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系列赈济灾民工作的展开,两位后宫娘娘在京城百姓中的声望达到了顶点,而具体负责此事的杨宁,原先因监军宁夏平叛及出使草原积下的声名更是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整个京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随着南北人流往来京城,这募捐赈灾一事也传遍了中原关外、大江南北,天下人都知道当今大明朝出了两位大慈大悲的皇后与贵妃,也知道还出了一个年少有为、深具才干的少年太监。
就连参与此次募捐救灾的各部抽调官员,在同僚邻里之间说起来也是颇受人尊敬和羡慕,让这些官员着实得意了一阵,而此事带来的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那就是一向如狼似虎、令人闻之色变的锦衣卫,由于参与此事,大大改变了在人们中的不好形象,头一次在民间出现了正面的赞扬声。
所有赈灾工作完成以后,所有账目清算下来,所有的实物物资全部发放完毕,但此次募捐所得的银两却剩下了不少,将近有十万两之巨。
杨宁却不想剩下这银子,思来想去,又和魏学增一商议,最终决定在京师四面远郊河面上选几处扼要的地方,以两位娘娘的名义建四座“功德桥”,将这些募捐银子全部花完,也算是添做了件造福于民、流芳后世的好事。
杨宁将此想法和李贵妃一说,李贵妃虽然嘴上犹豫,觉得有些太张扬,但杨宁哪还看不出她心里的乐意,也不再征得她的同意,直接命魏学增督办此事。
听说两位娘娘要为百姓建“功德桥”,刚刚得到了天大恩惠的灾民自然是一呼百应,青壮劳力云集报名,不要工钱也要来帮忙建桥。虽然此时是天寒地冻,但灾民中不乏能工巧匠,再加上人多,个个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这“功德桥”修建的很快,看进度估计年前就能完工。
办完了差事,就该论功行赏了!
遵照先前的承诺,杨宁命人在皇城大明门外广场上建了一座高耸的“功德碑”,将此次募捐救灾一事中的捐献者镌刻在了上面,由于人数实在太多,杨宁下令只将捐献银两超过百两的人名刻了上去,“功德碑”之名是求的隆庆皇帝的手书。
对于隆庆皇帝的字杨宁还是十分佩服的,笔力雄浑有力、字迹龙飞凤舞,同时杨宁也奇怪,看隆庆皇帝写的这几个字,还真不像是随时要死球的样子,莫非是那个叫玉阳子的妖道真有什么秘方吊住了他的性命不成?杨宁问李贵妃,李贵妃也说见到隆庆看他的气色倒比以前好了许多,这让杨宁心里不禁对历史到底如何演变又产生了疑虑不定!
在陈皇后与李贵妃的参与下,隆庆有旨,所有此次参与募捐救灾的内监、部堂官员、锦衣卫官佐,品秩全都升授一级,就连刚开始挨了杨宁板子、后来也为募捐赈灾出力的赵永清和郭正旭也不例外,但只有一个都察院八品知事顾兆则例外。
李贵妃得了消息,知道此人藐视、辱骂杨宁的事情,因此不但没赏他,还直接免了他的官职,当然,他也没参与后面的募捐救灾,不同于赵永清和郭正旭,杨宁从打了他板子之后便再也没用此人,看到顾兆则的下场,赵永清和郭正旭不由都是暗自庆幸,相比于升官,觉得当初就算挨了几板子也是值了!
