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消息很让人喘了口气,几十年我们都忍了过来,几年为什么就不能忍呢?我们在面临外敌入侵,内政混乱之际,我们凭什么靠自己拿回多年丢失的土地?我们仅仅只能在他们无力顾及的时候或者有一天我们有和他们同样强大的时候才能一举的消灭,所以德国的进攻他们的时候也是我们最佳的进攻时机。所谓《互不侵犯条约》就让他见鬼去吧,这个世界上什么时候有人真正遵循过所谓的“条约”?需要的时候可以签定,不需要的时候马上就可以被撕毁,我们对他们这些强国所谓的“条约”很是反感,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一丝的诚意。不然为什么不在进攻我们之前签定,非要被我们打怕了才做出这种姿态,回想起百年来列强在我国头上的诸多不平等条约,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对他们产生任何的好感。
既然他要签定那我就和他签定,我们只是一个地方政府,这种国家间的条约应该是国民政府去签定了,就可以丢掉这个大麻烦了,别的事情可以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根据我们的请求,在美国为首的国家的提倡下,国民政府派出了以立法院院长孙科为首的高规格代表团进行协商。孙科本人是国民党中的亲苏派,加上因为孙中山的关系,苏联对他也有一定的好感。就本身而言,蒋委员长并没有太在意和苏联的关系,可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不能对这件事情无动于衷,更何况是由英、美列强进行的调解。在孙科走的时候他只下了个手谕“相机行事”,孙科知道这又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干好了是领袖的功劳,干砸了是自己的错。
蒋委员长被淞沪会战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对战争也很沮丧。经过这几年的整编,部队战斗力也提高很快,全国都自信满满的准备对抗日本的侵略。参战部队也的确没有让人失望,正面战场上日本人没有占到一点便宜,损失极重,只好一再的增兵,防线也坚持了近半年,可惜的是日本从没有防备的侧翼登陆绕到后面击溃了守军。此战打得极为艰苦,这些年苦心囤积的武器弹药几乎被消耗干净,各种武器损失极多,大量经过多年训练精锐士兵亦被消耗殆尽。空军和海军基本上不能构成对日本的任何威胁。想到空军,蒋委员长就是一阵心烦,与李成坤轰炸日本壮举相比,虽然空军将士也浴血奋战,可惜由于飞机老久加上飞机数量严重不足造成了后期日本回复元气的空军对中国空军和地面部队威胁极大。
在参战前居然整个空军仅二百余架飞机可与日本交战,且老式飞机占大多数。面对这种情况却又不能发火,因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蒋夫人。空军飞机发展相当快,刚买的飞机不过两、三年变落后了,蒋夫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将空军经费存在了外国银行,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到外国买最新的。可惜的是日本飞机制造厂和大量飞机被炸,大量的军舰却完好无损。日本港口布的水雷虽然没有清理干净,却有清理出大量的安全航道,战争爆发后日本的军舰迅速的封锁住了中国大部分港口。外国的武器都要自己运输,不仅中国运输有限,更因为中国船只很难通过日本的封锁,购买飞机之事也不了了之。想到这里也不由感叹起来,德国人为了帮助李成坤甚至大船大船的运输各种武器支援他们,连同政府订购的武器也亲自运到了香港转交中**队,其中包括新定制的三十多万支步枪和五万支手枪、二万挺机枪,迫击炮八百门,战防炮五百门、高射炮三百门。弹药有步枪弹三亿发、手枪弹七千万发、机枪弹两亿三千七百万发、迫击炮一百九十万发、战防炮弹五十万发、十五厘米榴弹炮弹六千发和其他口径炮弹两万余发以及其他装备器材。这让军队压力减轻了不少,但是也反应了自身军工生产严重不足。
