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几步, 就听到那老妇的声音:“这是人家贵人戴的荷包,正好可以给我乖孙用!他在外头读书,有这个就更体面了!”
“哥, 你拦着我做什么!那婆子,也忒可恶了!”听得那老妇这般言语,徒嘉泽愈发气恼起来。
徒嘉钰无奈地说道:“这是人家的家事, 我们这会儿硬要管,人家忍了, 回头我们一走,人家该如何还是如何, 说不定人家姑娘还得受皮肉之苦!好在她已经先将里头的银锞子藏起来了,一个荷包, 给那老妇就给了呗!”
佳婉红着眼睛说道:“外头女孩子都是这样的吗?吃东西要被骂,还得不停地干活!”
几个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原本兴冲冲出来, 却是怏怏地回去。
顾晓原本听说他们在山下村子里吃饭,琢磨着吃不好, 听说他们回来,又叫厨房用之前炖煮的羊肉清汤下了面,又配了几样小菜,叫他们先垫一垫。
结果几个孩子坐在那里,都是一副毫无胃口的模样, 不免有些诧异,便问道:“怎么了,难道在村里看到什么腌臜东西, 被恶心着了?”
顾晓上辈子小时候是在农村里面生活过的,那会儿都什么时候了, 农村里面还有旱厕之类的,但是这会儿大冬天的,他们总不至于遇上那些吧!
佳姝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将今日遇到的事情说了。
顾晓听得这般说,又见几个孩子都是一副戚戚然的模样,忍不住叹了口气,何止是现在,便是放在后世,重男轻女的现象依旧是少不了的,而且这个时候生产力低下,女孩子生下来,对于许多人家来说,那真的是赔钱货。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女孩子饭量不比男孩子小,偏生等到大一些,能做劳力的时候,就要出嫁,给婆家干活了!而生了儿子,娶了媳妇回来却又能增加一个劳动力,两相对比,对女孩子不待见就很正常。
穷人家如此,便是那等小康人家其实也未必喜欢女孩子。阶层往上一点,吃饭倒是不愁,但是,如今流行奢婚,要点脸面的人家,女儿出嫁都得备一份说得过去的嫁妆,要不然在亲朋邻居那里都有些抬不起头。生个一个两个还好,要是女孩子多了,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产就得搭进去大半。当然,你要是不要脸面,将家里女儿送出去做妾,那又是另说。
只是,这些话,顾晓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几个孩子说,倒是一边李氏撇了撇嘴,说道:“这有什么稀罕的,外头多半都是这样!”
徒嘉泽瞪大了眼睛:“母妃你不是说你小时候生活得很好吗?”
李氏理所当然地说道:“那是因为我略大一点,就被定下来可以嫁到王府啊?我们家也不是只有我一个女儿,你还有两个姨母呢!她们一个是生得不如我好,一个是年纪跟我也想差好几岁,所以没被选中,她们在家里也是得干活的。我们家除了我专门从佃户里头挑了两个丫头伺候之外,其他人都没有丫头伺候!至于家里的活计,自然都是女人做!”
李氏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那时候我爹还在外头买了个妾回来,不是为了生孩子,就是为了让她干活的!”
顾晓都觉得有些绷不住了,她嘴角抽搐了一下:“买妾就为了干活?”这跟她知道的不一样啊!难怪喜儿不跟黄世仁,这被抓过去,那就直接沦为奴隶了呀!
李氏说得很是不以为然:“姐姐大家出身,哪里知道这个!其实外头这种事情多得很,有点余钱的人家都会买妾,就跟买童养媳一样,也不像是买丫头一样讲究,花不了几个钱。要是遇上灾年,一个能干的女孩子,几斗米也就换回来了!要是买丫头,那丫头可以赎身,按规矩或多或少还得给点工钱,可是买个妾回来,那就是自家人了,妾买回来就是伺候老爷大妇的,所以什么活都得干,省钱也省心!”
几个孩子都听得哆嗦了一下,便是围着的几个丫头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开始庆幸起来。她们说是下人,但是因为从小生活圈子还是比较单纯的。她们的父母也是家奴,那有家奴纳妾的道理!哪里知道外头还有这样的事情。
徒嘉钰忍不住说道:“不是平民无子四十才可纳妾吗?”
李氏这就不知道了,她哪知道什么律法,顾晓却是摇头说道:“这种事情民不举官不究,何况,这是所谓的良妾,是要在衙门那边入籍登记的,别说是寻常百姓家了,像是高门大户,也很少有真的去官府登记的!何况,便是上头追究,总有规避的办法。比如说前朝的时候,朝廷不许蓄奴,但是人家买了人回来,名义上是养子养女,做父母的,叫子女干点活又怎么了?”
几个孩子愈发惊悚起来,徒嘉泽忍不住说道:“要是生在这样的人家,我这样的,只怕都活不大吧!”