在颁旨赏赐有功人员的过程中,李贵妃故意放出风来,将这次请赏的人情全都做给了杨宁,众官员皆大欢喜的同时,对为他们请功的杨宁更也是心存感激。
而对于户部主事魏学增,在杨宁的关照下,则直接升迁了两级,一下成为了正五品的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关于魏学增的升迁,杨宁是存了心思的,他本就是从山东清吏司主事位置上下来的,如今不但回到原部门,还升为了正五品郎中,可谓是大大的扬眉吐气,原来与他不和的山东清吏司郎中则调到了浙江清吏司。
之所以如此升迁魏学增,杨宁还存了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两人十几天相处下来,原本有些恃才傲物、心高气傲的魏学增与杨宁的关系日渐亲近,对于杨宁处事的能力和手段也是佩服不已。
在一次两人闲下来一起喝酒时,魏学增酒酣耳热之际,与杨宁交了心,吐露了自己从山东清吏司主事位置上被卸了差事的真正原因,原来,这件事还是与山东水灾赈济有关,其中牵扯到户部山东清吏司官员与山东道地方官员贪墨赈灾银的事情,因为魏学增不肯苟同,便成了上峰的眼中钉,后被卸了差事,据魏学增讲,那户部尚书张本直与山东清吏司的郎中王泮都与贪墨有关,而张本直却是首辅高拱的人。
尽管早就听说赈灾银被有关官员贪墨的传闻,但此刻杨宁听魏学增揭露出来,不由仍是愤恨难平,灾民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本来已经够惨的了,这帮子官员还要打本来就不多的朝廷赈灾银的主意,真是丝毫不顾忌百姓死活了!
听魏学增说此事牵涉到高拱,又有一位大九卿牵扯到其中,杨宁立刻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也看到了此事背后可以利用的文章,但却也知道此事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因此,他便与魏学增商议,等募捐之事做完之后,论功行赏时,将魏学增升为山东清吏司郎中,在那些贪墨的人当中按插一个钉子,以后伺机而动。
魏学增知道杨宁与他如此商议那是将他看作了自己人,他虽然性子孤傲,但却更是个聪明的,通过募捐一事他看到了杨宁的能力与胸襟,以及在后宫两位娘娘面前的受宠,此刻已是下定了决心以后跟着杨宁混前程,更何况他对那些贪墨赈灾银的官员也是深恶痛绝,当下立刻便答应了。
杨宁也说话算话,对于在此次捐献中出手阔绰的富商大户,他也上折子为他们请求散官官阶荣誉封赏,当然,捐献的大户太多,杨宁在告示里早已有言在先,朝廷只封赏捐献数目排在前二十位的人员,此事隆庆有旨交给了吏部验封司,于是很快,从散阶正六品的承德郎、儒林郎等,一直到从九品的将仕佐郎,京城里一下多了二十位民间的荣誉散官。其中,京城首富、也即郝梦阳的父亲——郝奉先,因为捐银两万两、捐献最多,而受封正六品的承德郎。一时间,这二十几户受了封赏后,家家户户像过年似的,好生热闹了一阵。
别人都赏的赏、升官的升官,身为主事人的杨宁的封赏却遇到了麻烦。如今杨宁已是内监中最高的品秩——正四品,按规矩是再不能往上升了,按官职他上面只有司礼监掌印冯保和秉笔大太监、东厂厂督冯保,也不能升了,因此,李贵妃旧事重提,要给杨宁封侯,杨宁却不答应,觉得肯定会招来朝中大臣、尤其是高拱一派官员的反对,当初他自草原回来时,也有朝中张居正一系的大臣提出要给他封侯,但最终高拱一系官员竭力反对,最终没封成,而这次募捐赈灾的功劳,与那出使草原的功劳比起来就小多了,封侯是更不可能了。
李贵妃不听,泼辣劲上来,道一声“本宫倒要看哪个敢拦着”,与封赏其他官员的剌书一道交给吏部时,结果可想而知,兼着吏部尚书一职的高拱一系的部堂官员、御史言官,全都跳出来,哭天抢地般劝皇上收回成命,最终隆庆耐不过群臣三天两头进宫请见,向李贵妃无奈告知一声,最终封侯的事情仍旧没有成功,将李贵妃气得柳眉倒竖,对高拱恨得咬牙切齿,但如今万历尚未继位,她身份毕竟只是个贵妃娘娘,却也无可奈何。
最终,杨宁获封了个嘉义大夫的正三品内官散阶荣誉虚衔,又在李贵妃的争取下,加封了个太子少保的官衔,嘉义大夫本就是内官散阶,倒也无可厚非,可这太子少保,却是从一品的文官加赠衔,授予内官也是坏了规矩,李贵妃自也料到高拱一系的官员会反对,这次她要求隆庆直接没通过内阁和吏部,直接用“中旨”颁了奖赏下来,然后圣旨已下、木已成舟,大臣们再怎么反对也是无济于事了!
