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没想到只是从天津把粮食运到京城,会遇到这么多困难。
但是在看到一些臣子上疏,或是请求革除海运,或是以防止漂没为由、建议海运不许轻委杂流后。
朱由检顿时意识到,这是漕运利益集团和海运利益集团的联合反击。他们都不希望改变当前局面,想要继续把持利益。
漕运利益集团的反抗,朱由检能够理解,毕竟这是他们的衣食所系。
但是海运利益集团和他们联合闹事,就让朱由检实在理解不能:
『难道这些人不明白,这是在发展海运?』
『盘子大了之后,他们能分享更多利益。』
搞不清楚这些人的脑回路,朱由检只能认为,这些人想垄断海贸,不许外人插手。对这样的人,当然要坚决打击——
毕竟他这个皇帝都没想过垄断海贸,甚至把市舶司让给了海关总署。这些人又凭什么,敢垄断海上贸易?
不是朱由检看不起他们,这些海商连郑芝龙海盗集团都打不过,否则也不会乖乖交钱,让那些海盗发财。
如今北方有俞咨皋、南方有郑芝龙,他们彻底丢失了海上贸易的主导权。所以就把主意打到朝堂上,想要从朝堂上解决两个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惜和漕运利益集团联合,和京城的粮商一起,掀起这场风波。
只是有一件事他们没有想到,那就是因为武道大会引起的文武矛盾,朱由检躲了个懒,让朝堂大臣镇压了科道官员。
中低级官员因为这件事,现在是噤若寒蝉。他们钱也找不到多少官员上疏,只有负责巡仓的云南道御史李遵,奏疏的影响力稍微大一点。
但是区区一个御史的奏疏,在朝堂上根本掀起不了多大风浪。当今朝堂大臣在海外封地的诱惑下,大多支持海运。
即使有稍微不那么支持的,也只是说海运利弊兼有,需要综合考虑。
户部右侍郎翟凤翀的观点,可为其中表率。他在奏疏中指出:
“海运一节,为天下大利大害。”
提出祛奸革弊十事,请朝廷认真对待。
以这份奏疏为引,朱由检专门召开会议,让大臣各抒己见。
翟凤翀是户部官员,户部尚书毕自严、太府寺卿郭允厚,自然支持他的意见。
他们都知道京畿大旱的情况下,海外粮食的重要性,所以都肯定了海运的必要性,建议和漕运一起并行。
意见和翟凤翀一样,那就是海运利弊兼有,应该专门设立衙门,和漕运一样重视。
这下朱由检终于听明白了,户部不是不赞同海运,是想要把持海运。天津的粮食运不过来,和他们脱不了干系。否则有户部尚书加衔的天津巡抚黄运泰,早就调动巡抚衙门的兵马,镇压所谓的漕帮——
这些帮派势力,面对朝廷的军队和运河沿岸卫所,根本闹不起来。
户部现在盯上的,是海军衙门的航运署,以及和内府监合作成立的大明航运集团。
对于此事,朱由检当然不答应。他不能因为户部要用航线运粮,就把控制权交给他们。所以他转向工部,询问薛凤翔道:
“太学生张溥提议修建京津公路,工部什么意见?”
