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胖的脸上,双眼炯炯有神,脸上带有一丝真诚的微笑,不是很高,却给人以壮实的感觉,阅人无数的刘伯承一眼就看出,这是个勇将。早就听说他们那里成为军队的主官必须要作风强硬,敢打敢拼,能给士兵士气最大的鼓舞,那种作风偏软的军官如没有一技之长是素来不为他们的上级所喜的。正是他们的这种作风,导致了部队打仗从不知后退,一打起来就打疯狂,越战越勇。
这点八路军是没有办法和他们相比的,八路军从红军改变而来,红军又多是贫困的工农子弟,大多不识字,更不要说有什么文化水平了。在苏区的时候对那些中间摇摆不定的知识分子没有什么好感,“肃反”的时候大批的知识分子被打到,军队懂得文化的人更少了。当初到陕西的时候,红四方面军除了总部保留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干部外,军以下清一色的工农干部,有些师团干部,连作战命令、书信也不会写,受领任务,传达指示,全凭记忆力。
一二九师主要是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的红军一部改编,一二九师成立后,刘伯承首先做的事情就是选调了一些有一定文化和军事素养的年轻干部充实参谋队伍,要求参谋人人都要天天练字、天天记日记。他还强调参谋都要学会测绘知识,能勘察地形,会标图、识图和用图。然而这些东西也只是军官最基本的素质而已,好在各级指挥官身经百战,倒也不缺乏实际作战经验,一定程度弥补了他们其它方面的缺憾。
黑龙江军队主官也要求有一定的战斗经验,打仗一定要作风硬。他们配备的高水平的参谋班子很大程度上为军事主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加上完善的军队结构体系,掌握他们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要比其它军队容易得多。刘伯承是个高明的战略和战术家,他对**在中国实施的那套灵活务实的作风非常欣赏,长征途中**指挥的重要战役中都可以看到刘伯承的影子。
可是在他三年在苏联军官学校-高级步兵学校学习的时光,在系统地学习了马恩列斯的许多论著,以及苏联红军的各种条令,司令部建设和军队指挥等方面的知识的同时,也被打上了深深的苏联印记。好在他的眼光十分敏锐,意识到中国国情与外国的巨大区别,当年在苏联学习和同学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就赞同**的做法:要想以弱小的力量在反动势力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上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当宋锦河听说一二九师师部已经做好了准备后,二话没说就叫来参谋长,准备出发。他们初次见面,刘伯承和邓小平总算见到了干脆果断的作风,看来这方面的传言不虚。邓小平笑了笑,在宋锦河的邀请中坐上了他的车身十分矮,外形独特的汽车,宋锦河让身体比较差点的刘伯承坐在了前排,自己和邓小平坐在了后排,加上司机,正好四个人。邓小平上车的时候才注意到宋锦河带来的车队中卡车后面都拖曳着双联的二十口径的高射炮。
没有车顶的汽车开起来,在这个天气感觉非常的凉爽,如果不是太阳晒到人身上的感觉,感觉将会非常好。邓小平注意到这种汽车越野性能比轿车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如果是轿车根本不能在这种路况上行驶,而这车却跑得飞快。整个车队都保持了比较快的速度绕山而行,这个车的棚顶拆除后,视野相当的开阔,在战斗的时候十分方便射击和上下车。
“宋师长,你们这车怎么没有见过?”邓小平仔细观察了一下汽车后问在自己身旁的宋锦河,“这车是两年前德国才从他们的甲克虫汽车上发展出来的,这种车造价比较低廉,速度也不错,重量比较轻,易于仿制,所以我们引进了这款车。这车虽然也有不少的缺点,但是比现在其它车辆更便宜也更适合装备军队,也只好先装备了一部分。我们本来准备和他们联合改造这种车型的,一直到今年我们和德国的关系还都算不错,可惜……”
“仿制?这车难道是你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宋锦河摇摇头:“那倒不是,我们这批车还是去年夏天从德国进口的,原来准备先进口一部分装备部队的,后来交通线出了问题,所以整个军队也就引进了这一批。这还是原来的常备师才勉强装备,一个师也不过三十辆而已。这车在德国是为下级军官配置的,我们没有那里多钱,只能给中级军官配备一点。因为制造卡车和这种汽车的很多部件都不合适,很多设备都要引进,现在勉强造出来的性能和实用性都比较差,不适合装备野战部队,只装备给了后方军队和政府使用。”