就这样,搞了个募捐救灾,杨宁获得了两个虚衔,这前一个倒还不痛不痒,可这太子少保的官衔,却是荣耀无比,明朝历史上,还真没有太监能够给授“三公三孤”的加封官衔。
封赏杨宁的圣旨颁出来之后,朝野自是一片哗然,可皇上圣旨已下,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再反对也已是没用,更何况,高拱一派的官员中出了一件大事,让他们都自顾不暇,已经没心思注意杨宁的事情了。这件大事便是当今的内阁辅臣、吏部侍郎张四维家里曝出了一件令人既震惊又哭笑不得的“丑事”,那就是其正妻哭喊着跑到皇宫里去敲登闻鼓告御状,告的却正是她的相公张四维,理由是张四维好色无耻、不守夫道,背着她在府外养了七八房小妾,其中里面竟然还有两个歌妓。
此消息一传出,京师朝野顿时一片哗然,很多人开始本来不信,可这事坊间传得却是有鼻子有眼的,甚至还言之凿凿传出了张四维养得这些个小妾姓甚名谁、被张四维养在了哪里,更有人亲眼看到悍妇李如花又是如何一个个去这些地方逮住了这帮小妾、如何又痛扁一顿、抓挠得头破血流。自此,此事已是确认无疑!
在京师朝野,张四维的声名一向都是不错的,此人为官清廉、洁身自好,又有一身的好才学并长于政事,再加上其人长得风度翩翩、一副谦谦君子模样,因此,一直很得百姓及其他官员的好感,可是,正是因为他如此良好的一贯形象,竟突然间曝出这么件丑事,人们的惊讶与鄙夷可想而知!
除了一贯的好名声,张四维有一个“惧内”的名声也是出了名的,他是典型的家有“悍妻”型。
张四维妻子名李如花,乃是他的结发妻子,说起来也还是兰飞凤丈夫的亲姑姑,其长相如无盐、性格更彪悍。当初张四维年轻落魄潦倒时,却是这李如花的父亲、也就是兰飞凤的老公公收留了张四维,招他为婿,并资助他上京赶考,可以说,张四维能有现在这番风光地位,完全是得益于他的老丈人,也因了这层缘故,张四维一向在这李如花面前矮了一头。
后来,虽然张四维的老丈人死了,但李如花却是十分争气,为张四维生了一个风流倜傥、聪慧有才的好儿子——张文康,也是张四维唯一一个儿子,因此,这李如花更是将张四维吃得死死的,对他“管教甚严”,张四维见了他这妻子便如老鼠见了猫一般,什么脾气都没有,张四维在李如花面前怕到如此地步,就更别说张四维千辛万苦征得李如花同意娶回家的两个小妾了,在李如花面前更是陪着小心,完全是一副丫鬟下人状。
这次,张四维终于为他的“惧内”付出了代价,李如花这个悍妇的一番大闹,弄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张居正一系的御史言官、六部九卿官员,纷纷上折弹劾张四维身为朝廷大员却“帷薄不修”,当应致仕!近些时日一直深居简出的隆庆皇帝为此也不得不重开了一次擢免了多日的早朝,专门朝议此事。
朝堂之上,以高拱与张居正为首的两派官员吵作了一团,但明显高拱一派的官员底气不足,前不久,他们刚刚用同样的方法弹劾掉了李春芳的首辅之位,所不同的是李春芳是因德行孝道,而张四维却是更加令人不齿的“帷薄不修”,也即个人家庭生活**!
最终,在张居正一派官员的猛烈抨击下,隆庆皇帝下旨将张四维逐出了内阁,但却保留了其吏部左侍郎的职位,并未让其致仕,这要归功于高拱一派官员在朝堂之上远超于张居正一派的雄厚实力,这些人力保之下,才让张四维好歹保住了官职,不至于被一撸到底。
对于这个结果,杨宁想张居正应该还算是比较满意的,有内阁阁臣头衔和没有这个头衔所起的作用大大不同,张四维被赶出内阁,至此,内阁里只剩下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还有一个看似偏向高拱、实则处事低调、明哲保身的高仪,张居正在内阁的日子应该要比李春芳在时还要好过一点儿。
整个事件中,没有人怎么去注意悍妇李如花到底是如何准确得了消息、将张四维养在外面的“野花”“一举成擒”的,但杨宁心里却是再清楚不过,这定是东厂厂督冯保的功劳了!
