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536猪肉
    唐植桐起了个大早,今儿不暖和,撩起门帘子,出门一呼气就是一股白雾。
    不少在小说中都写某高手“真力弥满,吐气如虹”,可能是接触面的问题,来这边一年多了,唐植桐没碰到过这种人。
    虽然无法验证“真气”是否存在,但唐植桐确定体香是真的存在的。
    虽然有个成语叫吐气如兰,但每个女孩子的味道都不一样,具体味道嘛,贾宝玉最有发言权。
    “你一个男人家,去买什么肉?”当唐植桐说去买肉的时候,张桂芳不愿意了。
    这年头,但凡是家里顶梁柱的男人,没有一个去副食品店排队,都是家里的妇孺去,如果有小孩子夹杂在队伍中,要么是跟着长辈出来的,要么是替家里长辈排队的。
    “嗐,以前又不是没买过,我又不要什么面子。您在家把面和了吧。”唐植桐表面上满不在乎,实际上是想尽可能的为这个家出份力,让张桂芳少受点风吹。
    “你这孩子。”张桂芳拗不过儿子,只能打开抽屉找肉票。
    “您别数了,都给我得了。”一张肉票一两半,这个月每人两张肉票,唐家满打满算才一斤半的肉。
    “不过日子了?这个月才过了三天。”张桂芳有点不情愿,嘟嘟囔囔道。
    “哎呀,您放心吧,后面我再找机会买点。”莲藕来得突然,唐植桐没机会说“找朋友买肉”,只能先可着家里的肉调馅儿。
    听儿子这么说,张桂芳没再吱声,平时儿子也没少往家拿,也就默认了。
    唐植桐拿着肉票,出了家门去排队。
    本来唐植桐觉得自己来的够早了,没成想还有更早的,前面少说有二三十个人。
    这一冻,就是近两个小时。
    在这条街上,副食品店是仅次于粮店的存在,可不管老百姓几点起来排队,人家说八点半上班就八点半开门,早一分钟宁可在里面倒杯热水喝,也不开门。
    偶尔晚个三五分钟开门倒是很正常。
    也得亏前面的人不全是买肉的,副食品店的门一开,人流纷纷嚷嚷的进去,又开始站在各个柜台面前排小队。
    水果不能挑,肉一样不能挑,买孬买好,全凭卖肉师傅那一刀子。
    要说这卖肉师傅也有一手,碰到相熟的,刀稍微一偏,肥肉就多一点,碰到不顺眼的,就几乎没有肥肉。
    “劳驾,一斤半。”唐植桐准备好票和钱,一块递了过去。
    大点的副食品店会有专门的收银员,小一点的嘛,卖肉师傅身兼数职,割肉、称重、点票、收钱、找零。
    油乎乎的手就直接这么拿票子,放几十年后肯定是不卫生的,不过现在没人在乎。
    甚至在明后年的时候,恨不能把硬币放卖肉师傅手里让他搓搓,然后拿回家放锅里煮煮,好歹能蹭点肉味。
    “哎呦喂,桉子,不过日子了?这一下家里就没肉票了吧?”有相熟的邻居排在后面,看到唐植桐这么豪横,出言道。
    “大冷天的排一次队,回家吃俩窝头都补不回来。一次全买了,回家炒咸一点放起来,顿顿能有点肉味。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唐植桐乐呵呵的回道,这话当然只是说给其他邻居听的,避免他们嚼舌根子罢了。
    “哎~你还别说,你这个办法好!早知道我也把肉票都拿来了。”那邻居一听就有些懊悔,这大冬天的谁又想挨冻呢?
