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还没来得及打听荣国府后来是不是又有什么稀奇事, 就听说宁王府太妃没了。
据说宁王府太妃自从先宁王和宁王世子薨逝之后就郁结于心,一直卧病在床,后来更是不得不去城外庄子上养病, 一直到过年的时候才回了王府,结果前些日子竟是又染了风寒,竟至不治, 昨儿个宁王府就开始往四处报丧了。
虽说平王府如今也还在孝中,但是这等大事, 自然也不能略过平王府去。
听闻了这个消息,吴嬷嬷便有些心有余悸, 悄悄对顾晓说道:“还好娘娘有小王爷,要不然……”
这事从头到尾听起来似乎很正常, 一个之前就缠绵病榻的人,再染上风寒, 一病没了, 在这个没有抗生素、没有激素治疗的时代,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何况, 这里头还说是宁王太妃没了丈夫和儿子,没了别的指望,心如死灰的情况下,再好的大夫也是治不了的。
但是他们却根本不去想,既然人家已经是想死的人了, 干嘛还要跑到城外庄子上去养病呢?可见之前平王府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虎狼之地,不得不离开。结果饶是如此, 她的退让也没有叫对方放手,反倒是趁着过年的机会, 将人给治死了。
只是明面上宁王府太妃死得并无什么疑义,没人喊冤,宗人府的人过来探看尸体,也看不出什么异常,像是这等身份的人,就算是死得不正常,也不会找仵作来验尸,这不是叫人死无全尸,死后不安吗?何况,皇家也不能真出什么小妾害了主母的事情,到时候岂不是又是一场笑话?
因此,这事报上去之后,圣上也不清楚内情,只感慨这个儿媳妇与儿子感情深厚,叫宗人府将其与先宁王合葬,并赏赐了一些器物作为随葬品,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在圣上那里,这事算是过去了,在宗室里头,这事却是掀起了一片波澜。
以前大家都同情安王太妃,如今大家都觉得,与其摊上个不省心的有子的侧太妃和一个不靠谱的庶子,还不如清清静静的做个无子的寡妇呢,难不成身为皇家妇,还怕将来死了之后没人供碗茶饭不成?
当然,像是顾晓和端王太妃这种还有亲儿子袭爵的,自然是再好不过,俨然成了妯娌里头的人生赢家。
顾晓知道这些之后,愈发叫下头人低调起来,闷声发大财就可以了,出头椽子先烂,叫人嫉妒真不是什么好事。好在很快就有人重新抢走了大家的注意力,那就是颖王太妃。
颖王太妃直接先下手为强,表示府里侧太妃想要自愿为先颖王祈福,然后直接把人给送延庆寺去了。
延庆寺也算是皇家寺庙,是当年太宗皇帝为太后祈福所建,后来宗室乃至皇室里头,有女眷出家,多半就在延庆寺。这位颖王侧太妃送过去,便是将来她儿子封了郡王,也别想将人接出来,顶多就是送点东西进去。
颖王太妃能这么做,也有底气,她父亲苏牧虽说官职不算高,仅仅是个四品,也无甚实权。但是她母亲却是正经的宗室郡主,也就是说,圣上是颖王太妃的堂舅。她外祖醇王至今还在世,在宗室里头依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不过是撵个侧太妃去出家,又不是想要将府里的嗣郡王给换掉,这算得了什么。
至于亲妈被逼出家,那位嗣郡王会不会报仇,颖王太妃还巴不得他出手,只要被抓住把柄,这位嗣郡王就废了,一个不孝的人哪有资格继承王位。而且,颖王太妃都想好了,她有嫁妆,有俸禄,将来又不需要庶子奉养。而且庶子继承的又不是颖王的爵位,是一个郡王爵。要是对方一直老实恭顺,那么将现在的颖王府封去一部分面积,保留郡王规制,继续让他住着,也是无妨。但是,既然这位大概率是个白眼狼,那就好办了。袭爵之后直接找个符合郡王规制的王府把他丢出去,颖王太妃却可以一直在颖王府终老,如此反倒是省心。
“这位嫂子倒是个聪明人,何必在意外头人的想法,日子是自己过的,横竖不指着庶子孝敬,干嘛要自找憋屈呢?”顾晓听说之后,颇为感慨。
“可不正是如此,要是当初宁王太妃能想到这一重,也不至于落得个这个地步!”吴嬷嬷赞同道。
“等着瞧吧,那位侧太妃以为没了宁王太妃,她就能当家做主了,美不死她!”顾晓冷笑一声,说道,“便是圣上想不到,宗室里头那些王妃多有看不过去的,毕竟,兔死狐悲啊!”