“原来就听说原来张学良将军就在东北建设了一个民生汽车厂,来不及撤出来工厂就被日本人接管了,后来你们好像把这个厂连带人员给整个迁移了过去吧?你们汽车工业是不是从这里搞起来的?”宋锦河点点头,“开始的时候我们依靠的就是这个工厂发展起来的,当时发动机和部分的零件还是靠从外国的引进,好在这些问题后来引进了生产线后都一一解决了……”
…………………………
“这是我们的三五三厂,是我们最大的制造工厂,专门生产各种型号的汽车,坦克,摩托车和特殊车辆。他的前身就是沈阳的民生汽车厂,就是生产当时引起轰动的民生牌七五型汽车的那个厂。这是我们军用车辆的主要的生产厂家,当然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生产一点五公吨,二点五公吨和四公吨三种主要的卡车,其中生产最多是四吨的载重卡车。”
三五三厂的厂长李春宜简单向周恩来介绍了工厂的情况,周恩来刚刚抵达这里的时候就被惊呆了,原来在欧洲留学的时候看到的工厂也不过如此,工厂厂房和配套的工厂规模之大出乎他的预料之外,从汽车进入工厂范围到抵达要参观的厂房足足开了半个小时。“我们所有的工厂都在这里了,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率,我们把所有的工厂都设立在这里,要是这里被摧毁我们的汽车坦克工业就要几乎完全被毁灭。”
周恩来有些想不通,“那为什么不把他们分散呢,至少这样的风险小点,俗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么好的工厂要是被毁了多可惜!”顾正宏笑了笑,“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当时还经过了几次大的讨论,最后才是成坤拍板定下来的。分散了虽然风险小了,效率也会低得吓人,汽车本来零件就多,要一分散,就会散布在周围百公里范围内,那样的话,成本效率都太高昂了。”
“要是和平时期你们可以考虑一下子成本,但是战争事情为这点好像也有点得不尝失,我想你们不会连这个都没有想到,那么你们就是有办法降低风险了?”周恩来从顾正宏轻松的话语中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反将了顾正宏一军。顾正宏点点头自信的说,“重要的工厂和设备尽量建在了地下,周围加强了防空和航空兵力量,这里的战斗机很少出动的,只负责这一片的空域作战。这里的预备役部队也以防空防敌特破坏为主,我们不敢夸口天网不露,但也算得上可保这里不失吧!”
要在残酷的战争中保全下来,就必须要有过人的手段,否则也不会如此夸口。晚上周恩来在这里呆的一晚上的时候,才发觉了一丝的奥妙,在晚上出来的时候,只看见厂区内居民用电的微弱灯光,所有工厂均没有任何的光线发出来,远远看去就是一座座沉寂而庞大的建筑群,完全无法想象在那些建筑中,工人正全天候的加大马力生产前线所必须的各种车辆。
顾正宏告诉他,如果有敌袭的时候,只要警报拉响,整个城市的供电全部会立刻中断,居民也会根据平日的演习进入各种防空设施,各种高射炮和战斗机群都会全力戒备状态。白天如果他们侵犯的话,那么首先就会被布置在边界附近的防空部队拦截,等他们深入之后,各个航空兵部队也会抽调歼击机对他们进行大规模的拦截作战,如果他们还是突破了,就会遭遇这里完备的陆空防空火力的猎杀,即使能对我们造成损害,也是相当的有限,不足为惧。
“你们这个厂大概多长时间建成的?”李宜春想了想,“这个倒不好说了!因为我们开始建设的时候预计的规模就很大,不是简单的设置了一个目标来建厂的,有很大的发展性。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最开始一期重点建设的三吨载重卡车项目,是我们第一上的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项目。从三三年开始建设,到三七年九月才完全完工。”
周恩来点点头,“这么说来,一个重型卡车的项目完全建设好了大概花费了四年,按照中国的底子来说,也不算太慢了。你们建设起来很困难么?”李宜春苦笑起来,“您不知道,当初我们在沈阳搞的民生汽车,都是什么?用机床或者有的部件都是直接用手工加工的,有的主要部件还要进口,就这样也就能产个几百辆,过几年可能会有所提高,可是要搞出这么大,难!
