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皇家集团的动员
第319章 皇家集团的动员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情报在印证那一条情报是真的,今年这一仗是肯定会打起来的.”朱厚烇沉声说道。
“孤知道诸公关心的是陛下能否会和蒙古小王子对上,还要看蒙古小王子南下的方向,他要是攻宁夏和甘肃,那里离宣府路途遥远,陛下也来不及去救援.”
没办法,大明的北方防线太长了,有几千里那么长,分成九个军镇,虽然有边军四十万,但分到每个军镇之后那每个军镇只有四五万人了。
现在是正德十一年,朱厚烇也不能确定蒙古小王子会从哪个地方南下,但他能肯定蒙古小王子绝对不会攻宁夏和甘肃,因为那里不富庶,拉那么多人南下,要是抢不到足够的东西,那蒙古小王子个人的威望也会受影响。
“陛下从未打过仗,他能应付吗?”梁储担忧道。
“陛下亲率5万新军将士,这些将士都是这两年陛下亲自训练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地方卫所也能出几万人,那大明的军力估计有9到10万,若不轻敌冒进,据城而守等待战机,再加上陛下亲征,没有武将敢玩忽职守,遇到蒙古小王子还是能打的.”朱厚烇没有把话说得太满。
“我就担心那新军没经历过大战,会出什么意外.”杨一清说道,他在边镇待过很长时间,做过三边总制,是知兵之人。
“新军总要踏出这一步的,而且新军平时也进行了不少针对蒙古人的训练,而且不少新军也见过血,陛下又尽得新军军心,有陛下在军中,新军的作战意志肯定会很高”朱厚烇解释道。
杨一清不再说话,其他大臣们也开始激烈的讨论起来了。
最终讨论出的结果是让兵部和户部提供武器装备、物资粮饷,至于朱厚烇所提议的统一思想,公开全力支持朱厚照的提议则被搁置了。
朱厚烇也很快就明白了朝廷诸公都在打什么算盘了。
就在这次朝会的第二天,京城的各位大人写了无数的奏疏送往宣府,这些奏疏的内容都是反对朱厚照御驾亲征,劝朱厚照不要以身犯险,请求他尽快回京的。
陛下你要物资我给你提供,但是我还是要反对你御驾亲征,毕竟战场凶险。
他们这么做完全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
如果朱厚照打败了,那他们在战前都已经在苦劝朱厚照了,实在是朱厚照完全不听劝啊!
如果朱厚照打赢了,那他们也为朱厚照提供了各种物资了,虽然战前劝过伱,反对过你,但我对你没什么恶意,那也完全是为了你好啊。
所以他们这么做无论朱厚照最后是打赢还是打输,对他们都不会有什么影响,也是对他们来说最为稳妥的方案。
在想明白了朝廷诸公那么做后,朱厚烇不由地在心中骂了一声“老狐狸”,一个个都滑不溜手的。
不过朱厚烇也懒的和他们多计较,只要物资能给出来就行了。
皇家集团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已经齐聚京城了。朱厚烇在南宫召开了会议去讨论如何去支援朱厚照。
因为通往宣府的铁道已经修通了,所以粮草物资的运输压力并不大,因为毕竟是内线作战,粮草的消耗也不会那么大。
所以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怎么利用这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各个方面提高参战明军的战力。
“殿下,文宣部会编演一批保家卫国题材的文艺节目,并派出文艺宣传队到宣府巡演,用来鼓舞前线军士们的士气,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文宣部的孙恭率先发言。
“这是个好主意。”朱厚烇点头表示赞赏,“巡演的范围不要只局限于新军,边镇的各个卫所也要考虑去巡演。”
这个时代一个好的文艺作品给人的带来的鼓舞是巨大的,而且文宣部编演的节目风格在朱厚烇的影响下走的都是贴近生活的大众路线,所以孙恭的这个建议是真的有用的。
而且朱厚烇也意识到他现在也应该去增强参战边军的战斗力,新军的战力短时间已经很难去提升了,边军的战力倒是能通过各个方面进行提升。
朱厚烇和孙恭的发言给参会者打开了思路。
“我们铁道部、渔业部和垦殖部刚刚一起商议了一下,建议向前线运送大量的鱼类商品、等物资,这些东西新军可能不稀罕,但能有效鼓舞边军们的士气”铁道部江建远出声道。
“可以,我接受你们的建议,你们也尽快开始执行这个。”朱厚烇说道,他知道现在不是扣扣搜搜的时候了,此战涉及到的边军也就十万左右,让他们敞开吃也吃不多少。
“我们渠道部会立刻在山西和北直隶动员一批民夫参与到陛下的作战之中.”渠道部的刘华说道。
“这个想法很好!”朱厚烇赞赏道。
新军可谓是全员都是战兵,这一战很可能会有大范围的机动,这个时候肯定不能让战兵去干一些琐碎的事情,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量的民夫去服务战兵,让战兵节省体力和精力,更好的去进行作战。
一般来说明军的民夫都是由地方官府组织的,组织度很低下,但如果让渠道部出人手去组织民夫的话,让大量的皇家集团员工进入民夫队伍里充作骨干,那民夫队伍的组织度肯定会比官府组织要高的多的多。
民夫的组织度上升了,那后勤的效率就会提升很多,也变相的增加了军队的战力。
“之前地方官府征召民夫很少会给报酬,或者报酬很少,这次渠道部去组织民夫要记得给民夫发报酬,非战时一两一个月,战时二两银子一个月,不要怕银子,要维护好皇家集团和百姓的关系,另外文艺表演和肉等物资在满足战兵的情况下,也要覆盖到民夫队伍。”朱厚烇想了一下补充道。
“保证完成任务!”刘华兴奋的说道。
孙恭和江建远也都点头表示同意。
(本章完)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情报在印证那一条情报是真的,今年这一仗是肯定会打起来的.”朱厚烇沉声说道。
“孤知道诸公关心的是陛下能否会和蒙古小王子对上,还要看蒙古小王子南下的方向,他要是攻宁夏和甘肃,那里离宣府路途遥远,陛下也来不及去救援.”
