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尚仪离开海家的时候,心情十分复杂。
她早就知道金嘉树对海家人十分亲近,不单单是因为与海礁交好,又心慕海棠的关系,他对海西崖和马氏夫妻俩也很敬重。从前她以为是海家人救过他性命,又收留、帮助过他的缘故,如今想来,定是海家人以真心待他,他才会以真心回报他们。
相比之下,许娘娘虽然惦记亲子,却从儿子还在襁褓中开始,便与他分隔两地,再也没有见过面;她这个负责照看金嘉树起居饮食的嬷嬷,心里最看重的还是太后娘娘,其次是周家与麻家的亲眷,再后来是许娘娘,以及旧时在慈宁宫时的故人,金嘉树要排在这之后了。哪怕她自问将金嘉树的生活照料得很好,在他看来,真心也是打了折扣的。他不亲近自己,对生母心存疑虑,更想与海家人在一块儿生活,不是再合情理不过了么?
谁不希望身边的人是真心对自己好呢?
麻尚仪叹了口气,觉得自己还是不要顾虑太多的好。不管她存有什么私心,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赶紧让金嘉树打消对许娘娘的猜忌,也要让许娘娘明白金嘉树的顾虑。
张家是哪个牌面上的人呢?许娘娘岂会为了他们,便与亲生儿子生气?她一心盼着儿子能过得好,若知道他心里不愿意与一个衰败的外戚之家联姻,还能硬逼他娶不想娶的姑娘么?许娘娘是想补偿儿子,为儿子铺就大好前程,怎会明知道金嘉树不情愿,还非要他听从自己的安排?
这对母子就是离得太远,接触得太少了,对彼此的性情喜好不了解,才会生出这种种误会来。既然是误会,说开就好了嘛。
太后娘娘心里也是盼着许娘娘与长子和睦相处的,想必也愿意劝说许娘娘吧?
麻尚仪心里打定了主意,回去便给慈宁宫写信。金嘉树心意已定,还是顺着他些吧。反正将来新君继位,许娘娘便是圣母皇太后了,难道太后和皇帝都没办法保金嘉树一个锦绣前程,非得借张家的力么?张家若有这个本事,何至于被孙家逼得步步败退,连孙家旁支一个庶子,都敢在他家的嫡支子弟面前耀武扬威?!
麻尚仪是怎么写信的,海棠并不知晓。她只知道,次日金嘉树再到家里来时,心情十分不错,显然是事情发展顺利。
他把那本小册子还给了海棠,说自己已经把内容都给背下来了。除此之外,还利用借阅谢文载老师藏书的机会,借口自己是从藏书的杂书里翻到相关内容的,向麻尚仪请教更多解毒、防毒的知识。
麻尚仪本不情愿教他这些东西,但见他请教的问题更偏向解毒,而不是下毒的技巧,想到他只是想要自保,便也心软了,慢慢的就多教了些宫中解毒的知识。不过她终究是近身侍候太后娘娘的女官,不是专门负责医毒护理的专业人士,能掌握的毒理知识有限。除了皇宫秘藏的大内秘药不能向外人透露以外,她已经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基本告诉金嘉树了。
她认为,金嘉树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已足以在京中自保了。世上哪儿有那么多神奇的毒药?大楚的皇室贵人与勋贵权臣更不可能整天拿毒药算计人。金嘉树就算要进宫,待的时间也不可能长的。至于其他时候,还有他们这些宫中的老人在身边保护,谁能对他下毒手?
麻尚仪不想让金嘉树再分心去学这些杂学,让他只需要苦读诗书,闲暇时再随林侍卫好好学习骑射武艺就行了。若他真的受召进京,有禁军侍卫与慈宁宫的人随行保护,谁敢对他不利?!
当然,若是有意害他性命的人是皇帝,那他学得再多也没用。他总归是逃不掉的。
金嘉树听了麻尚仪的话,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似乖巧顺服地回去读书了。然而他心里清楚,如果自己真的受召进京,多半是要急行赶路的。无论那是在什么时候,是大冬天里还是年后开春,麻尚仪一把年纪,都不可能与自己同行。到了京城后,会来到他身边照顾他饮食起居,顺便负责监视他的,又会是谁呢?是否象麻尚仪一般可靠?