中国懂汽车的人太少了,从工人到技术人员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搬迁到了黑龙江来的时候,在全国聘请了许多汽车修理行里的技术工人,还从外国聘请了不少汽车技术员来我们这里工作和培训我们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这些都远远不够,我们还从大学生选取了大批的学生分别送到了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的福特公司学习。另外还抽调了一部分学生进入美国和德国的大学学习汽车制造。
四年里我们向外输送了近两千人到国外进行各种长短期的学习,我们自己大学和技术学校也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全力培养相关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走出第一步难,跨出这一步后,就要好办多了。我们厂房自己都无法设计,图纸都是根据我们提出的要求让在经济大萧条中聘请的外国设计师来帮助设计建造出来的,我们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占地也相当的庞大。
到三八年的时候,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各种专业的技术人员被输送出来,正在建设的二期和坦克工厂的困难就要小得多了。原来设计年生产二万的载重汽车,其后又增加了一些机床,加上我们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率,长期的三班作业,生产能力增到了近三万辆,加上其它的各型载重汽车,去年一年生产了近四万辆,还有摩托车和坦克等车辆未计算在内。”
他说的时候,周恩来都在认真的听,生怕漏调了一个字,最后说到产量的时候,还是让他吃了一惊,这个数字对于依靠双脚从南方跋涉二万五千里来到陕北的周恩来说是惊人的。这个李成坤是和苏联人和日本人打,毫无畏惧,是有他自信的本钱的。他看了顾正宏给他的行程安排,上面还有飞机制造厂,大型的军工厂和其它工厂和研究所,可以想象他们的工业规模,这是关内闻所未闻的,不到这里,不亲眼看看,真的不敢相信这一切。
李宜春把他们带进了最后的装配车间,宽阔明亮的厂房里,首先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已经成形的汽车在工人们手中安装调试完毕,顺利下线,“每天至少有一百辆汽车从这里下线运送到各个企事业单位,当然目前重点是供给给军队使用。我们还在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力求更近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二期也开始初步生产,等您过两年再看的时候,肯定又是大变样了!”
接着带周恩来看的是,零部件流水线加工,一个零件的数道工序全部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每个工人只负着一个工序的加工,并且每道工序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淘汰次品。经过数次的严格加工后,这些零件变成了汽车的标准配件,直接输送到了相应的装配车间。看着这些汽车生产被生产出来,周恩来身边从延安带来的陪同人员充满了好奇,汽车制造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不仅是没有看过,就连听都没有。
从上午九点开始参观,一直到下午三点才勉强看完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生产车间和配套工厂,周恩来记忆最深刻的是工厂领导和技术工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现在生产汽车没有什么,因为我们仅仅是掌握了别人给我们的技术,就连生产的设备也都是卖来的,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我们希望的是,以后我们可以完全设计生产自己的汽车,使用自己的生产线和机床,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值得骄傲!”
周恩来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在那些车间里摆满的各式的机床,光是成套设备就有六千台,这里决大部分都是从外国购买的。依靠这些设备也仅仅只能生产各型载重汽车,其余特种车辆制造均比较麻烦,需要新的设备,这都是中国所不能生产出来,仅能靠进口的。在没有进口这种设备情况下,这些车辆仅仅能依靠可以从现有机床上生产的零件加上手工制作不能生产的零件来制造。
这些都是这些汽车制造工厂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心中的痛,不能独立制造这些机床设备,就不能有所创新,即使有能力设计出优良的车,也无法独自批量生产出来,还是要依靠别人。现在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了汽车制造厂,能够独立生产大批量的汽车。汽车行内有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会造卡车是小学水平,会造客车是中学水平,会造小轿车那才是大学水平呢!
