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七皇子
海棠把吴琼信里透露的事告诉了兄长海礁。
海礁已经接受了“德光皇帝还有一位嫡皇子存活”这个猜想,如今听说归夫人的言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心情还挺平静的。
他跟小妹海棠说:“不管慈宁宫里是不是真的藏着这么一位皇子,德光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只会支持八皇子立储,情愿当那个嫡子不存在。那只要外人一直不知道这件事,朝中局势就不会有什么大变化。周太后对此应该是心里有数的。她要是认为周家人有必要知道,不必我们多嘴,她也会告诉镇国公。她老人家既然不提,那就当作没这回事好了。我们也不必再继续追查什么,以免引起旁人的注意。”
海棠想想也是,便点头道:“其实现在真的不太需要这位嫡皇子出现……纪王世子一日不能还宗,就一日不可能被册立为储君。明面上皇室中唯一拥有继位资格的,就只有八皇子。若是眼下多一位吴皇后所出的嫡皇子,反倒会让原本支持八皇子的人内部分裂,对皇位平稳更迭毫无好处,到头来渔翁得利的只有孙家人。”
“上辈子皇帝始终向天下人隐瞒了这个嫡皇子的消息,想必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吧?”海礁叹了口气,“真没想到,德光皇帝有过八个儿子,可除了孙贵妃所出的六皇子以外,就只有许贤妃所生的八皇子,能让他这般处处考虑周全,甚至不惜牺牲其他皇子的利益。从前表叔公他们说起德光皇帝对三皇子与五皇子的无情,总是痛心疾首,怨他不该太过偏爱孙贵妃之子;可如今,我们倒要庆幸他是个偏心的人,对于不偏爱的儿子,能足够狠心。”
如果德光皇帝对其他儿子也同样疼爱,如今八皇子就得面临出继了的纪王世子以及隐藏多年的嫡皇子两人的竞争了。这两人一个有宠妃权臣的支持,一个有中宫嫡出的名分,对上他们,八皇子还真没有多少胜算。
一旦皇室出现三子争位的乱子,天知道会导致什么糟糕的后果?胡人的内乱就是最好的例子。
说到这里,海棠有一件事颇为疑惑:“哥哥刚刚说德光皇帝有八个儿子……真的只有八个吗?这吴皇后所出的小皇子,难道已经被算进去了?”
海礁怔了怔,回想德光皇帝膝下诸皇子的情况:大皇子、二皇子早夭;三皇子便是吴皇后所出的长子,与吴皇后一同死在了坤宁宫大火中;四皇子是卢昭容所出,几年前出继为纪王世子,眼下正寻求归宗;五皇子是刘淑妃所生,死得不明不白,疑是孙贵妃所害,刘淑妃想伸冤却被打入冷宫,连娘家都受了牵连;六皇子便是孙贵妃之子,差一点就被册立为储君了,却莫名死在吴皇后的旧侍榴手中。
许贤妃生的是八皇子。在他之前,还有一位名声不显的七皇子。外界没有太多关于七皇子的消息。海礁猜测他兴许是宫人所出,死得比六皇子还早,因此六皇子死后,朝臣们才会为皇帝无嗣可继承大位而烦恼,考虑要让纪王世子还宗,直到皇帝新纳许贤妃,生下八皇子为止。
但一位真正的皇子,哪怕生母身份低微,本人又早早夭折,也不该无人知晓。若不是许贤妃生的皇子被称为八皇子,只怕世人还不知道宫中有七皇子存在呢!
如果说七皇子就是吴皇后的小儿子,一切就说得通了。他年纪比六皇子小,比八皇子大,排行本就是第七。他的存在不为世人所知,可皇帝却是知情的,因此才会说幼子排行第八。
海礁有些迟疑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下定论:“既然年纪和排行都对得上,他应该就是那位嫡皇子了。皇帝虽不肯公布他的消息,却将他纳入了皇子序齿,又纳他近侍为妃,显然是考虑到了他以后的生活,倒也不算完全无情吧……”
这两天他竭力回忆上辈子听说过的小道消息,始终想不起关于嫡皇子的传闻,但记起了另一件事:他曾经奉命去监视一名工部的官员,偷听得对方私下跟妻子说,周太后预备在皇陵下葬的时候,皇帝曾下旨命他们临时在主墓室旁加挖一个小墓室,好安排一具棺椁随葬。当时他们为了赶工,偷懒没有另挖墓室,只是将这具棺椁随便塞进主墓室里去了。
由于皇帝身体不好,不曾亲自前去视察陵墓,所以无人知道他们做的小动作。没想到当时逃过了一劫,等新君登基了,反倒有新晋的阁老追究起这件事来。这名工部的官员打算把当年留下的证据全都毁掉,再封住所有知情人的嘴,绝不能让内阁知道自己犯下的事。
锦衣卫既然知道了这官员的秘密,他自然不会有好下场,但已下了墓门石的太后陵墓也不可能重新打开,所以随葬的那具棺椁并未被移走,仍旧在墓中与太后相伴。
案子公开后,有小道消息说那具棺木中葬的是一位皇子,服制、陪葬品和棺椁都是比照着皇子的规格安排的。有人说那是周太后早年丧命的儿子,但那位先帝朝的太子爷四十多年前就葬入先帝陵园了。又有人说,那其实是七皇子,从小由太后抚养长大,因此才会附葬在太后身边。
这个说法刚出来不久,朝中就发生了别的大事,从此再无人关注太后陵墓的消息了,海礁也始终不知道那具棺椁中躺的是谁。
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一切都是对景的:“附葬太后陵墓的,应该就是这位嫡皇子吧?他正好行七,未封王而早夭,不为世人所知,所以只能这么悄悄下葬,但皇子该有的体面都有。皇帝对他倒也不算刻薄。”
海棠皱了皱眉头:“如此说来,他顶多只活到太后去世、葬入陵园为止了?那岂不是没两年了?他是怎么死的?病死的?还是被孙家人所害?”