    唐植桐笑笑没再接茬,这个法子是真实存在的,农村用的比较多。
    农村困难,一年到头难得吃到几次肉,除了眼下情况特殊,名义上人人吃食堂以外,其他时候都是各家吃各家的。
    在成立公社之前,农民几乎家家户户养猪,卖猪的钱用以补贴家用,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不少都是卖猪换回来的。
    即便是养猪,猪也不是随便卖的,从54年到眼下先后经历过收购、预购、派养派购,同时有扶持政策,可以贷款买猪,养大后再还贷款。
    为了缓解猪肉的供需矛盾,保障城市居民供应,从57年9月开始,除供销社、食品公司或食品公司委托的企业外,任何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业、商贩、个人都不得收购生猪。
    农民完成交售任务后,经乡人民委员会同意后,方可自宰自食。
    四九城这边由供销社负责生猪的收购、屠宰、肉食供应等工作,在各镇设有收购站。
    收购站会按照猪的重量、大小进行分级,不同的等级价格不同。
    有懂事的农民会在评级的时候偷偷塞给收购员一盒烟,等级就上去了,不仅能多卖钱,还能多回购一部分。
    按照眼下的规定,一头130斤以上的肥猪,养殖人能在屠宰后留下十斤肉,如果想要猪油,最多可以在十斤内抵扣出两斤的猪油,即八斤肉加两斤油。
    十斤肉,在眼下也算是很大的一个数量,再加上目前农民家里没有冷藏、冷冻设备,所以农民带回家以后就得想方设法的加工,以图保存更长时间。
    剔出肥肉炼成荤油,能存一年,瘦肉就只能烟熏或者制成香肠,但这两种都会折分量,所以也会有人炒制后保存。
    热锅放入荤油,烧热后放入葱姜爆香,然后将切成块或者丝的肉放进去,同时倒入大量的盐、酱油,最好是能齁死厨子的那种,炒熟后放个一两个月不成问题。
    唐植桐喜欢这种味道,尤其是里面的姜丝,味道贼拉美味。
    哪天懒了,直接用热馒头夹上这种炒肉,嘎嘎香,这种吃法,唐植桐能一气吃两个馒头。
    炒菜时直接挖上一勺炒肉,什么调料都不用放,出锅后一盘菜都很香。
    卖肉师傅没有给唐植桐特殊照顾,肥瘦都有,中规中矩。
    唐植桐拿着肉回家,其他人已经都吃完了早饭。
    “妈,放着我来,我吃完后剁馅。”唐植桐将肉放在案板上,自己洗了洗手,先怼着窝头吃早饭。
    之所以不想让张桂芳插手,是因为唐植桐想在剁肉的时候再往里面偷偷掺一点。
    莲藕肉的水饺好吃,但前提是肉得够多。
    莲藕肉其实不仅能包水饺吃,包馄饨也不错。
    有家牌子叫上海吉祥馄饨,他家就有莲藕肉的馄饨,唐植桐以前吃过,味道不错,就是不知道这家店是不是沪县土生土长的。????三两口吃完早饭,唐植桐先泡上椒水,一会剁肉的时候掺上,不仅能增香去味,还能让肉不粘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唐植桐试了试菜刀,有点钝了。
    “妈,回头有来磨剪子戗菜刀的,您把刀给戗一下吧。”最近一年,家里的菜刀都是唐植桐在磨刀石上自己磨,时间一长,刀刃上的包钢就有点不够用。
    由于国家缺钢,现在的菜刀都是夹钢的,只有刀刃是钢材质,其他地方都是铁的。
    磨的次数多了,两边会越来越厚,越来越不好磨,这时候就需要戗菜刀了。
    “我想着呢,这阵子一直没磨刀师傅来。应该也快了,这都腊月了。”张桂芳点头记下此事。
    唐植桐笑笑,往年不光隔上一阵子就有人走街串巷吆喝“磨剪子戗菜刀”,白桥集市上也有人摆摊磨。
    今年就少了很多,大概跟去年部分地方把刀炼了钢、公社对人员分工调整有关吧。
    磨刀石在外面,唐植桐嫌拿进屋麻烦,拎着菜刀端着一碗水,蹲外面吭哧吭哧的磨。
    不磨不行,钝刀子切肉忒费劲,用来杀人是酷刑,厨子用来切肉是出力不讨好、事倍功半。
    外面冷,没有人出来,唐植桐趁机给家里的几只母鸡喂了点鱼的内脏,一点一点的给,也不起眼。
    也许是腥味的缘故,贝贝在屋里一边挠门,一边喵喵直叫。
    张桂芳以为贝贝要解手,把门开了一条缝,等贝贝出去后就关上了门。
    贝贝一出来,只冲着鸡圈就去了。
    唐植桐见状,回头看一眼屋里,确认没人在门后偷瞧后,给了贝贝今日份零食,省的它和鸡抢,到时候肯定又是一番鸡飞狗跳。
    磨好刀,唐植桐先把莲藕给切了。
    莲藕作馅好打理,先切成薄片,然后切丝,再两手拿刀,一手握刀把,一手捏刀背,跟坐跷跷板似的,来回拦上几遍,基本就能用了。
    剁肉的时候,唐植桐赶走妹妹,偷偷摸摸往里面掺肉,一点一点的掺,也没敢放太多,也就半斤的样子。
    一把肉剁好,立马铲进馅盆搅拌起来,这样就都看不出来啦!