要走的路还是很长的,好在五年计划中电力、煤炭和石油等能源工业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现代化钢铁、有色金属和基本化工的原材料工业建设步入了正轨,大型金属切削机床,发电设备、采矿设备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各种新型大型机床的研制成功,很让汽车拖拉机和航空、坦克、武器和弹药等国防工业工厂感到无比的兴奋。虽然还是有很多机床必须要从国外进口,可是这些机床的研制成功让人看到了希望。
中午和晚上时候,周恩来都是在工厂领导的陪同下和工人一起们一起进餐,菜比较简单,味道却也不差,每逢加班和节假日都会有加餐。李宜春对周恩来说:“如果是节假日来的话,还可以吃顿不错的,现在却只能将就点吃了。这方面有很严格的制度,我们也不能违背的,这可是顾副主席亲自制定出来的。”吃这些大食堂,和工人一起吃饭,这如果是**他还不会感觉什么,可是在这里,周恩来却感触良深。
吃过了晚饭,在天黑以后,顾正宏叫了周恩来登上了汽车,在周围一片漆黑中驶向了一条戒备深严的公路。进了一扇大门后,汽车停下了,顾正宏示意周恩来下车,带着周恩来换了一辆在这里停靠多时的汽车。周恩来知道他这样做必有深意,反正到了地方他总会加以说明的,也不急于询问顾正宏到底去那,干什么。当他想向窗外看的时候,却发现根本看不清任何东西,他惊奇的发现这辆汽车根本就没有开任何的车灯前进。
“这是保密制度,没有办法的事情,日本人和苏联的谍报人员都非常厉害,很难对付的,所以我们相对应制定的保密制度也十分严格。有些重要单位路段都是分司机开的,每个司机开五至十里的路程就更换司机,很多人开几年车都是那几里路。因为保密级别的关系,我仅仅只能带你一个人进来看看,而且是晚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到达目的地后,他才知道为什么顾正宏这样把他带进来。他不知道的是,这里表面上就像一个小型的拖拉机厂,所有的建筑和厂房和拖拉机厂都没有区别。进来后才知道别有一番天地,里面全部是生产坦克的车间,对于坦克,周恩来认识不多,可是也看得出这坦克的厉害之处来。精细的加工让整个坦克看上去更像一个工艺品而不是杀戮厉器,修长的炮身指向前方,散发的是阵阵杀气。
“这是德国的四号主战坦克,他***,这玩意好是好用,就是太难造出来了!”周恩来看着顾正宏拍拍坦克厚实的装甲少有的骂出声音来,也感受到了这东西在他眼中的分量。周恩来看了看车间,零散的二十几辆坦克,大部分还没有完工,明白了他说的意思。刚刚看载重汽车制造车间不断从生产线下来的汽车,再看看这零散的坦克,是个巨大的反差。
“不管是打日本人还是打苏联,这家伙可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至少现在现役的坦克还没有多少是它的对手!只要灵活运用了他们,将是敌人的恶梦,如果我们和苏联的那场战役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那么德国人横扫欧洲就很能证明这种武器被利用起来强大的攻击力。可惜,就是德国那么强大工业生产能力生产的坦克也极其有限,我们就更少了,这里你也看到了这种情况了!”
顾正宏又带着周恩来在这个工厂转了一个小时才回去,中途也参观了下轻型的三号坦克生产车间,回去晚上周恩来想起这段时间在黑龙江参观的情况,感触良多,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这些日子看到真实情况让他大感到惊奇,每到一个地方给自己的感觉都是很惊讶,也大感新鲜。看到的是百姓安家乐业,工业极其发达,教育生机勃勃。这里头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为什么在抗日最前线的黑龙江百姓甚至比一向富裕的南方还要好,为什么他们能在顶住了日寇侵略的时候还能发展起强大的工业?
在他们这里,大型的企业都属于国有,却管理先进,在未全面备战前生产了大量的民用的产品,销售往全国甚至大量的出口,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工人各项的福利待遇都非常好,但是工资却不高,而且这些工资发下去后大部分的人都用来了购买战争债券来战争了。相比之下,美国人发现中国极度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中国富人却在美国银行有高达三十三亿美元的存款,却没有任何人用来支援抗日战争和救助穷人,这两者对比巨大的反差是很能让人看清楚的。
周恩来去不知道,在回来后,顾正宏和周恩来谈了会话就告辞离开了。他并没有立刻回去睡觉,而是马上驱车前往了另一个工厂去视察。本来,坦克制造工厂属于内部机密,尤其是产量要严格保密的,可是他还是带周恩来去了,因为他是值得信任的。他要视察的工厂是不能让周恩来知道的,因为这个工厂正是秘密仿制苏联的t-34坦克的生产车间,经过这段时间和德国专家一起的认真研究后,终于搞清楚了他的内部构造和生产方式,已经生产出来了二十辆作为测试之用,他正是去看这种坦克的。和苏联的原型最大的不同是,加装了长管仿德国制坦克炮和电台。