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身上,太过愚蠢了。
金嘉树回想起自己当年遇险,遇到海家人才逃出生天的几次经历,深深地觉得,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
金嘉树又开始了勤学文、苦练武的日子。他不再出门访友交际,只是隔上三两天,必然会到海家去坐坐,与海家人说说话,吃个饭,再找机会与海妹妹聊聊天。
他今年冬天来海家的频率远超过往,就连胡氏都察觉到不对劲了。她私下跟儿子嘀咕:“你金家哥哥如今怎的三天两头到家里来?从前你哥哥在家里时,他常来也就罢了,他们俩最是要好不过,天天都要在一处厮混的。可如今你哥哥去了京城,他还经常来,甚至比从前来得更勤,未免也太古怪了些。”
小石头心里其实有数,但嘴上却不会跟母亲说实话:“这有什么稀奇的?金大哥本来就跟咱们家亲近。从前大哥在家时,通常都是大哥去他那儿说话玩耍,娘才会觉得他来家的次数少了。如今大哥不在,没人去找他了,他跟麻嬷嬷和林侍卫都差着年纪,聊天也聊不到一处,整天读书无聊死了。除了来咱们家里消遣一二,他还能上哪儿去?总不能找表叔公和曹爷爷、陆爷爷们玩耍,然后被爷爷们揪着考问吧?!”
胡氏想想也是,便不再多言,只是教训儿子:“你的功课是怎么回事?谢表叔告诉我,你昨儿交上去的文章写得太糟糕了,根本没法看!你这又不是要考科举的八股文章,不过是写写某地的天文地理,分析一下地势,若要扎营布阵,该如何行事罢了。你不是说自己上课学得挺好的么?怎的一写作业便出丑了?!”
小石头有些心虚地转开视线:“我……我这不是没经验么?又比不得大哥天赋卓绝,什么兵法谋略都是一学就会。我还小呢,需得慢慢学才行……”
且不说小石头是如何哄住亲娘,胡氏又是否会抓住儿子的把柄,此时在正院上房里,马氏刚刚收到了一封信,正跟孙女海棠说呢:“今早给顾家老宅递了帖子,顾夫人说,明儿有空,额便带着你二婶和弟弟过去坐坐。你在家看好门户,有事就打发人去衙门找你爷爷,嘱咐厨房把午饭做好。额们预计不会在顾家用午饭的。”
海棠应了,又提醒祖母:“阿奶,顾夫人他们明年开春就要往山海关去了。您记得提醒他们一声,托他们多照看一下老家的族人。这些年,也不知道老家那边发生什么事了,爷爷写信回去,总不见回音,就怕有什么变故。”
马氏点头,撇了撇嘴:“以他们长房的作派,有啥变故都是正常的。世上多的是聪明人,谁跟他们似的,都是傻子不成?!”
她早就知道金嘉树对海家人十分亲近,不单单是因为与海礁交好,又心慕海棠的关系,他对海西崖和马氏夫妻俩也很敬重。从前她以为是海家人救过他性命,又收留、帮助过他的缘故,如今想来,定是海家人以真心待他,他才会以真心回报他们。
相比之下,许娘娘虽然惦记亲子,却从儿子还在襁褓中开始,便与他分隔两地,再也没有见过面;她这个负责照看金嘉树起居饮食的嬷嬷,心里最看重的还是太后娘娘,其次是周家与麻家的亲眷,再后来是许娘娘,以及旧时在慈宁宫时的故人,金嘉树要排在这之后了。哪怕她自问将金嘉树的生活照料得很好,在他看来,真心也是打了折扣的。他不亲近自己,对生母心存疑虑,更想与海家人在一块儿生活,不是再合情理不过了么?
谁不希望身边的人是真心对自己好呢?
麻尚仪叹了口气,觉得自己还是不要顾虑太多的好。不管她存有什么私心,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赶紧让金嘉树打消对许娘娘的猜忌,也要让许娘娘明白金嘉树的顾虑。
张家是哪个牌面上的人呢?许娘娘岂会为了他们,便与亲生儿子生气?她一心盼着儿子能过得好,若知道他心里不愿意与一个衰败的外戚之家联姻,还能硬逼他娶不想娶的姑娘么?许娘娘是想补偿儿子,为儿子铺就大好前程,怎会明知道金嘉树不情愿,还非要他听从自己的安排?
这对母子就是离得太远,接触得太少了,对彼此的性情喜好不了解,才会生出这种种误会来。既然是误会,说开就好了嘛。
太后娘娘心里也是盼着许娘娘与长子和睦相处的,想必也愿意劝说许娘娘吧?
麻尚仪心里打定了主意,回去便给慈宁宫写信。金嘉树心意已定,还是顺着他些吧。反正将来新君继位,许娘娘便是圣母皇太后了,难道太后和皇帝都没办法保金嘉树一个锦绣前程,非得借张家的力么?张家若有这个本事,何至于被孙家逼得步步败退,连孙家旁支一个庶子,都敢在他家的嫡支子弟面前耀武扬威?!
