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
【亲政后的宇文邕第一件事,就是规定六府不必再听命于大冢宰。】
【使大冢宰成为虚职,加强了皇权。】
【而第二件事,就是增加兵源。】
【公元573年,宇文邕下令吸收均田上的汉人农民充当府兵。】
【他将均田制里的田地分为九等,六等以上,也就是获得了最好等级田地的人家,规定家中每有三个男丁,就有一个来当兵。】
【而来当兵的人则授田的同时“不入县籍”】
【当兵者本人可以免除租调和徭役,他的家庭也可以三年内不交纳租调和服徭役。】
【这些新的兵力就送到开府去报道,成了府兵制里招募军队的一部分。】
【只这一条命令,就让北周瞬间多了五万兵力。】
【随后又改军士为侍官,用以改变过去府兵专属于某一军队统帅的传统,使其直接隶属于君主,以加强军队和皇帝的亲近关系。】
……
大秦,
嬴政快速记录着这些政策。
这样的规定十分公平,而且对农耕的干扰、破坏不大。
毕竟已经接受了较好的土地,而且还是家中有三个男丁才需分出一个贡献给朝廷的军队。
当兵的人还授田照给,但一户的所有相关徭役一并免除。
只要家中有人愿意当兵,全家就得了田却不必再负担其他的力役。
多么好的条件!
当然了,
而能有这样的新制度前提当然是均田制可以顺利运作。
荒地必须多,国家才有授田的空间。
至于荒地那里找……
嬴政看着竹简上的内容,心里有个疯狂的想法。
六国去西域封邦建国,建设自己的国家。
而秦人则均田修养生息,随便用这种府兵的方式一边农耕一边积累兵源。
等兵力积蓄差不多后,向西域推进。
再来一次灭“六国”!
这样一来,西方的土地不需要大秦开发就可轻易得到了。
时间可能会长点,不过没关系!
寡人打好底子!
让扶苏的儿子去办这件伟业!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直挺挺的站在地上。
双手叉腰看着天幕。
“终于,终于又看到一个长着脑子的皇帝了!”
见微知著,既然招汉人入府兵是先例。
那就说明最初的府兵制下之将卒皆是胡人。
而他既然能招汉人百姓充之,改其民籍为兵籍,说呢他心中的汉胡分别并不大。
这点很重要。
自胡人入主中原也纷纷扰扰两三百年了吧?
许久下来想把他们赶出中原基本不可能了。
既然赶不出去,那就同化他们!
可惜那个孝文帝死的太早,整个汉化功亏一篑。
分出来的两魏其中一个还是癫狂的胡人作风。
而现在,终于出现一个志在天下的君主了!
吸收汉人当兵不仅扩大了兵源,还能解决汉胡对立的问题。
并且,汉人大量进入他北周的军队,慢慢就会成为北周军队的主体了。
这样一来,北周就不再只是胡人的国家,也是汉人的国家!
“不容易啊,知道朕忍你这南北朝的一堆皇帝忍多久了吗!”
“终于看见天下一统的曙光了!”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上改革的均田制,心中生出一阵感触。
“国家有田可授是多么重要,周以分封拱卫王室,秦以耕田为本吞并六国。”
随即又是一阵疑惑。
像这般借由均田所产生的征调兵只会越来越多。
待军队的规模超过了前线战事之所需又该如何呢?
这些超额的兵源既没有实际打仗,又已经享受朝廷给予的免除租调的好处。
岂不是亏空国政?
……
【同年,宇文邕下令释放在战争中沦为奴隶的百姓,恢复他们的平民身份,让他们授田当兵。】【又规定凡隐五户及十丁以上、隐地三顷以上者为死罪。】
【使原来为地方豪强大族所控制的农民,直接为朝廷所掌握。】
【当军权与百姓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后。】
【宇文邕开始办第三件大事。】
【找钱。】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年轻且神武的皇帝坐在上首。
底下则一位黑衣僧侣正洋洋洒洒的阐明道理。
“尧舜之时虽无佛教,却国家安定。”
“齐、梁修了众多寺庙,妄想借此教化民众,到头来却亡了国。”
“由此可明,百姓不会因修了寺庙就不造反,国家也不会因为信奉佛法就永远安定。”
“佛之本意乃是大慈大悲,使一切有情众生得到安乐,而绝不是要以苦难奴役黎民百姓。”
“而如今之信众为表明虔诚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此分明违反佛之真意,却说是事佛,这岂不是大谬?”
看着眼前这指着和尚骂秃驴的僧人。
宇文邕颇有趣味的询问道:
“那不知依大和尚之见,这佛教该如何自处呢?”
黑衣僧侣双手微微合十,面上尽显慈悲之意,开口道:
“佛心,乃大慈为本。”
“不苦役百姓就是大慈,而兴建佛寺无疑违背佛心。”
“所以国家不应再造那奢华无用的寺庙。”
“若非要建寺,那么还请陛下建造平延大寺。”
宇文邕念叨着:
“平延大寺?何解?”
