所以陈寒打算先用这种水泥来修建水泥路面、砌墙以及搞其他的一些建设。
    说实话,如果水泥能够弄出来的话,这应该是自己来到了大明之后搞出来的第一件具备现代化的工业的产品。
    朱元璋这个时候已经是听得十分的动心。
    所以听完了陈寒说的这些之后,希望陈寒能够马上给搞出来。
    陈寒呢则提出了一些要求,诸如要用到多少人才,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工程学院来之类的。
    陈寒提出的要求,朱元璋每一样都立刻答应了。
    对于陈寒来讲人才是他的第一位。
    可是对于朱元璋来讲,他手上的人才是很多。
    特别是现在改革成功了之后。
    有不少的读书人,也都知道加入到陈寒的工程学院,真的能够获得很大的效益。
    比他们寒窗苦读十几年,要好得多。
    甚至陈寒都不知道,在他离开了这大半年之内。
    很多人的确是从工程学院,被各种各样的威胁而离开。
    但是不得不说,在这段时间以来,夏原吉领导的工程学院的确是做出了一些让他都觉得震惊的成就。
    就比如说把陈寒留下来的那个望远镜加以改造。
    把陈寒搞出来的那个飞梭织布机和珍妮纺纱机,又进行了升级加工。
    虽然这些东西都是在陈寒做出来的东西上面的一种升级,不能算是发明,但已经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学子们对于陈寒所搞出来的这些发明非常的感兴趣。
    ……
    很快陈寒他们就回到了京城,在京城又用盛大的仪式进行了欢迎。
    这一次在城门口迎接陈寒的,则是朱标率领的文武官员。
    当陈寒下了马车,看到朱标神采奕奕地站在了城门口的那一刻,陈寒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甚至很明白,如果朱标活着的话,那么真的是自己改变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
    可能今后大明王朝就会出现一个真正承上启下,而且让整个大明王朝变得更加强盛的皇帝。
    这个皇帝,不仅仅有开国皇帝开疆拓土的武功,更有守成之君的发展。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是以武功为胜,建国以及开疆拓土奠定疆土,而第二代皇帝以守成为主。
    所以一般都是文皇帝。
    陈寒相信只要朱标能够活着,只要朱标能够信任自己。
    那他一定会让朱标在文治武功上面一项不缺,看着朱标,笑呵呵地迎接自己。
    陈寒上前去十分的激动,但他又不能够像现代那样去拥抱一下自己的老丈人,只能是根据古代的礼仪。
    看着朱标,然后抱拳拱手深施一礼,“微臣陈寒参见太子殿下!”
    这一声太子殿下喊得让陈寒十分的激动。
    因为他真的是看到了自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根据史书记载洪武二十四年,朱标从陕西回来之后就卧病在床,然后病越来越重。
    到洪武二十五年的四月份就已经不行了。
    到现在呢太子朱标率领着群臣来迎接自己,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一看就是精神非常好,一点都没有性命之虞,所以陈寒才放心。
    而朱标知道陈寒在激动什么。
    他绝对不是因为说看到了自己就激动。
    而是自己没有死没有生病。
    这就代表着陈寒的预言是对的,这是最好的预言。
    陈寒拜下去之后,朱标更是激动地上前来,搀扶住了陈寒,“女婿伱可是救了孤一命。”
    陈寒呵呵一笑,“殿下,您活着,又成为了我的老丈人,才是真正的救了我一命。”
    听着陈寒这么说,朱标哑然失笑。
    而边上的江都郡主则是掩嘴轻笑着。
    翁婿二人的确是相得益彰。
    陈寒相信即便是老爷子不行了,可是有朱标在,依旧能够让整个天下越发的好。
    朱标带的文武官员迎接陈寒,进入到皇宫之后大摆宴席。
    其实大臣哪里知道,这次的庆祝,不仅仅是庆贺陈寒归来,更是庆祝朱标安然无恙。
    只是没有人会想得到这一点。
    如果他们想到了的话,都不知道应该会震惊到何种程度。
    ……
    陈寒回来后工作重心则是放在了在工程学院当中。
    当然他刚回来的那两三天,基本上是足不出户,但他更明白自己现在要做什么。
    所以离开了温柔乡之后,陈寒就来到了工程学院。
    而工程学院里边朱高炽、朱允熥、朱有敦、朱继喜、朱善炳,五个学子都是兴高采烈地迎接陈寒。
    唯有朱允炆一直都耷拉着脸。
    当陈寒来到了工程学院的时候,就发现此时的工程学院,原本只有区区的三百来人,可如今却多达一千人。
    而之前只是工匠和商人多,可现在居然多了五百多读书人,这些人每一个都是秀才出身。
    陈寒上前去看着那些秀才,故意问道,“你们应该知道,我工程学院教授的那些知识,与你们所读的四书五经是不一样的。
    难道你们就真的能够一下放弃吗?
    这可是会被其他读书人所诟病的。
    你们放弃这些说不定会被人谩骂。”
    陈寒说的这些对于对朱允炆来讲也是如此,明明已经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了。
    可是却要为了这看不到前程的在工程学院去奋斗,真是自甘堕落。
    可没有想到,站在首排的那秀才只是说道:“先生,我们来到这里大概半年之后发现。
    在这里所学的并不见得就比儒家所讲的要差。
    同样的我们也没有觉得,在工程学院所学的知识,要跟儒家的四书五经以及儒家的纲常伦理相对立,这是可以互相结合。
    我们一直都觉得,不管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是工程学院的科学之道,那都是对今后的大明有帮助。
    我们要学的是这些,至于您说的对立,与我们又何关了?
    如果天下人用那样的眼神看待我们,只能说天下人,没有眼光。”
    这话说得相当的好,陈寒都要给他拍手鼓掌。
    其他人看向他,也是相当的佩服。
    能够在这个时候说出这番话来说明他的觉悟是很高的。
    而陈寒回来了之后马上就开始检验学子们,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边搞出来的那些成就。
    还真别说陈寒布置的那些任务他们都完成了。
    首先是在纺纱机上面,原本纺纱机是可以纺八根纱线的,可现在一下子被他们搞出来能够反之纺出三十二根纱线。
    陈寒说过这是极限,而要如何改造这些,说得很简单,好像就只是把锭子增多了而已。
    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的简单。
    就好像你要造一辆两吨重的汽车和造辆二十吨重的汽车,看上去只是把那两吨重增加十倍而已,其实完全不一样。
    因为两吨重的汽车的内部构造,没有那么的复杂,但是二十吨重的汽车想要承载这么大的体量。
    它首先自己的内部构造就全部打散。
    与其说是增加了十倍的重量,不如说是改了另一种车辆。
    而拿到了纺纱机这边也是如此。
    增加到三十二根纱线,这中间必须得要调整内部构造。
    必须得要符合它的结构,以及运行之时承载的扭力,这些机械结构都要重新的排列。
    所以这本身就是一项考核。
    而他回来之后发现他们完成了甚至完成的很好。
    直接是和水力结合在一块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风霜半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霜半纸并收藏人在大明,无法无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