德**事专家根据中国实际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情况给蒋先生的建议是建立一支大部队移动时以铁路来运输,使兵员可快速集中到战场边缘。战斗不倚赖重炮、战车等重型装备,而是灵活机动地使用自动武器作战和若干干战车与炮兵单位配合进行协同作战的“轻步兵”。这对于生产能力弱、战车和火炮拥有量少的政府军队来说是很中肯务实的。可是这在强调火力制胜的正面战场上防守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处于敌人的进攻压制火力下,损失极重。我们派去支援的孙立人根据自身火力略占优势的情况,将部队梯次布置在纵深,按照防炮火防空经验做了妥善的防御,日军即使占领前沿阵地也不伤筋骨,日军火炮对阵地上炮击轰炸的效果效果非常有限。反观政府军为了和日军战斗中取得优势,在前沿布置了大量的士兵,短短三十公里的长度上双方布置了近百万的军队,日军每一次炮击都会造成成千的中国士兵的死亡,战斗惨烈无比。
看着友军的那种勇捍,我们派遣过去的三个师的士兵热血澎湃,也许他们的指挥官腐化、贪财……但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他们能挺身而出,面对日本的一次次强攻猛打,丝毫不退,多少将士以自己血肉之躯抵挡敌人优势炮火,牺牲在战场杀戮之中,为保卫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至少说明了他们心中还有热血,还有一颗不屈的心。孙立人看见友军战斗也不由点点头,这些年军事训练没有白费,但是非常可惜的这些优秀的战士都浴血淞沪战场,以后重组建的部队无论从训练、士气、装备都无法与淞沪战场上的老部队相比。全国各地的军队首次团结起来一起共赴国难,大家放弃自己旧怨一起浴血奋战……孙立人指挥的部队按照国民政府给予的新的番号为整编第一八三师、一八四师和一八五师,一八三师和一八四师是我们原来的第十二和十三师,战斗力非常强。因为我们阵地日军久攻不下,将进攻的重点转移到了友军的头上,一八三师被迫当起了救火队员的责任,那里有危险就在那里上,成为蒋委员手中名副其实的预备队。不仅蒋对这支部队情有独衷,其他友军部队也对他们抱以厚望,只要看见他们的身影就信心大增。一八三师也没有辜负厚望,在一次次的战斗中飞速成长起来,成为新的王牌主力。
孙立人走进了唐生智的指挥部,周围的参谋和警卫人员敬佩的看着这位年轻的将军,正是他的指挥让其他的参战部队安全的撤退回到吴福线附近进行重新的防守,在战斗中无数次的拯救友军部队于危难中的事迹更是广为流传,成为抗战中最有名气的战将,得到全国民众的爱戴。唐生智看见是孙立人,马上站了起来,热情的说,“孙老弟,你来了正好,我正好有事找你。”孙立人立刻说:“有用得着我孙某人的地方我一定尽力。”唐生智说:“你们刚回来,还没有休整,本来不应该麻烦你们的。可是吴福线那边大部分部队都是新补充的部队,战斗力和装备均远不及以前,战斗力强的八十七、八十八师战损达极大,可以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只有你们,还是需要你们去那里才能顶得住。否则那里失守后到南京附近都将毫无阻挡,不易守卫,所以吴福线非常重要,不可有失。”孙立人听了敬了个礼坚决的说:“保证完成任务!”