麻尚仪是怎么写信的,海棠并不知晓。她只知道,次日金嘉树再到家里来时,心情十分不错,显然是事情发展顺利。
他把那本小册子还给了海棠,说自己已经把内容都给背下来了。除此之外,还利用借阅谢文载老师藏书的机会,借口自己是从藏书的杂书里翻到相关内容的,向麻尚仪请教更多解毒、防毒的知识。
麻尚仪本不情愿教他这些东西,但见他请教的问题更偏向解毒,而不是下毒的技巧,想到他只是想要自保,便也心软了,慢慢的就多教了些宫中解毒的知识。不过她终究是近身侍候太后娘娘的女官,不是专门负责医毒护理的专业人士,能掌握的毒理知识有限。除了皇宫秘藏的大内秘药不能向外人透露以外,她已经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基本告诉金嘉树了。
她认为,金嘉树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已足以在京中自保了。世上哪儿有那么多神奇的毒药?大楚的皇室贵人与勋贵权臣更不可能整天拿毒药算计人。金嘉树就算要进宫,待的时间也不可能长的。至于其他时候,还有他们这些宫中的老人在身边保护,谁能对他下毒手?
麻尚仪不想让金嘉树再分心去学这些杂学,让他只需要苦读诗书,闲暇时再随林侍卫好好学习骑射武艺就行了。若他真的受召进京,有禁军侍卫与慈宁宫的人随行保护,谁敢对他不利?!
当然,若是有意害他性命的人是皇帝,那他学得再多也没用。他总归是逃不掉的。
金嘉树听了麻尚仪的话,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看似乖巧顺服地回去读书了。然而他心里清楚,如果自己真的受召进京,多半是要急行赶路的。无论那是在什么时候,是大冬天里还是年后开春,麻尚仪一把年纪,都不可能与自己同行。到了京城后,会来到他身边照顾他饮食起居,顺便负责监视他的,又会是谁呢?是否象麻尚仪一般可靠?
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身上,太过愚蠢了。
金嘉树回想起自己当年遇险,遇到海家人才逃出生天的几次经历,深深地觉得,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真正保护好自己。
金嘉树又开始了勤学文、苦练武的日子。他不再出门访友交际,只是隔上三两天,必然会到海家去坐坐,与海家人说说话,吃个饭,再找机会与海妹妹聊聊天。
他今年冬天来海家的频率远超过往,就连胡氏都察觉到不对劲了。她私下跟儿子嘀咕:“你金家哥哥如今怎的三天两头到家里来?从前你哥哥在家里时,他常来也就罢了,他们俩最是要好不过,天天都要在一处厮混的。可如今你哥哥去了京城,他还经常来,甚至比从前来得更勤,未免也太古怪了些。”
小石头心里其实有数,但嘴上却不会跟母亲说实话:“这有什么稀奇的?金大哥本来就跟咱们家亲近。从前大哥在家时,通常都是大哥去他那儿说话玩耍,娘才会觉得他来家的次数少了。如今大哥不在,没人去找他了,他跟麻嬷嬷和林侍卫都差着年纪,聊天也聊不到一处,整天读书无聊死了。除了来咱们家里消遣一二,他还能上哪儿去?总不能找表叔公和曹爷爷、陆爷爷们玩耍,然后被爷爷们揪着考问吧?!”
胡氏想想也是,便不再多言,只是教训儿子:“你的功课是怎么回事?谢表叔告诉我,你昨儿交上去的文章写得太糟糕了,根本没法看!你这又不是要考科举的八股文章,不过是写写某地的天文地理,分析一下地势,若要扎营布阵,该如何行事罢了。你不是说自己上课学得挺好的么?怎的一写作业便出丑了?!”
小石头有些心虚地转开视线:“我……我这不是没经验么?又比不得大哥天赋卓绝,什么兵法谋略都是一学就会。我还小呢,需得慢慢学才行……”
且不说小石头是如何哄住亲娘,胡氏又是否会抓住儿子的把柄,此时在正院上房里,马氏刚刚收到了一封信,正跟孙女海棠说呢:“今早给顾家老宅递了帖子,顾夫人说,明儿有空,额便带着你二婶和弟弟过去坐坐。你在家看好门户,有事就打发人去衙门找你爷爷,嘱咐厨房把午饭做好。额们预计不会在顾家用午饭的。”
海棠应了,又提醒祖母:“阿奶,顾夫人他们明年开春就要往山海关去了。您记得提醒他们一声,托他们多照看一下老家的族人。这些年,也不知道老家那边发生什么事了,爷爷写信回去,总不见回音,就怕有什么变故。”
马氏点头,撇了撇嘴:“以他们长房的作派,有啥变故都是正常的。世上多的是聪明人,谁跟他们似的,都是傻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