负责改造的总工程师向他介绍了这次试制的经过,“在我们和德国技术人员的共同攻关,很快就分析出了他们的构造,并且用制造了三辆样车,试验很顺利,和苏联的坦克质量没有什么区别,加装了长管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后威力比苏联的七十六毫米炮威力还要稍强。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解决,能够利用我们现有的生产线和能够生产的机床来生产这种坦克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试验,我们勉强可以达到要求。我们正在抓紧时间来把生产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起来,利用现有的拖拉机厂房和我们能够调用的设备,估计今年年底就能够生产了……”
………………………………………………………………
当时日本的汽车制造工业也是比较落后的,主要生产汽车的还是美国在日本设立的两家汽车公司福特和通用,三十年代初两家产量为二万余辆。他们把日本的汽车制造工厂杀的七零八落,剩下的仅仅依靠制造军车为生。三七年支秉渊生产出了柴油机,在武汉沦陷后他又在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生产出了六十五马力的柴油机。民营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在三七年也试制成二点五吨的载重汽车。战争……过二十年后新中国才从新走上了二十年前的起点,生产的苏联吉斯一五○载货汽车也不过是仿制四十年代美国的道奇汽车,第一批下线时许多部件还是从苏联进口的,不过由于历史原因有远胜于无,好歹自己可以大规模生产了,但其后中国汽车制造业不思进取,一款解放汽车生产三十年而不改进也算是世界少有了。如果即使从三一年开始搞汽车,那时候和外国合作生产汽车得到技术比较容易,中国的汽车工业也未必落人后,历史不能假设,然而历史会悲伤。当然这是后话。
这点八路军是没有办法和他们相比的,八路军从红军改变而来,红军又多是贫困的工农子弟,大多不识字,更不要说有什么文化水平了。在苏区的时候对那些中间摇摆不定的知识分子没有什么好感,“肃反”的时候大批的知识分子被打到,军队懂得文化的人更少了。当初到陕西的时候,红四方面军除了总部保留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干部外,军以下清一色的工农干部,有些师团干部,连作战命令、书信也不会写,受领任务,传达指示,全凭记忆力。
一二九师主要是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的红军一部改编,一二九师成立后,刘伯承首先做的事情就是选调了一些有一定文化和军事素养的年轻干部充实参谋队伍,要求参谋人人都要天天练字、天天记日记。他还强调参谋都要学会测绘知识,能勘察地形,会标图、识图和用图。然而这些东西也只是军官最基本的素质而已,好在各级指挥官身经百战,倒也不缺乏实际作战经验,一定程度弥补了他们其它方面的缺憾。
黑龙江军队主官也要求有一定的战斗经验,打仗一定要作风硬。他们配备的高水平的参谋班子很大程度上为军事主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加上完善的军队结构体系,掌握他们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要比其它军队容易得多。刘伯承是个高明的战略和战术家,他对**在中国实施的那套灵活务实的作风非常欣赏,长征途中**指挥的重要战役中都可以看到刘伯承的影子。
可是在他三年在苏联军官学校-高级步兵学校学习的时光,在系统地学习了马恩列斯的许多论著,以及苏联红军的各种条令,司令部建设和军队指挥等方面的知识的同时,也被打上了深深的苏联印记。好在他的眼光十分敏锐,意识到中国国情与外国的巨大区别,当年在苏联学习和同学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就赞同**的做法:要想以弱小的力量在反动势力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上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当宋锦河听说一二九师师部已经做好了准备后,二话没说就叫来参谋长,准备出发。他们初次见面,刘伯承和邓小平总算见到了干脆果断的作风,看来这方面的传言不虚。邓小平笑了笑,在宋锦河的邀请中坐上了他的车身十分矮,外形独特的汽车,宋锦河让身体比较差点的刘伯承坐在了前排,自己和邓小平坐在了后排,加上司机,正好四个人。邓小平上车的时候才注意到宋锦河带来的车队中卡车后面都拖曳着双联的二十口径的高射炮。
没有车顶的汽车开起来,在这个天气感觉非常的凉爽,如果不是太阳晒到人身上的感觉,感觉将会非常好。邓小平注意到这种汽车越野性能比轿车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如果是轿车根本不能在这种路况上行驶,而这车却跑得飞快。整个车队都保持了比较快的速度绕山而行,这个车的棚顶拆除后,视野相当的开阔,在战斗的时候十分方便射击和上下车。