刚刚被整编成第十七集团军的三个师接到命令后没有任何的反应,只是默默的清理行李准备开拔,虽然他们撤回南京刚刚才一天。孙立人对那些撤退的时候收拢的别的部队的士兵们说:“现在你们刚刚到南京,我们接到命令又要开拔,当然你们可以不用跟着我们去。你们可以自己回老部队,也可以到其他部队,但是不管到了那里都要记得自己是中**人,记得我们都有一颗军人报家卫国的魂魄,记得在淞沪战斗的那日日夜夜,等你们老的时候你可以骄傲的告诉自己的子孙后代,曾经在淞沪狠狠的揍过小鬼子,在那里参加过中国第一次团结起来抵抗外地入侵的伟大壮举……”有些人离去了,更多的人留了下来,在这里他们真正看到了什么是军人,什么是真正的战斗,渴望像真正的军人一样驰骋杀场。
在大批的军队开始向后转移,大量的民众开始向后搬迁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却高唱着雄壮的军歌向前线开拔,沿途撤退的部队自动让出路来,带着羡慕的目光看着坐在军车上的士兵,心里甚至渴望自己就是其中一员。那些新补充的士兵奇怪,因为这些老兵为了抢路回来不仅大打出手,有的还开了开了枪,不知道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老实。如果是少数的也不多说了,怎么所有的部队看见他们来了都自动让路,甚至还自动帮助他们把不动车辆推到路边,这并没有人要求他们这么做啊!新兵不解的问老兵,他们是那个部队的,怎么打了败仗还这么有信心?老兵带着非常复杂的心情说:“他们是李成坤将军派来的军队,他们的指挥官是赫赫有名的孙立人将军。”新兵一听就大吃一惊,关于这支部队现在传言已经是漫天飞了,没有人会说不知道孙立人将军,有人开玩笑他们甚至支援过所有的友军。日军被击毙的人中有近三分之一是被他们消灭的,他们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要不是有他们断后路,这些部队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孙立人坐在车里,沉思起来,这次接下这个棘手的任务,心里还是有一点底的。吴福线是经过国民政府几年心血才建成的国防工程,两年前建成后一直对它进行了完善,防御相当的完善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和苏联的战事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了,即使苏联想再战也到等几个月,如果他们接受谈判,那么黑龙江的主要兵力马上就可以展开对日本的军事行动了。孙立人很是佩服在出兵问题上的各种决议,兵力只有七万左右,各种补给从来没有缺少过,不管前线需要什么,后方都可以千分百计的把需要的东西运过来。大年三十的时候,日本人进攻很猛,所有的非战斗人员都上了战场。知道大家还没有吃饭的时候,司令亲自和司令部的工作人员包了饺子煮熟了连同用保温的设备一起用飞机空运过来,大家在战壕里吃到热饺子,并听到是司令亲自包的时候的心情是任何人都无法体会的,这比说一百句空洞的鼓励更让人兴奋,一直以来所有的战士受到的是最严格的训练,在生活上却被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也是这支军队强大的原因之一。
在战斗损失后,每次补给来的也带来了一批士兵,他们不是刚刚进入部队的新兵,不是刚刚训练好的士兵,更不是像其他军队那样拉来的壮丁作为补充,而是经过严格训练一年以上,被传授丰富经验的其他部队抽调来的士兵。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断加强了炮兵力量,源源不断的供应使得军队从来没有为后勤发过愁,要说胜利,至少有一半的功劳在这些后勤人员身上。就在刚刚将部队部署进工事附近的防线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份电报,上面有两个消息,一个是天大的喜讯。另一个却是不幸的消息。坏消息是,日军四十七万强攻北平,他们重点进攻的第二十九集团军的防线发生崩溃,副军长战死,赵禹登师长战死。第二十九路军防守的右翼被日军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日军通过这里将二十九军击溃,二十九军已经在军长宋元哲的指示下撤退到保定。和他们一同防守的吴可仁中将已经陷入包围了。喜讯是,国民政府和苏联签定了《友好条约》,中苏的冲突也在这个时候划上了句号,主力部队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日本了。孙立人看这两封电报都不简单,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说出来,相信不久就会有详细的报告送过来。