黑衣僧微垂双目,平静道:
“所谓平延大寺,乃容纳四海百姓,不论道俗。”
“以城作寺塔,以帝作如来。”
“郭邑作僧坊,夫妻为圣众。”
“勤用蚕以充户课,供政课以报国恩。”
“推令德作三纲,遵耆老为上座。”
“选仁智充执事,求勇略作法师。”
“如此,则六合无怨纣之声,八荒有歌周之咏。”
宇文邕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僧人,不由双手合十道:
“以民为子,可谓大慈。”
“四海为家,即同法界。”
“大和尚功德无量。”
……
【宇文邕用来扩充财源的另一项做法就是“废佛”。】
【这个做法在当时叫“废佛”,而不是后来的“灭佛”。】
【因为他针对的不是佛教信仰,而是佛寺。】
【孝文帝的均田制让豪强世家的奴仆大量流失。】
【同时也让想及时止损的世家将土地捐给了寺庙,减少了对朝廷的税赋责任。】
【到了宇文邕时期,北周仅有佛寺就有一万所,僧尼大约百万众。】
【平均一所佛寺就有将近一百名僧侣。】
【而这些佛寺还有自己的土地。】
【有地,有人,还可以不必承担朝廷的税赋。】
【他们唯一没有的,就是军队武力。】
【公元567年,僧人卫元嵩向宇文邕上书,阐明佛教的症结所在。】
【公元574年五月十五日,宇文邕下诏,禁止佛、道两教,经像全部捣毁。】
【废掉佛寺,没收寺产,充当军费,同时,勒令和尚与道士还俗,其中的青壮年一律编入军队。】
【此谓“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北周的经济实力乃至军事实力都因此大为增强。】
……
{周武帝灭佛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几次灭佛相比,特别是与一百三十年前的太武灭佛相比,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只破坏了佛经、佛像,没有毁坏佛寺,更没有像魏太武帝那样大杀僧侣,因此严格而言应叫“禁佛”,而非“灭佛”。}
www ⊙tt kǎn ⊙¢o
{一般僧众还俗,而有学识的高僧则进入信道观工作,手法比较和缓,影响也不那么恶劣。}
{第二,佛、道两教一起禁。}
{第三,禁佛后设立信道观。}
{他没有要从精神上完全摧毁佛教,而是在推崇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会通三教,以达到儒道佛相融合的目的。}
{当时有僧人抗议:“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怖?”}
{帝勃然作色大怒,直视其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
{宗教吗,不合他心就诅咒人下地狱,都一路货色。}
南陈我不打算细写了。
要是再细写一波南陈,得下个月能写到隋朝了。
【使大冢宰成为虚职,加强了皇权。】
【而第二件事,就是增加兵源。】
【公元573年,宇文邕下令吸收均田上的汉人农民充当府兵。】
【他将均田制里的田地分为九等,六等以上,也就是获得了最好等级田地的人家,规定家中每有三个男丁,就有一个来当兵。】
【而来当兵的人则授田的同时“不入县籍”】
【当兵者本人可以免除租调和徭役,他的家庭也可以三年内不交纳租调和服徭役。】
【这些新的兵力就送到开府去报道,成了府兵制里招募军队的一部分。】
【只这一条命令,就让北周瞬间多了五万兵力。】
【随后又改军士为侍官,用以改变过去府兵专属于某一军队统帅的传统,使其直接隶属于君主,以加强军队和皇帝的亲近关系。】
……
大秦,
嬴政快速记录着这些政策。
这样的规定十分公平,而且对农耕的干扰、破坏不大。
毕竟已经接受了较好的土地,而且还是家中有三个男丁才需分出一个贡献给朝廷的军队。
当兵的人还授田照给,但一户的所有相关徭役一并免除。
只要家中有人愿意当兵,全家就得了田却不必再负担其他的力役。
多么好的条件!
当然了,
而能有这样的新制度前提当然是均田制可以顺利运作。
荒地必须多,国家才有授田的空间。
至于荒地那里找……
嬴政看着竹简上的内容,心里有个疯狂的想法。
六国去西域封邦建国,建设自己的国家。
而秦人则均田修养生息,随便用这种府兵的方式一边农耕一边积累兵源。
等兵力积蓄差不多后,向西域推进。
再来一次灭“六国”!
这样一来,西方的土地不需要大秦开发就可轻易得到了。
时间可能会长点,不过没关系!
寡人打好底子!
让扶苏的儿子去办这件伟业!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直挺挺的站在地上。
双手叉腰看着天幕。
“终于,终于又看到一个长着脑子的皇帝了!”
见微知著,既然招汉人入府兵是先例。
那就说明最初的府兵制下之将卒皆是胡人。
而他既然能招汉人百姓充之,改其民籍为兵籍,说呢他心中的汉胡分别并不大。
这点很重要。
自胡人入主中原也纷纷扰扰两三百年了吧?
许久下来想把他们赶出中原基本不可能了。
既然赶不出去,那就同化他们!
可惜那个孝文帝死的太早,整个汉化功亏一篑。
分出来的两魏其中一个还是癫狂的胡人作风。
而现在,终于出现一个志在天下的君主了!