“宋师长,你们这车怎么没有见过?”邓小平仔细观察了一下汽车后问在自己身旁的宋锦河,“这车是两年前德国才从他们的甲克虫汽车上发展出来的,这种车造价比较低廉,速度也不错,重量比较轻,易于仿制,所以我们引进了这款车。这车虽然也有不少的缺点,但是比现在其它车辆更便宜也更适合装备军队,也只好先装备了一部分。我们本来准备和他们联合改造这种车型的,一直到今年我们和德国的关系还都算不错,可惜……”
“仿制?这车难道是你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宋锦河摇摇头:“那倒不是,我们这批车还是去年夏天从德国进口的,原来准备先进口一部分装备部队的,后来交通线出了问题,所以整个军队也就引进了这一批。这还是原来的常备师才勉强装备,一个师也不过三十辆而已。这车在德国是为下级军官配置的,我们没有那里多钱,只能给中级军官配备一点。因为制造卡车和这种汽车的很多部件都不合适,很多设备都要引进,现在勉强造出来的性能和实用性都比较差,不适合装备野战部队,只装备给了后方军队和政府使用。”
“原来就听说原来张学良将军就在东北建设了一个民生汽车厂,来不及撤出来工厂就被日本人接管了,后来你们好像把这个厂连带人员给整个迁移了过去吧?你们汽车工业是不是从这里搞起来的?”宋锦河点点头,“开始的时候我们依靠的就是这个工厂发展起来的,当时发动机和部分的零件还是靠从外国的引进,好在这些问题后来引进了生产线后都一一解决了……”
…………………………
“这是我们的三五三厂,是我们最大的制造工厂,专门生产各种型号的汽车,坦克,摩托车和特殊车辆。他的前身就是沈阳的民生汽车厂,就是生产当时引起轰动的民生牌七五型汽车的那个厂。这是我们军用车辆的主要的生产厂家,当然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生产一点五公吨,二点五公吨和四公吨三种主要的卡车,其中生产最多是四吨的载重卡车。”
三五三厂的厂长李春宜简单向周恩来介绍了工厂的情况,周恩来刚刚抵达这里的时候就被惊呆了,原来在欧洲留学的时候看到的工厂也不过如此,工厂厂房和配套的工厂规模之大出乎他的预料之外,从汽车进入工厂范围到抵达要参观的厂房足足开了半个小时。“我们所有的工厂都在这里了,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率,我们把所有的工厂都设立在这里,要是这里被摧毁我们的汽车坦克工业就要几乎完全被毁灭。”
周恩来有些想不通,“那为什么不把他们分散呢,至少这样的风险小点,俗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么好的工厂要是被毁了多可惜!”顾正宏笑了笑,“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当时还经过了几次大的讨论,最后才是成坤拍板定下来的。分散了虽然风险小了,效率也会低得吓人,汽车本来零件就多,要一分散,就会散布在周围百公里范围内,那样的话,成本效率都太高昂了。”
“要是和平时期你们可以考虑一下子成本,但是战争事情为这点好像也有点得不尝失,我想你们不会连这个都没有想到,那么你们就是有办法降低风险了?”周恩来从顾正宏轻松的话语中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反将了顾正宏一军。顾正宏点点头自信的说,“重要的工厂和设备尽量建在了地下,周围加强了防空和航空兵力量,这里的战斗机很少出动的,只负责这一片的空域作战。这里的预备役部队也以防空防敌特破坏为主,我们不敢夸口天网不露,但也算得上可保这里不失吧!”
要在残酷的战争中保全下来,就必须要有过人的手段,否则也不会如此夸口。晚上周恩来在这里呆的一晚上的时候,才发觉了一丝的奥妙,在晚上出来的时候,只看见厂区内居民用电的微弱灯光,所有工厂均没有任何的光线发出来,远远看去就是一座座沉寂而庞大的建筑群,完全无法想象在那些建筑中,工人正全天候的加大马力生产前线所必须的各种车辆。
顾正宏告诉他,如果有敌袭的时候,只要警报拉响,整个城市的供电全部会立刻中断,居民也会根据平日的演习进入各种防空设施,各种高射炮和战斗机群都会全力戒备状态。白天如果他们侵犯的话,那么首先就会被布置在边界附近的防空部队拦截,等他们深入之后,各个航空兵部队也会抽调歼击机对他们进行大规模的拦截作战,如果他们还是突破了,就会遭遇这里完备的陆空防空火力的猎杀,即使能对我们造成损害,也是相当的有限,不足为惧。
“你们这个厂大概多长时间建成的?”李宜春想了想,“这个倒不好说了!因为我们开始建设的时候预计的规模就很大,不是简单的设置了一个目标来建厂的,有很大的发展性。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最开始一期重点建设的三吨载重卡车项目,是我们第一上的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的项目。从三三年开始建设,到三七年九月才完全完工。”
周恩来点点头,“这么说来,一个重型卡车的项目完全建设好了大概花费了四年,按照中国的底子来说,也不算太慢了。你们建设起来很困难么?”李宜春苦笑起来,“您不知道,当初我们在沈阳搞的民生汽车,都是什么?用机床或者有的部件都是直接用手工加工的,有的主要部件还要进口,就这样也就能产个几百辆,过几年可能会有所提高,可是要搞出这么大,难!