当孙立仁说出苏联人已经被赶出去了,并被迫和我们签定了停火协议的时候,这些远离家乡的北方大汉终于再也忍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悦,冲锋枪、步枪、手枪不停的射向空中。那些别的部队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这些纪律严格的部队也有这样的一面,没有任何的军官有制止的意思,反而加入了这个行列,甚至炮兵部队也用二十四门火炮连放了三十响以示庆祝。他们不能理解这些士兵所受到的教育,在参加淞沪会战后就听到了家乡被苏联人进攻,他们心中充满了急切,每次后方的运输人员来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就是和苏联人交战的情况。相当一部分的人甚至要求回黑龙江参战,却被孙立人以司令在派兵到淞沪战场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这种情况,并且已经有了对策,你们可以不相信我们,但是不能不相信司令的安排给挡了回去。并教育到:“送我们来淞沪的最大目的是牵制日本的军力,使得他们没有能力进攻黑龙江,我们保卫了淞沪就是保卫了黑龙江……”
两天后一群和运输人员一起到来的黑龙江司令部高级参谋到了孙立人的指挥部,其中一个四十五岁左右,挂少将衔一见面就锤了孙立人一拳说:“你小子好象比以前更壮了,也更有精神了。好象现在还不错嘛,官位、名声都有,现在不管到那里都绝对吃香。”孙立人说:“要不是我们是老朋友,知道你心里想什么真想揍你人。我们投军报国为什么?就是想中国强大起来,不再受到外敌的侵略,现在无论那里都没有我们做得更好,我孙立人有生之年能见证中华的富强将是我一生最大的骄傲。不说现在是个集团军司令,就是那战区司令、上将头衔和我换我也不会答应……”那个高级参谋说:“你看你,真是小家气,我只说了一句,你却说了怎么多。好了不多说了,这次有正经事和你说。”孙立人说:“就知道派你老马出来,绝对没有小事,是不是准备动手了?”那个被叫做老马的参谋说:“恩,这次要动手了。说实在话如果不是我的确不适合带兵打仗的话,我也想和你一样驰骋杀场,抵御外敌,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为。”
孙立人知道他才华横溢,叫做马奎元原来只是保定军校的一个战术教官,却因为自己本身体弱多病加上为人相当的倔强,素不为人喜欢。后来司令和蒋百里谈话的时候偶尔听到他的一些事迹,觉得他的思想虽然不适合现在的中**队,可是十分超前甚至有些想法比德国人还要完善,在经过保定的时候亲自拜访,一谈之下双方相法不谋而合,相见恨晚,司令对他十分的尊重,很多大的行动都是他一手策划的。孙立人笑着说:“上次苏联那仗打得不错,是不是出自你手?”马奎元笑着说:“司令部哪个是省油的灯,没有两把刷子进得去吗?不过说来惭愧,这次都是司令一手策划的,这些年他一直要求提高我们这些参谋人员的能力,他自己也在飞速的学习,说到战略方面我们这些人也只好自愧不如了。”孙立人回想起在司令部的时候,司令亲自指导自己这些参谋人员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素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得不称赞。他不常出主意,平时都是要求参谋、军官们自己解决,可是碰到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的时候他又可以给大家很多提示,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大家的心目中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既然他要签定那我就和他签定,我们只是一个地方政府,这种国家间的条约应该是国民政府去签定了,就可以丢掉这个大麻烦了,别的事情可以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根据我们的请求,在美国为首的国家的提倡下,国民政府派出了以立法院院长孙科为首的高规格代表团进行协商。孙科本人是国民党中的亲苏派,加上因为孙中山的关系,苏联对他也有一定的好感。就本身而言,蒋委员长并没有太在意和苏联的关系,可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不能对这件事情无动于衷,更何况是由英、美列强进行的调解。在孙科走的时候他只下了个手谕“相机行事”,孙科知道这又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干好了是领袖的功劳,干砸了是自己的错。
蒋委员长被淞沪会战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对战争也很沮丧。经过这几年的整编,部队战斗力也提高很快,全国都自信满满的准备对抗日本的侵略。参战部队也的确没有让人失望,正面战场上日本人没有占到一点便宜,损失极重,只好一再的增兵,防线也坚持了近半年,可惜的是日本从没有防备的侧翼登陆绕到后面击溃了守军。此战打得极为艰苦,这些年苦心囤积的武器弹药几乎被消耗干净,各种武器损失极多,大量经过多年训练精锐士兵亦被消耗殆尽。空军和海军基本上不能构成对日本的任何威胁。想到空军,蒋委员长就是一阵心烦,与李成坤轰炸日本壮举相比,虽然空军将士也浴血奋战,可惜由于飞机老久加上飞机数量严重不足造成了后期日本回复元气的空军对中国空军和地面部队威胁极大。
