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70 俩老头
第70章 70. 俩老头
干育苗的都得弄大棚,为的是一年四季出货。
因为现在不光是大农场,就连城市边上的普通农户也都种大棚菜了,一年四季都要苗子。
刘老爷子家的大棚堪称博物馆。
竹片片骨架的也用着,钢铁立柱加竹竿顶棚结构的也用着,全钢骨架的也有。还有一个挑高十二米的全玻璃连栋,那里面种的是花。
一看就是慢慢攒起来的家当。
做的东西也杂,菜苗花苗,成品的花卉,景观树多肉啥都弄。
正好骆一航的新菜地也没打算搞统一种植,要的就是品种多,本钱不够,市场渠道不完善,搞不定大批量单品出货,就得种类多些搭配着来。
再加上二十年的声誉保证,品质那肯定是没得说,刘老汉生意做的也大气,他只做熟人生意,报的全是实在价。
可谓一拍即合。
骆一航跟强娃两个人自然一点没客气,跟土匪过境似的一通扫荡。
有句话说的对,签了合同的,人家卖多少钱是人家的本事,不眼红,一点不眼红。
忙晕头了,竟然把药材给忘了。肯定是这些天全是菜菜菜的,把它给忽略了。
“骆小哥碍…咋?”严老爷子接到电话还挺高兴,但是听见骆一航的客套,马上变了语气,变成敦敦善诱那种,“老弟啊,咱们签了合同的,再说我给的价可不低,咱们市场交易。你是不是听见什么谣言了,这年头谣传可不能信,传的都没边了。”
老弟都叫上了,这辈分不对埃
“喂,严老爷子,最近好啊,那些猪苓咋样?好卖吧。我想跟您打听点事儿。”骆一航先客气客气套套近乎。
骆一航眼珠一转,心里头冒出……
刘老爷子一直陪着,一路介绍,脸上都乐开花咯。
貌似,打听到了些了不得的东西。
赶紧说正事。
骆一航:“……”
连人家半亩韭菜根都挖走了。
骆一航一行人前往后扫过去,看上什么拿什么,一直到到最后几个棚,突然发现些奇怪的东西。
他手里最大的一笔就是卖药材赚的。
“严大爷,我在苗圃看药材苗呢,就是想问问您,我种猪苓那边还能套种点啥,我下面还有片银杏林子,也要问问有什么可套种啥?”骆一航担心严老爷子多想,啥谣传的直接略过,加快语速就只说正题。
那么,要不要种呢?要怎么种呢?要种什么品种呢?
那可不,药材可来钱嘞,骆一航深有体会埃
“这啊,药材。这些树苗苗是杜仲,这是景天,这是黄芪,还有白术,白芷……”刘老爷子挨个介绍过去,最后往外面一指,“后面几个棚里还有别的,要么?现在药材可来钱嘞。”
他就喜欢“土匪”。
“老爷子,这啥?”
这得问问专业的。
打住,打住,不能冒出来。
老爷子那边明显松了口气,变得非常热情,“你猪苓那片地方种三七啊,环境刚刚好。”
“三七?”听到这个名字骆一航疑惑了,“三七不是云省的么,咱这儿能种?种了也不算道地药材吧。”
为了卖药材,骆一航之前也是做过功课的,药材讲究的是道地药材,就是原产地的最好。
比如宁夏的枸杞,川西的贝母,两广的樟脑,还有本地的汉八味。
同一种药材离了产地,就不算道地药材,品质就是差一些。
而三七,在云省才是道地药材。
骆一航这疑惑一说出口。
严老爷子马上就解释了,半点好为人师,墩墩教导,诲人不倦的意思都没有。
生怕来个反问,搞个诱导,再转到谣言那事。 “我说的是羽叶三七,也叫秦岭三七,跟云省那边的不一样。羽叶三七是几十年前才在秦岭里发现的,生的高,生长范围在海拔 1000米到 2700米之间,你那 1200米,正合适。”
明白了,还是功课做的不够多,细节道道不了解。
“银杏林子套种的就多了,要不伱选白芷吧,用量大,好管,你买大点的苗子,当年就能收。”
“等我秋天到你那看银杏叶的时候,正好一起收了,时间差不多。”
这老头鸡贼嘿。
欢迎鸡贼。
骆一航听劝。