李氏听了,心里哆嗦了一下,实际上,当年徒嘉泽生下来那个弱鸡模样,她是真没想到这孩子能养大。
顾晓见孩子们还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安慰道:“你们生在宗室王府,这已经是极大的幸运,至于别的事情,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其他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咱们也只求个心安罢了!”
几个孩子都是唉声叹气了一会儿,一时间连去温泉池子里打水仗的兴致都没了,各自回去休息。
李氏这边才回去一会儿,徒嘉泽就溜过去了。
“母妃,你是因为这个,才非要争的吗?”徒嘉泽也听奶娘说过以前的一些事情,说是李氏当年在自个父王那里几乎是一人独宠,便是正院娘娘也要退出一箭之地。这让他有的时候面对徒嘉钰和末儿的时候,有些道德上的压力。
李氏看着徒嘉泽,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说道:“可能是吧,我也不知道!”在见识过王府的滔天富贵之后,她如何还能放手,回到以前那种生活里头呢?即便她小时候的生活已经是家中其他人可望不可即的。
徒嘉泽想到若是自己的母亲没有进王府,可能会和自己之前看到的那个女孩子一样,大冬天被赶在外头纺纱织布,有点什么好东西,都要被长辈夺走,拿给家里的兄弟,不免就有些心疼,他有些别扭地挽住李氏的胳膊:“母妃,都过去了!”
李氏抚摸着徒嘉泽的背,轻声说道:“是啊,都过去了!”嘴上这般说着,心里倒是有点想娘家人了!
原本王府跟李家还保持着相当的人际往来,但是从徒宏远死后,这个往来就断掉了!顾晓可不当李家是什么正经亲戚,李氏自己也觉得心虚,毕竟,之前李家从王府捞到的好处实在是比较多,而且她那会儿委实有些嚣张,顾晓能容她在王府里面安安生生过日子,她都已经得烧高香了,换做是她,可没这样的大度。所以便是想知道娘家如今怎么样,李氏也不敢吭声。
好在徒嘉泽如今也大了,再有个五六年,也能封爵开府,到时候就能名正言顺地与舅家往来。
李氏觉得顾晓一直念念不忘当年的事情,所以对李家也是心有成见,不愿叫李家沾王府的光。实际上,顾晓如今都快将李家忘得一干二净。
毕竟,有存在感的是李氏,又不是李家!李家又没上过王府的门,便是徒宏远在的时候,将李家是当做穷亲戚一样接济的,反正就是给钱给东西,但是李家的人是没怎么见的。
主要是李家一家子也没能提得起来的,就是那种没读过什么书,在乡下还好,见了当官的说话都不是很利索的土财主,徒宏远委实没办法跟这种人交流,于是干脆就不见了。
估摸着等以后,徒嘉泽开了府,遇上自家舅舅或者是表兄弟什么的,也会觉得是鸡同鸭讲。不过按理来说,他们如今不缺钱,也该叫子弟读书,便是没什么天份,总该要比上一辈强一些才是。
比起李家,倒是胡家那边比较有心气。他们之前落魄了,也不肯来王府打秋风,权当婉嫔没养过徒宏远。之后顾晓恢复了给胡家的年节礼之后,胡家也没有只占便宜的地步,每每回礼也是尽其所能。如今徒宏远虽说是死了,结果圣上竟是直接给这个儿子改了玉牒,以至于胡家成了王府正经的母族,顾晓自然愈发客气了一些,胡家那边总算不像是以前一样,生怕占了王府的便宜。饶是如此,胡家也没想着多攀附王府,子弟不够出息,以至于家里有的时候捉襟见肘,也没硬要王府给谋个差事的意思。
这般心气,顾晓反倒是要多惦记一些,之前听说他们家有个子弟颇有些读书的资质,只是胡家比起以前败落太多,想要谋求个明师也不容易。顾晓打听得消息之后,便求了隆安侯,请他写了一封荐书,给他推荐了一个先生。
胡家那边也不是不知好歹的,这等涉及到家族前程的事情,这个情自然得领。去年的时候,胡家太太还专门上门拜了一次年,很是感谢了顾晓一番。
有着胡家这样的对照组,谁还能记得根本没在王府出现过的李家呢?
便是徒嘉泽其实对舅家也没什么感情,他在安慰了李氏一番之后,便自个回屋休息去了。
几个孩子好几天都有些蔫哒哒的,庄子上的下人怕小主子们玩得不开心,以后就不来了,那样,他们这些下人就又得坐冷板凳,因此,开始绞尽脑汁,讨小主子们欢心。
他们即便看得出来,顾晓不是个循规蹈矩,硬要将孩子们约束在家里的人,却也不敢鼓动几个孩子去山上玩。但是,不能去没关系,他们很快就孝敬了一些只有巴掌大的小野兔什么的过来,只说是有猎户掏兔子洞掏出来的,给小主子们赏玩。
“哥, 你拦着我做什么!那婆子,也忒可恶了!”听得那老妇这般言语,徒嘉泽愈发气恼起来。
徒嘉钰无奈地说道:“这是人家的家事, 我们这会儿硬要管,人家忍了, 回头我们一走,人家该如何还是如何, 说不定人家姑娘还得受皮肉之苦!好在她已经先将里头的银锞子藏起来了,一个荷包, 给那老妇就给了呗!”
