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456纺车轮
    唐植桐是坚决不承认自己钓鱼上瘾的。
    钓鱼佬瞅见啥像是在甩杆钓鱼,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挖土采个样,愣是被说成甩杆,感情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发现小水坑了,是吧?
    唐植桐自认还没到那程度,甩两杆无非是想放松一下。
    两个人,却只有一根鱼竿,唐植桐没有去买,而是跟传达的高大爷借了一根竹竿。
    无论是店里卖的鱼竿,还是什刹海兜售的鱼竿,都是适用于成人的,对王敬民这样的小朋友来说,使用体验不够友好。
    “今天先凑合凑合,回头我帮你做一根。”唐植桐选了一根小点竹竿,跟小舅子说道。
    “嗯嗯,行。不过,姐夫,你还会做鱼竿?”王敬民当然乐意了,但同样有“一点点”怀疑。
    “怎么了?你姐夫会做鱼竿不好吗?”唐植桐说这话的时候略微有些自得,因为自己真的会。
    “好,好!那我要个趁手的!”王敬民高兴地直拍手。
    “行,坐稳了,咱们去什刹海。”将马扎子挂在车把上,唐植桐迈上自行车,然后让小舅子爬上自行车后座坐好,脚勾上踏板,用力一踩,起步。
    唐植桐说自己会做鱼竿还真不是糊弄孩子,而是真的会做。
    农村出身的孩子,但凡家乡有水、有鱼,大部分都会盘算着去甩两杆,乐趣占一小半,更多的是为了补贴一下家里的饮食,加个肉菜。
    然而那时候家里穷,父母肯定不会给买鱼竿的,要么找根小木棍、竹竿瞎吉尔凑合一下,要么就自己做。
    所谓自己做,也是用竹竿,什么碳纤维就别想了,那玩意是工业化大盛后的产物。
    竹竿有很多种,但小老百姓不怎么挑,只要长短、粗细個人挥舞起来顺手即可。
    鲜竹竿需要自然干燥到七八成的样子才能动刀。
    先是用锉刀、砂纸对竹节一点点的打磨,接下来要校直,弯的地方要放在蜡烛或者煤油灯加热,同样还是得一点点的来,非常考验耐心。
    校直完毕后不能直接使用,还得用绳子拴住两头,竹稍挂在房梁上,竹尾下方挂一重物,以图鱼竿更加笔直、俊俏。
    这样挂上两个来月,就能拿出去显摆了。
    由于小孩子没钱,竹节处会留有校直时灼烧后的黑色印迹,大部分小孩子就那么带着做装饰。
    如果是店家出售的话,会控制火烤的时间和温度,争取不留下痕迹。
    即便留下,也要用砂纸洗洗打磨掉,在悬挂快大成的时候再刷上两遍清漆。
    因为成人身高的缘故,不少人会嫌整根的鱼竿太长,为了适应市场,店家往往会在清漆干透后将鱼竿截成适当的大小,然后用黄铜做个连接套,既解决了长度问题,看上去也美观,更能卖个好价。
    唐植桐买的这根鱼竿就是这样的。
    来到什刹海,唐植桐先领着王敬民去买鱼线、鱼钩、鱼浮。
    这年头,钓鱼佬对装备不怎么讲究,其实是想讲究也讲究不起来,各种复合材料还没有发展起来,只能用现有的凑合一下。
    眼下最低档的鱼线是线或者麻线,稍微高档一点会用补鞋匠用的尼龙线,最高档的是一种传统工艺制成的天蚕渔丝。
    这种鱼线的来源是樟蚕,学名四黑目天蚕蛾,用其丝腺拉制的纤维制成。
    这种蚕是害虫,眼下没有人工养殖一说,全是手工抓。
    逮住樟蚕淹死,浸泡一夜,小心的剪开樟蚕腹部,取出丝腺,然后放进醋里凝结,具体用什么浓度、泡多长时间,都是老艺人的不传之秘。
    待浸泡结束后,再慢慢用手轻柔地摘出丝腺,拉成想要的粗细,在历经风干、水漂、去污、接茬、打磨后,才供作钓鱼之用,过程非常繁琐。
    这种鱼线柔韧不易断,一般可钓十余斤重的鱼,入水之后透明隐蔽,不易纷乱打结,其弹性令鱼饵震颤,接触鱼口不生警惕,材质疏水性佳且容易洗净,在眼下钓鱼佬公认的最佳鱼线。
    但由于价格、产量等原因,这种鱼线会逐渐没落,直至被尼龙线替代,倒是小本子那边挺喜欢这种鱼线,一直有生产。
    即便气温已经下降,什刹海周围钓鱼的人依旧不少,绝大部分都是为活着而努力。
    唐植桐推着自行车,王敬民拿着鱼竿跟在后面,沿着河岸找合适的地方,最终选了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旁边,因为两边空的地方比较大。
    把车停在路边,锁上车,唐植桐领着小舅子拿着马扎,在老头旁边安营扎寨。
    现在的鱼竿跟几十年后不同,绝大部分只是手竿,鱼线是固定长度。
    唐植桐和王敬民两人由于鱼竿、鱼线长度不同,临近着坐倒也互不影响。
    “姐夫,为什么鱼竿的颜色会不一样呢?”王敬民甩出杆后,悄悄问唐植桐。
    “一样啊?不都是竹子的颜色吗?”唐植桐瞅瞅自己手里的这根,又看看王敬民的那根,说道。
    “不是,是旁边那个爷爷的用的那根。”王敬民伸手指指,示意唐植桐转过头看看。
    唐植桐顺着王敬民指的方向,一转头,嚯,好家伙,鱼竿红的耀眼。
    不仅颜色喜人,还带有一圈线罗盘,真特么的讲究啊!