在参战前居然整个空军仅二百余架飞机可与日本交战,且老式飞机占大多数。面对这种情况却又不能发火,因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蒋夫人。空军飞机发展相当快,刚买的飞机不过两、三年变落后了,蒋夫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将空军经费存在了外国银行,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到外国买最新的。可惜的是日本飞机制造厂和大量飞机被炸,大量的军舰却完好无损。日本港口布的水雷虽然没有清理干净,却有清理出大量的安全航道,战争爆发后日本的军舰迅速的封锁住了中国大部分港口。外国的武器都要自己运输,不仅中国运输有限,更因为中国船只很难通过日本的封锁,购买飞机之事也不了了之。想到这里也不由感叹起来,德国人为了帮助李成坤甚至大船大船的运输各种武器支援他们,连同政府订购的武器也亲自运到了香港转交中**队,其中包括新定制的三十多万支步枪和五万支手枪、二万挺机枪,迫击炮八百门,战防炮五百门、高射炮三百门。弹药有步枪弹三亿发、手枪弹七千万发、机枪弹两亿三千七百万发、迫击炮一百九十万发、战防炮弹五十万发、十五厘米榴弹炮弹六千发和其他口径炮弹两万余发以及其他装备器材。这让军队压力减轻了不少,但是也反应了自身军工生产严重不足。
德**事专家根据中国实际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情况给蒋先生的建议是建立一支大部队移动时以铁路来运输,使兵员可快速集中到战场边缘。战斗不倚赖重炮、战车等重型装备,而是灵活机动地使用自动武器作战和若干干战车与炮兵单位配合进行协同作战的“轻步兵”。这对于生产能力弱、战车和火炮拥有量少的政府军队来说是很中肯务实的。可是这在强调火力制胜的正面战场上防守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处于敌人的进攻压制火力下,损失极重。我们派去支援的孙立人根据自身火力略占优势的情况,将部队梯次布置在纵深,按照防炮火防空经验做了妥善的防御,日军即使占领前沿阵地也不伤筋骨,日军火炮对阵地上炮击轰炸的效果效果非常有限。反观政府军为了和日军战斗中取得优势,在前沿布置了大量的士兵,短短三十公里的长度上双方布置了近百万的军队,日军每一次炮击都会造成成千的中国士兵的死亡,战斗惨烈无比。
看着友军的那种勇捍,我们派遣过去的三个师的士兵热血澎湃,也许他们的指挥官腐化、贪财……但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他们能挺身而出,面对日本的一次次强攻猛打,丝毫不退,多少将士以自己血肉之躯抵挡敌人优势炮火,牺牲在战场杀戮之中,为保卫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至少说明了他们心中还有热血,还有一颗不屈的心。孙立人看见友军战斗也不由点点头,这些年军事训练没有白费,但是非常可惜的这些优秀的战士都浴血淞沪战场,以后重组建的部队无论从训练、士气、装备都无法与淞沪战场上的老部队相比。全国各地的军队首次团结起来一起共赴国难,大家放弃自己旧怨一起浴血奋战……孙立人指挥的部队按照国民政府给予的新的番号为整编第一八三师、一八四师和一八五师,一八三师和一八四师是我们原来的第十二和十三师,战斗力非常强。因为我们阵地日军久攻不下,将进攻的重点转移到了友军的头上,一八三师被迫当起了救火队员的责任,那里有危险就在那里上,成为蒋委员手中名副其实的预备队。不仅蒋对这支部队情有独衷,其他友军部队也对他们抱以厚望,只要看见他们的身影就信心大增。一八三师也没有辜负厚望,在一次次的战斗中飞速成长起来,成为新的王牌主力。
孙立人走进了唐生智的指挥部,周围的参谋和警卫人员敬佩的看着这位年轻的将军,正是他的指挥让其他的参战部队安全的撤退回到吴福线附近进行重新的防守,在战斗中无数次的拯救友军部队于危难中的事迹更是广为流传,成为抗战中最有名气的战将,得到全国民众的爱戴。唐生智看见是孙立人,马上站了起来,热情的说,“孙老弟,你来了正好,我正好有事找你。”孙立人立刻说:“有用得着我孙某人的地方我一定尽力。”唐生智说:“你们刚回来,还没有休整,本来不应该麻烦你们的。可是吴福线那边大部分部队都是新补充的部队,战斗力和装备均远不及以前,战斗力强的八十七、八十八师战损达极大,可以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只有你们,还是需要你们去那里才能顶得住。否则那里失守后到南京附近都将毫无阻挡,不易守卫,所以吴福线非常重要,不可有失。”孙立人听了敬了个礼坚决的说:“保证完成任务!”