果不其然,宁王太妃下葬不久,如今的宗人令庆王就上折子表示,宁王太妃薨逝,宁王府一干人等却是不适合继续住在里头了,该以嗣郡王的规制重新安排府邸,现有宁王府封存,以待后来。
圣上对这个皇孙其实没什么印象,以前他见过的也是宁王太妃所出的嫡孙。如今正经的儿媳妇没了,的确也不能叫庶孙还住在王府里头,也不合规矩。至于府里什么侧太妃,太姨娘之类的,在圣上那里根本就不放在眼里,因此当下就准奏,命宗人府重新安排府邸,择日叫原宁王府众人都搬迁过去。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里头猫腻多了去了。
就像是王府,朝廷如今在世的亲王差不多十来个,各家王府的规制就有不小的区别,最大的面积足有最小的好几倍,这还只是面积,里头建筑呢?
而这个嗣郡王就更不好说了,就像是嗣亲王的地位应该是比郡王略高,比亲王略低一样,嗣郡王就应该是比国公略高,比郡王略低。宗室的镇国将军名义上位比国公,论起待遇就差远了,因为人家祖上是真的给朝廷立了大功的,几乎算得上是小股东。开国那会儿,神京之中前朝权贵死的死,降的降,内城的地皮自然没有现在这么紧张。
可是如今就不一样了,开国已经近百年,人口滋生,别说是内城了,便是外城,好一点的地段都被占了。之前为了给圣上一众皇子修建王府,甚至拆除了内城不少民宅。因此,给一个嗣郡王另建府邸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从之前的旧宅里头找规制合适的,还得再翻修一下。
宗人府那边觉得那位侧太妃乃至那位嗣郡王心思不正,自然不会给他们分派什么好地方,直接挑了个镇国将军的宅子,略微改了改里头的装饰,比如说加两级台阶什么的,就命宁王府一大家子人搬家。
这搬家,也是要在宗人府的监督下进行的,许多原本亲王规制的东西,他们是不能带走的,原本属于宁王太妃的东西,宗人府那边同样对照着单子,都扣留了下来,表示宁王太妃无子,在她没有遗嘱将其分给庶子的情况下,这些东西会和她的那些私产一起,还给宁王太妃的娘家。
那位侧太妃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她几乎将宁王太妃的东西都给侵吞了。要不是许多东西按照礼制,要给宁王太妃陪葬,她连凤冠都敢扣下。如今被人对着单子和规制,将不符合她身份的东西全挑了出来,甚至当年宁王赏她的一些略微出格的首饰衣裳都没保得住,哪怕她争辩说这些是先宁王赏赐的,宗人府的官员直接表示,他们不管是谁赏赐的,只管是否逾制。再说了,以前府里头有亲王,有亲王妃,这些东西给你一个侧室也算不得什么,但是如今,你说是侧太妃,但是能跟着嗣郡王养老,那都是皇恩浩荡,要不然,夫主妻主都没了,你们这些偏房妾室,难道还能继续安享富贵吗?
可以说,光是搬了次家,这母子两个就脱了几层皮,连同原本属于宁王府的产业,也跟着缩了水,毕竟,你一个嗣郡王,还想要有等同于亲王的皇庄数量?你这不是开玩笑嘛!