    “材质不一样,人家那个是红木的。不过那样的沉,累手,还是咱这样的好用。”唐植桐看完转过头来,跟王敬民解释道。
    “哦。”王敬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朝那边瞅瞅,颜色真的很讨人喜。
    话虽这么说,但唐植桐同样没忍住,又瞟了两眼,老爷子用的鱼竿很讲究。
    不单是竿身是红木的,竿稍还是牛筋的,穿线环好像还是动物皮干燥收缩固定的,鱼线看上去是蚕丝的,真特么讲究啊!
    这种鱼竿有个好处,只要肯用力,能抛出更长的鱼线,不用在浅滩跟别人抢鱼。
    哥俩坐了一刻钟,鱼浮连动都没动,反观旁边老头,不一会的工夫已经起竿两次了,虽然鱼都不大,但耐不住起的勤啊!
    直到此时,唐植桐才琢磨过来为啥老头两侧有这么长的空地。
    哪个钓鱼佬看着别人上鱼,自己却一无所获而不崩溃?
    不过,老头的装备给唐植桐提了个醒,碳纤维鱼竿搞不出来,是不是可以试着搞搞纺车轮?
    纺车轮是90年代的产物,放眼下妥妥的划时代产品,国内限于经济水平,可能消费者不会很多,但国外的钓鱼佬也不少!
    众所周知,真正的钓鱼佬是非常舍得在装备上钱的。
    唐植桐拆过纺车轮,有信心能画出设计图,就是不知道眼下的工业水平能不能按照图纸车出零件。“姐夫,为啥咱们不上鱼呢?”等了一会,又抛了两次竿,还是没有上鱼,王敬民就有些坐不住了,打断了唐植桐的胡思乱想。
    “可能鱼都回家吃午饭了吧。”唐植桐信口糊弄道,这儿见天有人钓鱼,人都快比鱼多了,钓到鱼的难度自然会增大。
    城内普通百姓能钓鱼的点儿有限,目前可以说只有什刹海、后海、筒子河这三处。
    护城河水不多,再加上生活污水的排放,里面并没有什么鱼。
    北海的水质倒是不错,但那是公园,进去得买票,一般人不舍得。
    再就是海子了,那里也能钓鱼,聂、贺、叶是那边的钓鱼常客,但普通百姓嘛,最终还得来这几个免费的地方。
    “姐夫,要不咱换个地方吧?”又拉了两次竿后,王敬民到底是没沉住气,提议道。
    “其他地方也差不多的样子,多坚持坚持。”唐植桐不认为是位置的原因,也没拿陈老总给王敬民举例子,不合适。
    陈老总也在海子里钓过鱼,钓不上来就经常换地方,一个小时能换四五个位置。
    据其子回忆说老爹的钓鱼技术“实属下乘,主要是没那个耐性。”
    有凤芝的期望在身,唐植桐不想空军回家,于是用作弊器瞅了瞅,周围的鱼确实比之前少。
    没办法,唐植桐只能用作弊器和老头抢鱼。
    这一会的工夫,好几拨人过来跟老头扫听,这鱼卖不卖,老头一概拒绝。
    看用的这鱼竿,也不像是缺钱的,家底丰厚,仗着钓鱼装备犀利,来跟普通钓鱼佬抢食,多少让人有些心里不舒服,唐植桐跟这种人抢鱼没有啥心理负担。
    用作弊器将远处的鱼往自己这边挪挪,唐植桐抓紧甩了一杆,效果立马就出来了,尺寸不大,但好歹有“口”了。
    唐植桐也没漏掉王敬民,同样钓上来一条鱼,把他乐的够呛。
    接下来,两人一条接一条的上,半个小时就钓了十来条。
    “小同志,扫听一下,你们用的什么饵?”老头本来还得意洋洋的,自个的上鱼速度可是独一份,可自从旁边两人坐下一会后,自己就一杆不如一杆,终究还是没沉住气,走过来问道。
    这年头没有打窝一说,河边都是公共区域,只要有空地,坐下开钓即可。
    “棒子面。”唐植桐笑眯眯的将手里的鱼饵亮给老头看。
    “用什么和的?是不是掺东西了?”老头压根不信,用棒子面能上鱼这么快?