工部尚书薛凤翔道:
“京津地势平坦,修公路毫无问题。”
“只要人手足够,可以立刻修建。”
说着,他还汇报了一个好消息,向皇帝道:
“陛下命文思院研制水泥,臣等竭力试验,用草木灰烧制出来。”
“此水泥遇水之后,可以塑造成型。放置三日之后,便硬如石块一般。”
“以此用于修路,远胜石板、砖块。”
知道张溥在京城鼓噪起来的声势,薛凤翔看到京津公路的提议后,特意把水泥的事情压下,现在才拿出来。
在请示皇帝之后,薛凤翔派人取来一个用水泥和碎石子、碎陶瓷、碎砖块捏成的方块,呈给皇帝观看。
朱由检让旁边的太监取过来,放在手中一看,发现果然是水泥。虽然坚实度不如后世、三天的干燥时间也有些长,却的确是能用的。
以这种水泥修路,足以硬化路面。
这让他的心情非常高兴,传给众臣观看。
群臣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水泥,但是看到这个方块里面的碎石子、碎陶瓷、碎砖块后,就知道它绝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为制造。
如果真的像薛凤翔所说可以塑造成型、在放置三日后硬如石块,那么它的确可以用来修路,甚至在筑城、建房等方面用途也非常大。
尤其是户部的官员,更是认识到用水泥有可能取代灰浆,不再使用糯米。在粮食如此紧缺的现在,他们不可能反对水泥,维护糯米灰浆的地位。
所以他们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知道他们靠运河插手海运的想法,已经难以实现。
看皇帝的态度,是宁愿修建公路,也不愿屈伏漕运。
在水泥这个新事物出现后,硬化路面的成本大大降低。京城到天津这二百多里道路,完全能用陆运。
所以朱由检转向兼任顺天府尹的袁可立,询问道:
“京城和天津都在顺天府,顺天府能不能组织人力,修建京津公路?”
袁可立这些时日忙得焦头烂额,在粮价的事情上得罪了很多人。他同样迫切需要海外粮食运进来,稳定京城粮价。
所以他不假思索,说道:
“京城一直大旱,夏粮收获不多。”
“而且因为旱情太重,种子出苗也很少,秋粮难以指望。”
“今后数月,需要一直赈灾,让灾民有口饭吃。”
“京津公路修建,不会缺少人力。”
两个多月没有下雨,两季粮食受灾。富裕的人家或许还能撑下去,但是贫困家庭,已经难以支撑。
为了不让他们走上卖人卖地的绝路,袁可立请求皇帝免了很多税收,还发动人力整修水利,保住水浇地的收成。甚至还开动很多工程,实行以工代赈。
灾民的人数那么多,只要有口饭吃,就能找到人干活。所以袁可立不为人力发愁,组织人手的官员,也能让工部和少府寺支援。
朱由检得到他的保证后,当即下命令道:
“那就修建京津公路,直接从京城修到天津海运码头。”
“暂定为四车道一级公路,预留扩建成八车道的空间。”
“水泥毕竟是个新事物,谁也不知道用它修路会出现多少问题,需要在使用中改进。”
“先用水泥修建一条四车道公路,改进完善之后,再修建另外四车道。”
“两条路修建和维护时间错开,保证一直畅通!”
这个决定做出,群臣都认识到皇帝不打算向漕运屈服,已经决定用海运。太府寺卿郭允厚急忙补救道:
“陛下,修路需要时间,当前运粮还是要走漕运。”
“臣以为可传令天津巡抚黄运泰,让他率领官兵,责令漕丁运粮。”
“天津到京城这一段的运河,可以从漕运衙门分出,由天津巡抚执掌。”
无论海运还是漕运,都要经过天津。所以天津到京城的运河,可谓至关重要。
郭允厚想的就是让天津巡抚执掌,加强户部对这段路程的掌握。毕竟天津巡抚不但有户部加衔,还经常被调到户部任职,可视为户部一员。
但是朱由检又怎么会放任户部掌握这么重要的水道,这次漕运的事情,就给他提了一个醒,让他知道有些利益集团不能放任,必须加以约束。
对漕运利益集团,朱由检想的是分化,下令道:
“不但是天津到京城的运河,北直隶境内的河流,都需要综合整治。”
“像是那个卢沟河,河道变化不定,又被称为无定河。京畿这边的水灾,多是由它而来。”
“朕以为当综合整治,从源头的桑乾河开始,保持水土、减少泥沙、裁弯取直、固定河道。”
“让这条河从害河,变成能通航入海、能用于灌溉的好河。”
“以后这个水系,就按徐学士所说,统称为海河。”
“设立海河巡阅使,由专督河道侍郎兼任。”
“下设海河航运集团,负责航运事务。”
把天津到京城的运河,划入海河水系,航运由海河航运集团负责。
专督河道侍郎李从心听到这个任命,顿时激动起来。在皇帝把治河有功的李化龙列入紫阁功臣、并且为潘季驯预定了紫阁功臣席位后,他这些日子一直想着如何在治河上立功,让自己成为紫阁贤臣。
他如今年纪大了,不指望自己能治理好黄河。所以想的是从皇帝的保持水土、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着手,制定治理黄河的方案,分润后人的治河功劳。
但是这个办法有点为人作嫁的意思,而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以后治河的人不一定按他的方案,让他分享功劳。
如今皇帝让他兼任海河巡阅使,李从心顿时看到自己治河立功、成为紫阁贤臣的道路。
海河固然远远比不上黄河,但它有浑河之称,又被称为小黄河。
这条河和黄河的情况很像,都是上游从黄土高原而来,河水含沙量大。下游平原河道又经常摆动,经常发生水灾。
如果能治好这条河,他的治河方案能够验证。未来治理黄河的方案,被后人使用的把握更大。
甚至单凭治理海河的功劳,他也有资格成为紫阁贤臣。
所以,李从心即使知道皇帝是让自己和户部打擂台,却还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把京城到天津的运河,纳入海河巡阅使麾下。
户部棋差一着,不但好处没捞到,还丢了一段运河。正当他们还想再争的时候,忽听皇帝问道:
“漕运衙门下面有兵马吧?朕记得有十多万,还有诸多卫所。”
“现在的漕运总兵是谁?”