侧太妃只觉后悔不迭,她根本没想到,若是宁王太妃还在,宁王府的牌子就能一直保留,总要等到她百年之后,朝廷才会将超出规格的东西收回来,结果人现在就走了,嗣郡王年龄又还小,那还不是任人拿捏,一个不好,到了可以袭爵的年龄,宗人府那边都能拖着不给他办。她能仗着嗣郡王生母的身份在王府里头横行无忌,但是在宗人府面前,那又算得了什么!
可惜如今后悔已经晚了,他们只能搬进不足以前两成大的逼仄宅子,将下人带进来之后几乎都要住不开,再算一算府里的浮财和产业,只觉连下人都要养不起了。
几个原本投靠了侧太妃,漠视侧太妃对当初的宁王太妃步步紧逼的太姨娘这会儿恨不得一巴掌将过去的自己扇死,可事到如今,她们也没证据说是侧太妃害了太妃,何况就算是生活水平下降了,也还得靠着侧太妃母子过日子,也只能忍了。
这母子俩落得如今这个下场,许多人都拍手称快!大家未必觉得宁王太妃是侧太妃害死的,但是,光看宁王府延医用药的记录,就知道,起码侧太妃有拖延之嫌,这等祸害,没赐死已经算是侥天之幸,多受点活罪也是罪有应得。
宁王太妃的死也仅仅是在宗室圈子里掀起了一阵波澜,外朝可不关注这些,去年的风波已经过去,一些人算一算圣上的年龄,便觉得这立储的事情还是得提上日程才行。
只是,也没人是傻子,之前弹劾宁国公主也就罢了,一个不受宠的公主,就算是弹劾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但是正是那一次弹劾,大家也意识到,哪怕宁国公主有个悖逆的兄长,圣上依旧是个护短的。治国公府被治了个教子不严的罪名,驸马马淳旧伤还没好,就被凶神恶煞的锦衣卫找上门来,拖到治国公府大门口又挨了一顿板子,直打得气若游丝,叫外头人看足了笑话。原本治国公府还想要将马淳给送公主府去,结果公主府大门紧闭,连句话都没有,最终还只能灰溜溜把人给带回来。
据说宁王府太妃自从先宁王和宁王世子薨逝之后就郁结于心,一直卧病在床,后来更是不得不去城外庄子上养病, 一直到过年的时候才回了王府,结果前些日子竟是又染了风寒,竟至不治, 昨儿个宁王府就开始往四处报丧了。
虽说平王府如今也还在孝中,但是这等大事, 自然也不能略过平王府去。
听闻了这个消息,吴嬷嬷便有些心有余悸, 悄悄对顾晓说道:“还好娘娘有小王爷,要不然……”
这事从头到尾听起来似乎很正常, 一个之前就缠绵病榻的人,再染上风寒, 一病没了, 在这个没有抗生素、没有激素治疗的时代,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何况, 这里头还说是宁王太妃没了丈夫和儿子,没了别的指望,心如死灰的情况下,再好的大夫也是治不了的。
但是他们却根本不去想,既然人家已经是想死的人了, 干嘛还要跑到城外庄子上去养病呢?可见之前平王府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虎狼之地,不得不离开。结果饶是如此, 她的退让也没有叫对方放手,反倒是趁着过年的机会, 将人给治死了。
只是明面上宁王府太妃死得并无什么疑义,没人喊冤,宗人府的人过来探看尸体,也看不出什么异常,像是这等身份的人,就算是死得不正常,也不会找仵作来验尸,这不是叫人死无全尸,死后不安吗?何况,皇家也不能真出什么小妾害了主母的事情,到时候岂不是又是一场笑话?
因此,这事报上去之后,圣上也不清楚内情,只感慨这个儿媳妇与儿子感情深厚,叫宗人府将其与先宁王合葬,并赏赐了一些器物作为随葬品,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在圣上那里,这事算是过去了,在宗室里头,这事却是掀起了一片波澜。
以前大家都同情安王太妃,如今大家都觉得,与其摊上个不省心的有子的侧太妃和一个不靠谱的庶子,还不如清清静静的做个无子的寡妇呢,难不成身为皇家妇,还怕将来死了之后没人供碗茶饭不成?
