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庆功宴,份额
第127章 庆功宴,份额
杨浪一回来,就给周讯和李晓冉放了个假。
让她们呆在家,好好休息。
与之相比,杨浪就勤劳得多了。
了一晚上调整好时差,第二天一早来到公司处理公务。
昨天杨浪回来的消息,于今早登上各大报纸,‘大明星’回国了。
消息灵通的,昨天就已经给杨浪打过了电话。
晚上,中影搞了个庆功宴,邀请杨浪去参加。
《尖峰时刻》在国内获得了那么高的票房,算是顺利的打开了内地的电影市场,给引进国外大片又开了个好头。
市场一打开,经济一拉起来,电影市场必将迎来蓬勃发展。
……
时间来到傍晚。
杨浪坐上车,来到了京城大酒店。
周讯、李晓冉和徐婧蕾休息了快一天,过来蹭吃蹭喝。
以后少不了出席这种场合,多来几次,学习经验的同时,顺便认识一些人。
杨浪还未带人走进宴会厅,就迎来好多人的热情招呼,攀交情,毛遂自荐。
“杨导,我是……”
“……”
不好意思,真不熟。
走进宴会厅,中影吴孟晨、京影厂韩三坪等人,纷纷投来目光。
吴孟晨第一时间迎了上来,毕竟杨浪是今晚的主角。
“杨导……”
杨浪和他握手,“吴总……”
这一次合作,不仅奠定了吴孟晨的地位,还给他提供了一笔辉煌的政绩。
场间客套了一阵,宴会正式开始。
砸冰开香槟,举杯同庆。
“恭喜《尖峰时刻》全球票房大卖!”
“恭喜杨导在好莱坞名声大振!”
“……”
庆功宴上,来的人很多!
时代浪潮征召导演制作影视剧本的消息,在圈内传得很快。
这群人彩虹屁拍得,换个人都找不着北了。
韩三坪找上了杨浪,“杨导,恭喜……”
客套几句,他问起了电影的事情。
“杨导那部《爱情麻辣烫》的剧本,缺不缺投资啊?”
这话问的,杨浪上百亿的身家,会缺投资?
不缺也得缺,吃独食是不会肥的。
韩三坪值得投资,他可是未来中影的老大哥。
审核都没批下来,你猜他是怎么知道的?
杨浪笑着点点头,“成本还没做好预算,不过可以给韩总留两成的份额。”
韩三坪张开嘴,迟疑了一会,“才两成啊……”
杨浪有点小无语,不愧是座山雕。
“韩总剧本都没看过,我改天找個时间去你那坐一坐吧。”
韩三坪笑道:“也别改天了,杨导明天上午有没有空?”
杨浪想了想,轻轻点头,“也行。”
“好,到时候恭迎杨导大驾。”
“韩总客气了。”
“……”
“杨导好,我是张杨,京影厂的导演……”
杨浪看着眼前谦逊有礼、毛遂自荐的张杨,面无波澜。
能进京影厂,实力肯定是有的,就是缺乏机遇。
张杨1992年分配进去,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执导的机会。
杨浪轻轻点头,“嗯,后天找个时间来我公司聊聊。”
张杨愣了一下,一脸惊喜,“好,多谢杨导……”
“……”
第二天上午,杨浪去了一趟京影厂。“哇,杨浪。”
“真人比电视和报纸上都要帅,他来我们厂干嘛呀?”
“你这话问的,没看见韩厂长秘书在那带路吗?”
“……”
杨浪远远就听见几个小姑娘在那讨论,也不敢上前打招呼。
来到韩三坪办公室,他已经在泡茶了。
“杨导,请坐。”
杨浪眼尖,“哟,大红袍啊。”
韩三坪笑了笑,“杨导要是喜欢,你一会拿点回去,我这也泡不了多少……”
“不用了不用了,我不好这口。”
杨浪摆摆手,把剧本放在茶桌上。
韩三坪的场面话是张口就来,紧接着看起了剧本。
《爱情麻辣烫》这个剧本,是以一对年轻的未婚夫妇的结婚准备为线索,引出了五段不同年龄人的情感小故事。
《声音》、《照片》、《玩具》、《十三香》、《麻将》,这五个故事的线索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丰富多彩的人生。
韩三坪看得很认真,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杨浪拿出的剧本,十分成熟。
韩三坪不用看都想投,看了更别说了。
这要是票房大爆,不说一亿,有个一两千万,对他而言都是政绩。
韩三坪抬眼问道:“成本做好了吗?”