兵部尚书袁可立回道:
“总督漕运总兵官,自万历四十年王承勋请辞之后,朝廷已经不设。”
“现在的漕军和沿途卫所,由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管辖。”
朱由检听到王承勋这个名字,眉头顿时一皱,说道:
“王承勋是新建伯吧?”
“为何自他之后,漕运总兵就不设了?”
袁可立斟酌了一下,回道:
“漕运之事,原本武尊文卑。”
“后来李三才就任,王承勋移坐其下。”
“自此漕运总兵被架空,朝廷遂不再设。”
朱由检听得眉头皱得更紧,对王承勋恶感更甚。就是这个人,在天启五年死了后,留下新建伯争袭案,让朝堂上下现在还为此烦心。
没想到他还丢了一直由武勋把持的漕运总兵,把掌管漕运的权力,完全被文官夺了去。
这让朱由检不能不怀疑,王承勋是不是因为王守仁孙子的身份,立场上有点拎不清。屁股还坐在文官那一边,没把自己当勋贵?
如果新建伯家族还是这个想法,他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借着新建伯争袭案,把他们踢出勋贵。
转着这个念头,朱由检道:
“漕运总兵不设后,漕运弊端丛生。”
“先有李三才的盗用皇木案,又有如今的漕帮闹事。”
“可见漕运没有武勋是不行的,漕运总督失职。”
“传旨京中勋贵,让他们书写治军方略,竞聘漕运总兵。”
这条旨意,听得一众文官火气上涌,又羞得脸色通红。
因为皇帝这个说法,简直是指着文官的鼻子在骂,怪他们赶走了漕运总兵,却又干不好漕运。
这让很多人心里不忿,叶向高的弟子成基命道:
“陛下,李三才总督漕运十三年,与南乐魏允贞、长垣李化龙并称,皆为治世之臣。”
“因为政绩卓著,被人以非翰林出身,推荐为内阁辅臣。”
“因此被小人嫉恨,由此引发党争。”
“漕运之事,并非离不开武勋。反而武勋做总兵时,漕运多有弊端。”
李三才入阁是由叶向高提请增补阁员引发的,由此引爆了东林党和浙党、楚党之争,是当前党争的源头。
如今听到皇帝有否定李三才的意思,成基命作为东林党人、叶向高的弟子,不能不辩解一二。
但是他的辩解软弱无力,没有解释清楚盗用皇木案,朱由检道:
“李三才的才干朕不否认,但是他却没用在正道上。”
“和他齐名的李化龙,平定播州之乱不说,还有开泇河等功绩,成为紫阁功臣。”
“李三才总督漕运十三年,朕也不说军功,就说他在治河上的功劳,能和短暂治河的李化龙相比吗?”
“此人才大名高、好用机权,善于笼络朝士,性又不能持廉。”
“此非为臣之道,诸卿当引以为戒!”