    调好了馅子,张桂芳就张罗着包饺子:“先包出点来,你给静文妈送点过去。”
    亲家母没得说,平时不光照顾小两口,这回连闺女也跟着沾了光,钢琴可不是有钱就能学的,张桂芳无以为报,只能有啥好吃的送点过去。
    不仅如此,张桂芳都打算以后磨玉米面的时候只送给亲家头道玉米面,那个细,口感更好。
    唐植桐乐呵呵的洗手参与其中,小王同学前天刚过去,他本来打算今天在家好好休息的,没成想碰到了莲藕。
    这就是嫁的近的好处,能时不时回个娘家,也不用担心受欺负,远嫁的可就难喽,一年难得见一回,即便平日里受了委屈,见面哭的稀里哗啦的也不敢说,生怕家人挂心。
    相比较白菜肉而言,莲藕肉的馅格外结实,包在饺子里不带散的。
    全家一起开动,包的很快,出锅也快。
    张桂芳先把饺子放在茶盘里拨开,省的一会黏在一起,水饺破了皮可就没那么好吃了。
    唐植桐等不及,先尝了一个,美得冒鼻涕泡泡,就这个味!
    “你挑着破皮的吃,好的给送过去。”张桂芳又下了一锅,瞥了儿子一眼。
    “嘿嘿,都尝尝。”唐植桐捏起一个递到母亲嘴边,其他人不用让,已经有样学样,其中凤珍最自觉,选的破皮的。
    两锅水饺,张桂芳挑出没煮破的,装了满满三个饭盒,儿子、儿媳的,还有一个凤珍用来带饭的。
    “你们先吃,不用等我。凤芝,给我扒头蒜,吃饺子不吃蒜,味道少一半。”唐植桐又塞了一个煮破的进嘴里,按住妹妹的脑袋,将她目光从饺子上挪开。
    唐植桐这边出发的时候,高大山刚把王敬民从冰眼里拽出来。
    人在水里有浮力不假,但现在是冬天,王敬民的袄裤灌满了水,越往外拖越沉。
    前后也就三五分钟的功夫,王敬民已经冻的哆哆嗦嗦了。
    高大山把王敬民拖上来,也顾不得自己身上也被打湿,先把王敬民推到一边,然后自己爬起来,脱下大衣和袄,在旁边没有水的地方铺开。
    紧接着,高大山把王敬民提溜起来,扒了个精光,放在自己的衣服上裹了起来。
    “你们几个,把石头放在冰眼周围。小心点,别掉进去。那几个,回去把我的桶给带上。剩下几个,拿着敬民的衣服。还有你小子,平时属你跑得快,回去报信。”高大山抱着裹严实的王敬民,一边跛着脚往家赶,一边安排道。
    小孩子皮归皮,但这种时候都很懂事,按照高大山的吩咐各司其职。
    唐植桐骑自行车,速度快,到楼上的时候,王敬民还没回来。
    “妈,我妈包了点水饺,让我送过来给您尝尝。”唐植桐进屋后,从挎包里往外掏饭盒。
    “谢谢亲家母,什么好事都想着我们。冻坏了吧?快坐下歇歇,莹莹,给你姐夫倒杯热水。”叶志娟接过饭盒,饭盒还是热的。
    “敬民去哪了?”唐植桐有些好奇,刚才在院子里没看到那帮孩子。
    “上午的时候拿着鱼竿跑了,可能是钓鱼去了吧。”王静莹将水递给唐植桐说道。
    “嘿,这倒霉孩子,大冬天的钓鱼哪有用鱼竿的?河面全是冰,上午怎么扛过去,一会就得怎么扛回来。”唐植桐乐了,调侃了一句。
    话刚落音,楼道里传来“咚咚咚”跑着上楼的脚步声伴随着“落水了、落水了”的声音。
    老楼不隔音,但也听不到那么清晰,叶志娟虽然没听清谁落水了,但听到“落水”,心里咯噔一下。
    这时,传来了拍门的声音……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工具超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工具超人并收藏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