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姐妹几个都是一体的,秦淑出门了惹事,人家议论的仍是秦家的教养,秦贞娘再不愿多事,也不得不说一句,“三姐,谨言慎行,皇上的亲缘,可不是咱们能攀的。”
    秦淑这次倒没阴阳怪气,低头掩口,又换了个话题:“恒哥儿总算出息了,咱们姐妹,以后也能扬眉吐气啦。”
    秦芬这时倒知道秦淑为什么失言了,她是秦恒一母同胞的亲姐姐,秦恒出息了,她是最受益的,如今柯源不曾考中,连带着柯家的婚事也显得不如意了,秦淑正需要一件事情来添些喜气呢。
    姐妹几个这次倒和和气气地一路同行,好生别过。
    这一夜无话。
    次日醒来,秦览捂着额角叫头疼,挣扎几下都不曾起得来,便命信儿拿冷水绞了帕子来敷额头,有气无力地摇摇头:“我今儿爬不起来了,信儿快去问问三少爷如何了。”
    秦恒到底年轻,已好端端起了床,换下了昨天穿的那身熏满酒气的新衣裳,腰带倒还扎着昨日那根。
    他坐在桌边望望早餐,见上的都是软和易克化的,知道是母亲和姐妹的心意,各拣了些吃下,理理衣裳往上房去了。
    内宅里知道秦恒今日必要进来的,都已收拾妥当,坐在上房等着,秦恒进屋,见嫡母和几个姐妹整整齐齐坐着,心里微微一紧,深深做个揖:“儿子给母亲请安。”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秦芬和秦珮已站起身来,待秦恒站直身子,也向他屈膝行了礼,杨氏教养严格,便是家常里,兄弟姐妹们也不能松了规矩的。
    待兄妹们都落座,杨氏和和气气地开口了:“恒哥儿昨儿赴宴,可听得圣训了?与上峰同僚们也见了面吧?”
    秦恒此时倒镇定下来,向着嫡母坐直身子:“回母亲的话,昨日见了皇上天颜,受得圣训,也见到了诸位朝廷重臣,当真受益匪浅。”
    略顿一顿,他又说句要紧的:“皇上已放了我外任。”
    这话无异于在滚油锅里倒了杯水,虽不曾人声鼎沸,各人面上却是五彩纷呈,杨氏到底是大家主母,不过是稍一惊讶就冷静下来,几个女孩却藏不住心思。
    秦芬和秦珮互相看一眼,都不敢出声,秦贞娘坐直身子,动一动嘴唇却不曾说话,秦淑不可置信地叫出声来:“恒哥儿,怎么会这样?”
    秦贞娘淡淡瞥一眼秦淑,只这一眼,秦淑便噤声不敢出言了。秦贞娘也不曾再说什么,转而对秦恒道:“恒哥儿,这里头可是有人使了绊子?照理说进士出身该往翰林院去的,怎么会放外任呢?若是有人敢使绊子,咱们也是不怕的。”
    若是旁人打打杀杀地来逼问,秦恒必有一大篇话好答,偏生嫡姐到此时还在关切自己,自己外放,可又曾顾虑过她?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秦恒心里不由得难过起来,说话也软弱一些:“我在考卷中说了些以法治民的话,皇上在殿上问了几句,后来就……”
    杨氏忽地开口:“恒哥儿,可还有其他事?皇上只问了考卷,便说要放你外任了?”
    秦恒心里暗赞嫡母老辣,半遮半掩地道:“皇上起先叫我在翰林院好好干,后头是姜阁老说外头任上缺一位父母官,皇上便点头放了我外任。”
    秦淑方才被秦贞娘一眼瞪回来,正觉得丢了面子,这时便跳了起来:“好呀!原来姜家在这里等着咱们呢!”
    她看一眼杨氏,到底记得把语调放轻一些:“四妹,姜家这么做事,可不太厚道,你若是有法子,不如求一求姜阁老,别误了咱们恒哥儿的前程呐。”
    杨氏心中也觉得姜家只怕是在报复,然而当着外人,她却得护女儿的面子,冷冷道一声:“三姑娘慎言,朝廷大事,哪里是贞娘一个女儿家能掺和的!”