通过这件事,杨宁不得不赞叹“特务机构”东厂办事的效率和能耐,还有冯保利用妒忌悍妇李如花自曝家丑、从而顺理成章地揭出张四维丑事的高明,同时他心里也是暗自警惕,东厂如此神出鬼没、无孔不入,从自身安全计,以后可是要加倍小心了,如今不同往日,自己与冯保已生嫌隙,鬼知道他会不会暗中派了东厂探子来查自己!
在杨宁忙于赈济灾民的日子里,去昌平小汤山接收皇庄的韩山林终于回来了,向杨宁汇报了接受皇庄的情况。
这汤山皇庄,原本是隆庆要赏给太子万历的,但考虑到万历年龄还太小,也就没封给他,到头来倒被隆庆赏给了杨宁。
据韩山林讲,这汤山黄庄说是“皇庄”,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建筑和人口,庄子周围的百顷田地只不过是一片片的荒地罢了。
杨宁十分奇怪,据他所知,这京师周围像通州、密云、怀柔郊县、甚至直隶八府,几乎所有的地都被各王公显贵、勋戚大臣占了去,这昌平在京师西北,虽说远了些,可也不该都是一些未开垦的荒地才是。
对于杨宁的疑问,韩山林的解释是:当地大小汤山周围的土地不知含有什么东西,地温比别处要高,还时不时向外冒些热气,根本就不适合种庄稼,因此就没有人耕种,也就无法存活佃户,因此也就一片荒凉了。
听到韩山林那皇庄周围的地里往外冒热气,杨宁心里不由咯噔一声,猛地想了起来,之所以那汤山地热,可不正是那里存在着稀罕的温泉么!怪不得当时自己听到“小汤山”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在后世北京西北昌平县的“小汤山温泉”,那可是大大有名的,而听韩山林所说,如此珍稀宝贵的资源竟然还没有被人开发,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啊,如今那里的大片土地已经都归了自己,若是自己将这温泉开发起来,成立个“度假村”,再在王公贵族之间大肆宣扬一下温泉的好处,让他们来消费度假,那岂不是要发一笔大大的横财么!
就连参与此次募捐救灾的各部抽调官员,在同僚邻里之间说起来也是颇受人尊敬和羡慕,让这些官员着实得意了一阵,而此事带来的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那就是一向如狼似虎、令人闻之色变的锦衣卫,由于参与此事,大大改变了在人们中的不好形象,头一次在民间出现了正面的赞扬声。
所有赈灾工作完成以后,所有账目清算下来,所有的实物物资全部发放完毕,但此次募捐所得的银两却剩下了不少,将近有十万两之巨。
杨宁却不想剩下这银子,思来想去,又和魏学增一商议,最终决定在京师四面远郊河面上选几处扼要的地方,以两位娘娘的名义建四座“功德桥”,将这些募捐银子全部花完,也算是添做了件造福于民、流芳后世的好事。
杨宁将此想法和李贵妃一说,李贵妃虽然嘴上犹豫,觉得有些太张扬,但杨宁哪还看不出她心里的乐意,也不再征得她的同意,直接命魏学增督办此事。
听说两位娘娘要为百姓建“功德桥”,刚刚得到了天大恩惠的灾民自然是一呼百应,青壮劳力云集报名,不要工钱也要来帮忙建桥。虽然此时是天寒地冻,但灾民中不乏能工巧匠,再加上人多,个个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这“功德桥”修建的很快,看进度估计年前就能完工。
办完了差事,就该论功行赏了!
遵照先前的承诺,杨宁命人在皇城大明门外广场上建了一座高耸的“功德碑”,将此次募捐救灾一事中的捐献者镌刻在了上面,由于人数实在太多,杨宁下令只将捐献银两超过百两的人名刻了上去,“功德碑”之名是求的隆庆皇帝的手书。
对于隆庆皇帝的字杨宁还是十分佩服的,笔力雄浑有力、字迹龙飞凤舞,同时杨宁也奇怪,看隆庆皇帝写的这几个字,还真不像是随时要死球的样子,莫非是那个叫玉阳子的妖道真有什么秘方吊住了他的性命不成?杨宁问李贵妃,李贵妃也说见到隆庆看他的气色倒比以前好了许多,这让杨宁心里不禁对历史到底如何演变又产生了疑虑不定!