杨浪点头,“嗯,大概是三百万。”
韩三坪想了想,“会不会太少了,要不再加点?”
你可真会钱。
杨浪听了哑然失笑,“不了,下次再说吧。”
韩三坪有些遗憾,不经意说道:“凑个整,京影厂投一百万,怎么样?”
杨浪缓缓摇头,“国内的电影市场风向未定,这类片子能不能成还说不准,韩总还是别冒这个险了。”
“行吧。”
一回生,二回熟,先把交情建立起来再说。
韩三坪继续道:“这部片子的导演?”
“昨晚见到你们厂那个张杨,他的能力怎么样?”
“他啊,没执导过电影,经验方面可能还有点不足,不过能力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他父亲……”
“……”
杨浪也只是知道这个人,对其家庭,是没有太多了解的。
怪不得这部影片,拿下了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和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原来是这样啊。
那没事了。
杨浪对国内的奖项是无所谓的,只要把电影给拍好,有钱赚就行。
把自己的女人捧起来,比什么都强。
人家凭实力拿到的奖项,没什么好说的。
韩三坪算是对杨浪,交心交底。
毕竟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导演,在好莱坞还闯出了名堂。
杨浪赚了钱,还往国内输出。
地已经买下来了,是要在国内扎根的。
家又住在京城,还是京城电影学院的人……
总之,知根知底,根正苗红。
……
从京城电影制片厂出来,回到公司。
杨浪的办公桌上,已经堆了一堆简历。
这年头在国内有电影拍就不错了,有几个导演敢挑剧本?
有能力的不少,能拉到投资拍片子的,很少。
更何况,这是时代浪潮投拍的片子!
若是电影拍出来,票房大卖,到时候名声传出去,就不用愁了。
……
(本章完)
杨浪一回来,就给周讯和李晓冉放了个假。
让她们呆在家,好好休息。
与之相比,杨浪就勤劳得多了。
了一晚上调整好时差,第二天一早来到公司处理公务。
昨天杨浪回来的消息,于今早登上各大报纸,‘大明星’回国了。
消息灵通的,昨天就已经给杨浪打过了电话。
晚上,中影搞了个庆功宴,邀请杨浪去参加。
《尖峰时刻》在国内获得了那么高的票房,算是顺利的打开了内地的电影市场,给引进国外大片又开了个好头。
市场一打开,经济一拉起来,电影市场必将迎来蓬勃发展。
……
时间来到傍晚。
杨浪坐上车,来到了京城大酒店。
周讯、李晓冉和徐婧蕾休息了快一天,过来蹭吃蹭喝。
以后少不了出席这种场合,多来几次,学习经验的同时,顺便认识一些人。
杨浪还未带人走进宴会厅,就迎来好多人的热情招呼,攀交情,毛遂自荐。
“杨导,我是……”
“……”
不好意思,真不熟。
走进宴会厅,中影吴孟晨、京影厂韩三坪等人,纷纷投来目光。
吴孟晨第一时间迎了上来,毕竟杨浪是今晚的主角。
“杨导……”
杨浪和他握手,“吴总……”
这一次合作,不仅奠定了吴孟晨的地位,还给他提供了一笔辉煌的政绩。
场间客套了一阵,宴会正式开始。
砸冰开香槟,举杯同庆。
“恭喜《尖峰时刻》全球票房大卖!”
“恭喜杨导在好莱坞名声大振!”
“……”
庆功宴上,来的人很多!
时代浪潮征召导演制作影视剧本的消息,在圈内传得很快。
这群人彩虹屁拍得,换个人都找不着北了。
韩三坪找上了杨浪,“杨导,恭喜……”
客套几句,他问起了电影的事情。
“杨导那部《爱情麻辣烫》的剧本,缺不缺投资啊?”