吸收汉人当兵不仅扩大了兵源,还能解决汉胡对立的问题。
并且,汉人大量进入他北周的军队,慢慢就会成为北周军队的主体了。
这样一来,北周就不再只是胡人的国家,也是汉人的国家!
“不容易啊,知道朕忍你这南北朝的一堆皇帝忍多久了吗!”
“终于看见天下一统的曙光了!”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上改革的均田制,心中生出一阵感触。
“国家有田可授是多么重要,周以分封拱卫王室,秦以耕田为本吞并六国。”
随即又是一阵疑惑。
像这般借由均田所产生的征调兵只会越来越多。
待军队的规模超过了前线战事之所需又该如何呢?
这些超额的兵源既没有实际打仗,又已经享受朝廷给予的免除租调的好处。
岂不是亏空国政?
……
【同年,宇文邕下令释放在战争中沦为奴隶的百姓,恢复他们的平民身份,让他们授田当兵。】【又规定凡隐五户及十丁以上、隐地三顷以上者为死罪。】
【使原来为地方豪强大族所控制的农民,直接为朝廷所掌握。】
【当军权与百姓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后。】
【宇文邕开始办第三件大事。】
【找钱。】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年轻且神武的皇帝坐在上首。
底下则一位黑衣僧侣正洋洋洒洒的阐明道理。
“尧舜之时虽无佛教,却国家安定。”
“齐、梁修了众多寺庙,妄想借此教化民众,到头来却亡了国。”
“由此可明,百姓不会因修了寺庙就不造反,国家也不会因为信奉佛法就永远安定。”
“佛之本意乃是大慈大悲,使一切有情众生得到安乐,而绝不是要以苦难奴役黎民百姓。”
“而如今之信众为表明虔诚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此分明违反佛之真意,却说是事佛,这岂不是大谬?”
看着眼前这指着和尚骂秃驴的僧人。
宇文邕颇有趣味的询问道:
“那不知依大和尚之见,这佛教该如何自处呢?”
黑衣僧侣双手微微合十,面上尽显慈悲之意,开口道:
“佛心,乃大慈为本。”
“不苦役百姓就是大慈,而兴建佛寺无疑违背佛心。”
“所以国家不应再造那奢华无用的寺庙。”
“若非要建寺,那么还请陛下建造平延大寺。”
宇文邕念叨着:
“平延大寺?何解?”
黑衣僧微垂双目,平静道:
“所谓平延大寺,乃容纳四海百姓,不论道俗。”
“以城作寺塔,以帝作如来。”
“郭邑作僧坊,夫妻为圣众。”
“勤用蚕以充户课,供政课以报国恩。”
“推令德作三纲,遵耆老为上座。”
“选仁智充执事,求勇略作法师。”
“如此,则六合无怨纣之声,八荒有歌周之咏。”
宇文邕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僧人,不由双手合十道:
“以民为子,可谓大慈。”
“四海为家,即同法界。”
“大和尚功德无量。”
……
【宇文邕用来扩充财源的另一项做法就是“废佛”。】
【这个做法在当时叫“废佛”,而不是后来的“灭佛”。】
【因为他针对的不是佛教信仰,而是佛寺。】
【孝文帝的均田制让豪强世家的奴仆大量流失。】
【同时也让想及时止损的世家将土地捐给了寺庙,减少了对朝廷的税赋责任。】
【到了宇文邕时期,北周仅有佛寺就有一万所,僧尼大约百万众。】
【平均一所佛寺就有将近一百名僧侣。】
【而这些佛寺还有自己的土地。】
【有地,有人,还可以不必承担朝廷的税赋。】
【他们唯一没有的,就是军队武力。】
【公元567年,僧人卫元嵩向宇文邕上书,阐明佛教的症结所在。】
【公元574年五月十五日,宇文邕下诏,禁止佛、道两教,经像全部捣毁。】
【废掉佛寺,没收寺产,充当军费,同时,勒令和尚与道士还俗,其中的青壮年一律编入军队。】
【此谓“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北周的经济实力乃至军事实力都因此大为增强。】
……
{周武帝灭佛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几次灭佛相比,特别是与一百三十年前的太武灭佛相比,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只破坏了佛经、佛像,没有毁坏佛寺,更没有像魏太武帝那样大杀僧侣,因此严格而言应叫“禁佛”,而非“灭佛”。}
www ⊙tt kǎn ⊙¢o
{一般僧众还俗,而有学识的高僧则进入信道观工作,手法比较和缓,影响也不那么恶劣。}
{第二,佛、道两教一起禁。}
{第三,禁佛后设立信道观。}
{他没有要从精神上完全摧毁佛教,而是在推崇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会通三教,以达到儒道佛相融合的目的。}
{当时有僧人抗议:“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怖?”}
{帝勃然作色大怒,直视其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
{宗教吗,不合他心就诅咒人下地狱,都一路货色。}
南陈我不打算细写了。
要是再细写一波南陈,得下个月能写到隋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