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礁坐在西厢书房里,有些坐立不安。
他手里虽然拿着书本,但其实一个字都看不进去,满心里想的都是二叔会跟祖母说些什么?
方才吃过晚饭后不久,二叔海长安便来到正院上房见祖母马氏了。马氏将他兄妹二人连同崔婶一并赶出房门,他再想知道两位长辈的对话,也毫无办法。崔婶不知是不是得了祖母的吩咐,特地一路盯着他进了书房,拿起书本温习,方才离开。他想要重回上房去,就得先过上房门外廊下坐着的崔婶那一关。他又不能隐身,谈何容易?!
就算他想偷偷摸近上房偷听,西厢也没有后窗可供他出逃。而他一旦迈出房门,崔婶就能看见,这叫他如何是好?!
他如今也只能指望小妹了。
小妹当时是回了后院的。后院里眼下也没什么人,后院与正院之间的院墙并不高,小妹平日里也常常翻墙玩耍,她要靠近偷听应该不难吧?她若是得了消息,可别忘了他这个兄长还在心焦地等待着才是!
就在海礁焦虑的时候,书房的门被敲响了。
海礁方才也没听到脚步声靠近,闻声一个激灵:“谁?!”门外传来的回答应令他惊喜:“哥哥,是我,我给你送些点心来,免得你夜里温书时肚子饿。”
海礁连忙起身去开门,将小妹迎了进来。关门前他瞟了上房方向一眼,崔婶还在门前坐着呢,手里拿着针线篮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做什么活计。
明明廊下的灯笼并不是十分明亮,大冬天的夜里风又冷。她老人家何必如此为难自己呢?
海礁一边关门,一边小声抱怨了两句,便赶回到小炕边追问:“如何?小妹可听到什么了?”
海棠含笑看了他一眼,把手里的点心匣子放到他面前。哪怕只是要找个幌子,她也会做足表面功夫的。
她也不卖关子,压低声音道:“我从后墙翻到上房后面墙根下,摸到窗边偷听了一阵子。阿奶跟二叔说话很小心,有些声量大些的对话,我能听见,但要是他们压低声音说什么隐秘事,我就无可奈何了,因此只是断断续续听到些只字片语。”
“这就足够了!”海礁小声说,“二叔到底是怎么跟麻尚仪说的呢?麻尚仪当真答应不会为难他了?”
海棠点点头,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基本就跟二叔跟我们说的差不多。麻尚仪其实早就知道二叔是常家血脉。她回到长安后,见到那些年轻时候的老姐妹们的家人之后,便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她了。其实这些人心里都是有数的,就算曾经有过迁怒,早在二叔生父当年刚来长安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发泄过了。可当他们发现,就算他们为难了二叔的生父,压制着他的前途,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受苦的是二叔的生父常庚星,他根本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只是被家族推出来的牺牲品,而且还是因为本身太过优秀,被认为会抢嫡支子弟风头的那一种。那些苦主打压折磨他,根本对常家嫡支那些有罪的人毫无损害,反而还会让他们更加高兴。”
在那之后,那些苦主就没再继续做这种毫无意义的事了。他们不想助仇人排除异己。只是常庚星已经郁结于心,没多久就病逝了。
他临死前给家族写信,希望能落叶归根,顺道将年纪还小的儿子带回去,好让他能生活在一个更正常更友好的环境中,长大了也能象自家祖祖辈辈的先人一般,走正经科举仕途。当时他上书乞骸骨,无论是西北边军还是长安府,都没人拦他,还因为担心他病重难行,加快了文书传递的速度,好让朝中能尽快通过他的请求。谁知文书到了朝中就被截下了。
常家人当时在京城还有影响力。他们认为常庚星正值壮年,不可能真病得快要死了,便不许他辞官。有他在长安做出气筒,常家其他人在京城就可以安享富贵了。况且当时正值常家家主更替,嫡支嫡长子自认优秀,却连举人功名都没考上,只能靠恩荫入国子监,慢慢熬资历谋官。他认为自己是受到了皇帝打压的关系,可世人都认为他不如常庚星。他怕常庚星回来,是要跟自己抢家主之位的,因此就把对方的上书拦截了下来。
常庚星到死都没等到回家的希望,自此对家族彻底死心,便将独子托付给了友人海西崖,宁可他改名换姓,给别人做儿子,也不愿意他象自己一般,一生都被家族所困,不得自由。 那些曾经打压过他的苦主们兴许也觉得过去有些对他不住,因此对他的安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由常安成为了海长安,跟着海家人一路往边城去。至于海长安回到长安后找不到差事的问题,倒不是他们在背后搞鬼。只是常家昔日得罪过的人太多了,就算周太后陪嫁侍女的亲人不出手,也会有人看常家后人不顺眼的。
不过,镇国公发了话,让海长安去了长安后卫卫学做射科教习,其实就是一种表态了。虽说如今海长安在卫学的上升空间不大,但基本已经不会有人故意为难他。他在卫学遇到一些学生,是出自与常家有仇的家族,也不曾对他另眼相看。那些陪嫁侍女的家人在把消息告诉麻尚仪的时候,其实已经表明过,不打算为难他了。
麻尚仪在马氏面前说的那些话,是真心在仇恨常家,但并不是遇上个姓常的就要针对报复的意思。
这回真的是马氏想多了。
海礁听到这里,松一口气之余,也有些哭笑不得:“所以这回就是阿奶自找烦恼了?还好二叔果断,亲自去找麻尚仪把话说开,不然他要是真的听了阿奶的话,大冬天赶路回直隶老家,岂不是丢了好好的差事,得罪了镇国公府,又自讨了苦吃?”