刚刚被整编成第十七集团军的三个师接到命令后没有任何的反应,只是默默的清理行李准备开拔,虽然他们撤回南京刚刚才一天。孙立人对那些撤退的时候收拢的别的部队的士兵们说:“现在你们刚刚到南京,我们接到命令又要开拔,当然你们可以不用跟着我们去。你们可以自己回老部队,也可以到其他部队,但是不管到了那里都要记得自己是中**人,记得我们都有一颗军人报家卫国的魂魄,记得在淞沪战斗的那日日夜夜,等你们老的时候你可以骄傲的告诉自己的子孙后代,曾经在淞沪狠狠的揍过小鬼子,在那里参加过中国第一次团结起来抵抗外地入侵的伟大壮举……”有些人离去了,更多的人留了下来,在这里他们真正看到了什么是军人,什么是真正的战斗,渴望像真正的军人一样驰骋杀场。
在大批的军队开始向后转移,大量的民众开始向后搬迁的时候,我们的军队却高唱着雄壮的军歌向前线开拔,沿途撤退的部队自动让出路来,带着羡慕的目光看着坐在军车上的士兵,心里甚至渴望自己就是其中一员。那些新补充的士兵奇怪,因为这些老兵为了抢路回来不仅大打出手,有的还开了开了枪,不知道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老实。如果是少数的也不多说了,怎么所有的部队看见他们来了都自动让路,甚至还自动帮助他们把不动车辆推到路边,这并没有人要求他们这么做啊!新兵不解的问老兵,他们是那个部队的,怎么打了败仗还这么有信心?老兵带着非常复杂的心情说:“他们是李成坤将军派来的军队,他们的指挥官是赫赫有名的孙立人将军。”新兵一听就大吃一惊,关于这支部队现在传言已经是漫天飞了,没有人会说不知道孙立人将军,有人开玩笑他们甚至支援过所有的友军。日军被击毙的人中有近三分之一是被他们消灭的,他们的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要不是有他们断后路,这些部队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孙立人坐在车里,沉思起来,这次接下这个棘手的任务,心里还是有一点底的。吴福线是经过国民政府几年心血才建成的国防工程,两年前建成后一直对它进行了完善,防御相当的完善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和苏联的战事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了,即使苏联想再战也到等几个月,如果他们接受谈判,那么黑龙江的主要兵力马上就可以展开对日本的军事行动了。孙立人很是佩服在出兵问题上的各种决议,兵力只有七万左右,各种补给从来没有缺少过,不管前线需要什么,后方都可以千分百计的把需要的东西运过来。大年三十的时候,日本人进攻很猛,所有的非战斗人员都上了战场。知道大家还没有吃饭的时候,司令亲自和司令部的工作人员包了饺子煮熟了连同用保温的设备一起用飞机空运过来,大家在战壕里吃到热饺子,并听到是司令亲自包的时候的心情是任何人都无法体会的,这比说一百句空洞的鼓励更让人兴奋,一直以来所有的战士受到的是最严格的训练,在生活上却被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也是这支军队强大的原因之一。
在战斗损失后,每次补给来的也带来了一批士兵,他们不是刚刚进入部队的新兵,不是刚刚训练好的士兵,更不是像其他军队那样拉来的壮丁作为补充,而是经过严格训练一年以上,被传授丰富经验的其他部队抽调来的士兵。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断加强了炮兵力量,源源不断的供应使得军队从来没有为后勤发过愁,要说胜利,至少有一半的功劳在这些后勤人员身上。就在刚刚将部队部署进工事附近的防线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份电报,上面有两个消息,一个是天大的喜讯。另一个却是不幸的消息。坏消息是,日军四十七万强攻北平,他们重点进攻的第二十九集团军的防线发生崩溃,副军长战死,赵禹登师长战死。第二十九路军防守的右翼被日军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日军通过这里将二十九军击溃,二十九军已经在军长宋元哲的指示下撤退到保定。和他们一同防守的吴可仁中将已经陷入包围了。喜讯是,国民政府和苏联签定了《友好条约》,中苏的冲突也在这个时候划上了句号,主力部队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日本了。孙立人看这两封电报都不简单,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说出来,相信不久就会有详细的报告送过来。