全面否定了李三才,把他作为李化龙的反面。(本章完)
但是在看到一些臣子上疏,或是请求革除海运,或是以防止漂没为由、建议海运不许轻委杂流后。
朱由检顿时意识到,这是漕运利益集团和海运利益集团的联合反击。他们都不希望改变当前局面,想要继续把持利益。
漕运利益集团的反抗,朱由检能够理解,毕竟这是他们的衣食所系。
但是海运利益集团和他们联合闹事,就让朱由检实在理解不能:
『难道这些人不明白,这是在发展海运?』
『盘子大了之后,他们能分享更多利益。』
搞不清楚这些人的脑回路,朱由检只能认为,这些人想垄断海贸,不许外人插手。对这样的人,当然要坚决打击——
毕竟他这个皇帝都没想过垄断海贸,甚至把市舶司让给了海关总署。这些人又凭什么,敢垄断海上贸易?
不是朱由检看不起他们,这些海商连郑芝龙海盗集团都打不过,否则也不会乖乖交钱,让那些海盗发财。
如今北方有俞咨皋、南方有郑芝龙,他们彻底丢失了海上贸易的主导权。所以就把主意打到朝堂上,想要从朝堂上解决两个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惜和漕运利益集团联合,和京城的粮商一起,掀起这场风波。
只是有一件事他们没有想到,那就是因为武道大会引起的文武矛盾,朱由检躲了个懒,让朝堂大臣镇压了科道官员。
中低级官员因为这件事,现在是噤若寒蝉。他们钱也找不到多少官员上疏,只有负责巡仓的云南道御史李遵,奏疏的影响力稍微大一点。
但是区区一个御史的奏疏,在朝堂上根本掀起不了多大风浪。当今朝堂大臣在海外封地的诱惑下,大多支持海运。
即使有稍微不那么支持的,也只是说海运利弊兼有,需要综合考虑。
户部右侍郎翟凤翀的观点,可为其中表率。他在奏疏中指出:
“海运一节,为天下大利大害。”
提出祛奸革弊十事,请朝廷认真对待。
以这份奏疏为引,朱由检专门召开会议,让大臣各抒己见。
翟凤翀是户部官员,户部尚书毕自严、太府寺卿郭允厚,自然支持他的意见。
他们都知道京畿大旱的情况下,海外粮食的重要性,所以都肯定了海运的必要性,建议和漕运一起并行。
意见和翟凤翀一样,那就是海运利弊兼有,应该专门设立衙门,和漕运一样重视。
这下朱由检终于听明白了,户部不是不赞同海运,是想要把持海运。天津的粮食运不过来,和他们脱不了干系。否则有户部尚书加衔的天津巡抚黄运泰,早就调动巡抚衙门的兵马,镇压所谓的漕帮——
这些帮派势力,面对朝廷的军队和运河沿岸卫所,根本闹不起来。
户部现在盯上的,是海军衙门的航运署,以及和内府监合作成立的大明航运集团。
对于此事,朱由检当然不答应。他不能因为户部要用航线运粮,就把控制权交给他们。所以他转向工部,询问薛凤翔道:
“太学生张溥提议修建京津公路,工部什么意见?”
工部尚书薛凤翔道:
“京津地势平坦,修公路毫无问题。”
“只要人手足够,可以立刻修建。”
说着,他还汇报了一个好消息,向皇帝道:
“陛下命文思院研制水泥,臣等竭力试验,用草木灰烧制出来。”
“此水泥遇水之后,可以塑造成型。放置三日之后,便硬如石块一般。”
“以此用于修路,远胜石板、砖块。”
知道张溥在京城鼓噪起来的声势,薛凤翔看到京津公路的提议后,特意把水泥的事情压下,现在才拿出来。
在请示皇帝之后,薛凤翔派人取来一个用水泥和碎石子、碎陶瓷、碎砖块捏成的方块,呈给皇帝观看。
朱由检让旁边的太监取过来,放在手中一看,发现果然是水泥。虽然坚实度不如后世、三天的干燥时间也有些长,却的确是能用的。
以这种水泥修路,足以硬化路面。
这让他的心情非常高兴,传给众臣观看。
群臣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水泥,但是看到这个方块里面的碎石子、碎陶瓷、碎砖块后,就知道它绝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为制造。
如果真的像薛凤翔所说可以塑造成型、在放置三日后硬如石块,那么它的确可以用来修路,甚至在筑城、建房等方面用途也非常大。
尤其是户部的官员,更是认识到用水泥有可能取代灰浆,不再使用糯米。在粮食如此紧缺的现在,他们不可能反对水泥,维护糯米灰浆的地位。
所以他们的脸色,顿时垮了下来。知道他们靠运河插手海运的想法,已经难以实现。
看皇帝的态度,是宁愿修建公路,也不愿屈伏漕运。
在水泥这个新事物出现后,硬化路面的成本大大降低。京城到天津这二百多里道路,完全能用陆运。
所以朱由检转向兼任顺天府尹的袁可立,询问道:
“京城和天津都在顺天府,顺天府能不能组织人力,修建京津公路?”