    说完,又态度和气的补充道:“小同志,我不白扫听,你说个数,算我买的。”
    我看上去像缺钱的人吗?唐植桐在心里默默吐槽一句,但碍于伸手不打笑脸人,于是掏出华子,散给老头一根,自己点上一根,才开口道:“大爷,我真没掺东西。”
    “好,好,您接着钓,接着钓。”老头是个识货的,看到了华子特有的标志,知道这是被婉拒了,也不敢再打听,拿着烟,陪着笑,打了个招呼,又回去了。
    唐植桐摇摇头,耽误自己钓鱼,说话的功夫,鱼又跑了。
    “姐夫,你占我便宜。”王敬民冷不丁的说道。
    “嗯?我占你啥便宜了?”唐植桐一愣,摸不着头脑。
    “咱刚来的时候,我说那边那个爷爷,你刚才却叫他大爷,合着伱跟我爸爸同辈,变成我长辈了?”王敬民振振有词。
    “你个完犊子的玩意,瞎琢磨什么?有这份心思怎么不用在学习上?也能少挨顿揍。”唐植桐一听,乐了,揉揉王敬民的脑袋,自己真“当”长辈,也得是当小王同学长辈啊,但这事能让小舅子知道吗?
    “嘿嘿。”王敬民也不恼,学习归学习,但在两位姐姐面前疯狂试探底线也不能停,这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在又钓了十多条鱼后,唐植桐才收了竿,打算领着王敬民回去。
    “姐夫,再钓一会吧?”王敬民意犹未尽,这疯狂起竿的感觉忒爽了!
    “一会天都黑了,得回家吃饭,等下次吧。”唐植桐没同意,自己还要回去收拾鱼做饭,半吊厨子能跟少爷一样?
    “行吧,配着鱼,我觉得我今天能吃三个窝窝头!”王敬民指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信心满满的说道。
    “能的你,日子不过了?得按定量吃。”唐植桐收拾好东西,领着小舅子往河岸上走,虽然嘴上说着定量,但心里却在琢磨着再炒点松子,让小王同学送过来。
    略微瘦一点点,给别人看就行,不能饿的太狠。
    两人回到椿树胡同的时候,唐植桐将从高大爷那借的竹竿还回去,捎带着还给了高大爷三条巴掌大的小鱼,好歹是块肉,乐的高大爷直夸唐植桐好孩子。
    唐植桐锁好车的工夫,王敬民已经拎着鱼上楼表功了。
    等唐植桐进了家门,王敬民正在兴致高昂的跟叶志娟讲着今天的钓鱼见闻。
    唐植桐也不打扰,叫了声“妈”,自顾自的把鱼带进厨房收拾起来,这次依旧是两家平分。
    鱼不大,蒸不着,炸又费油,最好的做法是熬鱼汤。
    热锅冷油,稍微一煎,倒上水,撒上半勺盐,再熬一会,就是一锅白汤。
    因为唐植桐提议并参与的缘故,等他从厨房出来,叶志娟跟女婿说了一下赤脚医生手册的推广进展。
    没错,手册的名字改了,回到了历史的轨道上。
    “挺好的,四九城就四九城,负责的范围广了,您还怎么抓外汇?岂不是要去卫生部门?这是领导在照顾您呢。”当听到妇联参与到四九城的推广时,唐植桐第一反应就是好,有个首功就行了,其他的还是交给专业对口的部门推广更恰当。
    “嗯,妇联人手有限,以后还有个监督权,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吧。就是没为你争取到什么。”事情告一段落,叶志娟也是松了口气,这次从卫生口扣了不少好处,证件的事情解决了,就连培训用地、学员培训时的饮食问题也一并由卫生部门解决。
    “嘿嘿,妈,已经很不错了。手册上有我的名字嘛,大大佬又题字了,我可得多买几本珍藏。哦,对了,那个编者名单里,也有您的名字吧?”这是唐植桐离大大佬最近的一次,可不能小看这个题字,再下去几年,谁动自己都得掂量掂量。
    “我占了个虚名。”叶志娟点头承认道。
    “嘿嘿,挺好,挺好。”唐植桐一听,放心下来,自己背靠的大树稳,自己就更稳了。
    “我听李大姐说,还点名表扬我了,早知道李大姐会去,我就托她提一下你了。”叶志娟不无遗憾的说道。
    “哎吆~妈,这可是大好事。我就算了,还年轻,路还长呢。”唐植桐喜出望外,连连摆手,一点都不眼红。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也不是没遗憾,要是能给岳母写个‘叶志娟是个好同志’就更美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工具超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工具超人并收藏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