在陈皇后与李贵妃的参与下,隆庆有旨,所有此次参与募捐救灾的内监、部堂官员、锦衣卫官佐,品秩全都升授一级,就连刚开始挨了杨宁板子、后来也为募捐赈灾出力的赵永清和郭正旭也不例外,但只有一个都察院八品知事顾兆则例外。
李贵妃得了消息,知道此人藐视、辱骂杨宁的事情,因此不但没赏他,还直接免了他的官职,当然,他也没参与后面的募捐救灾,不同于赵永清和郭正旭,杨宁从打了他板子之后便再也没用此人,看到顾兆则的下场,赵永清和郭正旭不由都是暗自庆幸,相比于升官,觉得当初就算挨了几板子也是值了!
在颁旨赏赐有功人员的过程中,李贵妃故意放出风来,将这次请赏的人情全都做给了杨宁,众官员皆大欢喜的同时,对为他们请功的杨宁更也是心存感激。
而对于户部主事魏学增,在杨宁的关照下,则直接升迁了两级,一下成为了正五品的户部山东清吏司郎中,关于魏学增的升迁,杨宁是存了心思的,他本就是从山东清吏司主事位置上下来的,如今不但回到原部门,还升为了正五品郎中,可谓是大大的扬眉吐气,原来与他不和的山东清吏司郎中则调到了浙江清吏司。
之所以如此升迁魏学增,杨宁还存了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两人十几天相处下来,原本有些恃才傲物、心高气傲的魏学增与杨宁的关系日渐亲近,对于杨宁处事的能力和手段也是佩服不已。
在一次两人闲下来一起喝酒时,魏学增酒酣耳热之际,与杨宁交了心,吐露了自己从山东清吏司主事位置上被卸了差事的真正原因,原来,这件事还是与山东水灾赈济有关,其中牵扯到户部山东清吏司官员与山东道地方官员贪墨赈灾银的事情,因为魏学增不肯苟同,便成了上峰的眼中钉,后被卸了差事,据魏学增讲,那户部尚书张本直与山东清吏司的郎中王泮都与贪墨有关,而张本直却是首辅高拱的人。
尽管早就听说赈灾银被有关官员贪墨的传闻,但此刻杨宁听魏学增揭露出来,不由仍是愤恨难平,灾民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本来已经够惨的了,这帮子官员还要打本来就不多的朝廷赈灾银的主意,真是丝毫不顾忌百姓死活了!
听魏学增说此事牵涉到高拱,又有一位大九卿牵扯到其中,杨宁立刻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也看到了此事背后可以利用的文章,但却也知道此事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因此,他便与魏学增商议,等募捐之事做完之后,论功行赏时,将魏学增升为山东清吏司郎中,在那些贪墨的人当中按插一个钉子,以后伺机而动。
魏学增知道杨宁与他如此商议那是将他看作了自己人,他虽然性子孤傲,但却更是个聪明的,通过募捐一事他看到了杨宁的能力与胸襟,以及在后宫两位娘娘面前的受宠,此刻已是下定了决心以后跟着杨宁混前程,更何况他对那些贪墨赈灾银的官员也是深恶痛绝,当下立刻便答应了。