海棠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倒也不全是坏事。二叔原本总是躲着人,除了去卫学教课,偶尔陪二婶去探望她娘家亲友,就几乎不出门了,没有社交,也没有消遣娱乐,日子过得太压抑了。如今他跟麻尚仪把话说开,也算是了结了他与长安城里跟常家敌对人家的恩怨,以后应该能更轻松地过日子吧?”
她凑近了海礁,压低声音道:“二叔跟阿奶还说了几句话,我没听清楚,估摸着是指,麻尚仪会替他安排将来的前程,他在卫学里估计待不了几年了,很可能要正式成为军户。”
海礁吃了一惊:“这是怎么说的?!”海长安是正经官宦子弟,父祖都是走科举仕途的,若是成为军户,将来子子孙孙都会受到影响。这可不是能轻易决定的事!
海棠摇了摇头,她当时听不清,也猜不到麻尚仪为什么会这样做。但从马氏的反应来看,她疑心麻尚仪很可能是想报复常家,要拿海长安来做个棋子。
而海长安也答应了。
海礁忍不住“啧”了一声,烦恼地挠了挠头发。
然而,这是海长安自己做的决定,他又能说什么呢?
他手里虽然拿着书本,但其实一个字都看不进去,满心里想的都是二叔会跟祖母说些什么?
方才吃过晚饭后不久,二叔海长安便来到正院上房见祖母马氏了。马氏将他兄妹二人连同崔婶一并赶出房门,他再想知道两位长辈的对话,也毫无办法。崔婶不知是不是得了祖母的吩咐,特地一路盯着他进了书房,拿起书本温习,方才离开。他想要重回上房去,就得先过上房门外廊下坐着的崔婶那一关。他又不能隐身,谈何容易?!
就算他想偷偷摸近上房偷听,西厢也没有后窗可供他出逃。而他一旦迈出房门,崔婶就能看见,这叫他如何是好?!
他如今也只能指望小妹了。
小妹当时是回了后院的。后院里眼下也没什么人,后院与正院之间的院墙并不高,小妹平日里也常常翻墙玩耍,她要靠近偷听应该不难吧?她若是得了消息,可别忘了他这个兄长还在心焦地等待着才是!
就在海礁焦虑的时候,书房的门被敲响了。
海礁方才也没听到脚步声靠近,闻声一个激灵:“谁?!”门外传来的回答应令他惊喜:“哥哥,是我,我给你送些点心来,免得你夜里温书时肚子饿。”
海礁连忙起身去开门,将小妹迎了进来。关门前他瞟了上房方向一眼,崔婶还在门前坐着呢,手里拿着针线篮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做什么活计。
明明廊下的灯笼并不是十分明亮,大冬天的夜里风又冷。她老人家何必如此为难自己呢?
海礁一边关门,一边小声抱怨了两句,便赶回到小炕边追问:“如何?小妹可听到什么了?”
海棠含笑看了他一眼,把手里的点心匣子放到他面前。哪怕只是要找个幌子,她也会做足表面功夫的。
她也不卖关子,压低声音道:“我从后墙翻到上房后面墙根下,摸到窗边偷听了一阵子。阿奶跟二叔说话很小心,有些声量大些的对话,我能听见,但要是他们压低声音说什么隐秘事,我就无可奈何了,因此只是断断续续听到些只字片语。”
“这就足够了!”海礁小声说,“二叔到底是怎么跟麻尚仪说的呢?麻尚仪当真答应不会为难他了?”