袁可立这些时日忙得焦头烂额,在粮价的事情上得罪了很多人。他同样迫切需要海外粮食运进来,稳定京城粮价。
所以他不假思索,说道:
“京城一直大旱,夏粮收获不多。”
“而且因为旱情太重,种子出苗也很少,秋粮难以指望。”
“今后数月,需要一直赈灾,让灾民有口饭吃。”
“京津公路修建,不会缺少人力。”
两个多月没有下雨,两季粮食受灾。富裕的人家或许还能撑下去,但是贫困家庭,已经难以支撑。
为了不让他们走上卖人卖地的绝路,袁可立请求皇帝免了很多税收,还发动人力整修水利,保住水浇地的收成。甚至还开动很多工程,实行以工代赈。
灾民的人数那么多,只要有口饭吃,就能找到人干活。所以袁可立不为人力发愁,组织人手的官员,也能让工部和少府寺支援。
朱由检得到他的保证后,当即下命令道:
“那就修建京津公路,直接从京城修到天津海运码头。”
“暂定为四车道一级公路,预留扩建成八车道的空间。”
“水泥毕竟是个新事物,谁也不知道用它修路会出现多少问题,需要在使用中改进。”
“先用水泥修建一条四车道公路,改进完善之后,再修建另外四车道。”
“两条路修建和维护时间错开,保证一直畅通!”
这个决定做出,群臣都认识到皇帝不打算向漕运屈服,已经决定用海运。太府寺卿郭允厚急忙补救道:
“陛下,修路需要时间,当前运粮还是要走漕运。”
“臣以为可传令天津巡抚黄运泰,让他率领官兵,责令漕丁运粮。”
“天津到京城这一段的运河,可以从漕运衙门分出,由天津巡抚执掌。”
无论海运还是漕运,都要经过天津。所以天津到京城的运河,可谓至关重要。
郭允厚想的就是让天津巡抚执掌,加强户部对这段路程的掌握。毕竟天津巡抚不但有户部加衔,还经常被调到户部任职,可视为户部一员。
但是朱由检又怎么会放任户部掌握这么重要的水道,这次漕运的事情,就给他提了一个醒,让他知道有些利益集团不能放任,必须加以约束。
对漕运利益集团,朱由检想的是分化,下令道:
“不但是天津到京城的运河,北直隶境内的河流,都需要综合整治。”
“像是那个卢沟河,河道变化不定,又被称为无定河。京畿这边的水灾,多是由它而来。”
“朕以为当综合整治,从源头的桑乾河开始,保持水土、减少泥沙、裁弯取直、固定河道。”
“让这条河从害河,变成能通航入海、能用于灌溉的好河。”
“以后这个水系,就按徐学士所说,统称为海河。”
“设立海河巡阅使,由专督河道侍郎兼任。”
“下设海河航运集团,负责航运事务。”
把天津到京城的运河,划入海河水系,航运由海河航运集团负责。
专督河道侍郎李从心听到这个任命,顿时激动起来。在皇帝把治河有功的李化龙列入紫阁功臣、并且为潘季驯预定了紫阁功臣席位后,他这些日子一直想着如何在治河上立功,让自己成为紫阁贤臣。
他如今年纪大了,不指望自己能治理好黄河。所以想的是从皇帝的保持水土、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着手,制定治理黄河的方案,分润后人的治河功劳。
但是这个办法有点为人作嫁的意思,而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以后治河的人不一定按他的方案,让他分享功劳。
如今皇帝让他兼任海河巡阅使,李从心顿时看到自己治河立功、成为紫阁贤臣的道路。
海河固然远远比不上黄河,但它有浑河之称,又被称为小黄河。
这条河和黄河的情况很像,都是上游从黄土高原而来,河水含沙量大。下游平原河道又经常摆动,经常发生水灾。
如果能治好这条河,他的治河方案能够验证。未来治理黄河的方案,被后人使用的把握更大。
甚至单凭治理海河的功劳,他也有资格成为紫阁贤臣。
所以,李从心即使知道皇帝是让自己和户部打擂台,却还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把京城到天津的运河,纳入海河巡阅使麾下。
户部棋差一着,不但好处没捞到,还丢了一段运河。正当他们还想再争的时候,忽听皇帝问道:
“漕运衙门下面有兵马吧?朕记得有十多万,还有诸多卫所。”
“现在的漕运总兵是谁?”