中国懂汽车的人太少了,从工人到技术人员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搬迁到了黑龙江来的时候,在全国聘请了许多汽车修理行里的技术工人,还从外国聘请了不少汽车技术员来我们这里工作和培训我们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这些都远远不够,我们还从大学生选取了大批的学生分别送到了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的福特公司学习。另外还抽调了一部分学生进入美国和德国的大学学习汽车制造。
四年里我们向外输送了近两千人到国外进行各种长短期的学习,我们自己大学和技术学校也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全力培养相关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走出第一步难,跨出这一步后,就要好办多了。我们厂房自己都无法设计,图纸都是根据我们提出的要求让在经济大萧条中聘请的外国设计师来帮助设计建造出来的,我们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占地也相当的庞大。
到三八年的时候,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各种专业的技术人员被输送出来,正在建设的二期和坦克工厂的困难就要小得多了。原来设计年生产二万的载重汽车,其后又增加了一些机床,加上我们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率,长期的三班作业,生产能力增到了近三万辆,加上其它的各型载重汽车,去年一年生产了近四万辆,还有摩托车和坦克等车辆未计算在内。”
他说的时候,周恩来都在认真的听,生怕漏调了一个字,最后说到产量的时候,还是让他吃了一惊,这个数字对于依靠双脚从南方跋涉二万五千里来到陕北的周恩来说是惊人的。这个李成坤是和苏联人和日本人打,毫无畏惧,是有他自信的本钱的。他看了顾正宏给他的行程安排,上面还有飞机制造厂,大型的军工厂和其它工厂和研究所,可以想象他们的工业规模,这是关内闻所未闻的,不到这里,不亲眼看看,真的不敢相信这一切。
李宜春把他们带进了最后的装配车间,宽阔明亮的厂房里,首先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已经成形的汽车在工人们手中安装调试完毕,顺利下线,“每天至少有一百辆汽车从这里下线运送到各个企事业单位,当然目前重点是供给给军队使用。我们还在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力求更近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二期也开始初步生产,等您过两年再看的时候,肯定又是大变样了!”
接着带周恩来看的是,零部件流水线加工,一个零件的数道工序全部在一条生产线上完成,每个工人只负着一个工序的加工,并且每道工序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淘汰次品。经过数次的严格加工后,这些零件变成了汽车的标准配件,直接输送到了相应的装配车间。看着这些汽车生产被生产出来,周恩来身边从延安带来的陪同人员充满了好奇,汽车制造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不仅是没有看过,就连听都没有。
从上午九点开始参观,一直到下午三点才勉强看完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生产车间和配套工厂,周恩来记忆最深刻的是工厂领导和技术工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现在生产汽车没有什么,因为我们仅仅是掌握了别人给我们的技术,就连生产的设备也都是卖来的,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我们希望的是,以后我们可以完全设计生产自己的汽车,使用自己的生产线和机床,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值得骄傲!”
周恩来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在那些车间里摆满的各式的机床,光是成套设备就有六千台,这里决大部分都是从外国购买的。依靠这些设备也仅仅只能生产各型载重汽车,其余特种车辆制造均比较麻烦,需要新的设备,这都是中国所不能生产出来,仅能靠进口的。在没有进口这种设备情况下,这些车辆仅仅能依靠可以从现有机床上生产的零件加上手工制作不能生产的零件来制造。
这些都是这些汽车制造工厂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心中的痛,不能独立制造这些机床设备,就不能有所创新,即使有能力设计出优良的车,也无法独自批量生产出来,还是要依靠别人。现在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了汽车制造厂,能够独立生产大批量的汽车。汽车行内有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会造卡车是小学水平,会造客车是中学水平,会造小轿车那才是大学水平呢!
要走的路还是很长的,好在五年计划中电力、煤炭和石油等能源工业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现代化钢铁、有色金属和基本化工的原材料工业建设步入了正轨,大型金属切削机床,发电设备、采矿设备的研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各种新型大型机床的研制成功,很让汽车拖拉机和航空、坦克、武器和弹药等国防工业工厂感到无比的兴奋。虽然还是有很多机床必须要从国外进口,可是这些机床的研制成功让人看到了希望。
中午和晚上时候,周恩来都是在工厂领导的陪同下和工人一起们一起进餐,菜比较简单,味道却也不差,每逢加班和节假日都会有加餐。李宜春对周恩来说:“如果是节假日来的话,还可以吃顿不错的,现在却只能将就点吃了。这方面有很严格的制度,我们也不能违背的,这可是顾副主席亲自制定出来的。”吃这些大食堂,和工人一起吃饭,这如果是**他还不会感觉什么,可是在这里,周恩来却感触良深。
吃过了晚饭,在天黑以后,顾正宏叫了周恩来登上了汽车,在周围一片漆黑中驶向了一条戒备深严的公路。进了一扇大门后,汽车停下了,顾正宏示意周恩来下车,带着周恩来换了一辆在这里停靠多时的汽车。周恩来知道他这样做必有深意,反正到了地方他总会加以说明的,也不急于询问顾正宏到底去那,干什么。当他想向窗外看的时候,却发现根本看不清任何东西,他惊奇的发现这辆汽车根本就没有开任何的车灯前进。
“这是保密制度,没有办法的事情,日本人和苏联的谍报人员都非常厉害,很难对付的,所以我们相对应制定的保密制度也十分严格。有些重要单位路段都是分司机开的,每个司机开五至十里的路程就更换司机,很多人开几年车都是那几里路。因为保密级别的关系,我仅仅只能带你一个人进来看看,而且是晚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
到达目的地后,他才知道为什么顾正宏这样把他带进来。他不知道的是,这里表面上就像一个小型的拖拉机厂,所有的建筑和厂房和拖拉机厂都没有区别。进来后才知道别有一番天地,里面全部是生产坦克的车间,对于坦克,周恩来认识不多,可是也看得出这坦克的厉害之处来。精细的加工让整个坦克看上去更像一个工艺品而不是杀戮厉器,修长的炮身指向前方,散发的是阵阵杀气。
“这是德国的四号主战坦克,他***,这玩意好是好用,就是太难造出来了!”周恩来看着顾正宏拍拍坦克厚实的装甲少有的骂出声音来,也感受到了这东西在他眼中的分量。周恩来看了看车间,零散的二十几辆坦克,大部分还没有完工,明白了他说的意思。刚刚看载重汽车制造车间不断从生产线下来的汽车,再看看这零散的坦克,是个巨大的反差。
“不管是打日本人还是打苏联,这家伙可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至少现在现役的坦克还没有多少是它的对手!只要灵活运用了他们,将是敌人的恶梦,如果我们和苏联的那场战役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那么德国人横扫欧洲就很能证明这种武器被利用起来强大的攻击力。可惜,就是德国那么强大工业生产能力生产的坦克也极其有限,我们就更少了,这里你也看到了这种情况了!”