当然,像是顾晓和端王太妃这种还有亲儿子袭爵的,自然是再好不过,俨然成了妯娌里头的人生赢家。
顾晓知道这些之后,愈发叫下头人低调起来,闷声发大财就可以了,出头椽子先烂,叫人嫉妒真不是什么好事。好在很快就有人重新抢走了大家的注意力,那就是颖王太妃。
颖王太妃直接先下手为强,表示府里侧太妃想要自愿为先颖王祈福,然后直接把人给送延庆寺去了。
延庆寺也算是皇家寺庙,是当年太宗皇帝为太后祈福所建,后来宗室乃至皇室里头,有女眷出家,多半就在延庆寺。这位颖王侧太妃送过去,便是将来她儿子封了郡王,也别想将人接出来,顶多就是送点东西进去。
颖王太妃能这么做,也有底气,她父亲苏牧虽说官职不算高,仅仅是个四品,也无甚实权。但是她母亲却是正经的宗室郡主,也就是说,圣上是颖王太妃的堂舅。她外祖醇王至今还在世,在宗室里头依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不过是撵个侧太妃去出家,又不是想要将府里的嗣郡王给换掉,这算得了什么。
至于亲妈被逼出家,那位嗣郡王会不会报仇,颖王太妃还巴不得他出手,只要被抓住把柄,这位嗣郡王就废了,一个不孝的人哪有资格继承王位。而且,颖王太妃都想好了,她有嫁妆,有俸禄,将来又不需要庶子奉养。而且庶子继承的又不是颖王的爵位,是一个郡王爵。要是对方一直老实恭顺,那么将现在的颖王府封去一部分面积,保留郡王规制,继续让他住着,也是无妨。但是,既然这位大概率是个白眼狼,那就好办了。袭爵之后直接找个符合郡王规制的王府把他丢出去,颖王太妃却可以一直在颖王府终老,如此反倒是省心。
“这位嫂子倒是个聪明人,何必在意外头人的想法,日子是自己过的,横竖不指着庶子孝敬,干嘛要自找憋屈呢?”顾晓听说之后,颇为感慨。
“可不正是如此,要是当初宁王太妃能想到这一重,也不至于落得个这个地步!”吴嬷嬷赞同道。
“等着瞧吧,那位侧太妃以为没了宁王太妃,她就能当家做主了,美不死她!”顾晓冷笑一声,说道,“便是圣上想不到,宗室里头那些王妃多有看不过去的,毕竟,兔死狐悲啊!”
果不其然,宁王太妃下葬不久,如今的宗人令庆王就上折子表示,宁王太妃薨逝,宁王府一干人等却是不适合继续住在里头了,该以嗣郡王的规制重新安排府邸,现有宁王府封存,以待后来。
圣上对这个皇孙其实没什么印象,以前他见过的也是宁王太妃所出的嫡孙。如今正经的儿媳妇没了,的确也不能叫庶孙还住在王府里头,也不合规矩。至于府里什么侧太妃,太姨娘之类的,在圣上那里根本就不放在眼里,因此当下就准奏,命宗人府重新安排府邸,择日叫原宁王府众人都搬迁过去。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里头猫腻多了去了。
就像是王府,朝廷如今在世的亲王差不多十来个,各家王府的规制就有不小的区别,最大的面积足有最小的好几倍,这还只是面积,里头建筑呢?
