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2024-07-10</span> <span>作者: 范京生</span>
<div id="txtright">
第166章 旅途的别样风景
“武安县到州城要走两天一夜,咱们时间来得及,我听说前面有个镜湖,风景很不错,而且镜湖产一种银条鱼,油炸起来特别香。”
俞松一点都不像是要考试的人,一路都在给父母和妹妹介绍路上的风景和美食,意图让家人路上玩得更开心点。
“行了,你还是看会儿书吧,我这心呐都提到脑门了。”俞三郎心累的推了儿子一把。
真是女儿说的皇那啥不急那啥急。
“现上吊现扎耳朵眼也来不及,车上颠来颠去的,对眼睛不好。”俞松摇头,太紧张对考试也没什么好处。
其实他对这次考试没什么把握,但老师说试一试也不会吃亏,就当提前适应流程了。
正好妹妹提议全家借机一起去州城玩,俞松干脆把重点偏移到全家出游上,免得自己胡思乱想再乱了心志。
“行了,孩子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你又不能替他考试,你急什么?”
许氏嗔怪丈夫,儿子前几天熬夜熬的眼圈都黑了,他是一眼没看着。
俞三郎也知道,儿子自来有主意,他就是心焦,被妻子一说,憨笑一声,去看本应该跟自己在一战线的女儿,竟然一声没有。
“红豆,看什么呢?眼神都直了。”俞三郎好笑的看着眼神直勾勾的看着窗外的女儿。
“那个就是镜湖吧?可真好看啊~”俞红豆指着车窗远处是一片银色,满眼的赞叹。
老话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俞红豆以前不是没去旅游过,但每次都是走马观,而且站在景区她非但不会放松,反而会产生一种焦虑。
有时是惶恐休息的时间又少了一点,有时是担忧钱包又瘪下去一层,更多的还是现在的放松回去要用加倍的工作偿还的那种压力。
工作之后的俞红豆逐渐觉得最好的旅行,就是宅在家里睡到自然醒,打开视频看看别人拍的风景,吃顿好的外卖。
可现在她觉得不一样,哪怕是之前从桃源村进武安县的时候,她也没有像现在这种宁静安然且幸福的享受“旅行”。
只看着路上的草,听着家人斗嘴都觉得放松自在。
俞红豆沉浸在这种感觉中不可自拔,不自觉的就走神了。
被爹把魂儿唤回来的俞红豆对着自家爹娘和哥哥露出一个甜甜的豁牙笑。
“噗嗤”父子俩同时被逗笑,一个摸头,一个捏脸,疼爱可怜的掉牙小姑娘。
俞红豆翻了个白眼,抬手抬脚格挡这抽风的父子俩。
她今年十岁了,按现在的算法,应该是个大姑娘了。
之前身子不好,经过这些年的锻炼也强健多了,这几年基本没生几回病,但发育和换牙这种事,还是避免不了的迟了一些。
尤其是牙,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能够损伤牙齿的零食太少,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的俞红豆保住了她的乳牙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今年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才开始逐一的换牙。
现在缺失是她最后两颗乳牙,左侧上尖牙和右侧下尖牙。