“这可我就不知道了。”海礁摊开双手,“反正,关于太后的死因,也有很多小道消息。当时她虽然病重,但还没到弥留的地步,因此皇帝才会放心出巡。没想到圣驾离京才几天,宫中便传出了太后驾崩的消息,圣驾只好匆匆回返。
“朝廷的说法是,太后是气候不佳引发旧疾,病情忽然加重,药石罔效。也有小道消息说她是被孙贵妃气死的。后来孙家倒台,许太后也曾指责孙贵妃害死了太后。只是无凭无据的,又过去了好几年,连内阁都没当一回事,只当许太后是要落井下石,往孙贵妃身上栽更多的罪名呢。”
海礁本来也不信太后的死因有问题,因为当时孙贵妃完全没必要对太后下毒手。但现在知道了嫡皇子的存在后,他就没那么笃定了。
倘若孙贵妃知道了那位嫡皇子的存在,知道榴为什么要对六皇子下毒手,为了报仇,她杀害嫡皇子的同时,顺道将太后也给解决了,都是有可能的。只是这种事,在他重生之后,就再也没法找到答案了。
除非这辈子,孙贵妃又发现了慈宁宫的秘密,又一次起了杀心。
(本章完)
海棠把吴琼信里透露的事告诉了兄长海礁。
海礁已经接受了“德光皇帝还有一位嫡皇子存活”这个猜想,如今听说归夫人的言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心情还挺平静的。
他跟小妹海棠说:“不管慈宁宫里是不是真的藏着这么一位皇子,德光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只会支持八皇子立储,情愿当那个嫡子不存在。那只要外人一直不知道这件事,朝中局势就不会有什么大变化。周太后对此应该是心里有数的。她要是认为周家人有必要知道,不必我们多嘴,她也会告诉镇国公。她老人家既然不提,那就当作没这回事好了。我们也不必再继续追查什么,以免引起旁人的注意。”
海棠想想也是,便点头道:“其实现在真的不太需要这位嫡皇子出现……纪王世子一日不能还宗,就一日不可能被册立为储君。明面上皇室中唯一拥有继位资格的,就只有八皇子。若是眼下多一位吴皇后所出的嫡皇子,反倒会让原本支持八皇子的人内部分裂,对皇位平稳更迭毫无好处,到头来渔翁得利的只有孙家人。”
“上辈子皇帝始终向天下人隐瞒了这个嫡皇子的消息,想必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吧?”海礁叹了口气,“真没想到,德光皇帝有过八个儿子,可除了孙贵妃所出的六皇子以外,就只有许贤妃所生的八皇子,能让他这般处处考虑周全,甚至不惜牺牲其他皇子的利益。从前表叔公他们说起德光皇帝对三皇子与五皇子的无情,总是痛心疾首,怨他不该太过偏爱孙贵妃之子;可如今,我们倒要庆幸他是个偏心的人,对于不偏爱的儿子,能足够狠心。”
如果德光皇帝对其他儿子也同样疼爱,如今八皇子就得面临出继了的纪王世子以及隐藏多年的嫡皇子两人的竞争了。这两人一个有宠妃权臣的支持,一个有中宫嫡出的名分,对上他们,八皇子还真没有多少胜算。
一旦皇室出现三子争位的乱子,天知道会导致什么糟糕的后果?胡人的内乱就是最好的例子。
说到这里,海棠有一件事颇为疑惑:“哥哥刚刚说德光皇帝有八个儿子……真的只有八个吗?这吴皇后所出的小皇子,难道已经被算进去了?”