佳婉红着眼睛说道:“外头女孩子都是这样的吗?吃东西要被骂,还得不停地干活!”
几个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原本兴冲冲出来, 却是怏怏地回去。
顾晓原本听说他们在山下村子里吃饭,琢磨着吃不好, 听说他们回来,又叫厨房用之前炖煮的羊肉清汤下了面,又配了几样小菜,叫他们先垫一垫。
结果几个孩子坐在那里,都是一副毫无胃口的模样, 不免有些诧异,便问道:“怎么了,难道在村里看到什么腌臜东西, 被恶心着了?”
顾晓上辈子小时候是在农村里面生活过的,那会儿都什么时候了, 农村里面还有旱厕之类的,但是这会儿大冬天的,他们总不至于遇上那些吧!
佳姝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将今日遇到的事情说了。
顾晓听得这般说,又见几个孩子都是一副戚戚然的模样,忍不住叹了口气,何止是现在,便是放在后世,重男轻女的现象依旧是少不了的,而且这个时候生产力低下,女孩子生下来,对于许多人家来说,那真的是赔钱货。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女孩子饭量不比男孩子小,偏生等到大一些,能做劳力的时候,就要出嫁,给婆家干活了!而生了儿子,娶了媳妇回来却又能增加一个劳动力,两相对比,对女孩子不待见就很正常。
穷人家如此,便是那等小康人家其实也未必喜欢女孩子。阶层往上一点,吃饭倒是不愁,但是,如今流行奢婚,要点脸面的人家,女儿出嫁都得备一份说得过去的嫁妆,要不然在亲朋邻居那里都有些抬不起头。生个一个两个还好,要是女孩子多了,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产就得搭进去大半。当然,你要是不要脸面,将家里女儿送出去做妾,那又是另说。
只是,这些话,顾晓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几个孩子说,倒是一边李氏撇了撇嘴,说道:“这有什么稀罕的,外头多半都是这样!”
徒嘉泽瞪大了眼睛:“母妃你不是说你小时候生活得很好吗?”
李氏理所当然地说道:“那是因为我略大一点,就被定下来可以嫁到王府啊?我们家也不是只有我一个女儿,你还有两个姨母呢!她们一个是生得不如我好,一个是年纪跟我也想差好几岁,所以没被选中,她们在家里也是得干活的。我们家除了我专门从佃户里头挑了两个丫头伺候之外,其他人都没有丫头伺候!至于家里的活计,自然都是女人做!”
李氏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那时候我爹还在外头买了个妾回来,不是为了生孩子,就是为了让她干活的!”
顾晓都觉得有些绷不住了,她嘴角抽搐了一下:“买妾就为了干活?”这跟她知道的不一样啊!难怪喜儿不跟黄世仁,这被抓过去,那就直接沦为奴隶了呀!
李氏说得很是不以为然:“姐姐大家出身,哪里知道这个!其实外头这种事情多得很,有点余钱的人家都会买妾,就跟买童养媳一样,也不像是买丫头一样讲究,花不了几个钱。要是遇上灾年,一个能干的女孩子,几斗米也就换回来了!要是买丫头,那丫头可以赎身,按规矩或多或少还得给点工钱,可是买个妾回来,那就是自家人了,妾买回来就是伺候老爷大妇的,所以什么活都得干,省钱也省心!”
几个孩子都听得哆嗦了一下,便是围着的几个丫头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开始庆幸起来。她们说是下人,但是因为从小生活圈子还是比较单纯的。她们的父母也是家奴,那有家奴纳妾的道理!哪里知道外头还有这样的事情。
徒嘉钰忍不住说道:“不是平民无子四十才可纳妾吗?”
李氏这就不知道了,她哪知道什么律法,顾晓却是摇头说道:“这种事情民不举官不究,何况,这是所谓的良妾,是要在衙门那边入籍登记的,别说是寻常百姓家了,像是高门大户,也很少有真的去官府登记的!何况,便是上头追究,总有规避的办法。比如说前朝的时候,朝廷不许蓄奴,但是人家买了人回来,名义上是养子养女,做父母的,叫子女干点活又怎么了?”
几个孩子愈发惊悚起来,徒嘉泽忍不住说道:“要是生在这样的人家,我这样的,只怕都活不大吧!”