这让她不管用哪一边吃饭都会产生一个困扰,不论怎么说话都不免会露出豁牙。每次爹和哥哥看了她的牙必定要笑,时间长了,她都习惯了。
“前面路边能下去,爹娘,不若在此休息一下,正好也吃个午饭。”俞松怕妹妹恼羞成怒,忍住笑声提议在此停歇片刻。
俞三郎看看妻子,点了点头。
一家四口的马车停下,后面的车也跟着停下,钱三妹钱四妹还有钱姑姑,以及俞三郎的手下长山长河,俞松的小厮青竹青叶两个,并两个骑马的家仆,也各自下了车马。
钱姑姑带着人将随行带的铜炉吊子拿出来摆放好,将炭一一放进去,再倒上一点煤油,用火折子一点,一个现成的炭炉就成了。
让炭燃烧期间,钱姑姑搬了一个铜锅,一个瓦罐,前者烧水,后者直接放到炭炉上加热。
俞红豆过来看了一眼,就知道中午是吃炸酱面。
他们这次出行主打休闲,不过以防万一也带了些方便的吃食,既然晚上要到城里打尖吃饭,这会儿解决这些倒也正好。
炸酱面用的面不是普通的面,而是油炸过的“方便面”。
这倒不是俞红豆发明的,而是女主,也是她的四婶田满满研究出来的,叫“科举面条”。
本来“科举面条”是有自己配套的调料包的,但俞三郎不爱吃,所以这里钱姑姑又准备了一罐子肉酱。
想到田满满,俞红豆的思绪有些悠远,头两年,田满满忙着拼事业的同时还时不时的去庄子或者去俞旺斋刺探一下。
等俞旺斋新和陈氏香记联合出品了护肤精油和香水,田满满一下子就沉寂下去了。
她开始扩大自己的食肆,吞并购买周围的几家铺子,改造成了一家著名的小吃店。
俞红豆心满意足的跟着吃了一年的大排档小吃,田满满又推出了专为科考学子准备的方便食品,一下子让她的小吃店“满意食足”扬名大江南北。
俞红豆又跟着吃了改良版的方便面、油茶面、肉松、砂锅粥,吃得她一下胖了五斤才打住。
借着田满满这股东风,俞旺斋出了奶片、奶粉和蜂蜜牛奶小面包。
其中蜂蜜牛奶小面包因为保质期问题,只限售一个月,一个月后,京城长公主的陪嫁铺子瑞点斋出了同款之后,俞旺斋便下了架。
而俞红豆则因为蜂蜜牛奶小面包和烤牛奶的方子怒赚纹银一千两。
后来俞四郎升职,调任州县郊区的大营,田满满思虑再三之后,将“满意食足”交给家仆,随着俞四郎到了州县又开了一家更大的“满意酒楼”。
酒楼开张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在去年生了一个小姑娘,取名叫薏米。
因为路途有些遥远,老爷子老太太又上了年纪不便进城,知道这次俞三郎他们陪着俞松一起到州城,便托他们带了一块小孩用的锁片和手脚镯子来。
时隔几年,要再次见到男女主,俞红豆竟然还有点期盼。
<div id="txtright">
第166章 旅途的别样风景
“武安县到州城要走两天一夜,咱们时间来得及,我听说前面有个镜湖,风景很不错,而且镜湖产一种银条鱼,油炸起来特别香。”
俞松一点都不像是要考试的人,一路都在给父母和妹妹介绍路上的风景和美食,意图让家人路上玩得更开心点。
“行了,你还是看会儿书吧,我这心呐都提到脑门了。”俞三郎心累的推了儿子一把。
真是女儿说的皇那啥不急那啥急。
“现上吊现扎耳朵眼也来不及,车上颠来颠去的,对眼睛不好。”俞松摇头,太紧张对考试也没什么好处。
其实他对这次考试没什么把握,但老师说试一试也不会吃亏,就当提前适应流程了。
正好妹妹提议全家借机一起去州城玩,俞松干脆把重点偏移到全家出游上,免得自己胡思乱想再乱了心志。
“行了,孩子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你又不能替他考试,你急什么?”
