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乡老请命
第261章 乡老请命
关老爷子慢慢的穿好衣服,打理好发髻和胡须,然后郑重的拿起装着万民书的包袱
他认真的吃完早饭,等他吃完早饭的时候,二百多位乡老已经聚集了起来
太阳已经升了起来,起来讨生活的京城百姓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群奇怪的老头了,只不过都不知道这群老头是干什么的
关老爷子看着这阵势,心里是一阵激动,他缓缓的从怀里掏出一条白布,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万民请命!”。
这是他昨天晚上连夜写出来的,他把这条白布高高的举起,让京城的百姓们都看清楚.
有了关老爷子带头,其他乡老们也都拿出同样的白布,他们一起走向了崇文门.
曹听云也是走在队伍里
“哟,这不是睡了师娘的曹听云吗?怎么还敢回京城啊?”一个京城百姓说道。
“对啊!你就不怕你师父扒了你的皮啊!”
京城百姓们不少都认识曹听云。
曹听云却不去理会这些,一个劲的去解释乡老们的来意.
乡老们也有样学样的向京城百姓们说明自己的来意和诉求
京城百姓们很快就抛下了曹听云的八卦,饶是他们在京城见多识广,还是第一次见如此多的乡老们要去上书。
京城从来不缺少看热闹的人,更何况这些乡老所说的盐事是每一个百姓都非常关心的事情。
所以跟随着乡老队伍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们行至崇文门,守城的兵丁竟然没有阻挡他们,直接放他们进了内城,他们沿着崇文门大街一路前行来到了右长安街上,一路上也是畅通无阻.
他们身后跟着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了,已经有千人之多,在这么多人的簇拥之下,乡老们的士气也是越来越高,走的也越来越有劲了.
在新中国之前,长安街分成左右两段,是因为在承天门(今天安门)前面的街道上有两道门截断了长安街,分别是左长安门和右长安门,这两道门也是长安街名字的由来,心新中国成立之后,拆除了这两道门,打通了长安街.
乡老们的目的地就是右长安门外的长安街北侧的登闻鼓院,明朝的登闻鼓制度是朱元璋在洪武元年制定的,表示愿意听取臣下和民间的意见,也方便百姓击鼓鸣冤。
登闻鼓院只是一个小院子,只有几个兵丁在守卫着,面对忽然到来的乡老们也是一脸懵逼,根本没去阻止,他们也知道根本阻止不了了.
乡老们看着尘封多年的登闻鼓,眼中露出激动的神色,关老爷子直接走了上去,拿起鼓槌,用力的敲了起来
“咚!咚!咚!”登闻鼓被敲响了,此地已经是皇城的南边,在这个安静的清晨,登闻鼓的鼓声传的很远.
也惊动了无数的人
刚下早朝的六部官员惊讶的倾听着鼓声,都在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登闻鼓院的位置很巧妙,西南面就是六部衙署,六部官员都在里面办公。北面越过宫墙则是文渊阁,是内阁的办公地。
所以这鼓声让整个大明的中枢都听到了…
“这是什么声音?”刚回到文渊阁的杨廷和惊讶的问道。
“听方向像是登闻鼓?”梁储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登闻鼓?登闻鼓多少年没被敲响了?”杨廷和想了一下说道。
“是啊!”杨一清也说道。
“快派人去看看!”杨廷和说道。
朱元璋规定,登闻鼓一响,敲鼓者的事情就必须得到处理。所以各个衙署都派出了官员前去右长安门…
乡老们一看右长安门被打开了之后,都跪伏在冰冷的地面上,把包袱里的万民书展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和红手印让围观的人都震惊了…
同样震惊的还有各个衙署派来探查情况的官员们,御史沈皓就在其中。
沈皓是攻击皇家集团的主力之一,前一阵时间新军出动已经让他感觉到事情不妙了,这两日更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心中更是莫名的不安…
他在弄明白这些乡老的目的后,下意识的就想阻止他们,但是却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看着一片白的发髻,他真的是无计可施了,华夏一直有尊老的传统,这打打不得,骂骂不得,好言相劝估计也劝不走
就在他谋划着怎么把这些万民书骗走时,一个有些尖利的声音响了起来……
“发生了什么事?登闻鼓怎么被敲响了?连陛下都听到.”张永也来到了右长安门前
他的声音很大,让在场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关老爷子心中一片狂喜,往前膝行几步,高举着厚厚的万民书大声喊道:“顺德府内丘县关岳向陛下送上内丘县八万百姓的万民书,感谢陛下平抑盐价,让我等小民能吃得起盐,请公公帮忙转交陛下.”
其他的乡老也有样学样,纷纷报出了自己的籍贯.
在场的官员越来越多,官员们也世人,他们也想看热闹,他们听着一个熟悉的府县,其中还有着他们的家乡,他们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们从乡老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一股磅礴的力量
“诸位乡老还请起身,天冷地寒,就不要跪在地上了,我这就去禀告陛下.”张永连忙说道,匆匆的离开了.
而乡老们则执拗的跪在地上,继续轮流报出自己的籍贯
内阁的阁老们此时也弄明白了外面在发生着什么.
“这肯定还是荆王的手笔,也只有他能搞出这样的事来”杨一清说道。
“荆王他弄这一出到底是要干什么?”梁储眉头紧皱的说道。
“他想赢第三次.”杨廷和忽然说道。
“陛下口谕,念诸位乡老不远千里来京为民请命,特召诸位乡老入宫觐见.”张永的速度很快,用了不到一刻钟就赶了回来.
乡老们都惊呆了,他们本来想着把万民书交上去就行了,没想到竟然得到了皇帝的召见,这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在从震惊之中缓过神来之后,乡老们又一个个陷入了狂喜之中.
