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仲文回去后,第二天就到西苑求见嘉靖,对于陶仲文的求见,嘉靖是一向立刻准允的,陶仲文向嘉靖行礼后,嘉靖问道:“陶师昨日见过裕王了?”
    陶仲文点点头,说道:“裕王殿下果然是陛下龙子,身体健硕,贫道为裕王诊过脉了,裕王应是多子多福之人。”这就是陶仲文的高明之处了,他从不会去主动涉及政治和朝堂之事,尤其是储君这种事情,这事只能由嘉靖圣心独裁,而其他人若是去说此事,必受嘉靖猜疑,他陶仲文也不例外。
    但是陶仲文人老成精,对于嘉靖的心思猜的极准,他不用说政治,只用说裕王殿下是多子多福之象,就足以打动嘉靖了。对于嘉靖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子嗣的传承了,嘉靖为什么能得到皇位,还不是武宗皇帝无子,才轮到自己这个堂弟的。
    要是自己选择的储君也无子,那他嘉靖一脉,不就断了传承吗?他嘉靖能够搞大礼议,要是换了其他外系藩王,他们一样可以搞大礼议,嘉靖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的谋划,最后便宜了别人,所以说陶仲文讲裕王多子多福,恰恰是挠到了嘉靖的痒处,嘉靖此时非常开心。
    对陶仲文说道:“陶师的神术,朕是见过的,既然陶师如此说,朕就放心了。”
    嘉靖本来打算继续和陶仲文探讨一下道法,但是黄锦来报,严嵩和内阁诸位阁老求见,陶仲文立刻起身告辞,这就是陶仲文聪明的地方,他很清楚嘉靖对于权力的重视,求长生只不过是为了更加长久的掌握权力罢了,陶仲文从不敢耽误嘉靖处理政事,就是怕嘉靖怀疑自己。
    陶仲文走后,严嵩等三位阁老和户部左侍郎掌部事的马坤一道进来,几位大臣今天来的目的很简单,哭穷,太仓乏银,而今年陕西又遭遇大灾,户部根本拿不出钱粮来赈济灾民,几位大臣请求嘉靖发内承运库内帑救济灾民。
    对于大臣们请求,嘉靖极为不悦,自他即位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将内承运库作为皇帝的私人金库,而且不断从太仓挪用银两充作自己享乐用,而要从内承运库拨银赈济灾民,嘉靖自然是极为不悦的。
    嘉靖时期,内库主要作为皇室库藏的地位基本确立,而太仓库在国家公共财政收支中的地位则日益明确和提高。嘉靖明确宣称,内库银是专门预备宫中使用的,不准借支。
    而且嘉靖还频繁从太仓中支取银两,嘉靖二十三年七月,命户部取太仓库银10万两进用、嘉靖二十九年三月,命户部取太仓库银7万两解进内库、嘉靖三十二年二月,命取太仓库银15万两解进承运库以购买珠宝。大明的财政本就一直很拮据,嘉靖这么频繁的支取太仓银两,就是严嵩也深感无力。
    故而今日和户部堂官、两位阁臣一道请求嘉靖发内承运库银两赈济灾民,嘉靖沉吟半晌说道:“既然是赈济灾民,就从内承运库发银一万五千两,粮两万石以济陕西灾民,诸卿备位股肱,对于财政大计,总不能事事向内承运库伸手吧?对于开源节流,诸位有何看法?”
    对于嘉靖的问题,三位阁老都看向马坤,谁叫他是户部堂官呢?财政大事,当然是问户部了,马坤只得说道:“陛下,眼下开源不是能立马见效的,节流的话,臣有一策,就是减少宗室禄米,以济国用。”
    大明对于朱家人,那可真是当成诸在养,整日里无所事事,空耗国家粮饷,嘉靖八年,宗室载籍者8203人,亲王32位,郡王203位,世子5位,长子41位,镇国将军438位,辅国将军1070位,奉国将军1137位,镇国中尉327位,辅国中尉108位,奉国中尉280位,未名封4300位,庶人275位,这些都是大明要用财政供养的。
    仅仅二十余年后,嘉靖三十二年,礼部尚书欧阳德就上疏说过,现在宗室在籍者已经超过万人了,亲王、将军、中尉计9828位,宗室女计9711位,这么庞大的宗室群体,成为大明财政的沉重负担。
    宗室子孙,为了领取更多的禄米,以维持其优厚的生活,唯一的出路,就是多纳妾,多生子甚至以庶出当嫡出,或者收养异姓子女,谎报请名封爵等手段,造成宗室人口大增,财政更加拮据。
    其实宗室用度过多的事情,太祖朱元璋就已经发现了,洪武九年规定:以禄米计,亲主五万万右,郡王6000石,公主已受封的,赐庄田一所,每年收粮1500石、钱两千贯,郡王女已封县主和已嫁的,每年给米500石,钞500贯.到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自己都深感宗室负担太重,改定制度。
    朱元璋下诏户部:朕今子孙众盛,原定亲王岁用禄米各五万石,今天下官吏军士亦多,俸给弥广,其斟酌古制,量减各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洪武二十年改定的宗室俸禄为:亲王岁给禄米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公主及附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及仪宾六百石,郡君及仪宾四百石县君及仪宾三百石,乡君及仪宾二百石。郡主嫡长子袭封郡王者岁赐比始封郡王减半支给。
    虽然朱元璋已经减少了禄米的数量,表面看来,把亲王、郡王的岁体禄米分别从5万石、6000石减至一万石和2000石。但是,若仔细考察一下,便不难发现,“量减”的结果,从总体而言,宗室子孙的禄米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很明显,如果按照洪武九年的规定,郡王之子到了15岁时,才拨给田地60顷,作为其子孙,包括将军和中尉的“永业”。换言之,不论镇国将军的子孙多寡,一切费用均从60顷永业田中支付。
    而减禄之后,镇国将军及其子孙,每人每年均可领取1000石至200石的禄米。这样,其禄米总数远远超过了60顷永业田的生产能力。越到后来,随着宗室人口的迅速繁衍,其超过的数量也就越大。因此,朱元璋的举动,实际上是名减实增。目的完全在于维护宗室子孙的尊崇地位和优厚生活。

章节目录

隆庆中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休息的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休息的云并收藏隆庆中兴最新章节