    秦恒不曾想,竟是自己的亲姐姐先跳了出来,他只觉得面上无光,出言道:“三姐!这事,我自己是愿意的!”
    秦淑被喝了这一声,转过头来看着秦恒,面上全是怜悯:“你别委屈自己了!姜阁老是什么身份,他说一句话,你自然要说愿意,你呀,就是太傻了!”
    秦恒不由得皱起眉头,然而他知道三姐不似四姐练达,不如五妹宽厚,甚至不如六妹纯良,这时又说一句“当真是我所愿”,便不再说话了。
    杨氏看一看庶子面上并无一丝作伪,知道这话只怕是真的,她与这庶子到底无甚血缘关系,不好追着拷问,倒不如向丈夫问个一清二楚,于是只按下疑惑,道:
    “既是恒哥儿自家心里有主意,那也好,我们没什么要问的了,你自往外去吧,同窗宴也少不得要交际交际的。”
    秦恒昨日在琼林宴上雄心壮志,今日晨起备了满腹道理,到此时,却泄气一大半。
    嫡母和嫡姐都不曾多说什么,偏是自己的亲姐姐跳出来唠叨,说话便说话,不讲什么道理前程,只扯着姜家不放,仿佛旁人也像她一样,满肚子都是输赢算计。
    罢了罢了,自己好生做官,给家里争光,旁的,他也实在是管不了了。
    只盼着三姐到婆家勿要自作聪明,那柯家可不是好相与的。
    秦恒长长叹口气,踱着步子往外去了。
    上房里也是喜气全无,杨氏想着向秦览早些问清事情,匆匆叫女孩们散了,几个女儿还没出门,她已先走了出去。
    几个女孩互相看一眼,慢吞吞站起身。
    秦淑走了几步,又回转身来:“四妹,瞧你说的好人家,自己犯了事不算,还要耽误恒哥儿前程!”
    这话说的却不全是姜阁老了,颇有些揭人短的意思,秦芬听不得,见秦珮要开口,怕这丫头胡搅蛮缠反倒落个不是,连忙伸手拦住,对秦淑肃起面容:
    “三姐,你的话我们却听不懂,谁犯了事?谁耽误了三哥前程?三哥好端端的,哪里就被耽误了?”
    “哼,巧言令色!原本恒哥儿能做个翰林编修,往后便步步高升,如今只能往外做个芝麻小官了,还有什么出息!”
    “三哥外放做官,是造福百姓的好事,皇上都说好的,怎么偏三姐瞧出许多不好来?再说了,外放出去,也是一方百姓的父母官,正如父亲当年一样,这有什么没出息的?难道三姐觉得,皇上和父亲两个加起来,都没你聪明?”
    秦淑纵有许多牢骚,两顶大帽子扣下来,她也不敢再多说一句话了。
    她知道,家里三个妹妹,五妹虽不多事,却是最难对付的一个,这时恨恨地把秦芬剐了几眼,一甩帕子出去了。
    秦珮对着秦淑的背影扮个鬼脸,高兴地拍一句秦芬马屁:“五姐真厉害!”说了这句,又对两个姐姐皱起眉头:“三哥要外放,父亲纵不说什么,只怕太太心里过不去。”
    秦芬点点头:“正是这话呢。”
    秦珮见秦贞娘不曾开口,小心翼翼地问一句:“四姐,这事,你怎么看?”
    秦贞娘长长吁一口气:“我怎么看?我在屋里坐着看呗!当官做事,到底是恒哥儿自己的干系,咱们内宅的女眷,还能替他上衙去?翰林院里多的是熬不上来的六品编修,外放的任上,多的是能臣干吏,只要干得好,什么官都是一样的当。走吧,回屋去吧。”
    这话极是明公正道,秦芬听了,不由得钦服。她是个现代人,看淡功名利禄也不奇怪,秦贞娘这内宅闺秀却也能看透事情,胸怀可真是宽大得很。
    秦珮轻轻嗯了一声,随着两个姐姐走了出去。
    沉默片刻,秦芬忍不住又说一句:“只盼太太勿要因这次的事生气,家里如今和和气气的,可别再……”
    秦芬看一眼秦珮,见小丫头满脸担心,不由得笑一笑:“四姐能想到的事,你当太太想不到?太太是何样人物,还用你这傻丫头操心?”