海礁怔了怔,回想德光皇帝膝下诸皇子的情况:大皇子、二皇子早夭;三皇子便是吴皇后所出的长子,与吴皇后一同死在了坤宁宫大火中;四皇子是卢昭容所出,几年前出继为纪王世子,眼下正寻求归宗;五皇子是刘淑妃所生,死得不明不白,疑是孙贵妃所害,刘淑妃想伸冤却被打入冷宫,连娘家都受了牵连;六皇子便是孙贵妃之子,差一点就被册立为储君了,却莫名死在吴皇后的旧侍榴手中。
许贤妃生的是八皇子。在他之前,还有一位名声不显的七皇子。外界没有太多关于七皇子的消息。海礁猜测他兴许是宫人所出,死得比六皇子还早,因此六皇子死后,朝臣们才会为皇帝无嗣可继承大位而烦恼,考虑要让纪王世子还宗,直到皇帝新纳许贤妃,生下八皇子为止。
但一位真正的皇子,哪怕生母身份低微,本人又早早夭折,也不该无人知晓。若不是许贤妃生的皇子被称为八皇子,只怕世人还不知道宫中有七皇子存在呢!
如果说七皇子就是吴皇后的小儿子,一切就说得通了。他年纪比六皇子小,比八皇子大,排行本就是第七。他的存在不为世人所知,可皇帝却是知情的,因此才会说幼子排行第八。
海礁有些迟疑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下定论:“既然年纪和排行都对得上,他应该就是那位嫡皇子了。皇帝虽不肯公布他的消息,却将他纳入了皇子序齿,又纳他近侍为妃,显然是考虑到了他以后的生活,倒也不算完全无情吧……”
这两天他竭力回忆上辈子听说过的小道消息,始终想不起关于嫡皇子的传闻,但记起了另一件事:他曾经奉命去监视一名工部的官员,偷听得对方私下跟妻子说,周太后预备在皇陵下葬的时候,皇帝曾下旨命他们临时在主墓室旁加挖一个小墓室,好安排一具棺椁随葬。当时他们为了赶工,偷懒没有另挖墓室,只是将这具棺椁随便塞进主墓室里去了。
由于皇帝身体不好,不曾亲自前去视察陵墓,所以无人知道他们做的小动作。没想到当时逃过了一劫,等新君登基了,反倒有新晋的阁老追究起这件事来。这名工部的官员打算把当年留下的证据全都毁掉,再封住所有知情人的嘴,绝不能让内阁知道自己犯下的事。
锦衣卫既然知道了这官员的秘密,他自然不会有好下场,但已下了墓门石的太后陵墓也不可能重新打开,所以随葬的那具棺椁并未被移走,仍旧在墓中与太后相伴。
案子公开后,有小道消息说那具棺木中葬的是一位皇子,服制、陪葬品和棺椁都是比照着皇子的规格安排的。有人说那是周太后早年丧命的儿子,但那位先帝朝的太子爷四十多年前就葬入先帝陵园了。又有人说,那其实是七皇子,从小由太后抚养长大,因此才会附葬在太后身边。
这个说法刚出来不久,朝中就发生了别的大事,从此再无人关注太后陵墓的消息了,海礁也始终不知道那具棺椁中躺的是谁。
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一切都是对景的:“附葬太后陵墓的,应该就是这位嫡皇子吧?他正好行七,未封王而早夭,不为世人所知,所以只能这么悄悄下葬,但皇子该有的体面都有。皇帝对他倒也不算刻薄。”
海棠皱了皱眉头:“如此说来,他顶多只活到太后去世、葬入陵园为止了?那岂不是没两年了?他是怎么死的?病死的?还是被孙家人所害?”
“这可我就不知道了。”海礁摊开双手,“反正,关于太后的死因,也有很多小道消息。当时她虽然病重,但还没到弥留的地步,因此皇帝才会放心出巡。没想到圣驾离京才几天,宫中便传出了太后驾崩的消息,圣驾只好匆匆回返。
“朝廷的说法是,太后是气候不佳引发旧疾,病情忽然加重,药石罔效。也有小道消息说她是被孙贵妃气死的。后来孙家倒台,许太后也曾指责孙贵妃害死了太后。只是无凭无据的,又过去了好几年,连内阁都没当一回事,只当许太后是要落井下石,往孙贵妃身上栽更多的罪名呢。”
海礁本来也不信太后的死因有问题,因为当时孙贵妃完全没必要对太后下毒手。但现在知道了嫡皇子的存在后,他就没那么笃定了。
倘若孙贵妃知道了那位嫡皇子的存在,知道榴为什么要对六皇子下毒手,为了报仇,她杀害嫡皇子的同时,顺道将太后也给解决了,都是有可能的。只是这种事,在他重生之后,就再也没法找到答案了。
除非这辈子,孙贵妃又发现了慈宁宫的秘密,又一次起了杀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