没办法,大明的北方防线太长了,有几千里那么长,分成九个军镇,虽然有边军四十万,但分到每个军镇之后那每个军镇只有四五万人了。
现在是正德十一年,朱厚烇也不能确定蒙古小王子会从哪个地方南下,但他能肯定蒙古小王子绝对不会攻宁夏和甘肃,因为那里不富庶,拉那么多人南下,要是抢不到足够的东西,那蒙古小王子个人的威望也会受影响。
“陛下从未打过仗,他能应付吗?”梁储担忧道。
“陛下亲率5万新军将士,这些将士都是这两年陛下亲自训练的,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地方卫所也能出几万人,那大明的军力估计有9到10万,若不轻敌冒进,据城而守等待战机,再加上陛下亲征,没有武将敢玩忽职守,遇到蒙古小王子还是能打的.”朱厚烇没有把话说得太满。
“我就担心那新军没经历过大战,会出什么意外.”杨一清说道,他在边镇待过很长时间,做过三边总制,是知兵之人。
“新军总要踏出这一步的,而且新军平时也进行了不少针对蒙古人的训练,而且不少新军也见过血,陛下又尽得新军军心,有陛下在军中,新军的作战意志肯定会很高”朱厚烇解释道。
杨一清不再说话,其他大臣们也开始激烈的讨论起来了。
最终讨论出的结果是让兵部和户部提供武器装备、物资粮饷,至于朱厚烇所提议的统一思想,公开全力支持朱厚照的提议则被搁置了。
朱厚烇也很快就明白了朝廷诸公都在打什么算盘了。
就在这次朝会的第二天,京城的各位大人写了无数的奏疏送往宣府,这些奏疏的内容都是反对朱厚照御驾亲征,劝朱厚照不要以身犯险,请求他尽快回京的。
陛下你要物资我给你提供,但是我还是要反对你御驾亲征,毕竟战场凶险。
他们这么做完全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
如果朱厚照打败了,那他们在战前都已经在苦劝朱厚照了,实在是朱厚照完全不听劝啊!
如果朱厚照打赢了,那他们也为朱厚照提供了各种物资了,虽然战前劝过伱,反对过你,但我对你没什么恶意,那也完全是为了你好啊。
所以他们这么做无论朱厚照最后是打赢还是打输,对他们都不会有什么影响,也是对他们来说最为稳妥的方案。
在想明白了朝廷诸公那么做后,朱厚烇不由地在心中骂了一声“老狐狸”,一个个都滑不溜手的。
不过朱厚烇也懒的和他们多计较,只要物资能给出来就行了。
皇家集团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已经齐聚京城了。朱厚烇在南宫召开了会议去讨论如何去支援朱厚照。
因为通往宣府的铁道已经修通了,所以粮草物资的运输压力并不大,因为毕竟是内线作战,粮草的消耗也不会那么大。
所以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怎么利用这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各个方面提高参战明军的战力。
“殿下,文宣部会编演一批保家卫国题材的文艺节目,并派出文艺宣传队到宣府巡演,用来鼓舞前线军士们的士气,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文宣部的孙恭率先发言。
“这是个好主意。”朱厚烇点头表示赞赏,“巡演的范围不要只局限于新军,边镇的各个卫所也要考虑去巡演。”
这个时代一个好的文艺作品给人的带来的鼓舞是巨大的,而且文宣部编演的节目风格在朱厚烇的影响下走的都是贴近生活的大众路线,所以孙恭的这个建议是真的有用的。
而且朱厚烇也意识到他现在也应该去增强参战边军的战斗力,新军的战力短时间已经很难去提升了,边军的战力倒是能通过各个方面进行提升。
朱厚烇和孙恭的发言给参会者打开了思路。
“我们铁道部、渔业部和垦殖部刚刚一起商议了一下,建议向前线运送大量的鱼类商品、等物资,这些东西新军可能不稀罕,但能有效鼓舞边军们的士气”铁道部江建远出声道。
“可以,我接受你们的建议,你们也尽快开始执行这个。”朱厚烇说道,他知道现在不是扣扣搜搜的时候了,此战涉及到的边军也就十万左右,让他们敞开吃也吃不多少。
“我们渠道部会立刻在山西和北直隶动员一批民夫参与到陛下的作战之中.”渠道部的刘华说道。
“这个想法很好!”朱厚烇赞赏道。
新军可谓是全员都是战兵,这一战很可能会有大范围的机动,这个时候肯定不能让战兵去干一些琐碎的事情,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量的民夫去服务战兵,让战兵节省体力和精力,更好的去进行作战。
一般来说明军的民夫都是由地方官府组织的,组织度很低下,但如果让渠道部出人手去组织民夫的话,让大量的皇家集团员工进入民夫队伍里充作骨干,那民夫队伍的组织度肯定会比官府组织要高的多的多。
民夫的组织度上升了,那后勤的效率就会提升很多,也变相的增加了军队的战力。
“之前地方官府征召民夫很少会给报酬,或者报酬很少,这次渠道部去组织民夫要记得给民夫发报酬,非战时一两一个月,战时二两银子一个月,不要怕银子,要维护好皇家集团和百姓的关系,另外文艺表演和肉等物资在满足战兵的情况下,也要覆盖到民夫队伍。”朱厚烇想了一下补充道。
“保证完成任务!”刘华兴奋的说道。
孙恭和江建远也都点头表示同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