海棠点点头,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基本就跟二叔跟我们说的差不多。麻尚仪其实早就知道二叔是常家血脉。她回到长安后,见到那些年轻时候的老姐妹们的家人之后,便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她了。其实这些人心里都是有数的,就算曾经有过迁怒,早在二叔生父当年刚来长安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发泄过了。可当他们发现,就算他们为难了二叔的生父,压制着他的前途,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受苦的是二叔的生父常庚星,他根本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只是被家族推出来的牺牲品,而且还是因为本身太过优秀,被认为会抢嫡支子弟风头的那一种。那些苦主打压折磨他,根本对常家嫡支那些有罪的人毫无损害,反而还会让他们更加高兴。”
在那之后,那些苦主就没再继续做这种毫无意义的事了。他们不想助仇人排除异己。只是常庚星已经郁结于心,没多久就病逝了。
他临死前给家族写信,希望能落叶归根,顺道将年纪还小的儿子带回去,好让他能生活在一个更正常更友好的环境中,长大了也能象自家祖祖辈辈的先人一般,走正经科举仕途。当时他上书乞骸骨,无论是西北边军还是长安府,都没人拦他,还因为担心他病重难行,加快了文书传递的速度,好让朝中能尽快通过他的请求。谁知文书到了朝中就被截下了。
常家人当时在京城还有影响力。他们认为常庚星正值壮年,不可能真病得快要死了,便不许他辞官。有他在长安做出气筒,常家其他人在京城就可以安享富贵了。况且当时正值常家家主更替,嫡支嫡长子自认优秀,却连举人功名都没考上,只能靠恩荫入国子监,慢慢熬资历谋官。他认为自己是受到了皇帝打压的关系,可世人都认为他不如常庚星。他怕常庚星回来,是要跟自己抢家主之位的,因此就把对方的上书拦截了下来。
常庚星到死都没等到回家的希望,自此对家族彻底死心,便将独子托付给了友人海西崖,宁可他改名换姓,给别人做儿子,也不愿意他象自己一般,一生都被家族所困,不得自由。 那些曾经打压过他的苦主们兴许也觉得过去有些对他不住,因此对他的安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由常安成为了海长安,跟着海家人一路往边城去。至于海长安回到长安后找不到差事的问题,倒不是他们在背后搞鬼。只是常家昔日得罪过的人太多了,就算周太后陪嫁侍女的亲人不出手,也会有人看常家后人不顺眼的。
不过,镇国公发了话,让海长安去了长安后卫卫学做射科教习,其实就是一种表态了。虽说如今海长安在卫学的上升空间不大,但基本已经不会有人故意为难他。他在卫学遇到一些学生,是出自与常家有仇的家族,也不曾对他另眼相看。那些陪嫁侍女的家人在把消息告诉麻尚仪的时候,其实已经表明过,不打算为难他了。
麻尚仪在马氏面前说的那些话,是真心在仇恨常家,但并不是遇上个姓常的就要针对报复的意思。
这回真的是马氏想多了。
海礁听到这里,松一口气之余,也有些哭笑不得:“所以这回就是阿奶自找烦恼了?还好二叔果断,亲自去找麻尚仪把话说开,不然他要是真的听了阿奶的话,大冬天赶路回直隶老家,岂不是丢了好好的差事,得罪了镇国公府,又自讨了苦吃?”
海棠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倒也不全是坏事。二叔原本总是躲着人,除了去卫学教课,偶尔陪二婶去探望她娘家亲友,就几乎不出门了,没有社交,也没有消遣娱乐,日子过得太压抑了。如今他跟麻尚仪把话说开,也算是了结了他与长安城里跟常家敌对人家的恩怨,以后应该能更轻松地过日子吧?”
她凑近了海礁,压低声音道:“二叔跟阿奶还说了几句话,我没听清楚,估摸着是指,麻尚仪会替他安排将来的前程,他在卫学里估计待不了几年了,很可能要正式成为军户。”
海礁吃了一惊:“这是怎么说的?!”海长安是正经官宦子弟,父祖都是走科举仕途的,若是成为军户,将来子子孙孙都会受到影响。这可不是能轻易决定的事!
海棠摇了摇头,她当时听不清,也猜不到麻尚仪为什么会这样做。但从马氏的反应来看,她疑心麻尚仪很可能是想报复常家,要拿海长安来做个棋子。
而海长安也答应了。
海礁忍不住“啧”了一声,烦恼地挠了挠头发。
然而,这是海长安自己做的决定,他又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