杨宁也说话算话,对于在此次捐献中出手阔绰的富商大户,他也上折子为他们请求散官官阶荣誉封赏,当然,捐献的大户太多,杨宁在告示里早已有言在先,朝廷只封赏捐献数目排在前二十位的人员,此事隆庆有旨交给了吏部验封司,于是很快,从散阶正六品的承德郎、儒林郎等,一直到从九品的将仕佐郎,京城里一下多了二十位民间的荣誉散官。其中,京城首富、也即郝梦阳的父亲——郝奉先,因为捐银两万两、捐献最多,而受封正六品的承德郎。一时间,这二十几户受了封赏后,家家户户像过年似的,好生热闹了一阵。
别人都赏的赏、升官的升官,身为主事人的杨宁的封赏却遇到了麻烦。如今杨宁已是内监中最高的品秩——正四品,按规矩是再不能往上升了,按官职他上面只有司礼监掌印冯保和秉笔大太监、东厂厂督冯保,也不能升了,因此,李贵妃旧事重提,要给杨宁封侯,杨宁却不答应,觉得肯定会招来朝中大臣、尤其是高拱一派官员的反对,当初他自草原回来时,也有朝中张居正一系的大臣提出要给他封侯,但最终高拱一系官员竭力反对,最终没封成,而这次募捐赈灾的功劳,与那出使草原的功劳比起来就小多了,封侯是更不可能了。
李贵妃不听,泼辣劲上来,道一声“本宫倒要看哪个敢拦着”,与封赏其他官员的剌书一道交给吏部时,结果可想而知,兼着吏部尚书一职的高拱一系的部堂官员、御史言官,全都跳出来,哭天抢地般劝皇上收回成命,最终隆庆耐不过群臣三天两头进宫请见,向李贵妃无奈告知一声,最终封侯的事情仍旧没有成功,将李贵妃气得柳眉倒竖,对高拱恨得咬牙切齿,但如今万历尚未继位,她身份毕竟只是个贵妃娘娘,却也无可奈何。
最终,杨宁获封了个嘉义大夫的正三品内官散阶荣誉虚衔,又在李贵妃的争取下,加封了个太子少保的官衔,嘉义大夫本就是内官散阶,倒也无可厚非,可这太子少保,却是从一品的文官加赠衔,授予内官也是坏了规矩,李贵妃自也料到高拱一系的官员会反对,这次她要求隆庆直接没通过内阁和吏部,直接用“中旨”颁了奖赏下来,然后圣旨已下、木已成舟,大臣们再怎么反对也是无济于事了!
就这样,搞了个募捐救灾,杨宁获得了两个虚衔,这前一个倒还不痛不痒,可这太子少保的官衔,却是荣耀无比,明朝历史上,还真没有太监能够给授“三公三孤”的加封官衔。
封赏杨宁的圣旨颁出来之后,朝野自是一片哗然,可皇上圣旨已下,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再反对也已是没用,更何况,高拱一派的官员中出了一件大事,让他们都自顾不暇,已经没心思注意杨宁的事情了。这件大事便是当今的内阁辅臣、吏部侍郎张四维家里曝出了一件令人既震惊又哭笑不得的“丑事”,那就是其正妻哭喊着跑到皇宫里去敲登闻鼓告御状,告的却正是她的相公张四维,理由是张四维好色无耻、不守夫道,背着她在府外养了七八房小妾,其中里面竟然还有两个歌妓。
此消息一传出,京师朝野顿时一片哗然,很多人开始本来不信,可这事坊间传得却是有鼻子有眼的,甚至还言之凿凿传出了张四维养得这些个小妾姓甚名谁、被张四维养在了哪里,更有人亲眼看到悍妇李如花又是如何一个个去这些地方逮住了这帮小妾、如何又痛扁一顿、抓挠得头破血流。自此,此事已是确认无疑!
在京师朝野,张四维的声名一向都是不错的,此人为官清廉、洁身自好,又有一身的好才学并长于政事,再加上其人长得风度翩翩、一副谦谦君子模样,因此,一直很得百姓及其他官员的好感,可是,正是因为他如此良好的一贯形象,竟突然间曝出这么件丑事,人们的惊讶与鄙夷可想而知!