    秦珮歪着头一想,自家四姐是受太太教养长大的,自己替太太操心,只怕当真是太监替皇帝着急了,于是嘻嘻一笑:“五姐说得对,我不操心了!昨儿晚上没心思吃好的,中午咱们叫几个好菜吃!”
    外书房里,杨氏见丈夫面色苍白,眼睛却是红得吓人,头上还似模似样敷了块帕子,不由得又好气又好笑,也不忙着问旁的,只说一句玩笑话:“老爷到底老了,从前可没见过老爷如此。”
    因着亲自教养大的庶子要外放,秦览正觉得底气不足,闻言假模假样地喘两口大气,轻轻咳嗽几下,道:“当真是老了,老了,从前喝一晚上也不会醉的,昨儿一顿饭就醉成这样了。”
    杨氏取了秦览头上的帕子,在盆里沾一沾凉水,拧干了再敷上,似笑非笑地道:“人家都说大喜大悲的时候容易喝醉,就不知老爷昨日喝醉,为的是哪一样?”
    秦览先前是假咳的,这时听见这句,一口唾沫卡在喉咙里,倒真咳嗽起来:“我,我……我哪里就大喜大悲了?”
    杨氏叹口气:“恒哥儿什么都说啦,这样的大事,他也不会瞒我,老爷却还和我打马虎眼。”
    秦览一时无话,隔了半晌才道:“恒哥儿这孩子,唉,不肖子!”
    杨氏见丈夫面上全是失望神色,倒又替秦恒分辩起来:“孩子长大了有主意,老爷也不必说这样的话。听说,外放的事是姜阁老提议的。”
    秦恒略坐起身来:“姜阁老这人,一心为的都是朝廷和百姓,倒没旁的意思。”
    有了这句话,杨氏替秦贞娘松了口气,又说一句:“恒哥儿那里,老爷可要和气些,孩子大了有脾气,别拧着来。”
    秦恒叹口气:“这孩子天资聪颖,极通文墨,本可在朝中出人头地,结果却只是放个外任……嗐,虽说外任也能出许多封疆大吏,到底不如从翰林院上来的尊贵。再者说了,前些年不在京里经营人脉,最后二三品的那几步路,又岂是那样好走的?”
    杨氏听了这话,便知道丈夫并不是一味责怪庶子,不过是怕这孩子走岔了路子罢了,于是点点头:“孩子年轻,还想不到这些,这也是常理。”
    她来找秦览,心里是揣着许多话的,这时知道了丈夫态度,便也好开口了,看一看秦览,道:“我心里有些话,倒可对老爷说一说的。”
    秦览忽地坐直了身子,难不成,妻子想去求昭贵妃,说动皇上改了旨意?
    第120章
    见秦览陡然来了精神, 杨氏哪里不知他在想什么,连忙摆手:“我可没那个本事劝皇上收回成命,老爷可别想错了。”
    秦览也知道这想法太过离奇,讪笑一笑:“嗐, 我哪里是那个意思。夫人心里有什么话, 快说与我听听。”
    杨氏道:“恒哥儿这孩子,虽然自来话不多, 可是极有自己的主见, 如今上有皇帝圣旨, 下有他自己主意,外放的事, 大约是改不得了,老爷倒不如顺其自然。”
    理是这么个理, 可是话听起来终究不顺耳,秦览从鼻子里应了一声,也不知是哼还是嗯, 砸吧一下嘴巴, 不曾说话。
    杨氏又道:“方才老爷说恒哥儿不在京里没有人脉,老爷为何不自己留在京里?老爷再经营个十来年, 恒哥儿总能上到四五品了,到那时功劳在身, 老爷往吏部通个路子,还愁恒哥儿调不回京来?”
    这主意比求皇帝收回成命又高明多了,秦览猛地坐起身来:“是是是, 我怎么不曾想到这一着?”