而这个嗣郡王就更不好说了,就像是嗣亲王的地位应该是比郡王略高,比亲王略低一样,嗣郡王就应该是比国公略高,比郡王略低。宗室的镇国将军名义上位比国公,论起待遇就差远了,因为人家祖上是真的给朝廷立了大功的,几乎算得上是小股东。开国那会儿,神京之中前朝权贵死的死,降的降,内城的地皮自然没有现在这么紧张。
可是如今就不一样了,开国已经近百年,人口滋生,别说是内城了,便是外城,好一点的地段都被占了。之前为了给圣上一众皇子修建王府,甚至拆除了内城不少民宅。因此,给一个嗣郡王另建府邸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从之前的旧宅里头找规制合适的,还得再翻修一下。
宗人府那边觉得那位侧太妃乃至那位嗣郡王心思不正,自然不会给他们分派什么好地方,直接挑了个镇国将军的宅子,略微改了改里头的装饰,比如说加两级台阶什么的,就命宁王府一大家子人搬家。
这搬家,也是要在宗人府的监督下进行的,许多原本亲王规制的东西,他们是不能带走的,原本属于宁王太妃的东西,宗人府那边同样对照着单子,都扣留了下来,表示宁王太妃无子,在她没有遗嘱将其分给庶子的情况下,这些东西会和她的那些私产一起,还给宁王太妃的娘家。
那位侧太妃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她几乎将宁王太妃的东西都给侵吞了。要不是许多东西按照礼制,要给宁王太妃陪葬,她连凤冠都敢扣下。如今被人对着单子和规制,将不符合她身份的东西全挑了出来,甚至当年宁王赏她的一些略微出格的首饰衣裳都没保得住,哪怕她争辩说这些是先宁王赏赐的,宗人府的官员直接表示,他们不管是谁赏赐的,只管是否逾制。再说了,以前府里头有亲王,有亲王妃,这些东西给你一个侧室也算不得什么,但是如今,你说是侧太妃,但是能跟着嗣郡王养老,那都是皇恩浩荡,要不然,夫主妻主都没了,你们这些偏房妾室,难道还能继续安享富贵吗?
可以说,光是搬了次家,这母子两个就脱了几层皮,连同原本属于宁王府的产业,也跟着缩了水,毕竟,你一个嗣郡王,还想要有等同于亲王的皇庄数量?你这不是开玩笑嘛!
侧太妃只觉后悔不迭,她根本没想到,若是宁王太妃还在,宁王府的牌子就能一直保留,总要等到她百年之后,朝廷才会将超出规格的东西收回来,结果人现在就走了,嗣郡王年龄又还小,那还不是任人拿捏,一个不好,到了可以袭爵的年龄,宗人府那边都能拖着不给他办。她能仗着嗣郡王生母的身份在王府里头横行无忌,但是在宗人府面前,那又算得了什么!
可惜如今后悔已经晚了,他们只能搬进不足以前两成大的逼仄宅子,将下人带进来之后几乎都要住不开,再算一算府里的浮财和产业,只觉连下人都要养不起了。
几个原本投靠了侧太妃,漠视侧太妃对当初的宁王太妃步步紧逼的太姨娘这会儿恨不得一巴掌将过去的自己扇死,可事到如今,她们也没证据说是侧太妃害了太妃,何况就算是生活水平下降了,也还得靠着侧太妃母子过日子,也只能忍了。
这母子俩落得如今这个下场,许多人都拍手称快!大家未必觉得宁王太妃是侧太妃害死的,但是,光看宁王府延医用药的记录,就知道,起码侧太妃有拖延之嫌,这等祸害,没赐死已经算是侥天之幸,多受点活罪也是罪有应得。
宁王太妃的死也仅仅是在宗室圈子里掀起了一阵波澜,外朝可不关注这些,去年的风波已经过去,一些人算一算圣上的年龄,便觉得这立储的事情还是得提上日程才行。
只是,也没人是傻子,之前弹劾宁国公主也就罢了,一个不受宠的公主,就算是弹劾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但是正是那一次弹劾,大家也意识到,哪怕宁国公主有个悖逆的兄长,圣上依旧是个护短的。治国公府被治了个教子不严的罪名,驸马马淳旧伤还没好,就被凶神恶煞的锦衣卫找上门来,拖到治国公府大门口又挨了一顿板子,直打得气若游丝,叫外头人看足了笑话。原本治国公府还想要将马淳给送公主府去,结果公主府大门紧闭,连句话都没有,最终还只能灰溜溜把人给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