对他们来说,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本章完)
关老爷子慢慢的穿好衣服,打理好发髻和胡须,然后郑重的拿起装着万民书的包袱
他认真的吃完早饭,等他吃完早饭的时候,二百多位乡老已经聚集了起来
太阳已经升了起来,起来讨生活的京城百姓们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群奇怪的老头了,只不过都不知道这群老头是干什么的
关老爷子看着这阵势,心里是一阵激动,他缓缓的从怀里掏出一条白布,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万民请命!”。
这是他昨天晚上连夜写出来的,他把这条白布高高的举起,让京城的百姓们都看清楚.
有了关老爷子带头,其他乡老们也都拿出同样的白布,他们一起走向了崇文门.
曹听云也是走在队伍里
“哟,这不是睡了师娘的曹听云吗?怎么还敢回京城啊?”一个京城百姓说道。
“对啊!你就不怕你师父扒了你的皮啊!”
京城百姓们不少都认识曹听云。
曹听云却不去理会这些,一个劲的去解释乡老们的来意.
乡老们也有样学样的向京城百姓们说明自己的来意和诉求
京城百姓们很快就抛下了曹听云的八卦,饶是他们在京城见多识广,还是第一次见如此多的乡老们要去上书。
京城从来不缺少看热闹的人,更何况这些乡老所说的盐事是每一个百姓都非常关心的事情。
所以跟随着乡老队伍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们行至崇文门,守城的兵丁竟然没有阻挡他们,直接放他们进了内城,他们沿着崇文门大街一路前行来到了右长安街上,一路上也是畅通无阻.
他们身后跟着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了,已经有千人之多,在这么多人的簇拥之下,乡老们的士气也是越来越高,走的也越来越有劲了.
在新中国之前,长安街分成左右两段,是因为在承天门(今天安门)前面的街道上有两道门截断了长安街,分别是左长安门和右长安门,这两道门也是长安街名字的由来,心新中国成立之后,拆除了这两道门,打通了长安街.
乡老们的目的地就是右长安门外的长安街北侧的登闻鼓院,明朝的登闻鼓制度是朱元璋在洪武元年制定的,表示愿意听取臣下和民间的意见,也方便百姓击鼓鸣冤。
登闻鼓院只是一个小院子,只有几个兵丁在守卫着,面对忽然到来的乡老们也是一脸懵逼,根本没去阻止,他们也知道根本阻止不了了.
乡老们看着尘封多年的登闻鼓,眼中露出激动的神色,关老爷子直接走了上去,拿起鼓槌,用力的敲了起来
“咚!咚!咚!”登闻鼓被敲响了,此地已经是皇城的南边,在这个安静的清晨,登闻鼓的鼓声传的很远.
也惊动了无数的人
刚下早朝的六部官员惊讶的倾听着鼓声,都在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登闻鼓院的位置很巧妙,西南面就是六部衙署,六部官员都在里面办公。北面越过宫墙则是文渊阁,是内阁的办公地。
所以这鼓声让整个大明的中枢都听到了…
“这是什么声音?”刚回到文渊阁的杨廷和惊讶的问道。
“听方向像是登闻鼓?”梁储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登闻鼓?登闻鼓多少年没被敲响了?”杨廷和想了一下说道。
“是啊!”杨一清也说道。
“快派人去看看!”杨廷和说道。
朱元璋规定,登闻鼓一响,敲鼓者的事情就必须得到处理。所以各个衙署都派出了官员前去右长安门…
乡老们一看右长安门被打开了之后,都跪伏在冰冷的地面上,把包袱里的万民书展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和红手印让围观的人都震惊了…
同样震惊的还有各个衙署派来探查情况的官员们,御史沈皓就在其中。
沈皓是攻击皇家集团的主力之一,前一阵时间新军出动已经让他感觉到事情不妙了,这两日更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心中更是莫名的不安…
他在弄明白这些乡老的目的后,下意识的就想阻止他们,但是却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看着一片白的发髻,他真的是无计可施了,华夏一直有尊老的传统,这打打不得,骂骂不得,好言相劝估计也劝不走
就在他谋划着怎么把这些万民书骗走时,一个有些尖利的声音响了起来……
“发生了什么事?登闻鼓怎么被敲响了?连陛下都听到.”张永也来到了右长安门前
他的声音很大,让在场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关老爷子心中一片狂喜,往前膝行几步,高举着厚厚的万民书大声喊道:“顺德府内丘县关岳向陛下送上内丘县八万百姓的万民书,感谢陛下平抑盐价,让我等小民能吃得起盐,请公公帮忙转交陛下.”
其他的乡老也有样学样,纷纷报出了自己的籍贯.
在场的官员越来越多,官员们也世人,他们也想看热闹,他们听着一个熟悉的府县,其中还有着他们的家乡,他们都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们从乡老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一股磅礴的力量
“诸位乡老还请起身,天冷地寒,就不要跪在地上了,我这就去禀告陛下.”张永连忙说道,匆匆的离开了.
而乡老们则执拗的跪在地上,继续轮流报出自己的籍贯
内阁的阁老们此时也弄明白了外面在发生着什么.
“这肯定还是荆王的手笔,也只有他能搞出这样的事来”杨一清说道。
“荆王他弄这一出到底是要干什么?”梁储眉头紧皱的说道。
“他想赢第三次.”杨廷和忽然说道。
“陛下口谕,念诸位乡老不远千里来京为民请命,特召诸位乡老入宫觐见.”张永的速度很快,用了不到一刻钟就赶了回来.
乡老们都惊呆了,他们本来想着把万民书交上去就行了,没想到竟然得到了皇帝的召见,这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在从震惊之中缓过神来之后,乡老们又一个个陷入了狂喜之中.
对他们来说,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