这话问的,杨浪上百亿的身家,会缺投资?
不缺也得缺,吃独食是不会肥的。
韩三坪值得投资,他可是未来中影的老大哥。
审核都没批下来,你猜他是怎么知道的?
杨浪笑着点点头,“成本还没做好预算,不过可以给韩总留两成的份额。”
韩三坪张开嘴,迟疑了一会,“才两成啊……”
杨浪有点小无语,不愧是座山雕。
“韩总剧本都没看过,我改天找個时间去你那坐一坐吧。”
韩三坪笑道:“也别改天了,杨导明天上午有没有空?”
杨浪想了想,轻轻点头,“也行。”
“好,到时候恭迎杨导大驾。”
“韩总客气了。”
“……”
“杨导好,我是张杨,京影厂的导演……”
杨浪看着眼前谦逊有礼、毛遂自荐的张杨,面无波澜。
能进京影厂,实力肯定是有的,就是缺乏机遇。
张杨1992年分配进去,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执导的机会。
杨浪轻轻点头,“嗯,后天找个时间来我公司聊聊。”
张杨愣了一下,一脸惊喜,“好,多谢杨导……”
“……”
第二天上午,杨浪去了一趟京影厂。“哇,杨浪。”
“真人比电视和报纸上都要帅,他来我们厂干嘛呀?”
“你这话问的,没看见韩厂长秘书在那带路吗?”
“……”
杨浪远远就听见几个小姑娘在那讨论,也不敢上前打招呼。
来到韩三坪办公室,他已经在泡茶了。
“杨导,请坐。”
杨浪眼尖,“哟,大红袍啊。”
韩三坪笑了笑,“杨导要是喜欢,你一会拿点回去,我这也泡不了多少……”
“不用了不用了,我不好这口。”
杨浪摆摆手,把剧本放在茶桌上。
韩三坪的场面话是张口就来,紧接着看起了剧本。
《爱情麻辣烫》这个剧本,是以一对年轻的未婚夫妇的结婚准备为线索,引出了五段不同年龄人的情感小故事。
《声音》、《照片》、《玩具》、《十三香》、《麻将》,这五个故事的线索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丰富多彩的人生。
韩三坪看得很认真,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杨浪拿出的剧本,十分成熟。
韩三坪不用看都想投,看了更别说了。
这要是票房大爆,不说一亿,有个一两千万,对他而言都是政绩。
韩三坪抬眼问道:“成本做好了吗?”
杨浪点头,“嗯,大概是三百万。”
韩三坪想了想,“会不会太少了,要不再加点?”
你可真会钱。
杨浪听了哑然失笑,“不了,下次再说吧。”
韩三坪有些遗憾,不经意说道:“凑个整,京影厂投一百万,怎么样?”
杨浪缓缓摇头,“国内的电影市场风向未定,这类片子能不能成还说不准,韩总还是别冒这个险了。”
“行吧。”
一回生,二回熟,先把交情建立起来再说。
韩三坪继续道:“这部片子的导演?”
“昨晚见到你们厂那个张杨,他的能力怎么样?”
“他啊,没执导过电影,经验方面可能还有点不足,不过能力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他父亲……”
“……”
杨浪也只是知道这个人,对其家庭,是没有太多了解的。
怪不得这部影片,拿下了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和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原来是这样啊。
那没事了。
杨浪对国内的奖项是无所谓的,只要把电影给拍好,有钱赚就行。
把自己的女人捧起来,比什么都强。
人家凭实力拿到的奖项,没什么好说的。
韩三坪算是对杨浪,交心交底。
毕竟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导演,在好莱坞还闯出了名堂。
杨浪赚了钱,还往国内输出。
地已经买下来了,是要在国内扎根的。
家又住在京城,还是京城电影学院的人……
总之,知根知底,根正苗红。
……
从京城电影制片厂出来,回到公司。
杨浪的办公桌上,已经堆了一堆简历。
这年头在国内有电影拍就不错了,有几个导演敢挑剧本?
有能力的不少,能拉到投资拍片子的,很少。
更何况,这是时代浪潮投拍的片子!
若是电影拍出来,票房大卖,到时候名声传出去,就不用愁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