李氏听了,心里哆嗦了一下,实际上,当年徒嘉泽生下来那个弱鸡模样,她是真没想到这孩子能养大。
顾晓见孩子们还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安慰道:“你们生在宗室王府,这已经是极大的幸运,至于别的事情,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其他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咱们也只求个心安罢了!”
几个孩子都是唉声叹气了一会儿,一时间连去温泉池子里打水仗的兴致都没了,各自回去休息。
李氏这边才回去一会儿,徒嘉泽就溜过去了。
“母妃,你是因为这个,才非要争的吗?”徒嘉泽也听奶娘说过以前的一些事情,说是李氏当年在自个父王那里几乎是一人独宠,便是正院娘娘也要退出一箭之地。这让他有的时候面对徒嘉钰和末儿的时候,有些道德上的压力。
李氏看着徒嘉泽,一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说道:“可能是吧,我也不知道!”在见识过王府的滔天富贵之后,她如何还能放手,回到以前那种生活里头呢?即便她小时候的生活已经是家中其他人可望不可即的。
徒嘉泽想到若是自己的母亲没有进王府,可能会和自己之前看到的那个女孩子一样,大冬天被赶在外头纺纱织布,有点什么好东西,都要被长辈夺走,拿给家里的兄弟,不免就有些心疼,他有些别扭地挽住李氏的胳膊:“母妃,都过去了!”
李氏抚摸着徒嘉泽的背,轻声说道:“是啊,都过去了!”嘴上这般说着,心里倒是有点想娘家人了!
原本王府跟李家还保持着相当的人际往来,但是从徒宏远死后,这个往来就断掉了!顾晓可不当李家是什么正经亲戚,李氏自己也觉得心虚,毕竟,之前李家从王府捞到的好处实在是比较多,而且她那会儿委实有些嚣张,顾晓能容她在王府里面安安生生过日子,她都已经得烧高香了,换做是她,可没这样的大度。所以便是想知道娘家如今怎么样,李氏也不敢吭声。
好在徒嘉泽如今也大了,再有个五六年,也能封爵开府,到时候就能名正言顺地与舅家往来。
李氏觉得顾晓一直念念不忘当年的事情,所以对李家也是心有成见,不愿叫李家沾王府的光。实际上,顾晓如今都快将李家忘得一干二净。
毕竟,有存在感的是李氏,又不是李家!李家又没上过王府的门,便是徒宏远在的时候,将李家是当做穷亲戚一样接济的,反正就是给钱给东西,但是李家的人是没怎么见的。
主要是李家一家子也没能提得起来的,就是那种没读过什么书,在乡下还好,见了当官的说话都不是很利索的土财主,徒宏远委实没办法跟这种人交流,于是干脆就不见了。
估摸着等以后,徒嘉泽开了府,遇上自家舅舅或者是表兄弟什么的,也会觉得是鸡同鸭讲。不过按理来说,他们如今不缺钱,也该叫子弟读书,便是没什么天份,总该要比上一辈强一些才是。
比起李家,倒是胡家那边比较有心气。他们之前落魄了,也不肯来王府打秋风,权当婉嫔没养过徒宏远。之后顾晓恢复了给胡家的年节礼之后,胡家也没有只占便宜的地步,每每回礼也是尽其所能。如今徒宏远虽说是死了,结果圣上竟是直接给这个儿子改了玉牒,以至于胡家成了王府正经的母族,顾晓自然愈发客气了一些,胡家那边总算不像是以前一样,生怕占了王府的便宜。饶是如此,胡家也没想着多攀附王府,子弟不够出息,以至于家里有的时候捉襟见肘,也没硬要王府给谋个差事的意思。
这般心气,顾晓反倒是要多惦记一些,之前听说他们家有个子弟颇有些读书的资质,只是胡家比起以前败落太多,想要谋求个明师也不容易。顾晓打听得消息之后,便求了隆安侯,请他写了一封荐书,给他推荐了一个先生。
胡家那边也不是不知好歹的,这等涉及到家族前程的事情,这个情自然得领。去年的时候,胡家太太还专门上门拜了一次年,很是感谢了顾晓一番。
有着胡家这样的对照组,谁还能记得根本没在王府出现过的李家呢?
便是徒嘉泽其实对舅家也没什么感情,他在安慰了李氏一番之后,便自个回屋休息去了。
几个孩子好几天都有些蔫哒哒的,庄子上的下人怕小主子们玩得不开心,以后就不来了,那样,他们这些下人就又得坐冷板凳,因此,开始绞尽脑汁,讨小主子们欢心。
他们即便看得出来,顾晓不是个循规蹈矩,硬要将孩子们约束在家里的人,却也不敢鼓动几个孩子去山上玩。但是,不能去没关系,他们很快就孝敬了一些只有巴掌大的小野兔什么的过来,只说是有猎户掏兔子洞掏出来的,给小主子们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