顾正宏又带着周恩来在这个工厂转了一个小时才回去,中途也参观了下轻型的三号坦克生产车间,回去晚上周恩来想起这段时间在黑龙江参观的情况,感触良多,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这些日子看到真实情况让他大感到惊奇,每到一个地方给自己的感觉都是很惊讶,也大感新鲜。看到的是百姓安家乐业,工业极其发达,教育生机勃勃。这里头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为什么在抗日最前线的黑龙江百姓甚至比一向富裕的南方还要好,为什么他们能在顶住了日寇侵略的时候还能发展起强大的工业?
在他们这里,大型的企业都属于国有,却管理先进,在未全面备战前生产了大量的民用的产品,销售往全国甚至大量的出口,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工人各项的福利待遇都非常好,但是工资却不高,而且这些工资发下去后大部分的人都用来了购买战争债券来战争了。相比之下,美国人发现中国极度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中国富人却在美国银行有高达三十三亿美元的存款,却没有任何人用来支援抗日战争和救助穷人,这两者对比巨大的反差是很能让人看清楚的。
周恩来去不知道,在回来后,顾正宏和周恩来谈了会话就告辞离开了。他并没有立刻回去睡觉,而是马上驱车前往了另一个工厂去视察。本来,坦克制造工厂属于内部机密,尤其是产量要严格保密的,可是他还是带周恩来去了,因为他是值得信任的。他要视察的工厂是不能让周恩来知道的,因为这个工厂正是秘密仿制苏联的t-34坦克的生产车间,经过这段时间和德国专家一起的认真研究后,终于搞清楚了他的内部构造和生产方式,已经生产出来了二十辆作为测试之用,他正是去看这种坦克的。和苏联的原型最大的不同是,加装了长管仿德国制坦克炮和电台。
负责改造的总工程师向他介绍了这次试制的经过,“在我们和德国技术人员的共同攻关,很快就分析出了他们的构造,并且用制造了三辆样车,试验很顺利,和苏联的坦克质量没有什么区别,加装了长管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后威力比苏联的七十六毫米炮威力还要稍强。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解决,能够利用我们现有的生产线和能够生产的机床来生产这种坦克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试验,我们勉强可以达到要求。我们正在抓紧时间来把生产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起来,利用现有的拖拉机厂房和我们能够调用的设备,估计今年年底就能够生产了……”
………………………………………………………………
当时日本的汽车制造工业也是比较落后的,主要生产汽车的还是美国在日本设立的两家汽车公司福特和通用,三十年代初两家产量为二万余辆。他们把日本的汽车制造工厂杀的七零八落,剩下的仅仅依靠制造军车为生。三七年支秉渊生产出了柴油机,在武汉沦陷后他又在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生产出了六十五马力的柴油机。民营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在三七年也试制成二点五吨的载重汽车。战争……过二十年后新中国才从新走上了二十年前的起点,生产的苏联吉斯一五○载货汽车也不过是仿制四十年代美国的道奇汽车,第一批下线时许多部件还是从苏联进口的,不过由于历史原因有远胜于无,好歹自己可以大规模生产了,但其后中国汽车制造业不思进取,一款解放汽车生产三十年而不改进也算是世界少有了。如果即使从三一年开始搞汽车,那时候和外国合作生产汽车得到技术比较容易,中国的汽车工业也未必落人后,历史不能假设,然而历史会悲伤。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