兵部尚书袁可立回道:
“总督漕运总兵官,自万历四十年王承勋请辞之后,朝廷已经不设。”
“现在的漕军和沿途卫所,由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管辖。”
朱由检听到王承勋这个名字,眉头顿时一皱,说道:
“王承勋是新建伯吧?”
“为何自他之后,漕运总兵就不设了?”
袁可立斟酌了一下,回道:
“漕运之事,原本武尊文卑。”
“后来李三才就任,王承勋移坐其下。”
“自此漕运总兵被架空,朝廷遂不再设。”
朱由检听得眉头皱得更紧,对王承勋恶感更甚。就是这个人,在天启五年死了后,留下新建伯争袭案,让朝堂上下现在还为此烦心。
没想到他还丢了一直由武勋把持的漕运总兵,把掌管漕运的权力,完全被文官夺了去。
这让朱由检不能不怀疑,王承勋是不是因为王守仁孙子的身份,立场上有点拎不清。屁股还坐在文官那一边,没把自己当勋贵?
如果新建伯家族还是这个想法,他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借着新建伯争袭案,把他们踢出勋贵。
转着这个念头,朱由检道:
“漕运总兵不设后,漕运弊端丛生。”
“先有李三才的盗用皇木案,又有如今的漕帮闹事。”
“可见漕运没有武勋是不行的,漕运总督失职。”
“传旨京中勋贵,让他们书写治军方略,竞聘漕运总兵。”
这条旨意,听得一众文官火气上涌,又羞得脸色通红。
因为皇帝这个说法,简直是指着文官的鼻子在骂,怪他们赶走了漕运总兵,却又干不好漕运。
这让很多人心里不忿,叶向高的弟子成基命道:
“陛下,李三才总督漕运十三年,与南乐魏允贞、长垣李化龙并称,皆为治世之臣。”
“因为政绩卓著,被人以非翰林出身,推荐为内阁辅臣。”
“因此被小人嫉恨,由此引发党争。”
“漕运之事,并非离不开武勋。反而武勋做总兵时,漕运多有弊端。”
李三才入阁是由叶向高提请增补阁员引发的,由此引爆了东林党和浙党、楚党之争,是当前党争的源头。
如今听到皇帝有否定李三才的意思,成基命作为东林党人、叶向高的弟子,不能不辩解一二。
但是他的辩解软弱无力,没有解释清楚盗用皇木案,朱由检道:
“李三才的才干朕不否认,但是他却没用在正道上。”
“和他齐名的李化龙,平定播州之乱不说,还有开泇河等功绩,成为紫阁功臣。”
“李三才总督漕运十三年,朕也不说军功,就说他在治河上的功劳,能和短暂治河的李化龙相比吗?”
“此人才大名高、好用机权,善于笼络朝士,性又不能持廉。”
“此非为臣之道,诸卿当引以为戒!”
全面否定了李三才,把他作为李化龙的反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