当孙立仁说出苏联人已经被赶出去了,并被迫和我们签定了停火协议的时候,这些远离家乡的北方大汉终于再也忍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悦,冲锋枪、步枪、手枪不停的射向空中。那些别的部队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这些纪律严格的部队也有这样的一面,没有任何的军官有制止的意思,反而加入了这个行列,甚至炮兵部队也用二十四门火炮连放了三十响以示庆祝。他们不能理解这些士兵所受到的教育,在参加淞沪会战后就听到了家乡被苏联人进攻,他们心中充满了急切,每次后方的运输人员来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就是和苏联人交战的情况。相当一部分的人甚至要求回黑龙江参战,却被孙立人以司令在派兵到淞沪战场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这种情况,并且已经有了对策,你们可以不相信我们,但是不能不相信司令的安排给挡了回去。并教育到:“送我们来淞沪的最大目的是牵制日本的军力,使得他们没有能力进攻黑龙江,我们保卫了淞沪就是保卫了黑龙江……”
两天后一群和运输人员一起到来的黑龙江司令部高级参谋到了孙立人的指挥部,其中一个四十五岁左右,挂少将衔一见面就锤了孙立人一拳说:“你小子好象比以前更壮了,也更有精神了。好象现在还不错嘛,官位、名声都有,现在不管到那里都绝对吃香。”孙立人说:“要不是我们是老朋友,知道你心里想什么真想揍你人。我们投军报国为什么?就是想中国强大起来,不再受到外敌的侵略,现在无论那里都没有我们做得更好,我孙立人有生之年能见证中华的富强将是我一生最大的骄傲。不说现在是个集团军司令,就是那战区司令、上将头衔和我换我也不会答应……”那个高级参谋说:“你看你,真是小家气,我只说了一句,你却说了怎么多。好了不多说了,这次有正经事和你说。”孙立人说:“就知道派你老马出来,绝对没有小事,是不是准备动手了?”那个被叫做老马的参谋说:“恩,这次要动手了。说实在话如果不是我的确不适合带兵打仗的话,我也想和你一样驰骋杀场,抵御外敌,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为。”
孙立人知道他才华横溢,叫做马奎元原来只是保定军校的一个战术教官,却因为自己本身体弱多病加上为人相当的倔强,素不为人喜欢。后来司令和蒋百里谈话的时候偶尔听到他的一些事迹,觉得他的思想虽然不适合现在的中**队,可是十分超前甚至有些想法比德国人还要完善,在经过保定的时候亲自拜访,一谈之下双方相法不谋而合,相见恨晚,司令对他十分的尊重,很多大的行动都是他一手策划的。孙立人笑着说:“上次苏联那仗打得不错,是不是出自你手?”马奎元笑着说:“司令部哪个是省油的灯,没有两把刷子进得去吗?不过说来惭愧,这次都是司令一手策划的,这些年他一直要求提高我们这些参谋人员的能力,他自己也在飞速的学习,说到战略方面我们这些人也只好自愧不如了。”孙立人回想起在司令部的时候,司令亲自指导自己这些参谋人员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高度的素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得不称赞。他不常出主意,平时都是要求参谋、军官们自己解决,可是碰到没有办法解决的难题的时候他又可以给大家很多提示,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大家的心目中地位是非常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