除了一贯的好名声,张四维有一个“惧内”的名声也是出了名的,他是典型的家有“悍妻”型。
张四维妻子名李如花,乃是他的结发妻子,说起来也还是兰飞凤丈夫的亲姑姑,其长相如无盐、性格更彪悍。当初张四维年轻落魄潦倒时,却是这李如花的父亲、也就是兰飞凤的老公公收留了张四维,招他为婿,并资助他上京赶考,可以说,张四维能有现在这番风光地位,完全是得益于他的老丈人,也因了这层缘故,张四维一向在这李如花面前矮了一头。
后来,虽然张四维的老丈人死了,但李如花却是十分争气,为张四维生了一个风流倜傥、聪慧有才的好儿子——张文康,也是张四维唯一一个儿子,因此,这李如花更是将张四维吃得死死的,对他“管教甚严”,张四维见了他这妻子便如老鼠见了猫一般,什么脾气都没有,张四维在李如花面前怕到如此地步,就更别说张四维千辛万苦征得李如花同意娶回家的两个小妾了,在李如花面前更是陪着小心,完全是一副丫鬟下人状。
这次,张四维终于为他的“惧内”付出了代价,李如花这个悍妇的一番大闹,弄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张居正一系的御史言官、六部九卿官员,纷纷上折弹劾张四维身为朝廷大员却“帷薄不修”,当应致仕!近些时日一直深居简出的隆庆皇帝为此也不得不重开了一次擢免了多日的早朝,专门朝议此事。
朝堂之上,以高拱与张居正为首的两派官员吵作了一团,但明显高拱一派的官员底气不足,前不久,他们刚刚用同样的方法弹劾掉了李春芳的首辅之位,所不同的是李春芳是因德行孝道,而张四维却是更加令人不齿的“帷薄不修”,也即个人家庭生活**!
最终,在张居正一派官员的猛烈抨击下,隆庆皇帝下旨将张四维逐出了内阁,但却保留了其吏部左侍郎的职位,并未让其致仕,这要归功于高拱一派官员在朝堂之上远超于张居正一派的雄厚实力,这些人力保之下,才让张四维好歹保住了官职,不至于被一撸到底。
对于这个结果,杨宁想张居正应该还算是比较满意的,有内阁阁臣头衔和没有这个头衔所起的作用大大不同,张四维被赶出内阁,至此,内阁里只剩下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还有一个看似偏向高拱、实则处事低调、明哲保身的高仪,张居正在内阁的日子应该要比李春芳在时还要好过一点儿。
整个事件中,没有人怎么去注意悍妇李如花到底是如何准确得了消息、将张四维养在外面的“野花”“一举成擒”的,但杨宁心里却是再清楚不过,这定是东厂厂督冯保的功劳了!
通过这件事,杨宁不得不赞叹“特务机构”东厂办事的效率和能耐,还有冯保利用妒忌悍妇李如花自曝家丑、从而顺理成章地揭出张四维丑事的高明,同时他心里也是暗自警惕,东厂如此神出鬼没、无孔不入,从自身安全计,以后可是要加倍小心了,如今不同往日,自己与冯保已生嫌隙,鬼知道他会不会暗中派了东厂探子来查自己!
在杨宁忙于赈济灾民的日子里,去昌平小汤山接收皇庄的韩山林终于回来了,向杨宁汇报了接受皇庄的情况。
这汤山皇庄,原本是隆庆要赏给太子万历的,但考虑到万历年龄还太小,也就没封给他,到头来倒被隆庆赏给了杨宁。
据韩山林讲,这汤山黄庄说是“皇庄”,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建筑和人口,庄子周围的百顷田地只不过是一片片的荒地罢了。
杨宁十分奇怪,据他所知,这京师周围像通州、密云、怀柔郊县、甚至直隶八府,几乎所有的地都被各王公显贵、勋戚大臣占了去,这昌平在京师西北,虽说远了些,可也不该都是一些未开垦的荒地才是。
对于杨宁的疑问,韩山林的解释是:当地大小汤山周围的土地不知含有什么东西,地温比别处要高,还时不时向外冒些热气,根本就不适合种庄稼,因此就没有人耕种,也就无法存活佃户,因此也就一片荒凉了。
听到韩山林那皇庄周围的地里往外冒热气,杨宁心里不由咯噔一声,猛地想了起来,之所以那汤山地热,可不正是那里存在着稀罕的温泉么!怪不得当时自己听到“小汤山”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在后世北京西北昌平县的“小汤山温泉”,那可是大大有名的,而听韩山林所说,如此珍稀宝贵的资源竟然还没有被人开发,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啊,如今那里的大片土地已经都归了自己,若是自己将这温泉开发起来,成立个“度假村”,再在王公贵族之间大肆宣扬一下温泉的好处,让他们来消费度假,那岂不是要发一笔大大的横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