又问了问套种多少,怎么个种法之后,挂掉电话。
回到苗圃一问。
羽叶三七还有白芷这里都有。
白芷这种已经在进军厨房市场的大众通用型药材,就没必要考虑什么道地不道地了,或者说全国大部分地方都算道地的。
羽叶三七栽培的话,每亩两万六千株左右,林间密度不能那么大,严老爷子推荐是按照大田的十分之一种植。
骆一航算了一下,上山种猪苓的杂树林子布了聚灵阵的有一千多将近两千平米,所以定了 3600株羽叶三七,去掉中途被鸟叼走的,被野兽祸祸的,三年后运气好能剩 1800株。
白芷就少了,那片林子套种大苗的话 3200株就够。
羽叶三七骆一航选的小苗,打算在猪苓林子里种三年,完整生长,很便宜,才 4毛钱一株。
白芷是一年生,为了跟秋天采收银杏叶时间配套,买的是大苗,一株 8毛。
所以又花了小七千块。
花钱如流水埃
骆一航跟强娃出去转了一圈。
辣椒苗四万八,菜苗两万九,药材小七千,又一个八万四千块就这么掏出去了。
这多钱,卖菜要卖半个多月呢。
……好像也不多哈。
把菜苗订好,顺带再订了一批药材苗。
又解决掉一件大事。
回了家,洗漱一番,吃上晚饭。
强娃照例是要蹭一顿的。
菜上桌,酒倒上,今天高兴,得喝两杯。
端着碗猛喋一通,垫了垫肚子,然后两杯酒下肚之后。
骆一航聊起了这两天他跟强娃干的事情。
骆诚和张桂琴老两口都惊了,这俩娃子,不声不响的干这么大的事情。
好几十万啊,说花就花了。
但是,钱没有乱花,按娃子刚才说的那些,都花在该花的地方,这叫什么,投资。
再想想现在每天卖出去的高价菜,一天好几千,一天好几千的,两天就赚一万多了。
充分说明了。
该!
该投。
吼吼,又上推荐了
(本章完)
干育苗的都得弄大棚,为的是一年四季出货。
因为现在不光是大农场,就连城市边上的普通农户也都种大棚菜了,一年四季都要苗子。
刘老爷子家的大棚堪称博物馆。
竹片片骨架的也用着,钢铁立柱加竹竿顶棚结构的也用着,全钢骨架的也有。还有一个挑高十二米的全玻璃连栋,那里面种的是花。
一看就是慢慢攒起来的家当。
做的东西也杂,菜苗花苗,成品的花卉,景观树多肉啥都弄。
正好骆一航的新菜地也没打算搞统一种植,要的就是品种多,本钱不够,市场渠道不完善,搞不定大批量单品出货,就得种类多些搭配着来。
再加上二十年的声誉保证,品质那肯定是没得说,刘老汉生意做的也大气,他只做熟人生意,报的全是实在价。
可谓一拍即合。
骆一航跟强娃两个人自然一点没客气,跟土匪过境似的一通扫荡。
有句话说的对,签了合同的,人家卖多少钱是人家的本事,不眼红,一点不眼红。
忙晕头了,竟然把药材给忘了。肯定是这些天全是菜菜菜的,把它给忽略了。
“骆小哥碍…咋?”严老爷子接到电话还挺高兴,但是听见骆一航的客套,马上变了语气,变成敦敦善诱那种,“老弟啊,咱们签了合同的,再说我给的价可不低,咱们市场交易。你是不是听见什么谣言了,这年头谣传可不能信,传的都没边了。”
老弟都叫上了,这辈分不对埃
“喂,严老爷子,最近好啊,那些猪苓咋样?好卖吧。我想跟您打听点事儿。”骆一航先客气客气套套近乎。
骆一航眼珠一转,心里头冒出……
刘老爷子一直陪着,一路介绍,脸上都乐开花咯。
貌似,打听到了些了不得的东西。
赶紧说正事。
骆一航:“……”
连人家半亩韭菜根都挖走了。
骆一航一行人前往后扫过去,看上什么拿什么,一直到到最后几个棚,突然发现些奇怪的东西。
他手里最大的一笔就是卖药材赚的。
“严大爷,我在苗圃看药材苗呢,就是想问问您,我种猪苓那边还能套种点啥,我下面还有片银杏林子,也要问问有什么可套种啥?”骆一航担心严老爷子多想,啥谣传的直接略过,加快语速就只说正题。
那么,要不要种呢?要怎么种呢?要种什么品种呢?