许氏嗔怪丈夫,儿子前几天熬夜熬的眼圈都黑了,他是一眼没看着。
俞三郎也知道,儿子自来有主意,他就是心焦,被妻子一说,憨笑一声,去看本应该跟自己在一战线的女儿,竟然一声没有。
“红豆,看什么呢?眼神都直了。”俞三郎好笑的看着眼神直勾勾的看着窗外的女儿。
“那个就是镜湖吧?可真好看啊~”俞红豆指着车窗远处是一片银色,满眼的赞叹。
老话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俞红豆以前不是没去旅游过,但每次都是走马观,而且站在景区她非但不会放松,反而会产生一种焦虑。
有时是惶恐休息的时间又少了一点,有时是担忧钱包又瘪下去一层,更多的还是现在的放松回去要用加倍的工作偿还的那种压力。
工作之后的俞红豆逐渐觉得最好的旅行,就是宅在家里睡到自然醒,打开视频看看别人拍的风景,吃顿好的外卖。
可现在她觉得不一样,哪怕是之前从桃源村进武安县的时候,她也没有像现在这种宁静安然且幸福的享受“旅行”。
只看着路上的草,听着家人斗嘴都觉得放松自在。
俞红豆沉浸在这种感觉中不可自拔,不自觉的就走神了。
被爹把魂儿唤回来的俞红豆对着自家爹娘和哥哥露出一个甜甜的豁牙笑。
“噗嗤”父子俩同时被逗笑,一个摸头,一个捏脸,疼爱可怜的掉牙小姑娘。
俞红豆翻了个白眼,抬手抬脚格挡这抽风的父子俩。
她今年十岁了,按现在的算法,应该是个大姑娘了。
之前身子不好,经过这些年的锻炼也强健多了,这几年基本没生几回病,但发育和换牙这种事,还是避免不了的迟了一些。
尤其是牙,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能够损伤牙齿的零食太少,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的俞红豆保住了她的乳牙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今年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才开始逐一的换牙。
现在缺失是她最后两颗乳牙,左侧上尖牙和右侧下尖牙。
这让她不管用哪一边吃饭都会产生一个困扰,不论怎么说话都不免会露出豁牙。每次爹和哥哥看了她的牙必定要笑,时间长了,她都习惯了。
“前面路边能下去,爹娘,不若在此休息一下,正好也吃个午饭。”俞松怕妹妹恼羞成怒,忍住笑声提议在此停歇片刻。
俞三郎看看妻子,点了点头。
一家四口的马车停下,后面的车也跟着停下,钱三妹钱四妹还有钱姑姑,以及俞三郎的手下长山长河,俞松的小厮青竹青叶两个,并两个骑马的家仆,也各自下了车马。
钱姑姑带着人将随行带的铜炉吊子拿出来摆放好,将炭一一放进去,再倒上一点煤油,用火折子一点,一个现成的炭炉就成了。
让炭燃烧期间,钱姑姑搬了一个铜锅,一个瓦罐,前者烧水,后者直接放到炭炉上加热。
俞红豆过来看了一眼,就知道中午是吃炸酱面。
他们这次出行主打休闲,不过以防万一也带了些方便的吃食,既然晚上要到城里打尖吃饭,这会儿解决这些倒也正好。
炸酱面用的面不是普通的面,而是油炸过的“方便面”。
这倒不是俞红豆发明的,而是女主,也是她的四婶田满满研究出来的,叫“科举面条”。
本来“科举面条”是有自己配套的调料包的,但俞三郎不爱吃,所以这里钱姑姑又准备了一罐子肉酱。
想到田满满,俞红豆的思绪有些悠远,头两年,田满满忙着拼事业的同时还时不时的去庄子或者去俞旺斋刺探一下。
等俞旺斋新和陈氏香记联合出品了护肤精油和香水,田满满一下子就沉寂下去了。
她开始扩大自己的食肆,吞并购买周围的几家铺子,改造成了一家著名的小吃店。
俞红豆心满意足的跟着吃了一年的大排档小吃,田满满又推出了专为科考学子准备的方便食品,一下子让她的小吃店“满意食足”扬名大江南北。
俞红豆又跟着吃了改良版的方便面、油茶面、肉松、砂锅粥,吃得她一下胖了五斤才打住。
借着田满满这股东风,俞旺斋出了奶片、奶粉和蜂蜜牛奶小面包。
其中蜂蜜牛奶小面包因为保质期问题,只限售一个月,一个月后,京城长公主的陪嫁铺子瑞点斋出了同款之后,俞旺斋便下了架。
而俞红豆则因为蜂蜜牛奶小面包和烤牛奶的方子怒赚纹银一千两。
后来俞四郎升职,调任州县郊区的大营,田满满思虑再三之后,将“满意食足”交给家仆,随着俞四郎到了州县又开了一家更大的“满意酒楼”。
酒楼开张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在去年生了一个小姑娘,取名叫薏米。
因为路途有些遥远,老爷子老太太又上了年纪不便进城,知道这次俞三郎他们陪着俞松一起到州城,便托他们带了一块小孩用的锁片和手脚镯子来。
时隔几年,要再次见到男女主,俞红豆竟然还有点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