    他越想越觉得杨氏的法子好, 不由得高兴地搓起手来:“我该赶紧去通一通洪太监的路子,叫他往吏部递个话去。”
    他一早上头疼脑热, 这时听了杨氏两句话,病痛便全消了。
    杨氏笑一笑也不揭穿,叫了信儿嘱咐两句好生服侍,便回了内院。
    进了上房才坐定,腊梅便小心翼翼地上来了:“太太,三姑娘在屋里淌眼抹泪地说三少爷误了她,她既无高贵出身,又无丰厚嫁妆,嫁去柯家也无甚体面,她不愿嫁人呢。”
    杨氏连眉毛也没皱一下,于那丰厚嫁妆一节,只作听不见:“既是三姑娘不愿嫁人,想来是受了佛法教化,咱们家里已有了一位居士,再多一位也没什么。”
    这话厉害得很,腊梅在心里咋舌,倘若三姑娘再闹,只能去铁月庵和金姨娘作伴了。这三姑娘寻个由头就要闹事,跟那乡下的泼妇似的,怎么一点也不像其他主子姑娘呢。
    人各有命,祸福由天,三姑娘只瞧自己当下不如意,却不想着前几年她可是最得意的了,往后也未必没有好日子过,光想着闹腾,只怕要折了福气呢,当真是个糊涂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然而姑娘的事,不是她一个丫头能议论的,得了主母一句准话,腊梅喏喏两声便下去传话,杨氏又唤住她:“你往徐姨娘那里走一趟,说我有事找她。”
    徐姨娘在徽州劳累狠了,这一向杨氏又忙,便命她不必往上房来走动,这时突然传话,徐姨娘知道有要事,理了衣裳便上来了。
    杨氏如今对徐姨娘,再不是从前提防的心思,见她来了,随意点一点下头:“你不必拘礼,坐下吧。”
    屋里并无旁人,徐姨娘便不讲那许多虚的,对杨氏行个礼,自家从墙角搬个小杌子坐在下首。她知道主母手段高、心思正,如今自己上年纪了也不想争宠,规矩倒比以前守得还紧了。
    此去徽州,杨氏默许了展荷和丝柳两个跟去,徐姨娘心里有数,在徽州除了守紧门户不叫二人卷了家当逃跑,旁的事反而宽纵了两个人胡闹,这么折腾一通下来,秦览先厌烦了。
    那两人本就不是善类,见自己要失宠,连忙开口哭着求去,秦览也懒得理会那许多,随手一人打发二十两,赶出宅子去。
    展荷与丝柳本就是半推半就地试探,见秦览当真不留人了,得了银子立时不哭,转头便去寻下家。
    秦览后头也无暇去问二人的下落,还是徐姨娘派信儿去跑腿买针线时,偶尔听得一两句闲话,说展荷丝柳两个已进了当地大商贾霍家的门,这都是后话了。
    杨氏和徐姨娘两个,一推一挡,算是联手作下了这桩事情。
    妻妾两人虽不曾事先商议好,彼此心里却都有了默契,如今相处起来,不似正室和小妾,倒似上峰和下官了。
    杨氏对着徐姨娘,说话便随意许多:“前几日你对我提的那事,我已派人去打听了,因着三少爷高中,一时也抽不出空来论道,如今三少爷前程已定,便叫你来说一说。”
    徐姨娘听了,稍稍愣怔,立刻回过神来:“多谢太太!”@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前几日经蒲草的提点,徐姨娘才想起替女儿问问范家的状况,她思来想去,觉得这事只怕绕不过主母,还是要买官盐而不贩私盐,干脆往上房来求了主母。
    当时主母随口应下,徐姨娘以为要好些日子才能听见回信的,却不曾想主母这样放在心上,才几日就有消息了。
    杨氏将范家的状况,一一说来,徐姨娘听了,一时喜一时忧,到后头竟不知道该在脸上摆什么表情了。
    主母早前曾透过话,说五丫头是个好的,要留着好好相看,徐姨娘想着,主母有了这话,必给女儿寻个称心如意的郎君的,到那时女儿婚姻相谐,也不枉她做小伏低半辈子服侍主母了。
    此次从徽州回来,她便听见宅子里传,五姑娘由皇上赐婚给了锦衣卫指挥使范大人。

章节目录

庶女后宅升职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岸芷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岸芷岸并收藏庶女后宅升职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