那可不,药材可来钱嘞,骆一航深有体会埃
“这啊,药材。这些树苗苗是杜仲,这是景天,这是黄芪,还有白术,白芷……”刘老爷子挨个介绍过去,最后往外面一指,“后面几个棚里还有别的,要么?现在药材可来钱嘞。”
他就喜欢“土匪”。
“老爷子,这啥?”
这得问问专业的。
打住,打住,不能冒出来。
老爷子那边明显松了口气,变得非常热情,“你猪苓那片地方种三七啊,环境刚刚好。”
“三七?”听到这个名字骆一航疑惑了,“三七不是云省的么,咱这儿能种?种了也不算道地药材吧。”
为了卖药材,骆一航之前也是做过功课的,药材讲究的是道地药材,就是原产地的最好。
比如宁夏的枸杞,川西的贝母,两广的樟脑,还有本地的汉八味。
同一种药材离了产地,就不算道地药材,品质就是差一些。
而三七,在云省才是道地药材。
骆一航这疑惑一说出口。
严老爷子马上就解释了,半点好为人师,墩墩教导,诲人不倦的意思都没有。
生怕来个反问,搞个诱导,再转到谣言那事。 “我说的是羽叶三七,也叫秦岭三七,跟云省那边的不一样。羽叶三七是几十年前才在秦岭里发现的,生的高,生长范围在海拔 1000米到 2700米之间,你那 1200米,正合适。”
明白了,还是功课做的不够多,细节道道不了解。
“银杏林子套种的就多了,要不伱选白芷吧,用量大,好管,你买大点的苗子,当年就能收。”
“等我秋天到你那看银杏叶的时候,正好一起收了,时间差不多。”
这老头鸡贼嘿。
欢迎鸡贼。
骆一航听劝。
又问了问套种多少,怎么个种法之后,挂掉电话。
回到苗圃一问。
羽叶三七还有白芷这里都有。
白芷这种已经在进军厨房市场的大众通用型药材,就没必要考虑什么道地不道地了,或者说全国大部分地方都算道地的。
羽叶三七栽培的话,每亩两万六千株左右,林间密度不能那么大,严老爷子推荐是按照大田的十分之一种植。
骆一航算了一下,上山种猪苓的杂树林子布了聚灵阵的有一千多将近两千平米,所以定了 3600株羽叶三七,去掉中途被鸟叼走的,被野兽祸祸的,三年后运气好能剩 1800株。
白芷就少了,那片林子套种大苗的话 3200株就够。
羽叶三七骆一航选的小苗,打算在猪苓林子里种三年,完整生长,很便宜,才 4毛钱一株。
白芷是一年生,为了跟秋天采收银杏叶时间配套,买的是大苗,一株 8毛。
所以又花了小七千块。
花钱如流水埃
骆一航跟强娃出去转了一圈。
辣椒苗四万八,菜苗两万九,药材小七千,又一个八万四千块就这么掏出去了。
这多钱,卖菜要卖半个多月呢。
……好像也不多哈。
把菜苗订好,顺带再订了一批药材苗。
又解决掉一件大事。
回了家,洗漱一番,吃上晚饭。
强娃照例是要蹭一顿的。
菜上桌,酒倒上,今天高兴,得喝两杯。
端着碗猛喋一通,垫了垫肚子,然后两杯酒下肚之后。
骆一航聊起了这两天他跟强娃干的事情。
骆诚和张桂琴老两口都惊了,这俩娃子,不声不响的干这么大的事情。
好几十万啊,说花就花了。
但是,钱没有乱花,按娃子刚才说的那些,都花在该花的地方,这叫什么,投资。
再想想现在每天卖出去的高价菜,一天好几千,一天好几千的,两天就赚一万多了。
充分说明了。
该!
该投。
吼吼,又上推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